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民间植物病理学和昆虫学访华代表团的三位昆虫学家:Wisconsin 大学昆虫学兼林学教授 H.C.Coppel 博士、Purdue 大学昆虫学教授 C.R.Edwards 博士和美国农业部首席昆虫学家 R.C.Riley 博士,在云南省科技交流中心的安排下,于五月二十一日来我院进行科技交流。交流中心的朱秀文同志陪同代表团来访。  相似文献   

2.
学术活动     
<正> 1986年10月13日,澳大利亚昆虫学博士李景星先生来我院讲学和参观座谈,受到了北京农学院植保系全体教师的热烈欢迎。上午李先生向植保系全体教师系统介绍了澳大利亚和中国水稻害虫的主要种类,及其发生规律,以及有关水稻害虫的综合防治方针和措施。下午参观了植保系昆虫研究室的试验设  相似文献   

3.
编委风采     
正刘长仲,男,1962年6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于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本科毕业后来甘肃农业大学任教至今,现为植物保护学院院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中国草学会草地植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草原与草坪"杂志副主编,"甘肃农业大学学报"编委。长期为本科及研究生讲授"普通昆虫学""昆虫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等课程。负责并主讲的"普通昆虫学"和"草地保护学"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昆虫学成就、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昆虫学主要分支学科,如昆虫分类区系、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昆虫生态学、昆虫毒理学、害虫生物防治学、害虫综合防治学、资源昆虫保护利用等的调研,总结我国昆虫学近年来研究的成就,分析我国与国际昆虫学存在的差异,提出我国昆虫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与优先发展领域,旨在提升我国昆虫学研究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书评介     
<正> 英国威廉斯著:《中南美洲粉蚧》由大英博物馆高级研究员、世界蚧虫学权威D.J.Williams和M.C.Willink两氏合著的《中南美洲粉蚧》(Mealybugs of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一书已于1992年出版,该著由英国伦敦国际昆虫学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Entomology,56 Queen s Gate,London SWT SIR,United Kingdon),剑桥大  相似文献   

6.
我院植保系主任葛钟麟教授应邀参加今年7月3日至9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十八届国际昆虫学大会(ⅩⅤⅢ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ntomology),并提交论文  相似文献   

7.
昆虫学专著《捕食性天敌昆虫》内容简介游兰韶(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长沙,410128)1991年,由澳大利亚NewSouthWalesUniversityPress出版,NewT.R.博士主编的《捕食性天敌昆虫》(Insectsaspredator...  相似文献   

8.
英籍华人英国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教授、我校顾问教授罗国麟博士应邀于1990年3月24日~27日来校访问.24日翁祖泽校长在岳麓书院接见了罗教授并进行了友好的交谈.罗教授此次来访就我校电气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派出访问学者一事交换了意见,并初步确定了研究课题与人选.来访期间罗教授还向我校电力专业教师与研究生介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3):648-648
河北农业大学1955年设立植物保护专业,1956年成立植物保护系,2000年成立植物保护学院,经过几代人50多年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在教学、学科建设和科研等方面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学院。学院下设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农药学系和气象教研室。现有教职工60名,其中教授15人,8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18名,讲师4名。国家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在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145人。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秦利(1963-),中共党员,教授,蚕桑学博士,植物病理学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昆虫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柞蚕研究所所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沈阳综合试验站站长,沈阳农业大学教学名师,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经济动物科学学科带头人。198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于沈阳农业大学获昆虫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1996年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蚕桑学获博士学  相似文献   

11.
应林业部邀请,由美国爱达荷大学林学院鱼类和野生资源系主任厄耐斯特·亚布勒斯(Ernest D.Ables)教授率领的美国野生动物代表团,1987年4月17日至21日到云南考察、访问。我院动物学杨元昌副教授陪同。代表团来云南期间,到我院访问讲学。王春林院长接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代表团  相似文献   

12.
国际知名的昆虫分类学家、博士导师周尧教授,1912年生于浙江省鄞县,1936年毕业于江苏南通大学农学院,同年赴意大利留学,入拿波里大学农学院,从昆虫学权威西维斯特利(F.Silvestri)教授习昆虫分类,获哲学博士学位。1939年至今任西北农业大学教授、昆虫研究所所长、昆虫博物馆馆长,兼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陕西省昆虫学会名誉会长、第19届国际昆虫学大会组委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圣马利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3.
由国际昆虫学会和中国昆虫学会主办的“第19届国际昆虫学大会”于1992年6月28日至7月4日在我国北京亚运村举行。我院昆虫学副教授袁荣兰、青年讲师吴鸿出席了大会,并分别向大会提交了题为Studies on the resistance of the masson pine caterpillar to insecticids和Primary discussion on the insect fauna in Mt.Tianmu,east China的学术论文。这是首次在第三世界国家举行昆虫学大会,也是我国主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会议。参加大会的共有74个国家和地区的3412位代表。  相似文献   

14.
学术动态     
日本学士院委员、日本菌蕈研究所所长、东京教育大学名誉教授平冢直秀博士和夫人、日本菌蕈研究所顾问研究员平冢利子博士,应我院付院长兼教务长任玮教授的邀请,于今年八月十八日来我院参观访问,并与林业系森林病理学教研室的部分教师就林  相似文献   

15.
《江西农业学报》2022,(4):66-71
综述了几种在昆虫学研究中常用的分子标记,包括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微卫星(SSR)、小卫星(M inisatellites)、DNA测序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各类分子标记的原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其在应用上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分别列举了近年来各类分子标记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实例,对其在昆虫学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阐明。  相似文献   

16.
几种常用分子标记及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几种在昆虫学研究中常用的分子标记,包括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微卫星(SSR)、小卫星(M inisatellites)、DNA测序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各类分子标记的原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其在应用上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分别列举了近年来各类分子标记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实例,对其在昆虫学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阐明。  相似文献   

17.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是建校伊始时的3个老系之一,是已故著名农业教育家、植物病理学家吴友三教授和著名衣业昆虫学家任明道教授等老一代科学家创立的,历经47年历史沧桑和历届沈农植保学子图治,现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点。植保系现有植物病理学教研室、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教研室和衣药学教研室及植物免疫学研究室。设有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北方农作物病害免疫实验室),辽宁省教委评定的专业基础合格实验室2人(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和昆虫学实验室)。植物病理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设有博士点和硕士点,现有博士研…  相似文献   

18.
4月30日上午,美国堪萨斯州友好代表团成员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梁学礼博士,和堪萨斯州种子研究公司负责人Kenneth Coertзen先生由付院长范濂教授和胡廷积付教授陪同从郑州来许昌我院参观杂交小麦和小麦高稳低试验。杨昆付院长接见美国朋友并简要介绍我院的历史和近祝。在参观小麦试验田时,美国朋友对我院小麦试验所取得的进展印象比较深  相似文献   

19.
<正>门兴元,男,1974年生,山东省莱阳人,博士,副研究员。现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学术专家,兼任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昆虫学会农业昆虫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昆虫学会理事。《昆虫学报》等刊物审稿人。1997年莱阳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毕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2006年汕头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目前主要从事昆虫生态学、农业害虫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0.
应我院方中达教授的邀请,英国Rothamsted试验站,植病系A.J.Cockbain博士于1983年3—6月在我院植保系对蚕豆病毒进行了共同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南京地区蚕豆(Vicia faba)上的病毒种类进行调查和初步鉴定。 1983年3月中旬,对南京地区进行了田间调查,蚕豆病毒病的发病率一般都在1%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