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利 《野生动物》1990,(5):10-11,9
同类相食(Cannibalism)被定义为同种之间捕杀和取食的现象(Mcnicholl,1977)。这在无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类中已有记录(Fox,1975;Hausfater和 Hrdy,1984)。而且在这几个纲中这种现象又有了明显地增加。Wilson(1975)发现,一些具有领域性的脊椎动物也经常发生同类相食现象。在食肉目中虽然有同类相食的现象,但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2000年10月,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红碱淖首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遗鸥以来,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县人民政府的高度关注,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强,2005年红碱淖的遗鸥种群已超万只,成为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种群。作者于近几年多次到红碱淖进行调研,现将调查结果介绍如下。一、遗鸥概况1.发现和定名遗鸥(Larus relictus),鸥形目,  相似文献   

3.
红碱淖湿地遗鸥及水鸟的种群和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碱淖湿地位于中国候鸟迁徙的主要路线上,水鸟分布较为集中,是遗鸥、大天鹅等珍稀水鸟的重要迁徙停歇地和繁殖地。通过对红碱淖湿地遗鸥及水鸟的种群和分布进行了8 a的实地调查和研究,统计分析了红碱淖2001~2007年的遗鸥和水鸟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红碱淖湿地的遗鸥繁殖巢数达5 036巢,种群数量10 072只,已成为全球最大遗鸥种群,在此基础上,还总结了红碱淖湿地7目14科55种水鸟的分布和保护价值,为水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依据,对红碱淖湿地遗鸥及水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6年5月25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双猫头湖发现了遗鸥。2016年和2017年,利用无人机监测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遗鸥新的繁殖群、繁殖地进行了考察。计数遗鸥810只,约410个繁殖对。繁殖地为湖上2个岛,植被稀疏。另观察到其他鸟类48种。遗鸥食物来源为数量巨大的摇蚊类和豆娘。此次发现为遗鸥在我国繁殖地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单宁酸对两种色型豌豆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豌豆蚜全纯人工饲料薄膜饲养技术,设置5组不同浓度的单宁酸,在适宜条件下分别饲养绿色型、红色型豌豆蚜,测定了豌豆蚜的存活率、产蚜量、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单宁酸对两种生物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对绿豌豆蚜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红豌豆蚜。随着单宁酸浓度升高,两种色型豌豆蚜存活率、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均下降,5mg·L-1处理12天时绿色型豌豆蚜存活率、相对日均体重增长率分别为13.3±3.3%和0.20±0.01%,红色型分别为20.0±5.8%和0.19±0.00%,与CK间差异显著(P0.05);5mg·L-1时绿豌豆蚜产蚜量和产蚜率最低,分别为2.0±0.0头/单雌和6.7±3.3%,与CK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可为次生代谢物质抗豌豆蚜的生化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2017年1月,在昆明滇池越冬的红嘴鸥排黄色、白色水样稀便,本研究无菌采集红嘴鸥粪便在实验室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提取分离到的菌株核酸进行鉴定、生化鉴定,从10份腹泻红嘴鸥粪便中共分离到70株细菌,根据菌落形态可分为6类细菌,分别从每一类细菌中挑出1株代表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这6株细菌分别为大肠杆菌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志贺氏菌、粘质沙雷氏菌、产酸克雷伯菌。选取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啶、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四环素、氯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磺胺异恶唑、头孢曲松钠药敏纸片,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细菌对各种抗生素成不同程度敏感性。野鸟携带的条件致病菌,可能会对野生动物健康造成威胁,本研究对腹泻红嘴鸥粪便中携带的条件致病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研究,以期为野鸟携带的细菌的耐药机制提供研究理论依据,同时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采用扫描取样法对秦皇岛野生动物园40只笼养绿孔雀繁殖期的行为进行了为期58d,325h的观察,结果显示繁殖期各行为所占的比例分别为休息31.31%、取食22.03%、理羽16.37%、游走15.93%、警戒9.79%和繁殖4.59%。方差分析和μ检验表明:天气状况对笼养绿孔雀的休息、取食、理羽和游走行为的时间分配的影响明显,但对繁殖和警戒行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人工饲养白枕鹤繁殖期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笼养白枕鹤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表明笼养白枕鹤繁殖期行为日活动节律依次为休息(32.15%)、取食(30.02%)、理羽(12.92%)、警戒(12.14%)、游走(8.86%)、繁殖(3.90%),另外,繁殖期的不同时期、不同性别其行为时间分配都存在一定差异。人为干扰,邻近笼舍内东方白鹤的干扰,以及外界噪音的干扰对笼养白枕鹤繁殖期行为影响十分显著。同时气候条件以及温度变化对笼养白枕鹤总体行为亦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灰雁繁殖期的行为日节律及时间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6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徐州睢宁金桥禽业发展有限公司2对繁殖良好的灰雁的繁殖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研究,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 H法分析不同性别灰雁繁殖前中后期行为的性别差异,以及相同性别的灰雁在繁殖的不同时期的行为差异。结果显示:灰雁在采食、理羽、静立、趴卧、孵化等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节律性。取食行为多发生在上午和下午的中间时段,孵化多在早晨和傍晚,而中午的大部分时间处于休息状态。孵化期内雌雄个体的行为差异很大,灰雁繁殖时期各种行为所占的比例不仅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而且同一性别个体在不同的繁殖阶段各种行为所占的比例也有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选用 10匹 4~ 16岁怀孕和 2 2匹 0 5~ 17岁非怀孕的蒙古利亚矮种母马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了其血清中FSH和LH的浓度。其结果显示 ,妊娠母马的血清FSH和LH含量分别为 0 3 0 83mIU /ml± 0 1611mIU/ml和 0 65 67mIU /ml± 0 40 61mIU/ml,显著低于非妊娠母马的 2 40 5 9mIU/ml± 0 64 46mIU /ml和 2 3 85 5mIU /ml± 0 3 5 2 9mIU/ml(P <0 0 5 ) ;此外 ,3~ 8岁组、10~ 14岁组和 15岁以上组非妊娠母马血清FSH和LH含量分别为 2 44 0 0mIU /ml±0 780 0mIU /ml、2 40 0 0mIU/ml± 1 3 0 78mIU /ml、5 3 75 0mIU/ml± 0 885 0mIU /ml和 1 840 0mIU/ml± 0 80 0 0mIU /ml、2 5 92 9mIU/ml± 0 5 93 0mIU/ml、3 975 0mIU /ml± 0 485 0mIU/ml。以上结果表明 ,在妊娠阶段 ,母马血清中的FSH和LH显著降低 ,而繁殖季节的非妊娠母马血清FSH和LH的浓度却随着母马的老年化而呈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三年的研究,基本掌握了银星竹鼠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发育、繁殖的生态及其对饲养生境的要求,成功地完成了银星竹鼠的连续繁殖,目前已繁殖子代第三代。探讨了银星竹鼠饲养繁殖过程中笼舍、饲料、配对、发情、产仔等难点问题,并进行研究且取得较好成果。  相似文献   

12.
2006年5月1日~7月18日,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1对笼养灰鹤繁殖期行为进行观察,研究表明:笼养条件下,灰鹤静立(雄31.08%,雌35.81%)、理羽(雄19.81%,雌12.45%)、采食(雄13.23%,雌15.09%)行为比例较高,而繁殖行为占总行为时间比例雄鹤为2.49%、雌鹤为10.30%。灰鹤各行为日节律不明显;静立、理羽、休息和繁殖行为的发生受天气状况影响显著,尤其是静立和理羽差异极显著。灰鹤雌雄行为差异性在中期较显著,就整个繁殖期看,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行为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麋鹿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轶  王文 《野生动物》2011,32(2):65-68
2010年1~12月,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用粪便显微组织技术分析麋鹿食性。将收集的240组粪样8个复合样本和11科19种(属)植物标本进行镜检分析,结果如下:春季,麋鹿主要采食紫花苜蓿(4.03%)、狗尾草(11.87%)、野苋菜(9.51%)、黑麦草(8.13%);夏季,紫花苜蓿(27.61%)、狗尾草(15.45%)、禾本类其他植物(11.82%)、野苋菜(8.07%);秋季,紫花苜蓿(22.57%)、蒿(12.55%)、狗尾草(11.26%)、黑麦草(11.17%);冬季,紫花苜蓿(17.16%)、狗尾草(14.48%)、蒿(13.63%)、野苋菜(13.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