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土题材油画一直都是油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我国的油画艺术中,该题材的油画一度占据半壁江山。而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与乡土题材油画的融合,能够让绘画作品更具民族文化内涵,能够让乡土题材油画呈现出淳朴自然、恬淡清雅的美学风格和审美特点,对于乡土题材油画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渝 《福建茶叶》2016,(2):124-125
现代农业观光茶园是将生态旅游业和茶产业融合起来的农业模式。它是依托茶叶资源、茶产品、茶园风光以及乡土民俗等为主要资源的生态旅游业。在观光茶园设计建设过程中,室外景观设计要体现"茶业与旅游"的特点,从而营造一个适合以茶叶资源为核心的休闲观光旅游业。室外景观设计元素主要包含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等,这些元素融合在观光茶园设计中能够通过自身的色彩、肌理、质地、形体等视觉形式呈现出人们需要的精神内涵。本文主要阐述了室外景观设计及其主要元素,分析休闲观光茶园设计的主要原则,然后提出室外景观设计元素在观光茶园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平 《北方水稻》2010,40(2):31-32,3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水稻生长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三种元素配比可明显改善水稻生育性状,使水稻增产,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地块的最佳经济产量和最佳氮、磷、钾的施肥量,有效提高了产投比,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铁、锰、铜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缺素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量金属元素尽管在水稻体内含量较少,但水稻对微量金属元素吸收过剩或不足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水稻对这些微量元素的吸收主要受自身基因型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水稻在铁、锰、铜等元素缺乏下的症状、生理变化和应对方法,以及铁、锰、铜等元素与其他不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步辐射(SRXRF)结合ICP MS研究了足Zn条件下不同锌效率水稻籽粒中Zn及其他矿质元素的微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SRXRF技术可高效分析水稻籽粒锌等矿质元素的微区分布特征。水稻籽粒中K和Ca元素的分布特征与其余4种元素相关不显著,而Zn、Fe、Cu、Mn元素的含量分布相互间则显著相关;水稻籽粒中K含量最高,移动性也最强,精米中K含量可达颖壳的52.6%~90.6%,而Ca在颖壳中含量最高。其余矿质元素含量最高值均出现在糊粉层;Zn、Fe等元素主要集中在水稻籽粒的胚及糊粉层等外层功能组织,在胚乳中由外向里呈递减趋势。此外,锌高效基因型IR8192在水稻籽粒各部位的Zn含量均低于锌低效基因型二九丰。可见,与锌低效品种相比,锌高效品种仅在低Zn水平下表现出更高的锌吸能力及利用效率,在足Zn条件下并无籽粒富锌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所蕴含的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为绘画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和灵感。茶文化与乡土题材水彩画的融合,可以让乡土题材水彩画作品不仅呈现出淳朴自然、恬淡清雅的美学风格和审美特点,而且也让绘画作品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满足了现代社会对茶文化及水彩画艺术的多层次和多元化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锌硒肥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上喷施维生素锌硒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喷施维生素锌硒肥后,其经济性状改善,产量明显提高;大米中的硒、锌、钙、镁、锰等矿物元素及维生素B1、B2、B6含量明显增加,大米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8.
水稻专用全元复混肥是在氮、磷、钾元素科学配比的基础上,适当添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水稻除草剂。为探讨该肥在龙海市对水稻的施用效果,与常规施肥法和进日复合肥比较肥效和经济效益,特设计本试验,旨在为推广全元复混肥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方法试验示范于1997年早?..  相似文献   

9.
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使得茶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树立茶叶产品品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对茶叶包装设计进行创新变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笔者先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再探讨茶叶包装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意义,以及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希望能给开展现代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雅苒大量元素水溶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雅苒大量元素水溶肥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有效分蘖率,增加水稻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平均增产32 kg/667 m2,增产幅度达5.37%,平均增加经济效益74.68元/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