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矮化剂对先玉335的矮化效果,进行了矮化剂不同施药时期实验,结果表明:先玉335玉米喷施玉黄金后株高有所降低,根倒率有所降低,产量有所增加,说明玉黄金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株高,抗倒伏,促进增产作用,建议施用时期正常2叶龄期施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矮化剂对先玉335的矮化效果,进行了接化剂不同施药时期实验,结果表明:先玉335玉米喷施玉黄金后株高有所降低,根倒率有所降低,产量有所增加,说明玉黄金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株高,抗倒伏,促进增产作用,建议施用时期正常2叶龄期施用.  相似文献   

3.
在玉米高产栽培过程中,由于种植密度加大、倒伏、秃尖等现象常常出现,严重制约了玉米产量的提高。本试验研究了玉黄金不同量级、不同施用时期对玉米化控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黄金属于缓慢抑制型调节剂,在玉米8展叶时用玉黄金300 mL/hm2、兑水225 kg 喷施,株高可降低18.8 cm、穗位降低22.0 cm,茎秆增粗,抗倒能力提高,提早成熟2 d,增产8.5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化控剂玉黄金对不同种植密度下春玉米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以京农科828为试验材料,于玉米10叶期喷施玉黄金,分析玉黄金施用对玉米植株的生长指标、茎秆力学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玉黄金能够降低株高、穗位高,缩短节间长度,提高穿刺强度和抗压强度,从而提高抗倒伏能力,实现增产。玉黄金处理后,京农科828品种在60 000株/hm2密度下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高6.04%、17.09%和20.64%;在67 500株/hm2密度下产量分别比对照高4.53%、13.77%和15.55%;在75 000株/hm2密度下产量分别比对照高7.83%、15.84%和27.93%。化控剂玉黄金可以提高玉米茎秆的压碎强度和穿刺强度,改善春玉米茎秆农艺性状和植株生长指标,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增加玉米产量,易于机械收获,为春玉米区玉米高产及实现全程机械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玉黄金不同喷洒时期对玉米产量、农艺性状、生长发育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玉黄金属于缓慢抑制型调节剂,见效慢,控制力度小,时间长,一次喷洒,全程控制,对底部3节控制效果稍差。在玉米8展叶时用玉黄金300 mL/hm2、对水225 kg喷施,株高可降低18.8 cm、穗位降低22.0 cm,茎秆增粗,基部节间长度缩短,抗倒能力提高,提早成熟2 d,增产10.11%,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玉米的经济产量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优良品种的更换而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高玉米种植密度来增加经济产量也是一种增产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种植密度的增加,使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减弱,降低了经济产量,致使种植密度难以进一步增加。为此对玉米在高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叶片展开时期喷施玉黄金,通过玉黄金的调控作用,来改善玉米的农艺性状,以提高玉米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7.
玉黄金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玉米高产栽培过程中,由于种植密度加大,倒伏、秃尖等现象常常出现,严重制约了玉米产量的提高。本试验研究了玉黄金不同量级、不同施用时期对玉米化控作用。结果表明:玉黄金属于缓慢抑制型调节剂,在玉米8展叶时用玉黄金300 mL/hm~2、兑水225kg喷施,株高可降低18.8 cm、穗位降低22.0 cm,茎秆增粗,抗倒能力提高,提早成熟2d,增产8.51%,效果最好。1前言玉米的种植密度和产量密切相关,增加种植密度是当前条件下增加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倒伏加重,进而严重影响产量。作物化控技术是农业生产上抗倒伏的一项新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已在水稻、小麦、大豆和棉花等作物上广泛应用,近年在玉米上也开始推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玉黄金在玉米生长中最佳的使用时间,以绥玉7号为试材,研究了玉米化控剂玉黄金对玉米形态指标、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叶期喷施玉黄金能够显著抑制玉米生育前期株高,10叶期喷施玉黄金能显著降低株高、穗位高、增加茎粗;玉米10叶期期喷施适量玉黄金会降低茎叶干物质积累,而喷施过量的玉黄金,导致单穗粒重也降低,进而会降低产量。  相似文献   

9.
张小伟 《农村科技》2014,(11):36-36
<正>玉米羟基乙烯利是玉米专用生长调节剂,施用该调节剂有利于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矮健敦实,在增加群体密度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玉米倒伏倒折率,并在同样水肥条件下实现玉米增产。生产过程中玉米施用调节剂应注意以下问题:一、化学调控时期玉米专用生长调节剂可在玉米拔节期和玉米抽雄期2个时期施用,施用时期不同,施用量和控制玉米节位所起的作用也不同。1.玉米拔节期施用玉米在8片叶左右进入拔节期时,每667米2用  相似文献   

10.
《吉林农业科学》2016,(6):16-20
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7~10展叶期间,喷施调节剂降低了玉米植株的穗位高度,随着喷施时期的推迟,株高逐渐降低、穗位逐渐升高,调节剂影响的基部节位逐渐上移;穗位以下节间缩短、增粗、穿刺强度增强,茎秆干重逐渐增加,植株重心下降;穗位以上节间拉长明显,茎秆干重逐渐降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增产效果较为明显,在试验设计范围内,于8展叶时施用化控剂"玉多十"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以7个优良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株高、穗位高、顶高、顶高/株高、穗上叶片数、雄穗长、雄穗分枝数、叶夹角、叶向值、叶面积、气生根层数、气生根数目、茎粗13个植株性状的表现、杂种优势及杂交种与双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杂交种和自交系间各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杂交种及不同性状的中亲优势(MH)和超高亲优势(HH)均存在差异,株高、穗位高、顶高、叶面积、雄穗长、茎粗、夹角、穗上叶片数、雄穗分枝数等杂种优势较大,顶高/株高、叶向值、气生根层数、气生根数等杂种优势较小;顶高、顶高/株高和穗上叶片数表现为杂交种与父本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雄穗长和叶面积表现为杂交种与母本呈显著正相关;顶高、雄穗分枝数、叶夹角和叶面积表现为杂交种与中亲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专用青贮玉米新品种东青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密度和6个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水平对生物产量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递增关系,达到一定量后生物产量不在增加,相反有所降低。在种植密度为4.67万株/hm2和施氮水平18.4g/m2时该品种的生物产量最高;主要农艺性状随密度和施氮量的变化情况不同.株高、空秆率、穗位高随着密度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单株绿叶数、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长、茎粗随着密度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株高、茎粗、单株绿叶数、穗粗、穗位高、穗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为防止倒伏应适当施用氮肥。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个体的长势较好.空秆率会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13.
光照强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光照强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玉米品种在全生育期遮光条件下株高、穗位增高,单株叶面积减小,开花日期延后,雄穗变短;干物质在根、茎、叶、穗等器官内的累积量降低,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存在差异;由于遮光处理减少行粒数和千粒重,导致玉米单株产量降低,“瑞秋”遮光处理比ck减产26.1%~28.1%,“郑单958”遮光处理比ck减产43.4%。45.9%。说明在单株水平上,“瑞秋”比“郑单958”具有较强的耐荫性。  相似文献   

14.
大庆地区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庆所处地理环境及其生态条件下,通过大田试验研究郑单958、先玉335及兴垦3号在大庆地区不同种植密度下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郑单958的适宜密度范围为6.75~7.875万株·hm-2,先玉335与兴垦3号适宜密度范围应为5.625--6.75万株·hm-1。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序位为:千粒重〉穗粗〉穗位高〉茎粗〉穗行数〉穗长〉行粒数〉株高〉秃尖长度〉倒伏率〉空秆率〉双穗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寻求最佳种植方式、提高普通株型玉米品种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两种密度和3种种植方式对玉米品种迪卡008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茎粗、穗长、秃尖、行粒数和百粒重呈下降趋势;穗位高、穗粗、行数和产量呈上升趋势.株高、穗长和行粒数在宽窄行方式下有较好的生长表现;行数和百粒重在0.75 m+0.55 m宽窄行下表现最好;茎粗和穗粗以0.80 m+0.40 m种植方式为佳.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与种植方式下,叶绿素相对含量在4个不同生育时期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叶面积指数在3个生育时期均表现出逐步升高的趋势.[结论]玉米品种迪卡008在密度为57000株/ha、行距为0.65 m+0.65 m的种植模式下产量最高,可达9677.35 kg/ha.应结合品种自身特性,合理选择种植模式可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现有玉米自交系产量等性状进行详细了解和在新品种选育中指导亲本组配,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对5个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对获得的10个杂交组合株高、茎粗、穗位高、单株粒重、叶面积、穗鲜重、单株鲜重和小区生物产量8个性状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对自交系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穗位高、叶面积的特殊配合力外...  相似文献   

17.
玉米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2个玉米杂交组合的14个主要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关系密切的是穗长、百粒重、穗粗、行粒数,其次是株高、穗位高度、茎粗、叶面积指数;增加穗长、行粒数、株高、穗位高度、茎粗可以提高蛋白质、脂肪、淀粉、赖氨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施氮时期对黄淮海平原夏玉米茎秆发育及倒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针对黄淮海平原区夏玉米倒伏严重的问题,探讨不同施氮时期对夏玉米茎秆发育及倒伏情况的影响,以期为黄淮海平原区高产夏玉米氮素管理、提高夏玉米植株抗茎倒伏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植株形态的玉米品种先玉335(XY,高秆低穗位型)、浚单20(XD,中秆高穗位型)和京单28(JD,中秆低穗位型)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设种肥(N1)、苗肥(N2)、拔节肥(N3)、大喇叭口肥(N4)和抽雄肥(N5)5个施氮时期处理,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研究施氮时期对夏玉米茎秆形态学、解剖学和机械力学特征以及田间倒伏率的影响。【结果】施氮时期对夏玉米茎秆形态学、解剖学及机械力学特征均有显著影响(P0.05)。N1、N2、N3处理能明显促进夏玉米茎秆发育,植株重心、穗高系数、基部第3节间长与粗、硬皮组织厚度、表皮层厚度及大小维管束数目、节间抗折力、硬皮穿刺强度和植株抗拉力均显著大于N0处理;其中,N1、N2处理夏玉米基部第3节间长粗比值显著小于N0处理,N3处理则表现出略大于N0趋势;田间倒伏率表现为N1、N2显著低于N0和其他施氮处理,N3略大于N0处理;N4处理下,夏玉米植株穗高系数、基部第3节间长与N0无明显差异,节间粗、各项解剖学及力学指标显著高于N0,节间长粗比值表现为略低于N0处理,田间倒伏率较N0显著降低;N5处理对夏玉米茎秆发育无明显影响,节间各项形态学、解剖学和力学特征与N0差异不显著,田间倒伏率随着夏玉米植株重心和穗高系数的显著降低而明显低于N0处理。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各施氮处理夏玉米穗粒数、粒重及产量均显著大于N0处理(P0.05),其中,N3、N4处理穗粒数和粒重均处于较高水平,增产幅度最大;N1、N2处理穗粒数最多,但粒重较低,增产幅度低于N3、N4处理;N5处理虽然粒重最高,但穗粒数较其他施氮处理显著降低,最终增产幅度不大。【结论】合理的施氮时期可显著促进夏玉米茎秆基部节间发育,显著降低节间长粗比值,增强植株抗茎倒伏能力;种肥、苗肥作用最显著,但因粒重较低进而降低了增产幅度;拔节期施氮节间长增长迅速进而导致了节间长粗比值增加,植株抗茎倒伏能力降低,玉米栽培管理中应尽量避免;大喇叭口期施氮可明显促进茎粗增加,进而降低节间长粗比和田间倒伏率,同时穗粒数和粒重较高,增产幅度最大。因此,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播种或苗期少量施氮,大喇叭口期重施氮肥的分次施氮措施有利于促进夏玉米茎秆和雌穗发育,提高夏玉米产量及植株抗茎倒伏能力。关于最佳氮肥配比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9.
遮光对不同株型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果穗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不同株型玉米品种为材料,在大田采用人工遮光处理,研究了弱光胁迫对不同株型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至吐丝期遮光处理导致玉米生长发育迟缓,吐丝期株高、茎粗、叶面积等农艺性状和雌穗长、雌穗粗、雌穗鲜重等穗部性状均下降,可见花丝数减少;成熟期,穗部性状除千粒重增加,其余均降低。紧凑型品种浚单20对遮光的敏感性显著低于平展型品种豫玉22。  相似文献   

20.
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3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玉米自交系,有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了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性状的加性方差都明显大于显性方差。各性状狭义遗传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株高>穗长>行粒数>穗行数>叶片数>穗位高>单穗粒重>百粒重>穗粗>茎粗>单穗重。叶片数的杂种优势不明显,其他数量性状均表现出正向优势。对单穗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为百粒重、穗长、穗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