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剪是茶树栽培综合管理中一项重要技术。它是以茶树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为基础,结合不同生态条件、栽培方式和管理水平,控制或促进茶树营养生长的一种措施,从而达到高产、稳产、优质,确保树势旺隘,延长茶树经济年龄的目的,并为茶园采扎机械化创造理想的树型。由于茶树具有明显顶端生长优势的特点,若任其  相似文献   

2.
春季茶园的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先意 《福建茶叶》2010,32(1):38-38
春季是茶树一年中新梢生长最旺、茶叶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经济效益最高的季节,因此,抓好春茶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茶树春梢的生长特点,结合茶园的春季气候条件,我市春季茶园管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相似文献   

3.
茶树是多年生作物,实现茶树高产稳产是茶树栽培的主要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 除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外,还必须有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在生产实际中,由于栽培管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期间,我国茶树栽培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文章综合相关文献,对茶树营养与养分管理、茶园土壤、非生物逆境(干旱、冻害)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影响、茶树生长和环境信息感知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十四五"茶树栽培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茶树新梢节凑性的生长,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以外,温度影响也是外界条件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就四个茶树品种新梢生长情况,将所得资料整理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观察的茶树有毛蟹、乌龙、大红、本山四个品种。这些品种是1959年从福建安溪引进长沙栽培的,茶苗均系无性繁殖两年生植株,生长整齐,性状一致。  相似文献   

6.
茶树生态栽培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粟本文 《茶叶通讯》1998,(3):29-33,36
本文主要综述了茶树生态栽培的环境,生理及增产增收效应,指出茶树生态栽培模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各类栽培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应加以选择应用,并不断探索新的生态栽培模式和茶园管理技术,促进我国茶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轻修剪时期对不同品种茶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轻修剪是茶树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品质具有深刻的影响。目前生产上不论对何种品种茶树,也不分加工何种茶类,普遍采用春茶前轻修剪。由于茶树品种不同,生育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其对轻修剪的反应必然会有所不同。因此,笔者从茶叶产量和茶树生长特性方面,探讨了不同品种茶树对不同时期轻修剪的反应,以提出茶树轻修剪的适期。  相似文献   

8.
修剪的目的有两个:(1)控制茶树生长和(2)刺激茶树生长。本文主要讨论修剪的第二方面,即刺激茶树生长。在阿萨姆的茶树,正常的修剪是一年进行一次,但是在象大古岭这样的地区,修剪则是根据茶园地势的不同而定的,一般为2—4年进行一次,也有长到7  相似文献   

9.
施肥是茶树栽培过程的重要环节,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营养元素,对茶树产量及品质有重要影响。本文总结了当前主要施肥方式及特点,考察肥料对茶树芽叶生长、营养元素吸收及有效成分变化的影响,并概述了施肥方式与土壤环境变化的关联性,以期为茶树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立 《中国茶叶》1993,15(2):2-3
近年来许多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要使当前茶叶产量有重大的突破,关键在于了解根系的形态建成及其生长初态,克服限制根系生长的不良因素以促进茶树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几乎所有的农业技术措施首先影响到茶树的根系,根生长在土壤中不易引人注意,其实根系的分布与生长动态,是制订茶园管理措施的主要依据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栽培,首先  相似文献   

11.
茶树能否取得高产优质的栽培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采摘是至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采摘作为收获的手段,不仅直接关系到茶树的生长状况,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茶叶品质的高低。为探讨合理的采摘方法,我们从1986年开始推行了多种茶的配套采摘。两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改善品质、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配套采摘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植物,对气候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茶树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但是茶树经过人工栽培后,它的适应范围已远远超过原始生长地区的条件,目前茶树的分布最北界限已达北纬49°(苏联外喀尔巴阡地区),最南为南纬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在巴基斯坦(Pakistan)曼赛拉(Mansehra)贝达蒂(Bedadi)3年多的茶树试种实践和建园15公顷的经验,认为当地5、6月间的高温干旱,是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障碍。苗期遮荫,用营养钵培育壮苗,秋冬季移栽建园,是茶树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陈红伟 《茶叶》2002,28(1):56-56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有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除各茶区普遍栽培的地方品种和新选良种之外 ,全省境内还生长着较多的野生茶树以及茶树在驯化、栽培、利用过程中存活下来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老大茶树。这三种类型的古茶树 ,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在中国的活物证 ,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宝贵遗产。现将建国以来在云南境内发现的大茶树简介如下。1 .南糯山大茶树 :1 95 1年 1 2月发现于西双版纳勐海县南糯山海拔 1 30 0米的山箐中 ,高 5 .5米 ,主干直径 1 .38米 ,树幅 1 0米 ,属栽培型古茶树 ,当时考证其树龄达 80 0多年 ,被尊称为栽培型“古茶…  相似文献   

15.
前言茶业发展史,可分:一为饮茶史;二为茶树栽培史;三为制茶工业史;四为茶业经济史四部门。茶树栽培史应分为:一茶树栽培起源;二茶树从原产地推移分布与茶区的形成;三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四茶树技术的传布等四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到明代,种植茶基本取代了野生茶,明代茶书对茶树的种植方法已有较详实的论述,但目前尚未见有关对明代茶书中茶树栽培相关论述的总结分析,本文将从明代茶书关于茶树种植方法、茶园管理、茶树生长环境等方面总结和分析明代茶树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在以往茶园施肥的研究和实践中,人们主要从“促进”茶树生长的方面考虑较多,而对“控制”茶树生长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茶树生长某一时期和阶段,栽培的目的往往既有促进生长的一面,又有控制生长的一面。例如,幼龄茶树定型修剪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地上部的生长,这一方面使树冠朝人们需要的方向生长,另一方面促进了根系的生长,以形成强大的根系,为以后高产优质打下基础,这是茶树栽培技术中物理调控技术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化学调控方法,营养调控和激素调控则是主要的化学调控方法,本文就茶树营养调控与施肥技术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外文摘译     
气温是茶树灌溉栽培中限制嫩梢伸长的主要因素。Tanton(1982)已证实,在12.5—24℃范围内,马拉维成龄茶树嫩梢的伸长率同温度呈线性关系。因此,非洲东部南纬8°以南的多数茶区,冬季产量明显减少。Carr(1985)又有报道,这时尤其当周围温度非常接近于茶树生长的最低限度时,如气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农作物生长冗余现象的基本规律,结合茶树生长特点认为,茶树生物体也存在着生长冗余现象。并提出了茶树生长冗余及超补偿作用理论,这种理论的建立,对指导茶树栽培,尤其对茶树植株修剪培育和芽叶采摘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湘南试验区是“八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南方红黄壤丘陵低产地综合治理研究”中的专题试验区。茶叶作为湘南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茶树的抗旱栽培是该试验区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湘南试验区及其所在的祁阳县山地面积大,可垦荒地多,位于中亚热带气候区,温热多雨,本应适宜茶树生长,然而长期以来茶园布局分散,管理粗放,茶叶产量低,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