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利用性信息素控制害虫是无公害农业生产者的一种方法,引进日本产复合搅乱剂-A的迷向法控制苹果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卷叶蛾等几种主要害虫试验,无论是连续二年还是当年的处理,其危害率都较对照降低40%~90%,且复合性信息素一次处理,简便易行。引进的桃小食心虫和金纹细蛾性诱剂进行的大量诱捕防治试验,也取得一定效果,特别是诱蛾量高于国产性诱剂的诱蛾量。  相似文献   

2.
<正>利用性诱剂干扰交配或诱杀钻蛀性蛾类害虫是果园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途径之一,研发既诱雄蛾也诱雌蛾的新型诱剂近年来颇受关注。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合作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基础上,加入寄主植物挥发物——梨酯、苯乙酮、香叶醇、冬青油和苯乙醇等制成若干配方,在南  相似文献   

3.
<正>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是近年来国家倡导的绿色防控技术,其原理是通过人工合成雌蛾在性成熟后释放出一些称为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吸引果园同种寻求交配的雄蛾,将其诱杀在诱捕器中,使雌虫失去交配的机会,不能有效地繁殖后代,减低后代种群数量而达到防治的目的。用性诱剂的优势:一是选择性高,每一种昆虫需要独特的配方和浓度,具  相似文献   

4.
应用紫外高压诱杀灯防治储粮害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紫外高压诱杀灯一天能诱杀98333头谷蠹、42头锈赤扁谷盗、684头麦蛾、120头米扁虫和411头书虱。与选筛法比较,它能提前20~90天检查出谷蠹,提前18~34天检查出锈赤扁谷盗,提前66~73天检查出麦蛾。由于它能诱杀越冬代成虫,使它们不能返回粮面产卵,压低了下代的发生量,同时,适时施用仓虫敌控制麦蛾和书虱,有2个试验仓的虫口密度一直被控制在较低水平,实现了全年不熏蒸,其防治费用为1015元,而对照仓为1855元。它是一种理想的新型测报防虫器械。  相似文献   

5.
昆虫激素特别是性诱剂作为害虫综合防法的一种新途径,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昆虫性诱剂防治害虫,具有使用剂量小,对环境的污染较轻,对人畜安全,害虫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因此,除在农业害虫的防治上得到迅速发展外,目前已扩展到林业、果树、蔬菜、卫生等方面。麦蛾是重要储粮害虫之一。据国外文献报导,其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为顺,7—反,11—十六碳二烯醇醋酸酯。为了探索性诱剂防治粮食害虫的新方法,我们在江苏省激素研究所的  相似文献   

6.
将米蛾、麦蛾和米象的蛹暴露于35~45℃的温度中持续24~?2小时。谷蠹须在40和45℃受热刺激。在45℃时所有成虫羽化完全被抑制(谷蠹需72h)。米象是最易受损伤的虫种。在40℃温度中暴露的米象和米蛾蛹羽化的成虫大部分不育,但这一影响对麦蛾不太明显。谷蠹必须在45℃的温度中处理才能使其后代明显减少。在45℃下,可完全抑制1天龄的所有上述蛾类孵化,但对较长天龄的卵受热时间须长一些。麦蛾卵比米蛾更易受热损伤。  相似文献   

7.
茶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对茶毛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应和 《贵州茶叶》2003,31(4):12-14,19
在贵州黔南州都匀茶场研究了荼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大面积诱杀茶毛虫的效果。结果表明荼毛虫性信息引诱剂以A3型效果最好,依次为A4、A2、A1、64d内(第一代为21d,第二代为43d)共诱到8906头,第一代每盆每晚平均可诱到3.52头,最高可诱到45头,第二代平均每盆每晚可诱到2.82头,最高可诱到38头,诱捕区内茶毛虫的寄生率增加了22.22%,大面积使用区内毛茶虫幼虫数量减少了60.05%,即茶毛虫性信息素引诱剂诱蛾效果非常明显,可作为茶园害虫防治、保护天敌,用于茶树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摘 要 : 利用人工合成大豆食心虫性诱剂进行大豆食心虫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哈尔滨地区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期大约为1个月,高峰期为8月7日至8月14日左右,与传统的目测惊蛾法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4种不同田间诱蛾方式研究表明:水盆的诱蛾效果好于诱捕器,加入少量杀虫剂后诱捕器防治效果达到43.82%,而水盆加入少量杀虫剂后效果没有提高。2007年大豆食心虫性诱剂在哈尔滨地区开展大面积防治试验,防治效果为45.9%。2008年单用性诱剂+诱捕器防效为50.0%,在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杀虫剂防治效果达62.7%。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条件下 ,以玉米象、谷蠹和赤拟谷盗为供试虫种 ,对仓虫敌Ⅰ进行为期 10个月的防治效果试验 ,并与杀虫松和防虫磷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仓虫敌Ⅰ对以上害虫平均校正死亡率在 90 .4 %以上 ,防治效果优于杀虫松和防虫磷 (P <0 .0 0 1)。在此基础上采用全仓拌药进行实仓中试 ,进一步验证仓虫敌Ⅰ与其它两种防护剂的效果 ,结果表明 :仓虫敌Ⅰ防护期达 12个月 ,对常见储粮害虫谷蠹、玉米象、长角谷盗的防治效果好且优于其它两种防护剂。采用表层施用仓虫敌Ⅰ结合磷化铝熏蒸进行一次性生产应用试验 ,结果表明 :采用此方法比单用磷化铝熏蒸两次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性信息素对枣树皮暗斑螟测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信息素能够准确监测皮暗斑螟成虫发生动态,精确测报其发生量。2年的的监测结果说明,全年蛾主要发生期自4月中旬至8月下旬,有世代交替现象。成虫越冬代羽化相对集中,主要在4月底5月初,其余时间羽化量没有明显的高峰。雄蛾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昼夜反应基本发生在深夜,其反应模式为单峰式——夜间型,敏感时期为午夜0:00-3:00。通过诱捕虫量对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做回归分析,得出性信息素测报皮暗斑螟危害及发生状况,其测报公式为:y诱捕虫量=0.0181x有虫株率;y诱捕虫量=1.0242x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利用性诱剂对害虫进行预测预报,已成为无趋光性害虫成虫预测预报的重要手段。但是,以往使用的诱捕器多采用磁盆,在七八月多雨季节,诱捕到的虫体常常会因为盆内灌满雨水而随水溢出,导致预测数据不准。2007年,笔者在苹果虫害防治时,对桃小食心虫性诱芯和金纹细蛾性诱芯两种诱捕盆进行简单改进,增加了排水孔,避免了多雨季节盆内灌满雨水后虫体随雨水溢出,保证了预测数据的准确。具体改进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不足2厘米长的圆柱形小诱芯。最高竟能够日诱杀2320头斜纹夜蛾。记者在湖南岳阳市君山区广兴洲镇合兴村蔬菜基地,见识了湖南省植保所研制成功的高科技生态环保治虫技术——利用人工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等蔬菜害虫。  相似文献   

13.
正在最近20多年来,日本对果树害虫的信息素,特别是性信息素的研究与利用进展较快,目前已有50多种果树鳞翅目害虫的性信息素被分离和合成,并成功地用于预测害虫的发生、大量诱杀、干扰交尾等防治技术。利用传统的诱虫方法(诱虫灯等)对某些害虫(如无趋光性害虫和夜间  相似文献   

14.
不同小菜蛾性诱剂诱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性诱剂能有效诱杀小菜蛾的成虫,减轻其发生为害,并降低农药用量。通过大田实验,对6种小菜蛾性诱剂品种的诱捕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30d内,诱芯A、B、F的日平均诱蛾量相近,极显著高于诱芯C、E、D,它们在诱蛾灵敏度和最高单日诱捕量方面的差异亦然。但在不同时段内,其诱捕性能表现各异。在1-10d内,诱芯A显著高于B、F,诱芯E、C 显著高于诱芯D;11-20d内,诱芯A和诱芯B的诱捕量相近,诱芯F的诱捕量较低,诱芯E高于C、D;21-30d内,诱芯A、B、F的诱捕量相似,但是以诱芯B的略高于A、F。  相似文献   

15.
磷化鋁片在武汉市用于熏蒸处理虫粮和化保大米取得了良好效果。七三年八月份二庫用磷化鋁片5—7克/M~3在露天熏蒸虫粮堆垜八个,密閉五至七天放气,堆頂斜面有六床蓬布发現块状腐蝕。十四床蓬布有不同程度的变色。同月又在五庫18号仓用磷化鋁片化保大米試驗堆中,上层和中上面层腐蝕麻袋633条。九月份在該庫发現用磷化鋁片熏蒸的20万条面袋中,在各部发現面袋2866条。七二年四庫江岸  相似文献   

16.
利用昆虫性诱剂防治大豆食心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明确人工合成的大豆食心虫性诱剂对大豆食心虫的虫情监测和控制作用,为其在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用人工合成性诱剂监测大豆食心虫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哈尔滨地区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期大约为1个月,高峰期为8月7日至8月14日,与传统的目测惊蛾法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4种不同田间诱蛾方式研究表明:水盆的诱蛾效果好于诱捕器,加入少量杀虫剂后诱捕器防治效果达到43.82%,而水盆加入少量杀虫剂后效果没有提高。2007年大豆食心虫性诱剂在哈尔滨地区开展大面积防治试验,防治效果为45.9%。2008年单用性诱剂+诱捕器防效为50.0%,在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杀虫剂防治效果达62.7%。性诱剂诱捕法可作为大豆食心虫田间虫情测报的一种适用工具。通过定点定期的田间诱捕观察,明确了大豆食心虫的发生动态,为适时防治提供铱据。在田间应用大豆食心虫性诱剂防治害虫时,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杀虫剂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即提高了防虫效果,又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7.
立筒仓由于储量大,占地面积小,装卸系统配套、机械化程度高,所以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立筒仓储粮防虫在我国还没有成熟的经验,由于仓体混凝土施工普遍存在气密性差的问题,补漏非常困难。加上粮层深、磷化氢的渗透能力有限,给立筒仓的熏蒸造成很大困难。上海市粮食储运公司科研室等单位在立筒仓熏蒸方面作了大量试验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国内还未见施用保护剂于立筒仓的报道。我们考虑,保护剂应用于立筒仓有独特的优点:1.立筒仓上粮输送系统配套,用机械喷雾法随上粮时施药非常方便,2.保护剂主要以胃毒和触杀(有的也兼具一定熏蒸性能)方式杀灭害虫,对装具的气密性不作要求。3.保护剂防虫有效期长,一次施药后,可以安全储藏一年左右、保管方便,安全。1985年6月,我们在四川省崇庆县道明粮库利用小麦收购入仓期间,施用防虫磷处理小麦200余万斤。截至1986年3月份开始逐步调出,整个期间中保证了安全储藏。道明粮库立筒仓为1978年冬季施工修建。它是由10个内径6米、高13米的筒仓作园形分布、中间再围成一个大筒仓,大仓中心到小仓中心为10.4米,仓壁厚0.37米。大仓容量约250万斤,小仓总容量约450万斤。仓底部为锥形,设有地槽安装出粮输送系统,仓内壁作了沥清防潮处理,仓气密性很差。1981年大雨后地槽淹没、出粮系统折除,采取了一定维修措施,但地槽仍很潮湿。修建后至今周围的十个小园仓没有使用过。为了利用仓容,1985年决定进行施用保护剂储粮防虫试验。  相似文献   

18.
消息与文摘     
混合粮食的消毒在苏联进行实验室研究,以测定用溴甲烷熏蒸防治大蜡螟Galleria melllonella的效果,这种大蜡螟为害含35—60%小麦、玉米和麸糠的混合粮食,这种粮食从仓库里运来时就有米象,杂拟谷盗、谷蠹、麦蛾和粉斑螟的为害,研究的结果是,为了保护这种混合粮食防治大蜡螟为害,其剂量可与制造食品那样,为5克/米~3,暴露20小时。—Zashc hitaRastenii(1984)No.10,33(沈兆鹏)。人工合成药材甲性信息素1983年,日本 Ono 等人报导,人工合成了药材甲的性信息素。以玻璃盘做生物试验表明,这种人工合成的药材甲性信息素,对  相似文献   

19.
作(译)者刊号页数阅储粮害虫及防治技术卜拒食剂作为储粮保护剂米象和玉米象种间杂交初步研究用于监测和防治储藏物昆虫的信息素监控储粮害虫利用信息素防治热带储藏物昆虫和蜡类(译文)拟除虫菊醋硅石载体对赤拟谷盗成虫的毒性(译文)关于嗅氰菊酷与防虫磷合用间题的一些讨论使用防虫磷防护高水分玉米渡夏的初探绿豆象生长繁殖及生活史的研究麦蛾对储藏大米、稻谷的危害及其防除(摘译)仓储昆虫研究的始原与发展仓储害虫的检疫及其检疫处理立筒仓储粮施用保护剂防虫试验米象对磷化氢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仓虫群落生态的初步研究(I)用嗅氰菊醋保…  相似文献   

20.
在中央储备粮乳山和文登两直属库进行了高大平房仓磷化氢熏蒸实仓试验研究.对实验仓进行了密封处理,经测试实验仓压力由500Pa降至250Pa的时间都在40秒以上.共设3种磷化氢熏蒸方法磷化氢钢瓶气(298)、磷化氢仓外发生器和磷化铝片粮面施药法.借助环流熏蒸装置进行了熏蒸杀虫试验,磷化铝用药量为1g/m3,钢瓶气和磷化氢仓外发生器分两次施药.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环流3天可使仓内磷化氢基本分布均匀(最高和最低浓度比小于4),磷化氢浓度绝大部分时间都在200ppm以上,密封14天的CT值绝大部分测试点都在150mg.h/L左右.粮堆内原有的害虫和试验前预埋的敏感和抗性害虫以及各种虫态害虫(成虫、卵、幼虫和蛹)均被杀死.研究表明在高大平房仓内,借助环流装置用磷化铝粮面施药法能很好地杀死害虫,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害虫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