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落花落荚是大豆生产中的普遍问题,秋大豆尤其严重,主要原因是秋旱、缺肥、通风透光不良和病虫为害等。为保证秋大豆的产量,可采取以下措施保花增荚。1.看苗追施花荚肥。在秋大豆开花时,结合中耕除草,对土质瘠薄、豆苗长势差、不能及时封行的地块。追施适量氮肥,可促进后期生长发育,以利保花增荚。施用磷肥,可使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增强根瘤固氮能力,促  相似文献   

2.
大豆花荚期要求植株生长稳健,茎秆粗壮挺立。叶片厚实浓绿。青秀无斑点,不卷曲,在盛花期封行,主茎和分枝节数多,花簇茂盛,花荚脱落少。田间管理的任务是防止早衰,控制徒长,增花保荚,减少脱落。主要措施是:1.巧施花肥开花结荚期是大豆一生中吸肥最多的时期,增施花肥满足大豆花荚期对营养物质需求,可增产15%以上。施肥方法:在大豆初花期(长势差的提早、长势旺的延后),每亩用尿素3—5公斤加水稀释后穴施,施后覆土。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07,(14):31-32
大豆的需肥特性是什么? 答: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实及其相应的茎、叶、荚壳等,需要吸收氮5.3-7.2公斤、五氧化二磷1.0—1.8公斤、氧化钾1.3~4.0公斤。大豆吸收的氮、磷、钾比稻、麦要多得多。大豆籽实含氮量是小麦的2倍多.是水稻的4倍多;含磷量比小麦多30%.比水稻多40%;含钾量是小麦的2倍多,是水稻的4倍多。  相似文献   

4.
津津 《当代农业》2009,(22):25-25
一、需肥规律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实及其相应的茎、叶、荚壳等,需要吸收氮5.3~7.2公斤、五氧化二磷1.0~1.8公斤、氧化钾1.3~4.0公斤。大豆吸收的氮、磷、钾比稻、麦要多得多。  相似文献   

5.
津津 《农家致富》2009,(22):25-25
一、需肥规律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实及其相应的茎、叶、荚壳等,需要吸收氮5.3~7.2公斤、五氧化二磷1.0~1.8公斤、氧化钾1.3~4.0公斤。大豆吸收的氮、磷、钾比稻、麦要多得多。  相似文献   

6.
腐殖酸类肥料对小麦/大豆带田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大豆带田中,腐殖酸类肥料单施作物增产效果不明显,与磷肥配施大豆产量提高261.9kg/hm^2,与氮磷肥配施小麦产量提高305.6kg/hm^2。腐殖酸类肥料与磷肥配施较单施磷肥的大豆荚数和粒数分别增加1.6个和0.3粒;腐殖酸类肥料与氮磷肥配施较只施氮磷肥的小麦千粒重提高2.5g。施用腐殖酸类肥料能提高小麦/大豆带田作物产量稳定性,且较常规施肥节约10%的氮磷肥。  相似文献   

7.
硫对大豆产量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施用硫肥对大豆的生长、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施用硫肥著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提高大豆的株高;与对照相比,施用硫肥处理的分枝数、单株荚数、产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花荚脱落是大豆生产中的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一般每株大豆蕾、花、荚脱落数占总花数的45%-70%。脱落比例大致是:花朵占50%,幼荚占40%,花蕾占10%。花荚脱落在不同地区之间是有所不同的。北方春大豆较轻,花荚脱落率为40%~70%。南方夏大豆较重。可达50%-70%.秋大豆最重.可达70%~90%。  相似文献   

9.
徐涛 《当代农业》2014,(22):33-33
一般在秋末冬初时对葡萄进行施肥,采用条沟或环状沟施肥方法。此时施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辅以适量的化肥,可使翌年葡萄萌发整齐。每亩的使用量一般为1.5吨左右,在农家肥里面可以按照每亩40公斤的比例添加磷肥。有些鸭粪里的稻草若没彻底腐烂,除加磷肥外还需加适量氮肥,一般在每亩7.5公斤左右。在葡萄萌芽前1周左右,需在每亩施用硫酸钾型复合肥15公斤的同时加施氮肥5公斤。在葡萄进入花后坐果期后,花后坐果肥和膨大肥的使用量以每亩30公斤为宜。有些地区如果出现葡萄植株长势弱时,需在施肥时每亩增施氮肥7,5公斤、磷肥15公斤,在大棚设施栽培葡萄的地区则需增加钾肥10公斤。  相似文献   

10.
大豆花荚形成与花荚脱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采用五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密度与施肥处理下.大豆花芽分化进程与花荚脱落以及豆荚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大豆的花芽分化进程与绿复叶数之间有明显的同伸关系;不同处理下,大豆的花芽分化进程不同。花芽分化进程与植株干物质积累呈板显著正相关;大豆花荚主要分布于中上层。下层的花荚脱落率最高.为100%。中层为70%左右。上层为40%左右。不同处理时大豆花荚脱落率影响也不尽相同.种肥施用氮、磷、钾时减少花荚脱落有不同的影响。以磷素为最大。其次为钾。氮时花荚脱落基本无影响,追施氮肥时减少花荚脱落有明显作用;密度过大,明显增加花荚脱落率。  相似文献   

11.
宋学甫 《北京农业科学》1999,17(1):33-34,39
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研制的大豆硼钼微复肥经5年在本省35个市县示范推广,累积推广面积85.21万hm^2,平均增产13.7%以上,大豆重迎茬地块平均增产10%左右,共增产大豆2.3亿kg,产投比为16.64:1,创社会效益3.21亿元,应用大豆硼钼微复肥拌大豆种子,能起到增花,保荚,调节大豆营养生理功能,单株增加2.7个荚和3.9个粒,百粒重提高0.8g。  相似文献   

12.
正1施肥原则1)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2)依据茶园土壤肥力状况和产量水平,适当调减氮肥用量,加强磷、钾、镁肥的配合施用,注意硫、硼等养分的补充。3)出现土壤酸化的茶园可通过施用白云石粉、生石灰等进行改良。4)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2施肥量1)一般生产茶园。施用氮肥(N)20~30公斤/亩、磷肥(P_2O_5)4~6公斤/亩、钾肥(K_2O)6~10公斤/  相似文献   

13.
1、试验目的: 我市地处二江平原下梢,地势低洼,易涝冷浆,近几年大豆施用磷肥(二铵)效果显著,群众也越来越重视磷肥的施用。为一步探索磷肥最佳施用量,达到科学用肥,经济用肥,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知道大面积种植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本试验。  相似文献   

14.
大豆施硫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施用硫肥对大豆的生长、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肥显著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提高大豆的株高。与对照相比,施用硫肥处理的分枝数、单株荚数、产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黄瓜是高产作物,不耐旱、不耐盐,喜肥但不耐肥,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较多,生产1000kg黄瓜需氮索2.7~4.1kg,五氧化二磷0.8~1.1kg,氧化钾3.5~5.5kg。由于大棚黄瓜施肥量大,连续种植几年后,土壤中的养分有较多的积累,因此,应掌握主要施用有机肥以提高土壤的综合肥力,适当施用氮肥和钾肥,少施磷肥的原则,施肥不当易产生生理性病害。  相似文献   

16.
大豆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起到增花、保荚、抗倒伏、增产效果,2012年双峰农场进行了大豆施用化控剂试验,再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据研究,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种子,需吸收纯氮6.5千克、有效磷1.5千克、有效钾3.2千克,三者比例大致为4:1:2。而根瘤菌只能固定氮素,并且供给大豆的氮仅占大豆需氮总量的50~60%。因此,还必须施用一定数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才能满足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等肥力的土壤上栽培大豆、接种高效的根瘤菌株后,在大豆初花期追施少量氮肥,既能充分发挥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又可补充大豆生育后期根瘤固氮和土壤供肥的不足,满足果荚发育过程中对氮素营养的高需求,达到提高产量之目的。试验表明,初花期每亩施3公斤尿素(45公斤/公顷),保证大豆后期的良好生长和发育,促进对氮、磷肥的吸收利用,增加了植株和籽实中氮、磷的含量,提高了大豆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增产显著,每亩增产24.4公斤大豆(366公斤/公顷),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9.
一、大田管理 1.科学施肥 在重施有机肥的前提下配合施用化肥,667m~2用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60~70公斤、钾肥10公斤、硅肥40~50公斤、锌锰微肥2公斤。有机肥、磷肥、钾肥、硅肥、锌肥一次性底施,尿素底追各半。追肥重施分蘖肥,补施穗粒肥。有机肥必须经过高温发酵、充分腐熟,使之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禁用硝态氮肥。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微生物肥料在菜用大豆粒荚性状和鲜荚产量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肥+复合肥(N、P2O5、K2O含量均为15%)能显著改善菜用大豆单粒荚数、多粒荚百分率、百粒鲜重和鲜荚产量.分别施用微生物肥600ml/hm2+复合肥375 kg/hm2和微生物肥1200 nd/hm2+复合肥562.5 kg/hm2时,单粒荚数较少,多粒荚百分率、百粒鲜重和鲜荚产量较高,鲜荚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20.79%和13.27%.微生物肥600 ml/hm2+复合肥375 kg/hm2的增产效果最好,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