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为原料,从粒度选择,乙醇浓度,浸渍时间,提取次数四个方面进行单因子试验,以紫杉醇回收率作为判断标准,研究渗漉法提取紫杉醇的最佳提取工艺. 确定最佳渗漉工艺. 得到的最佳渗漉方法为: 原料过筛孔径为0.38~0.83 mm,渗漉溶剂90%乙醇,渗漉流速2~5 mL/min,渗漉前用90%乙醇浸渍2次,每次24 h.  相似文献   

2.
以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为原料,从粒度选择,乙醇浓度,浸渍时间,提取次数四个方面进行单因子试验,以紫杉醇回收率作为判断标准,研究渗漉法提取紫杉醇的最佳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渗漉工艺.得到的最佳渗漉方法为:原料过筛孔径为0.38~0.83mm,渗漉溶剂90%乙醇,渗漉流速2~5mL/min,渗漉前用90%乙醇浸渍2次,每次24h.  相似文献   

3.
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河湟红花中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黄色素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超声时间、料液比以及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红花黄色素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超声波辅助提取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0 min,料液比1:25(m/V,g:mL),乙醇体积分数50%。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出苦木中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方法及研究复方苦木注射液的安全性,为优化苦木生物碱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及开发出能有效治疗畜禽大肠杆菌病的复方中药注射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乙醇回流提取法、乙醇渗漉提取法和酶解—乙醇渗漉提取法提取的苦木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并比较,同时对昆明小鼠进行口服和腹腔注射复方苦木注射液的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酶解—乙醇渗漉提取法提取的苦木总生物碱、苦木碱己和苦木碱丁含量分别为3.10±0.22、0.30±0.06和0.05±0.01 mg/mL,均极显著高于乙醇回流提取法和乙醇渗漉提取法(P<0.01).昆明小鼠口服复方苦木注射液的给药剂量为10000 mg/kg时,小鼠仍健康存活;腹腔注射给药的LD50=2336 mg/kg,安全性评价为基本无毒物质.[结论]酶解—乙醇渗漉可作为复方苦木注射液中苦木生物碱的规模化提取方法,复方苦木注射液具有毒性小、无传染、无残留、无耐药性等优点,可在畜禽业中代替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等细菌性传染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出苦木中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方法及研究复方苦木注射液的安全性,为优化苦木生物碱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及开发出能有效治疗畜禽大肠杆菌病的复方中药注射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乙醇回流提取法、乙醇渗漉提取法和酶解—乙醇渗漉提取法提取的苦木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并比较,同时对昆明小鼠进行口服和腹腔注射复方苦木注射液的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酶解—乙醇渗漉提取法提取的苦木总生物碱、苦木碱己和苦木碱丁含量分别为3.10±0.22、0.30±0.06和0.05±0.01 mg/mL,均极显著高于乙醇回流提取法和乙醇渗漉提取法(P<0.01).昆明小鼠口服复方苦木注射液的给药剂量为10000 mg/kg时,小鼠仍健康存活;腹腔注射给药的LD50=2336 mg/kg,安全性评价为基本无毒物质.[结论]酶解—乙醇渗漉可作为复方苦木注射液中苦木生物碱的规模化提取方法,复方苦木注射液具有毒性小、无传染、无残留、无耐药性等优点,可在畜禽业中代替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等细菌性传染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用水超声法提取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中红花黄色素A,提取液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柱进行粗分,所得水及体积分数30%的乙醇洗脱物用中压制备色谱进行两次分离纯化,所得产物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羟基红花黄色素A纯度为95.968%.该方法省时、简便、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红花黄色素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方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对照品,对萃取红花黄色素影响因素,包括提取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溶剂体积等进行单因素的考察。[结果]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定蒸馏水为最佳提取剂。通过正交试验最终确定了红花黄色素的适宜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0 min,液固比为100(ml/g),提取次数为4次。[结论]该研究确定了红花黄色素的适宜提取条件,为生产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红花中的总酚提取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水、70%乙醇、70%酸性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和正己烷为溶剂,采用冷浸提取、超声提取、回流提取和ASE快速溶剂萃取法对红花进行提取,采用Folin-Ciocalteu方法,DPPH抗氧化活性体外评价体系测定红花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提取方法中,回流提取总多酚含量最高,其余依次为超声提取、ASE提取和冷浸提取;6种不同溶剂提取总多酚含量效果排序为70%酸性乙醇>70%乙醇>水>正丁醇>乙酸乙酯>正己烷.结论:各提取方法中,70%酸性乙醇回流法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莲蓝口服液的生产工艺参数,为莲蓝口服液的生产提供参考,以(R,S)-告依春含量、穿心莲内酯与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为依据,采用水提、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板蓝根和大青叶,醇提法提取穿心莲,筛选出各成分含量均较高的莲蓝口服液制备工艺。结果显示,穿心莲粗粉加10倍量85%乙醇进行渗漉提取,渗漉液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最高;板蓝根和大青叶进行水煎浓缩,浓缩液中加入穿心莲渗漉液使乙醇最终体积分数为60%时进行醇沉,穿心莲、板蓝根、大青叶三者的质量比为1∶2∶1制备的莲蓝口服液各标示成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红花花色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ANTONE国际通用比色卡对红花花色进行划分,紫外-可见光谱对红花总黄酮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不同色差红花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的测定.结果表明:HSYA与FW(总黄酮)表现趋势呈正相关;红花花色的深浅程度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无相关性;花色差异与总黄酮含量间无明显规律.该文可以为红花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藜麦是一种古老而营养丰富的谷物,具有高蛋白质、高纤维和丰富的微量元素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对传统酿造工艺的重视,藜麦黄酒作为一种新型酒类产品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藜麦酿造黄酒的研究现状,藜麦替代部分酿造原料拓宽了黄酒的原料选择,其酿造工艺相较于传统工艺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酿制的藜麦黄酒风味独特,富含黄酮、皂苷、酚类、甙类物质等功能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深入研究藜麦黄酒对于推动杂粮精深加工、功能食品创新和提升黄酒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橘皮脂溶性黄色素的提取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5%的乙醇为提取剂,用索氏提取器从干橘皮中提取脂溶性黄色素,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橘皮脂溶性黄色素对自然光、温度、酸、碱、NaC l、糖类、还原剂稳定;Zn2+对色素有增色作用;氧化剂对色素有明显的褪色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制备黄酒,以酒精度为指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水添加量对糯米黄酒酒精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酵母用量的影响最小.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6d、水添加量为干糯米体积的2.5倍、酵母用量为干糯米质量的0.03%.  相似文献   

14.
高丽  邓青云  姜益泉  李国元  操德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45-11446,11531
[目的]探讨超声波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栀子果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法,研究了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对栀子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栀子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栀子黄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0 nm,提取功率为60 W,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料液比1∶10 g/ml,提取温度50℃,浸提时间60 min,乙醇浓度50%。[结论]该研究可为栀子黄色素的大规模提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添加黄浆水对酸菜腌制过程中酸菜品质的影响,以经过培养基活化的乳酸菌粉为发酵剂,分别加入10%、20%、30%灭菌冷却后的黄浆水作为发酵辅料,进行酸菜发酵,同时做对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添加30%黄浆水发酵,酸菜18 d成熟,比对照组提前6 d达到可食用酸度,其pH为3.5,可滴定酸度为1.7%,亚硝酸盐含量18...  相似文献   

16.
分别使用n-3HUFA强化剂A(A1:0.05g/L;A2:0.15g/L;A3:0.45g/L)和强化剂B(B1:0.05mL/L;B2:0.15mL/L;B3:0.45mL/L)及海水小球藻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进行营养强化后投喂大黄鱼仔鱼(3~21日龄),测定分析各强化组轮虫的脂肪酸相对含量与仔鱼的生长和存活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与对照组(酵母轮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用强化剂A和海水小球藻强化的轮虫,其n-3HUF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强化剂B组,各组仔鱼的存活率从高到低顺序为:A2组(22.2%)〉小球藻组(16.7%)〉A1组(13.9%)〉A3组(13.8%)〉B1组(2.1%)〉B2组(1.8%)〉B3组(0.7%)〉对照组(0.5%);2)强化剂A各水平强化组和海水小球藻组仔鱼生长优于强化剂B各水平强化组和对照组;3)本实验条件下,在强化水体中强化剂A适宜的强化剂量为0.15g/L.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河湟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L)中红花黄色素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优条件,用正交试验对不同提取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分别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固液比和提取功率对红花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60℃,料水质量比1∶30,提取功率800W,该条件下红花黄色素的提取率可达6.24%.  相似文献   

18.
栀子黄色素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流体流量等工艺条件对提取栀子黄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流量对栀子黄色素色价的影响最大。用含乙醇为60%的溶液为夹带剂,采用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为45℃,流体流量为8L/h,萃取2h能获得较好的萃取效率,此时所得栀子黄色素的色价达1.00。  相似文献   

19.
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和乳清分离蛋白对天然南瓜黄色素进行包埋,制备成微胶囊南瓜黄色素,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芯壁比为1∶20(质量比)、壁材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钠∶乳清分离蛋白)为1∶0.5(质量比)的条件下对南瓜黄色素进行微胶囊化,包埋率可达95.16%。与南瓜黄色素相比,微胶囊南瓜黄色素的水溶性增强,并且对光照、温度和pH值的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在100℃加热40min的条件下,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下降30.3%,而微胶囊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仅下降8.9%;当pH值从6下降到1时,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下降13.3%,而微胶囊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仅下降5.0%;光照15d后,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下降6.2%,而微胶囊南瓜黄色素的吸光度仅下降2.3%。由此可见,南瓜黄色素经微胶囊化后,其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