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猪病毒性肠炎,实际可分为无季节性散发和季节性暴发两种.对于前者,母猪产前2周左右注射含轮状病毒的病毒性肠炎疫苗,效果显著.而对于后者,虽然目前疫苗免疫仍无法保证不发病,但疫情暴发后,在保育仔猪饮水中添加柠檬酸、哺乳仔猪口服思密达、中大猪根据疫情严重程度选择让其自然耐过或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思密达、哺乳母猪以外的种猪任其自然耐过,这些方法如应用得当,疫情造成的损失完全可以控制到很小甚至基本无损失.笔者的一次临床观察显示,通过思密达的辅助治疗,哺乳仔猪暴发性病毒性肠炎病死率由53.78%下降到了18.55%.另一次对照试验则显示,思密达的辅助治疗,可使散发性细菌性肠炎疗程缩短11.51%,治愈率提高3.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就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道症状的一种传染病,俗称"猪蓝耳病"。1流行病学特点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主要与母猪的妊娠有关。在种猪群中暴发时,受害最严重的是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死亡多数  相似文献   

3.
<正> 1986年10—12月,益阳市畜牧场发生了一起已注射猪疫瘟苗的哺乳仔猪仍然暴发猪瘟疫情的病例。该场发病时存栏母猪180头,乳猪450头,肥猪130头。从1986年10月中旬起,由于天气突然变化,一头猪发病死亡,以后陆续有猪发病死亡。到12月中旬止,共死猪190头(20窝),哺乳仔猪发病仔猪占仔猪总数42.2%,死亡率100%,后又紧急接种猪瘟疫苗,疫情才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4.
2015年5—6月,长沙市某猪场出现母猪流产、仔猪死亡等现象,共有60余头经产母猪流产,发病率为11%;仔猪发病死亡600余头,病死率达100%。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判定该场暴发猪伪狂犬病疫情。采取淘汰阳性猪群、紧急免疫猪伪狂犬病疫苗以及加强猪场内部管理等控制措施,最终疫情得到控制。分析认为引种不规范、免疫程序不合理、饲养管理不规范是引起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建议猪场加强仔猪的免疫保护和经产母猪、后备猪的引种、免疫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5.
1 流行病学调查 某场现存栏基础母猪300头,育肥猪600头,育成猪和哺乳仔猪2000头.发病前一天,该地区天气突然改变,气温骤降.首先是育成猪发病,2天内波及到哺乳仔猪、母猪和育肥猪,发病率高达90%.死亡率以哺乳仔猪最高,其次是育成猪,而育肥猪和母猪没有死亡.部分怀孕母猪流产、早产和产死胎.经统计,整个疫情期间死亡猪只164头,死亡率达6%.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猪流行性腹泻(PED)和猪瘟(CSF)均为影响猪群健康的重要疫病,但几乎无文献报道二者之间相关性的统计分析。为了解PED发病仔猪与对应哺乳母猪CSF抗体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遂对江苏省农科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2017年12月-2018年2月份临床接诊的9家暴发PED猪场的发病仔猪对应哺乳母猪进行CSFV抗体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对应哺乳母猪的CSFV抗体阳性率为46.7%~73.3%,抗体阻断率Blocking平均值为37.4%~54.6%,抗体离散度为32%~83%。结果表明:9家PED发病仔猪对应哺乳母猪的CSF抗体水平均较差;而正在进行CSF净化的4家猪场无一发生PED。由于CSF抗体能够很好地反映猪的免疫力水平,进而说明暴发PED仔猪对应哺乳母猪的免疫力欠佳,为江苏省CSF和PED的防控提供了流行病学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1毒株 中低等毒力的潜伏期一般2~4星期,有些猪甚至是终身带毒。主要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哺乳仔猪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保育及育肥猪的呼吸道综合症等。高毒力毒株潜伏期2~7天,完全没有接触或感染蓝耳病病毒的猪场感染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后有可能全群暴发。主要表现高热,妊娠各阶段的母猪流产、死胎,后备猪发病后死亡。哺乳仔猪及生长育肥猪也有较高的死亡率,免疫过蓝耳病活疫苗的母猪及哺乳仔猪会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在暴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广东某猪场进行,猪群暴发PRRS后立即封群。为研究猪场PRRS疫情和PRRSV基因型之间的相关性,在母猪饲料中全群添加抑制PRRS的泰万菌素100 mg/kg~200 mg/kg,持续90 d。统计猪场PRRS暴发到平稳期间的临床数据,并用RT-PCR检测的方法检测分娩母猪血清、脐带血、弱残仔猪和保育死淘猪病料。结果显示,猪群PRRS暴发时,存在PRRSV经典毒、高致病性野毒和高致病性疫苗毒3种毒株亚型;猪群PRRS平稳时,猪群只检测到PRRSV疫苗毒株1种亚型。表明猪群感染PRRSV类型越单一,猪群PRRS越平稳。  相似文献   

9.
1986年10—12月,益阳市畜牧场发生了一起已注射猪瘟疫苗的哺乳仔猪仍然暴发猪瘟疫情的病例,有关情况分析如下。发病情况:发病时有存栏母猪180头,乳猪450头,肥猪130头,从1986年10月中旬起,由于天气突然变化,猪的抵抗能力下  相似文献   

10.
2004年5月26日,德令哈市某猪场暴发了猪传染性胃肠炎,哺乳仔猪发病率为91%以上,死亡率达45%。同时,哺乳母猪、后备母猪和育成猪都有一定的感染。该病暴发后,经临床观察、尸体剖解和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为猪传染性胃肠炎,进行综合防治后,很快控制了疫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贾志岭 《养猪》2014,(2):129-129
仔猪病毒性腹泻是由流行性腹泻病毒或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寒冷季节。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和脱水。临床剖检眼观胃内有白色或黄白色奶包,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绒毛缩短。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仔猪发病率最高,7日龄内仔猪发病死亡率达90%以上,母猪发病率变动很大,一般为10%~70%,腹泻呈一过性,多为5~7天耐过。  相似文献   

12.
近段时间以来,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的部分猪场先后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这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可引起两周龄以下的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通常为100%)。虽然不同年龄段的猪对这种病毒均敏感,但五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很低,育成猪、育肥猪临床征状轻微,只表现数天厌食或腹泻,一般情况下,7天即可耐过,后备母猪、基础母猪及公猪表现为腹泻或厌食,也可耐过,目前商品疫苗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新研制成功治疗猪病毒性腹泻"二联弱毒疫苗"。这种疫苗药效十分明显,它对母猪产仔前注射疫苗,其所产10日龄以内仔猪,受保护率达97.7%;直接给仔猪注射疫苗,控制率  相似文献   

14.
我国猪病频发,从前几年的"一片红(附红细胞体病)"、"一片蓝(蓝耳病)"到从南到北的"大片热(无名高热病)",近两年来猪腹泻病不断出现。猪腹泻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仔猪常见,且多为散发,但近两年来猪腹泻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年猪和仔猪齐发,尤其2012年年初猪腹泻病大面积暴发。存栏200头以下基础母猪的中小猪场发病率达到20%~40%;死亡率也有所提高,特别是产后1周的母猪和仔猪发生腹泻,仔猪死亡率可达100%,猪腹泻给养猪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将其防控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属于冠状病毒,在美国于2013年4月首次发现。造成猪群100%的发病率、哺乳仔猪50%~100%的死亡率。已证实,猪流行性腹泻病(PED)是一个很难处理及控制的疾病,没有一个单一的干预措施能100%成功。通过仔猪的攻毒试验发现,来自免疫母猪的初乳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已有其他的研究报道指出,像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这样的冠状病毒能通过母乳激发较强的IgA反应。用PEDV阳性仔猪的粪便返饲能刺激母猪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和初乳;然而,这种方式可能致使致病病毒持续存在猪群持续暴发腹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母猪免疫应答变异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一个有效的疫苗,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能与野毒区分开来,安全不会产生或延长疾病暴发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伪狂犬是通过受损黏膜或皮肤而由猪直接传播,所有的哺乳家畜都易感,可引起神经症状,感染处剧烈瘙痒。未获得自然免疫保护的猪群第1次暴发伪狂犬病,会给猪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能导致90%以上的哺乳仔猪死亡,护理期仔猪生长迟缓,老龄猪出现热性呼吸道疾病,妊娠母猪流产。  相似文献   

17.
引起仔猪腹泻的常见病毒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RV),三者均为RNA病毒[1].笔者多次采取腹泻哺乳仔猪小肠病料送浙江农林大学动物健康监测中心做病原检测,结果表明造成浙江省这几年产房哺乳仔猪严重腹泻的病原主要是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其次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还有几次送检腹泻哺乳仔猪的同时挤该窝哺乳母猪奶水2 mL送检腹泻病原,发现多数所产哺乳猪发生腹泻的母猪奶水里面含有与腹泻乳猪一致的腹泻病原,说明导致乳猪腹泻的病原很可能是通过母猪奶水感染.本文对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趋势和防治提出以下观点.  相似文献   

18.
<正> 久养不大的猪叫做僵猪,僵猪又称"小老猪",无论农户散养或规模饲养场均有发生,发生率占10%~20%。僵猪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1 僵猪的成因1.1 先天因素近亲繁殖;母猪配种年龄太小;公猪过老或是母猪过老都会降低仔猪质量;母猪在怀孕期间饲养不当,母体营养供应不能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使胎儿发育受阻,造成胚胎发育不良,初生重与断奶重小,仔猪生活力弱,后期生长发育慢。1.2 饲养管理因素1.2.1 母猪在哺乳期饲养不当,母乳不足或无奶,或同窝仔猪过多、体弱,使仔猪哺乳生长发育受阻。1.2.2 仔猪哺乳后期奶水不足时,仔猪补料不及时,仔猪生长受阻;断奶后的饲料营养不平衡,特别是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缺乏,造成仔猪的生长发育受阻而形成僵猪;断奶后饲养管理不善,如大小猪之间争食,弱小猪吃不到食物,或仔猪饥饿后暴食过量食物,引起仔猪消化功能阻碍,长期消化不良形  相似文献   

19.
正猪冬季腹泻病是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病等病毒性腹泻的统称。其流行特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寒冷的11月至次年4月,本病传播速度快,大小猪均可发生,一周左右可波及全群。1临床症状猪冬季腹泻病主要特点为水样腹泻。病初哺乳猪和保育猪发生,几天后全群发病;仔猪常伴随呕吐症状,哺乳仔猪呕吐豆腐渣样凝乳块,迅速脱水,2~3d后死亡;肥猪和母猪粪便呈黄色或灰绿色,呈水样,也称"水泻"或"打水枪",咳嗽的  相似文献   

20.
<正>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猪的传染病,主要感染仔猪或青年猪。主要临床表现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炎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肉芽肿性肠炎、坏死性淋巴结炎。疫苗免疫是防控病毒性疾病的最佳手段。目前,生产用疫苗抗原液多采用转瓶培养,并且转瓶培养时细胞增殖缓慢,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难以监控细胞和病毒的培养状态,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