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组织培养法快速繁殖苎麻良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苎麻是我国的特产和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它既是多年生宿根作物,又是异花授粉作物,并且当前全国苎麻优良品种多属杂交种。生产上长期利用无性繁殖法,能保持品种纯度和良种特性,但繁殖系数太低,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全国纷纷建立苎麻纺织原料基地、实行品种区域化、迅速扩大种植优良品种的需要。如果能用组织培养法繁殖苎麻,既有繁殖系数高,  相似文献   

2.
由于苎麻是杂交异质体,种子繁殖的个体之间有差异,通常应用苎麻地下茎分蔸繁殖以保持良种的优良特性。但分蔸繁殖的繁殖系数低,不能迅速扩大良种栽培。所以,研究快速的无性繁殖方法,对苎麻育种和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管和  李人圭 《中国麻作》1983,(2):23-24,F002
由于苎麻是杂交异质体,种子繁殖的个体之间有差异,通常应用苎麻地下茎分蔸繁殖以保持良种的优良特性。但分蔸繁殖的繁殖系数低,不能迅速扩大良种栽培。所以,研究快速的无性繁殖方法,对苎麻育种和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苎麻无性繁殖是保持品种纯度与良种特性的有效方法,在新品种选育和优质高产栽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不少科学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如细切种根、离体压条、嫩枝茎梢带叶水插及组织培养等,这些繁殖方法对楦麻生产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挖取麻蔸或者利用成熟麻茎进行繁殖对苎麻生产影响较大;或由于繁殖系数小,  相似文献   

5.
营养繁殖是保持良种纯度和优良特性的好方法。过去,苎麻的营养繁殖主要是利用地下茎进行分蔸繁殖。此法不仅挖毁老麻园,且繁殖系数低,运输不便,成本高,满足不了迅速发展苎麻生产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为了提高苎麻营养繁殖系数,以地上部分为材料进行了多种繁殖方法的探索,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唐守伟  严文淦 《中国麻作》1988,(2):15-17,F003
苎麻无性繁殖是保持良种特性的有效方法,但老法无性繁殖系数低,且影响老麻生产。我国许多学者先后研究,推广了利用地下茎细切繁殖,利用成熟地上茎离体压条繁殖和嫩枝茎梢扦插繁殖等,对生产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苎麻无性繁殖系数,减少对老麻园生产的影响,1985-1986年,我们成功地研究了苎麻叶(带芽原基)扦插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苎麻无性繁殖是保持良种特性的有效方法,但老法无性繁殖系数低,且影响老麻生产。我国许多学者先后研究,推广了利用地下茎细切繁殖,利用成熟地上茎离体压条繁殖和嫩枝茎梢扦插繁殖等,对生产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些麻无性繁殖系数,减少对老麻园生产的影响,1985~1986年,我们成功地研究了  相似文献   

8.
苎麻良种繁育过去多采用种根繁殖,种根繁殖经历了从大种根繁殖到小种根繁殖,再发展到细切种根繁殖的演变过程。繁殖系数由小到大。用种根繁殖,对于保持良种种性和纯度,增加无性繁殖系数,扩大良种栽培面积,虽已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此类繁殖方法必须在挖取麻蔸的基础上进行,而且繁殖系数也不理想,所以,在育种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苎麻良种繁育的新技术——麻株离体压条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苎麻良种繁育过去多采用种根繁殖,种根繁殖经历了从大种根繁殖到小种根繁殖,再发展到细切种根繁殖的演变过程。繁殖系数由小到大。用种根繁殖,对于保持良种种性和纯度,增加无性繁殖系数,扩大良种栽培面积,虽已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此类繁殖方法必须在挖取麻蔸的基础上进行,而且繁殖系数也不理想,所以,在育种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关于苎麻营养繁殖技术,我国曾进行过许多研究,如细切种根法、组织培养法、嫩梢水插法等,随着我国苎麻生产的发展,人们迫切需要繁殖系数更大、方法更为简便、成本较低、且不挖毁麻地的营养繁殖技术。因此,我们从1984年开始,在所内外进行了苎麻幼苗和幼芽繁殖试验,已获得成功,开始  相似文献   

11.
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植物进行无性繁殖已在许多种植物上获得了成功。苎麻腋芽培养与繁殖具有较高的繁殖系数,芽形成根的时间短,而且移栽的成功率较高。因此对苎麻腋芽培养繁殖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并已具备工业化生产的条件。目前用于苎麻培  相似文献   

12.
新书予告     
我国著名麻类作物专家、湖南农学院李宗道教授新著《苎麻高产栽培技术》将于今年五月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了我国苎麻主要优良品种及良种的多种繁殖方法,并系统地阐述了建设、管理高产稳产麻园的各项措施。书上特别指出,为发展和保持我国苎麻生产的优势而实施品种区域化的意义和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3.
新书予告     
我国著名麻类作物专家、湖南农学院李宗道教授新著《苎麻高产栽培技术》将于今年五月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了我国苎麻主要优良品种及良种的多种繁殖方法,并系统地阐述了建设、管理高产稳产麻园的各项措施。书上特别指出,为发展和保持我国苎麻生产的优势而实施品种区域化的意义和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4.
曹干 《广西蔗糖》1998,(1):23-24
甘蔗是无性繁殖作物,繁殖系数低。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生物技术可大大提高甘蔗的繁殖系数,对加速繁殖甘蔗良种意义重大,其实用性为生产实践所证明。由实验室培养出来的组培苗,需经过大田种植数糙才能完全恢复原种种性,所以一般只用作繁殖种源。因此,甘蔗组培苗大田栽培技术也是快速繁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只有将植物组培生物技术同组培苗大田栽培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快的繁殖速度和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种性,从而获得最大的繁殖效益。  相似文献   

15.
苎麻幼苗繁殖技术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邝秀明  孙焕良 《中国麻作》1985,(4):31-32,40
关于苎麻营养繁殖技术,我国曾进行过许多研究,如细切种根法、组织培养法、嫩梢水插法等。随着我国苎麻生产的发展,人们迫切需要繁殖系数更大、方法更为简便、成本较低、且不挖毁麻地的营养繁殖技术。因此,我们从1984年开始,在所内外进行了苎麻幼苗和幼芽繁殖试验,已获得成功,开始在生产上应用。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供生产与科研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植物进行无性繁殖已在许多种植物上获得了成功。苎麻腋芽培养与繁殖具有较高的繁殖系数,芽形成根的时间短,而且移栽的成功率较高。因此对苎麻腋芽培养繁殖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并巳具备工业化生产的条件。目前用于苎麻培养的培养基包含有售价较高的琼脂、  相似文献   

17.
过去,湖南发展苎麻生产多采用种根繁殖,一些老产麻区习惯用大种根繁殖,每块种根200—400克,用量大,繁殖系数低,挖1亩老麻仅扩种5—8亩新麻,很不适应苎麻生产的发展。为了加速苎麻良种的推广,适应苎麻生产的发展,我所于1964—1966年,1974—1976年对苎麻细切种根的适宜重量、繁殖时期和繁殖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在大面  相似文献   

18.
苎麻作为纺织工业原料,以纤维细、柔、韧为佳。单纤维细者,可纺织高档产品,使之价值高,国际国内市场畅销。然而,近十年来,达县地区由于栽培管理技术不当,部分原麻单纤维支数下降200~500支,不能供作中高档纺织品原料。由于苎麻是多年生宿根作物,种蔸繁殖系数低(1:5~10)。目前,我区优质良种面积小,在短期内难于将全区10万  相似文献   

19.
田庭甫 《中国麻作》1984,(3):19-22,35
过去,湖南发展苎麻生产多采用种根繁殖,一些老产麻区习惯用大种根繁殖,每块种根200—400克,用量大,繁殖系数低,挖1亩老麻仅扩种5—8亩新麻,很不适应苎麻生产的发展。为了加速苎麻良种的推广,适应苎麻生产的发展,我所于1964-1966年,1974-1976年对苎麻细切种根的适宜重量、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高速繁殖,和一般的高产栽培不同。高产栽培是在单位面积的条件下求高产量,而良种的高速繁殖,则要求在单位数量的种子中生产出高倍数量的种子。但是,由于种性等多种原因,花生的繁殖系数向来很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花生生产的迅速发展。电白县文峰良种场历年来,在花生良种的繁殖中,繁殖系数总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