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蚕饲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桑蚕饲养技术,包括蚕种催青及收蚁、小蚕饲养、大蚕饲养、上簇、蚕病防治、收茧及卖茧等内容,以期为养蚕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蚕种催青及收蚁、小蚕饲养、大蚕饲养、上簇采茧以及蚕病防治五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桑蚕的饲养技术,以期为蚕农的生产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贵蚕5号催青标准与孵化收蚁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掌握贵蚕5号蚕种催青标准、催青期各胚子发育阶段应注意事项,蚕卵孵化及收蚁关键技术。[方法]以贵蚕5号正反交蚕种为材料,以洞庭碧波为对照种,按常规品种催青标准进行催青,在全过程中注重观察蚕卵发育各期情况,蚕卵发育至戊3胚子、点青、转青整齐度及孵化整齐度等,研究催青标准与蚕卵孵化及收蚁关键。[结果]该品种的催青标准除按常规品种催青标准进行外,注重严格戊3胚子后补充感光时间和孵化时感光时间,否则可能影响蚕卵孵化率。[结论]贵蚕5号是可按常规催青标准催青的春秋兼用蚕品种。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桑蚕小蚕共育把五关:即小蚕共育桑叶质量关、共育室消毒防病关、补催青收蚁关、蚕儿良桑饱食关、蚕儿日眠关。  相似文献   

5.
补催青是指南各县(市)技术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孵化处理后,在蚕种孵化前一天把即将孵化的蚕种分发到各小蚕饲养农户,各小蚕饲养农户按照标准温湿度继续进行孵化处理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补催青是指蚕种从催青室领到小蚕饲养室后,继续将蚕种保护在适当的温湿度及黑暗的环境下直至孵化的过程.具体做法是:蚕种从催青室领回后,在小蚕饲养室内立即摊放并保护在温度25~26℃、相对湿度80%~85%,同时进行遮光处理,孵化当天早晨4~5时感光.  相似文献   

7.
高月春 《农村科技》2007,(10):55-55
一、补催青 补催青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蚕生长发育的好坏。首先要保护好蚕种,在途中避免日晒,严防接触不良气体,保证蚕种安全到达供育室;其次要黑暗保护,在领种前两天,应开窗换气,蚕种运回后立即组织摊种,蚕种均匀粒粒摊平。每盒蚕匾内摊6~8盒,摊种时将空匾放至1米以上,离炉子1.5米以外的地方放蚕种。  相似文献   

8.
补催青一般是县(市)技术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孵化处理后,在蚕种孵化前一天把即将孵化的蚕种分发到各小蚕饲养农户,各小蚕饲养农户按照标准温湿度继续进行孵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正> 催青工作是养好蚕的基础。搞好蚕种催青,关系到蚕种按照预定日期孵化,适合蚕儿对桑叶营养成分所需的生理要求,确保化性稳定,蚁体健壮,孵化齐一,孵化率高的问题。搞好蚕种催青,必须掌握好三个技术关键问题。 (一)正确确定适时催青日期,搞好养蚕合理布局。 1、春季蚕种催青时间因春季催青收蚁过早,各龄蚕儿吃不到适熟的桑叶,造成蚕体虚弱,易诱发蚕病,而且对当年春季的桑叶产量也受影响。如果催青收蚁过迟,一是造成壮蚕期桑叶老化,营养成分降低,致使蚕小茧薄产量低,茧质差;二是壮蚕期遇到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10.
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提高小蚕共育质量的技术措施,包括:重视蚕种催青、补催青及收蚁工作,做好蚕室温湿度调节,选择适龄适熟叶饲养,做到眠起齐、蚕座匀,消毒防病工作贯彻始终。通过精心处理好这5个方面的技术措施,可为大蚕饲养打好基础,以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蚕农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歙县是蚕桑产业大县,本文结合歙县小蚕养殖实际,从养蚕前的准备、蚕种领取、补催青、收蚁、眠起等方面阐述小蚕共育配套技术及其推广,以供养蚕户参考,提升养蚕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19,(11):8-9
为贵州生产优质高产的蚕茧提供技术指导,从小蚕共育前的准备、蚕种的催青、收蚁、消毒防病、调桑给桑、定座、共育方式、用叶标准、温湿度、给桑时间和次数、眠起处理和小蚕分发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小蚕共育技术。  相似文献   

13.
蚕业是我国传统的创汇产业,在国际市场占有垄断地位,是加入WTO后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之一.因此,研究省力化养蚕技术,组装配套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并加以推广应用,是目前蚕业发展的重大课题.贵州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在20世纪40、50年代就有"地蚕育"、"少回育"、简易自动上簇等习惯.上世纪70年代后期,贵州蚕业从以柞蚕为主逐步转向家蚕后,借鉴我国蚕桑主产区的经验及研究成果,开展了蚕种统一催青提高孵化率、小蚕共育、少回育、蚕台及地蚕育、立体育、条桑育及最近组装的蚕台少回育等技术的研究试验与应用.结合贵州实际,重点介绍几项省力化技术.  相似文献   

14.
蚕种的催青和收蚁工作是养好小蚕的基础。做好蚕种的催青和收蚁,是保证小蚕强壮健康、孵化整齐、产量充足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蚕种进出库与催青关系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蚕体的整齐度、强健度,是蚕茧优质高产的基础工作。因此,只有重视蚕种催青与进出库的技术管理,才能保障蚕桑生产顺利进行。现将蚕种催青与进出库技术介绍如下:一、蚕种催青技术管理1、重视蚕种出库一是出库时期的预报。春季蚕种应提前2d、夏季应提前3d预报,以便蚕种配发部门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出库。具体为春季越年蚕种出库,当天出库当天下午就可领蚕种。夏  相似文献   

16.
饲养桑蚕,催青是一项具有时间短、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做好种卵催青工作对养好桑蚕尤为重要。在催青过程中,种卵日孵化率的高低对养好桑蚕起着重要的作用,该项工作可直接影响到蚁蚕体的强健、幼虫生长发育的齐一、眠起技术处理的繁简以及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饲养桑蚕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贵蚕9号的特征特性和发育情况,为大批量生产蚕种提供参考,经过2011年春夏两季饲养,调查了贵蚕9号原蚕的特征特性和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贵蚕9号原蚕华系茧大、抗性强,特别对抗脓病能力强,龄期经过短,叶丝转化率高。日系产卵较好,茧层率较华系高。日系原蚕卵期比华系提前1d收蚁,而幼虫期、蛹期发育较慢,在饲养前日系须提早2d出库催青。  相似文献   

18.
夏秋季节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加上农作物使用农药频繁,对养蚕不利环境因素较多。要获得夏秋蚕高产,须把好以下七道关:一、催青关。浸酸干燥后的蚕种,可在24~27℃的温度和75%-85%的相对湿度范围内催青,前期温度可偏低,后期略高。催青后期若遇到24℃以下  相似文献   

19.
蚕种进出库与催青关系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蚕体的整齐度、强健度,是蚕茧优质高产的基础工作。因此,只有重视蚕种进出库与催青的技术管理,才能保障蚕桑生产顺利进行。现将蚕种进出库与催青技术总结如下。1、蚕种的进出库技术管理蚕种的进库和出库是冷库工作一系列环节中的首和尾,也是抓好蚕种质量管理的重要关口。进库蚕种的质量是冷库工作的基础,出库蚕种的质量是对冷库工作的检验。因此,严把进出两大关,加强进出库管理工作,对保证和提高蚕种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用常规镜检法确证蚕种的带毒现象是不可能的;带毒蚕种催青,可在已1胚子发育前后(戊3—已1—已2)镜检到成熟态微粒子原虫孢子;现行家蚕品种微粒子病蚕无“斑点蚕”的特殊症状;发育大小开差显著,体色呈“锈色”的群体表现,仅在幼虫发育三龄期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