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峡江县早稻“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峡江县农技中心开展早稻"3414"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每亩最佳施肥量为施纯N 11.5 kg、P_2O_54.5 kg、K_2O 7.8 kg,N、P_2O_5、K_2O配比为1.00∶0.39∶0.68。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宜丰县早稻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进行"3414"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株两优02早稻,在当地P2O5、K2O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56.25、101.25 kg/hm2,纯N的施用量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海南早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海南早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三元二次方程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预测最佳施肥量的农艺方案为:施纯N147.90 kg/hm2、P2O5 127.95 kg/hm2、K2O 138.75 kg/hm2;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只有氮肥回归方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预测最佳施肥量的农艺方案为:施纯N 211.6 kg/hm2、P2O5 108 kg/hm2、K2O 136.4 kg/hm2。  相似文献   

4.
在永定县早稻上进氮磷钾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当每667 m2施N 10.82 kg、P2O5 5.62kg、K2O 5.9 kg,早稻产量最高,达592.62 kg;当每667 m2施N 10.12 kg、P2O5 4.08 kg、K2O5.49 kg,早稻的施肥利润达到最佳,产量达589.62 kg,经济效益达1093...  相似文献   

5.
早稻平衡施用氮磷钾肥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法,对早稻氮磷钾肥料合理配施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养分丰缺情况为低氮、中磷、中钾的潴育潮沙泥田,土壤对产量的当季贡献率是56.4%;氮、磷、钾肥料当季利用率分别为N 33.3%、P2O5,18.0%、K2O 28.4%;氮、磷、钾肥料的农学效率分别是N 14.7 kg/kg、P2O5 16.3 kg/kg、K2O 10.5 kg/kg;氮、磷、钾肥料的偏肥生产力为23.57 kg/kg.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当N=168.9 kg/hm2、P2O5=54.9 kg/hm2 K2O=138.8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325:0.822时,早稻经济产量最高,可达7 196.2 kg/hm2.为建立完善该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智 《农技服务》2008,25(5):5-5
进行了马肝泥田早稻最佳施肥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嘉兴8号(早稻)最高产量所需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270.0、157.5和181.5kg/hm2,最高经济收入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256.5、148.5和153.0kg/hm2。配方肥料的合理配方为N∶P2O5∶K2O=15∶20∶10,早稻基施600kg/hm2,分蘖肥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分别为210.0和75.0kg/hm2,穗肥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分别为150.0和75.0kg/hm2。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田间试验,获得了油稻稻种植制系统的试验数据,首次提出后效钾量概念。以后效钾量校正对各季作物当季的实际供钾量,进而正确地反映了各季作物产量与供钾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在稻田土壤供钾水平极低的情况下,施钾的后效作用很大以及油稻稻种植体系的最大产量钾肥投入量为:油菜16kg K_2O/亩、早稻9.64kg K_2O/亩、晚稻8.79kg K_2O/亩;最佳经济效益钾肥每亩投入量为:油菜11.79kg K_2O、早稻15.28kg K_2O、晚稻6.67kg K_2O。其分配比例分别为1:0.60:0.55和1:1.30:0.57。提出油菜重、早稻重、晚稻轻的施钾原则,以充分发挥施钾的后效和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8.
在浠水县进行了早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肥不同配方施用量对早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可显著增加早稻产量和提高效益,其中氮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钾肥次之,磷肥最小,纯N、P_2O5、K_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49.57、45.68、42.80 kg/hm~2,最佳产量范围7 119.9~7 207.1 kg/hm~2。_  相似文献   

9.
通过晚稻田间"3414"肥效试验,分析比较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浦北县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评价土壤有效养分的丰缺,建立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并计算出最佳经济施肥量。结果表明:在浦北县酸性结晶岩类残积物地区的稻田,氮、磷、钾养分对早稻植株经济性状、产量的影响中,氮占主要,钾次之,磷较小;在全氮含量2.06g/kg、速效磷含量22.4mg/kg、速效钾含量62mg/kg的土壤肥力条件下,每667m2施N:11.33kg,P2O5:3.282kg,K2O:7.444kg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杂交早稻产量影响,采用"3415"试验设计,通过回归分析获得肥料增产效应方程.结果表明,最大产量7 388.8 kg/hm2的施肥量足氮(N)、磷(P2O5)、钾(K2O)分别为141.57、79.84、55.73 kg/hm2;最佳效益产量是7 336.21kg/hm2,其最佳施肥量是氮(N)、磷(P2O5)、钾(K2O)分别为124.56、64.07、52.55 kg/hm2.在湖南省武冈市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黄泥田种植杂交早稻氮、磷、钾最佳施肥量效应模型为当地杂交早稻制定施肥建议卡,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肥对鄂东南双季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量在早稻、晚稻之间的合理配比及对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增施钾肥、晚稻增施氮肥增产效应明显,早稻施K2O 112.5 kg/hm2和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可分别获得最高产量,分别为5 974 kg/hm2和8 627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0.9%和29.3%。早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早稻施纯N 165.0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3.8%和4.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和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9%和11.5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K2O 112.5 kg/hm2和37.5 kg/hm2时的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达到最高,为9.9%和7.9 kg/kg。晚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氮水平下,晚稻施纯N 247.5 kg/hm2时的氮肥贡献率最高,为22.7%,施纯N 165.0kg/hm2时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9.9 kg/kg;在不同施磷水平下,施P2O560.0 kg/hm2时的磷肥贡献率最高,为7.1%,施P2O530.0 kg/hm2时的磷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11.7 kg/kg;在不同施钾水平下,施钾75.0 kg/hm2时钾肥贡献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9.9%和11.0 kg/kg。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郊早稻氮磷钾肥效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利用"3414"试验设计了早稻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为8.0%~42.6%,增产量最大的是N2P2K3处理。氮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最高增产量达1326kg/hm2,增加纯收益达1325.5元/hm2,其次是钾肥和磷肥。通过拟合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早稻N、P2O5和K2O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195、80、220kg/hm2,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53、61、55kg/hm2。  相似文献   

13.
早稻“3414”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研究氮、磷、钾肥对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在湖北省赤壁市利用"3414"试验设计布置了早稻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施用磷肥效果最好,最高增产稻谷2 300 kg·hm-2,相应增产率达36.7%,纯增收入2 984.4元·hm-2;钾肥增产稻谷1 075 kg·hm-2,增产率为14.8%,纯增收入1 186.8元·hm-2;氮肥增产稻谷677 kg·hm-2,增产率为8.9%,纯增收入365.7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早稻N、P2O5和K2O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180.1、57.3和67.5 kg·hm-2,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08.5、55.4和59.1 kg·h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早稻肥效试验及对氮、磷、钾进行试验结果研究,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N16.51kg/667m2,P2056.23kg/667m2、K2O5.2kg/667m2,最佳产量483.3kg/667m2。综合分析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早稻高产优质栽培氮、磷、钾建议推荐量分别为N13kg/667m2、P20567kg/667m2、K2O6kg/667m2。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余干县开展早稻“3414”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最佳施肥量为纯N7.5~8.5kg/667m2,P2O53.5~4.5kg/667m2,K2O9.5~10.5kg/667m2,N、P2O5、K2O配比为1.00:0.50:1.25。  相似文献   

16.
早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早稻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N 193.5 kg/hm2 ,P2O5 100.5kg/hm2 , K2O 75kg/hm2 和最佳产量 8749.5kg/h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推荐量分别为180kg/hm2、90kg/hm2、75kg/hm2 .  相似文献   

17.
于20112012年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赣南冷浸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早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44.52012年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赣南冷浸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早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44.5161.1 kg/hm2、磷(P2O5)76.8161.1 kg/hm2、磷(P2O5)76.878.1 kg/hm2、钾(K2O)119.478.1 kg/hm2、钾(K2O)119.4163.1 kg/hm2;晚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67.8163.1 kg/hm2;晚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67.8172.6 kg/hm2、磷77.0172.6 kg/hm2、磷77.099.5 kg/hm2、钾159.599.5 kg/hm2、钾159.5160.7 kg/hm2;早稻的合理施肥比例为氮∶磷(P2O5)∶钾(K2O)=1∶(0.48160.7 kg/hm2;早稻的合理施肥比例为氮∶磷(P2O5)∶钾(K2O)=1∶(0.480.53)∶(0.820.53)∶(0.821.01),晚稻为氮∶磷(P2O5)∶钾(K2O)=1∶(0.461.01),晚稻为氮∶磷(P2O5)∶钾(K2O)=1∶(0.460.58)∶(0.930.58)∶(0.930.94)。  相似文献   

18.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在海南中等肥力的砖红壤水稻土上对杂交早稻进行氮磷钾三因素肥料试验,建立回归模型,研究氮磷钾养分增产效应、肥料利用率,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研究施肥净收益。结果表明,杂交早稻特优128最佳经济施肥方案为:当N、P2O5、K2O施肥量分别为168.91、139.56、88.63 kg/hm2时,预测最佳经济产量为7 387.13 kg/hm2,此时N∶P2O5∶K2O为1∶0.83∶0.53;三因素中,氮肥增产率和肥料利用率最大,其次是钾肥和磷肥;氮磷钾肥合理配施可有效提高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最佳经济施肥方案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和增收14%~15%,可作为生产实际推荐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新建县最佳水稻施肥模式和施肥配方,进行了田间精确定量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新建县松湖镇兰溪村早稻最佳施肥组合为N3P2K2,即施纯N 225 kg/hm2、P2O5 72 kg/hm2、K2O 117.0 kg/hm2,N∶P2O5∶K2O=1∶0.32∶0.52,产量为7 335 kg/hm2。  相似文献   

20.
早稻应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进行肥效试验,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得出理论氮、磷、钾养分(一元二次模型)最佳施用量,其中:N 158 kg/hm2,P2O573 kg/hm2、K2O 80 kg/hm2,最佳产量(一元二次模型平均值)6274 kg/hm2。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综合分析,提出了本区域早稻氮、磷、钾适宜施用量,分别为145.5kg/hm2、58.5 kg/hm2、67.5 kg/hm2,为指导科学用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