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密肥条件对水稻氮素吸收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4
以迟熟中粳稻9516和杂交中籼稻汕优63为材料,研究不同栽插密度(行距)和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植株总吸氮量和穗部吸氮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穗部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栽插行距不同总吸氮量有差异。不同处理抽穗期群体总颖花量、植株吸氮量变化幅度较大,抽穗期单位氮素相对产颖花能力变化幅度较小,因而可以根据预期产量指标的颖花量和不同地力单位氮素相对产颖花能力,计算得出抽穗期相对吸氮量,并除以抽穗期氮肥利用效率,就可较确切地算出水稻的施氮量,为生产上定量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西南喀斯特山区的水稻产量,以Y两优900和宜香优2115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花后遮光为主区因素(自然光照和遮光40%),氮肥为副区因素(90、180、270 kg/hm2),研究光照、氮素及其互作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氮肥水平下,花后遮光40%可显著提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但也显著降低了花后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收获指数和结实率,最终导致水稻实际产量显著降低27.0%~31.3%。相同光照条件下,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单位面积总颖花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量、收获指数和产量。在弱光条件下,增施氮肥能提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贡献率和总颖花数,并且总干物质量、收获指数和结实率随着施氮量增多而提高,从而降低了花后弱光造成的产量损失。因此,在西南寡照区,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扩大前期的群体和干物质积累量,能有效地补偿后期弱光造成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3.
4.
5.
6.
施氮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氮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北疆地区滴灌春小麦生产中氮素管理提供依据,以新春6号为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施纯氮0、150、300、450和600 kg·hm-2,分别用N0、N1、N2、N3、N4表示),分析了施氮量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氮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春小麦植株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特征符合Logistic曲线,施氮能促进其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以N2处理表现最佳,其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分别达到19 745.03和310.97kg·hm-2,比其他处理分别高4.42%~60.74%和3.68%~79.65%.滴灌春小麦产量和氮肥当季利用率受施氮量影响均显著,且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产量以N2最大,比N0增产45.04%.经函数拟合,施氮量为366.83 kg·hm-2时,滴灌春小麦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长江中游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对氮肥的响应,选用强筋品种郑麦9023、中筋品种鄂麦596和弱筋品种扬麦13为供试材料,设置0、60、180和360 kg·hm-2共4个施氮水平,分析了不同施氮水平下各小麦品种的产量、干物质积累分配、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下郑麦9023、鄂麦596和扬麦13的籽粒产量均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34.8%~152.0%、30.8%~160.5%和34.6%~137.3%,穗粒数增加是施氮增产的主要原因。增施氮肥显著增加了小麦开花前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促进了花前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施氮也显著提高了三个品种的籽粒氮素积累量,但显著降低了氮肥偏生产力。品种间比较,鄂麦596的平均产量比郑麦9023和扬麦13分别高14.0%和21.8%,主要得益于其较高的穗粒数、千粒重以及干物质积累量;鄂麦596的花前氮素转运量及转运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均高于其余两个品种,但花后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回收率较低。这说明,施氮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产量形成、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分配以及氮素利用效率的... 相似文献
8.
施氮时期对专用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运转及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16,他引:37
为了明确施氮时期对小麦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运转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在大田高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追氮时期对二个专用小麦品种开花前后氮素同化、运转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和孕穗期追氮均提高了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但过迟追氮不利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同步提高。不同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徐麦26花后氮素积累量,降低了营养器官贮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但提高了淮麦18营养器官贮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相关分析表明,徐麦26籽粒蛋白质合成所需氮素主要来源于花后氮素同化,而淮麦18则更多地依赖于开花前贮存氨素的再动员与分配。 相似文献
9.
10.
种植方式对水稻和陆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武香粳99-8(水稻)和中旱3号(陆稻)为材料,研究了种植方式对水稻和陆稻生育后期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与水种稻(对照)相比,中旱3号覆膜旱种时产量显著低于对照,武香粳99-8覆膜旱种时和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裸地旱种产量均为最低。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抽穗期植株的含N率较低,抽穗至成熟期植株含N率下降速率为水种>裸地旱种>覆膜旱种。抽穗和成熟期植株吸N量大小为水种>覆膜旱种>裸地旱种。旱种稻成熟期茎鞘中的N素分配显著高于对照,籽粒显著低于对照,品种间叶片有所不同。抽穗期旱种稻的N素物质生产效率显著高于对照。成熟期覆膜旱种N素物质生产效率最低。旱种稻N素籽粒生产效率(中旱3号覆膜旱种除外)和N素收获指数较对照增加,大小为裸地旱种>覆膜旱种>水种。与武香粳99-8相比,中旱3号抽穗后植株含N率下降快,植株N素积累量较小,叶片和籽粒中N素分配比例高,茎鞘低;N素物质生产效率(成熟期)、N素籽粒生产效率和N素收获指数高,产量低。 相似文献
11.
12.
不同施氮条件下咖啡果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肥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咖啡适宜施氮量,以中粒种咖啡主栽品种 24-2 为试材,研究施氮量对咖啡果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肥 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有利于咖啡果干物质积累,特别是在果实干物质积累贡献较大的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 中氮(N560)和高氮(N760)处理果实干物质积累量较未施氮(CK)处理在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分别 增加 30.60%和 35.91%、45.25%和 49.37%、49.13%和 56.64%,随施氮量增加各处理积累量呈增加趋势。氮肥用量过高 不利于提高咖啡氮肥利用率,各处理以 N560 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最高,较 N760 处理分 别高 9.76%、18.18%和 7.34%。因此,N560 处理是兼顾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较优处理,本研究结果为海南中等肥力咖 啡种植区的氮肥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施氮量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超级杂交早稻淦鑫203和超级杂交晚稻淦鑫688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干物质生产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淦鑫203在施氮量为207 kg/hm2时产量最高,淦鑫688在施氮量为232.5 kg/hm2时产量最高;淦鑫203和淦鑫688分别在施氮量为234 kg/hm2和232.5 kg/hm2时的干物质生产量最大;淦鑫203在施氮量为153 kg/hm2时氮肥利用率最高,淦鑫688在施氮量为197.7 kg/hm2时氮肥利用率最高。认为淦鑫203和淦鑫688在生产中的合理施氮量可以分别确定为180~207 kg/hm2和197.7~232.5 kg/hm2。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于2016年早、晚季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开展大田试验,对湖南常用米粉稻品种陆两优996、中嘉早17和中早39的产量形成特点和辐射利用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早季陆两优996的产量比中嘉早17和中早39高35.34%~46.18%,差异显著;晚季各品种的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早季陆两优996的每穗粒数、千粒重、成熟期干物质量、收获指数比其他2个品种分别高14.77%~29.41%、6.11%~13.20%、23.34%~34.78%、9.96%~10.65%;辐射截获量和辐射利用率比其他2个品种分别高7.29%~13.75%和14.86%~18.9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