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斌 《农业工程》2012,2(2):96-100
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是农业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重要途径。与工业加工型企业相比,农业种植型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有所差异。该文以信阳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探讨农业种植型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研究表明:在农业企业内部对土地资源实施“再承包”的“公司+农户”模式创新可以充分调动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并高效利用各种必要的生产要素,保障农户利益的同时,确保企业获取规模化收益,稳固“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现在以一家一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制约机械化发展、现代科技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也无法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就需要我们对生产关系进行重新调整,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为此,我们把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创新生产经营方式作为推进规模经营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喷灌发展与土地经营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发展喷灌要因地制宜,采用与土地经营模式相适应的喷灌形式是保证喷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通过对国内外发展喷灌中采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土地经营模式的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喷灌发展中的经验。针对我国现行的农村生产体制,对我国喷灌发展的提出了个人的见解;改进现有机型,发展适合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喷灌设备,从而促进我国喷灌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国内外农机经营模式的现状,并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按照农机的应用属性及提供农业生产服务的对象,对我国现阶段的农机经营模式进行了分类,将现阶段的农机经营模式分为两大类:即单纯对外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和自有自用农业生产经营类。该研究可为合理有效利用现代农业机械资源,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实现农业机械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制定相应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粮食生产"全托管"是通州区农村近年来逐步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通俗地说,就是"农民提供土地,服务组织全程经营与管理,收益协商共享"。粮食生产"全托管"工作是确保粮食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全新的粮食生产"全托管"经营和管理模式得到了农户的拥护、农村合作社的欢迎、政府的肯定,及时地缓解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后的农村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及产业优化的前提下,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同时农业生产模式创新造就了一大批职业农民,但职业农民的创业能力、经营能力是否能够适应经营主体的发展?职业农民的能力提升呼唤构建社会支持平台",日前,在京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奇瑞重工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金富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相似文献   

7.
陈宏波  陈勇 《农业工程》2015,5(S1):72-74
随着物理技术在应用方面的创新和不断进步,农业生产的发展模式逐渐发生转变。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物理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情况的比较和分析,探索现代物理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8.
土地经营模式与农机作业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机作业组织为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提供机械化作业服务,适应了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整合各类农机资源,通过组织进入市场,开展服务,既克服了零散作业造成的机具闲置和效益低下,又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农机户和农机使用者在农机化作业中实现了双赢。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区域、资金、技术、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最根本、最具影响力的因素还是土地经营模式。土地经营模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土地的经营规模,二是土地的经营方式,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规模要与土地面积相适应。规模小了,发挥不了农业机械的优点,影响生产,规模大了,会造成机具闲置,效益低下,挫伤农机经营者的积极性。有什么样的土地经营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作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农机作业组织和管理模式过于简单,发挥不了农机作业组织应有的作用,形式过于超前,也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生产经营模式的选择.现阶段,我国已摸索出"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各种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但是不同地区的经营模式会存在一定差异.文章简要阐述了我国现有的三种主要经营模式及其在无患子产品中的应用情况,结合株洲当地实际,对株洲县无患子项目的主要构架和运作方式作了具体阐述,得出了适应当地条件及其项目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无患子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
潘志国  李晨  杨然兵 《农业工程》2019,9(5):118-120
通过对我国农作物规模化种植现状的分析和思考,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发现我国在发展粮食作物适度规模化种植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土地流转与集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与管理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等问题,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促进粮食作物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解决方法与建议,以保障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对农业主导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把产加销、贸工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式的经营体制。随着科学种田的普及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农业发展必然走向产业经营,农民从农业向工业和商业延伸,参与农产品深加工和流通,并分享其利益。由于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2.
动态     
58套“技术组合拳”打造粮食生产新增长势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处在变革的关键期,农业生产正由人工、畜力和小农具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转变,农业经营正由分散的小农户为主向规模化经营的方向转变,农民种粮正由主业向兼业、副业转变。适应这种变化,需要集成推广以机械化为载体的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模式,推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带动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论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主要从农业机械装备系统、农机农艺技术系统、农业经营体制与农业机械化组织管理系统三个方面探讨农业机械化系统问题。指出应制定拖拉机动力新标准,以适应与多种农业机械进行良好配套的需要,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和研究单位应主动与拖拉机生产企业进行需求信息的沟通:农业生产技术体系中农艺技术也需要创新以适应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需要:农业经营模式和农业机械化的组织模式创新是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种植模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阻碍了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影响了农业生产率和机械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对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效益,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此,在促进土地流转中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文全  邵磊 《农业工程》2018,8(10):136-140
家庭承包与规模化经营高效统一是我国农村农业要稳妥解决好的基础性深层次问题,着力解决好这一问题,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驻村扶贫工作实践为基础,立足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中的不足,探索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组织模式,详细论述了家庭承包与规模化经营高效统一的低成本解决路径的基础、运转机制及优势,对该模式的经济成本、社会效益和预期目标进行了分析,可为低成本实现我国家庭承包与规模化经营的高效统一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敏 《湖南农机》2005,(1):12-12
1土地规模经营形式及现状 土地规模经营即指在稳定土地承包经营30年不变的基础上,本着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反租倒包、切块置换、折股经营等土地经营流转形式将土地向种田能手或农业企业集中的一种经营模式。在南县农村.由于中央两个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大大加强,农民种田积极性高涨。前几年由于农产品价格低迷以及洪涝灾害导致抛荒的耕地,  相似文献   

17.
2011年5月8日,农业产业化经营与龙头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研讨会在京举办。此次研讨会以安徽肥西老母鸡农牧公司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讨,与会领导、专家认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做大做强,应该注重完善产业链条,创新经营模式,不断提升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械化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农业先进技术的载体与保证,农机产业化经营是农机化发展的趋势。为此,对哈尔滨市几种现存的农业机械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适合哈尔滨市经济特点的农机产业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9.
粮食生产全托管服务是一种“由农户提供土地,服务组织全程经营管理,收益协商共享”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具体方式是农民将土地委托给专业化服务组织进行粮食生产经营,双方本着“托管自愿,有偿服务”的原则,签订托管协议,确定各自权利与义务关系,由专业化服务组织提供产前统一购置生产资料、产中统一技术服务、产后统一烘干销售的“三集中”全程化服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2012中国农业机械化论坛将以"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探索与创新"为主题,有利于通过学术交流加深对中央精神的理解和努力推进深入贯彻实施。因此,我们也对模式探索研究问题进行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