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沙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测定了不同有机质含量的沙地土壤饱和导水率、水分特征曲线及一些水分常数,研究分析了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动力学参数的关系以及有机质影响沙地土壤水分运动的机理。结果表明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几个水分常数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土壤水吸力相同时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含水量也越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和<0.01mm物理性粘粒与土壤饱和导水率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沙地土壤有机质是影响水分动力学参数最重要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畜禽粪便等有机固体废物堆肥过程中水分含量影响堆肥反应过程,并最终影响堆肥产品质量和后续的产品加工,建立堆肥过程中的水分平衡模型有利于深入理解堆肥过程并优化堆肥过程的工艺参数。该文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堆肥模型建立基础、水分模型及有机质降解模型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概括了堆肥过程中水分迁移转化的主要途径,明确了堆肥过程有机质降解产生的水分是水分平衡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提出可以根据物料平衡思想建立堆肥过程中质量平衡模型,由此分析了堆肥过程中水分平衡模型和有机质降解模型。现在的水分质量平衡模型考虑了堆肥过程中通风对流、水汽蒸发以及微生物作用有机质降解产水对水分的影响,将水分模型分为对流模型、反应—对流模型、反应—蒸发模型和反应—对流—扩散模型4种模型。堆肥产水过程中的有机质降解模型主要有一阶动力学模型、Monod模型和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3.
淹水与风干过程中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鲜土壤在风干过程中,随着水分含量的减少,土壤中磷的有效性产生显著变化。本文选取了4种水稻土(沙溪庙组、遂宁组、黄壤、自流井组),分别测定鲜样和风干后的样品有效磷含量。结果表明:鲜样有效磷含量高于风干样品,风干后样品的有效磷含量减少程度与土壤的基本性质(水分状况、pH值、有机质)有关,比较发现:与鲜样的水分系数呈负相关、与pH值和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在各影响因素中水分含量>pH>有机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盆栽种植冬小麦条件下,质地、pH、碳氮比、有机质、水分5个影响因素对底泥土地利用后土壤中重金属铜形态及冬小麦各器官对铜的吸收、籽粒产量、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铜的各形态含量均随底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粘质土、高pH、高碳氮比、高有机质、低水分含量条件,可导致土壤中可交换态铜含量减少;铜在冬小麦各器官中的含量顺序为根系茎叶籽粒,并且随底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壤土条件、pH约7.80、碳氮比25∶1、高有机质、高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最高,生物量最大。  相似文献   

5.
潮土中有机物质的分解与腐殖质积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采用^14C标记示踪法研究我国北方潮土中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潮土中有机物质的分解,除受气候条件影响外,还受土壤CaCO3含量,水分及盐碱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并讨论了潮土有机质积累及提高潮土有机质含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用表层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土体作研究对针有机质因素对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引入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用室内模拟实验进行了验证,模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用表层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土体作研究对象,将有机质因素对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引入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用室内模拟实验进行了验证,模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实验,采用顾益初、蒋柏藩的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消落带早地和水田不同无机磷形态在表层和剖面的分布及其对有效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落带旱地和水田不同处理无机磷形态均是以Ca10-P为主.整体上来看,各土层中不同无机磷形态的含量是Ca10-P>O-P,Fe-P>Cas-P,Al-P,Ca2-P.土柱模拟实验后,旱地和水田Ca2-P,Ca8-P,Al-P和Fe-P的含量都是相同水分情况下添加有机质的处理大于未添加有机质的,水分不同有机质相同时为淹水处理的含量大于湿润处理,但有机质相同时,淹水处理更利于Ca10-P和O-P向易溶性磷转化,添加有机质也会增加其含量;土壤剖面变化表现在:Ca2-P,Ca8-P和Al-P 3种形态存在底部累积现象.而Fe-P,Ca10-P和O-P的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Caz-P,Ca8-P是旱地和水田有效磷的主要磷源,与水分显著相关的Fe-P在淹水后含量增加,也成为重要的磷源.  相似文献   

9.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入渗能力及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基于土壤质地为壤土的大田水分入渗试验,分析了有机质含量对大田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和考斯加科夫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对大田土壤入渗能力和入渗模型参数的影响都比较明显,土壤累积入渗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入渗模型参数k和α值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研究结果对于土壤入渗能力预测模型的建立和地面灌水技术参数的优化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条件下的旱地红壤水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条件下的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膜法测定土壤水吸力在1~1500 k Pa条件下的旱地红壤含水量变化,绘制出完整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运用van Genuchten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计算出旱地红壤中不同类型水分的含量,借助相关分析探讨了土壤团聚结构、土壤有机质、铁铝氧化物与黏粒等土壤理化性质与旱地红壤中各类型水分常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期配施有机肥的旱地红壤水分含量均随着土壤水吸力(0~1500 k Pa)的增加呈现出"快速下降-缓慢下降-基本平稳"的变化趋势;配施有机肥虽然可显著提高旱地红壤中的饱和含水量,但同时也使旱地红壤中的多余水显著提高,且可显著降低全有效水占饱和含水量的比例。相关分析表明,旱地红壤游离氧化铝、有机质分别与正常生育有效水、速效水及全有效水呈显著正、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意味着旱地红壤中游离氧化铝含量越高、有机质含量越低,越利于旱地红壤中有效水量的提高,但背离了"有机质增加可以提高土壤供水能力"的这一通识。因此,有必要明确并区分铁铝(氢)氧化物与有机质在红壤团聚结构的形成及土壤保水功效调控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进而为旱地红壤水分的有效调控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土壤水分状况和质地对稻田N2O 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1994年中国科学院封丘生态试验站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土壤质地和水分状况对稻田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N2O排放主要受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淹水状态下,N2O排放很少,水分落于期间N2O排放量占水稻生长期N2O排放总量的87.50%~98.65%。土壤质地显影响稻田平均N2O排放通量,砂质土壤排放的N2O显或极显高于壤质和粘质土壤,水稻生长期砂质、壤质及粘质土壤的平均N2O排放通量分别为137.63、87.54和63.6μgN2O-N/m^2.h。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水分状况及施磷量对水稻土中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娄运生  李忠佩  张桃林 《土壤》2005,37(6):640-644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淹水和60%田间持水量)及施P量对水稻土速效P及水层含P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水分状况如何,土壤速效P含量随施P量的增加而呈明显增加趋势。土壤速效P出现富集的转折点因供试土壤而异,第三纪红壤性水稻土大致为P2O560~120mg/kg,而第四纪红壤性水稻土和黄泥土为P2O5120~180mg/kg。P肥施入土壤后,水溶性P主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而分布于水层中的P相对较少。但在过量施P(P2O5>180mg/kg)时,施肥后短期内(0~30天),水层中P浓度较高(0.05~0.3mg/kg),如水分管理不当,则会造成P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基于植物篱和稻草覆盖控制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长期定位试验,以花生常规等高种植为对照(CK),研究红壤缓坡地香根草篱(H)、稻草覆盖(M)、稻草覆盖+香根草篱(HM)3种水保措施下旱、雨季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探讨不同水保措施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草覆盖、香根草篱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p0.05),其中稻草覆盖和香根草篱相结合效果最佳,且在旱季提升效果优于雨季;而稻草覆盖是提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2)稻草覆盖和稻草覆盖+香根草篱2种水土保持措施均能显著提高雨季土壤酶活性(p0.05),其中稻草覆盖起决定作用;各水土保持措施对旱季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较小。(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呈现良好的相关性(p0.05),对于评价红壤缓坡地水土保持措施土壤环境质量功能、指导实际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经典的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法基础上,针对风干过程可能导致的土壤性状变化,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处理(鲜土、风干24h、风干48h、完全风干和烘干24h)对三江平原A、B两个泥炭土剖面的游离氧化铁提取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水分处理,土壤开始脱水阶段(风干24h)和近彻底脱水阶段(完全风干)对游离氧化铁提取量的影响较大,而中度脱水阶段(风干48h)影响较小;土壤上部有机层和泥炭层(O、H1,两个剖面采样深度分别为0~40cm,0~20cm)与下部腐泥层和潜育层(Hh、G1、G2,分别为60~120cm,40~100cm)所受影响要大于中部泥炭层(H2,分别为40~60cm,20~40cm)。土壤含水率与游离氧化铁的提取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个别土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相关。鉴于土壤含水率对提取量存在不容忽视的干扰,建议采用鲜土测定以尽量保持土壤中游离氧化铁的自然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15.
12年连续施用秸秆和钾肥对土壤钾素含量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探索潮土钾素肥力培肥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设计不同施钾处理进行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对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含量的影响在不同的土层深度表现不同。连续12年施入秸秆、钾肥、秸秆加钾肥(年施K2O≥150kg hm-2)对培肥耕层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有积极促进作用,均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耕层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但对耕层以下土壤培肥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Hedgerows planted along the contour on steep lands in the humid tropics reduce soil erosion and build terraces over tim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in two Hapludoxes in the Philippines were to evaluate changes after 4 years in soil properties and soil water relations on transects perpendicular to the cropped alleys between four grass and tree hedgerow systems and a control. Hedgerow plants included Gliricidia sepium, Paspalum conjugatum, and Penisetum purpureum. Soil properties evaluated as a function of position in the alley (upper, middle, or lower elevation in an alley) included bulk density, mechanical impedance, soil water transmissivity, water retention, soil water pressure, and soil water content. In general, soil properties were not affected by hedgerow system, but were affected by position in the alley. Nearness to the hedgerow, but not hedgerow species, affected soil water distribution (P = 0.05). Plant available water at the 10–15 cm depth was 0.16 m3 m−3, 0.13 m3 m−3, and 0.08 m3 m−3 for the lower, middle, and upper alley position, respectively. Water transmissivity decreased from 0.49 mm s−1 in the lower alley to 0.12 mm s−1 in the upper alley. The lower soil water contents and soil water pressures in and near the hedgerows confirmed competition for water between the hedgerow species and the food crop in the alley, a condition that is expected to suppress food crop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7.
红壤水问题及其管理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姚贤良 《土壤学报》1996,33(1):13-20
本文叙述了华中丘陵地区红壤水问题及其有效管理。指出了这一地区虽然年降雨量较多,但由于其分配极不均匀,伏旱秋旱非常严重,成为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而红壤的贮水库容,特别是贮有效水的库容较低,土壤的有效含水量有限,更促进了伏秋旱的进一步发展。有计划的发展微喷灌溉,进行覆盖以及间或轮种深根植物利用深层贮水,能在相当程度上,提高红壤水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以庄浪县5种林草间作模式为对象,在田间采用张力计法测定各模式地的低吸力段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各模式地的土壤持水性能,比较不同模式地的比水容量,结果表明,各模式地土壤含水率随吸力变化较快;五种模式不同土层土壤持水力存在明显差异,表层土壤持水力较大,60cm土层土壤持水能力最差。仁用杏+红豆草模式地土壤持水能力和供水能力最强,是最为耐旱模式,油松+紫花苜蓿模式供水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19.
周静  汪天  崔键  梁家妮  胡锋 《土壤》2009,41(2):236-242
通过盆栽柑橘控制盆内红壤不同含水量处理,研究了不同红壤水分条件对柑橘叶片质膜透性以及活性氧代谢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柑橘叶片相对电导率在红壤相对含水量75% 处理时最低,并与红壤相对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R2 = 0.8236*,n=50);柑橘叶片丙二醛(MDA)含量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显著增加,并与红壤相对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R2 = 0.9051*,n=50).柑橘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生成速率与过氧化氢(H2O2)含量在不同红壤水分条件下具有相近的变化曲线,在红壤相对含水量60% 的处理下达最大值后,随红壤水分减少或增加均呈下降趋势;O2.-、H2O2并不是引起柑橘在红壤水分亏缺或盈余胁迫状况下氧化伤害的单一原因.随着红壤含水量的变化,柑橘叶片抗氧化系统处于动态的平衡中,柑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酶活性在红壤干旱条件下都保持了较高的活性,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土壤水分减少却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