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指出了植物景观作为寺观园林的一种重要媒介,既传播了宗教文化,又表达宗教理念,且寺观园林植物在物种的选择与体现景观的宗教意境上有其独特的作用。分析了寺观园林植物与宗教的关系,通过收集分析典型的寺观园林植物景观资料,论述了寺观园林植物景观宗教意境营造的方法,并提出了体现宗教文化的植物选择要求,以期为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屈媛 《绿色科技》2021,(5):67-69
通过比较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列举氛围营造的植物要素,再结合武汉紫阳公园植物景观改造设计的案例,总结得出了园林植物景观氛围营造需要运用不同的植物材料、采用不同的配置方式、形成不同的植物空间来营造不同的景观氛围,更需要植物景观设计师具融情于景,对空间环境产生共情。  相似文献   

3.
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燕  芦建国 《广东园林》2008,30(1):14-17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审美特征,也是构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寺庙园林中植物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意境的基本概念和营造手法,指出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的营造特点是从“有我之境”上升到“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4.
竹景观是西蜀园林植物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秀丽美观的形式美,而且具有丰富的意境美,体现了西蜀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在对西蜀园林进行文献阅读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西蜀园林竹景观意境进行了分析,从物质建构和精神建构两方面探讨了西蜀园林竹景观意境的营造方法,以期为当代西蜀园林植物意境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福州地区8所寺庙中园林植物进行实地调研,设计问卷分别以寺庙内僧侣和游客为对象进行数据收集,探索宗教信仰对福州佛寺园林中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州佛寺园林植物景观总体评价一般,存在植物多样性偏低、植物层次结构单一、植物景观特色不明显等问题。最后分析僧侣和游客两类人群的不同需求,提出丰富植物种类,增加寺庙植物总量;补充相关植物品种,烘托佛教意境与场所文化;明确受众人群,打造合理植物景观空间布局;依据不同区域的景观功能特点提出植物配置模式及树种选择推荐等策略,以期能为未来福州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参展作品"满园春色"艺术园圃,获2017年香港花展"最佳设计(园林景点)金奖"。项目以园林艺术造景手法,配合光、声效果,凸显作品"爱"的内涵,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设计要素、多样的植物材料和配植手法,采用场地塑造以及立体绿化等特殊方式达到充分表达和突出主题的目的,通过光电声效果提升作品的意境,并精心组织前期工作保障材料质量使园圃达到最佳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7.
苔藓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目前在园林中的应用较少。唐诗中的苔藓植物景观意境和配置方式对现代园林中苔藓植物景观的营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与苔藓植物有关的400首唐诗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包括积极、中性、消极的3种苔藓植物景观意境类型,并分析情境感受对意境产生的影响,然后对苔藓植物与建筑、其他植物、山石等6种景观配置及其与意境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情境感受和景观元素意象的组合有利于苔藓植物景观意境的生成和感知;苔藓植物和具有不同物性特点及隐喻特点的景观元素配置可以营造不同的景观意境氛围。  相似文献   

8.
书海淘金     
《技术与市场》2005,(1):59-59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彩图版)内容简介:《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彩图版)以其全新的理念、极其丰富的内容,将全世界四十余个国家最先进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理念予以系统的介绍。并有近二千多幅植物景观的实例彩照,从设计原理、细则、手法、施工程序;园林植物的造景功能;各种类型、各种场合下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各类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园林植物与城市景观的结合等都有详细、科学的论述与介绍。并且书中通过国外大量的园林植物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吴欣 《广东园林》2012,34(5):63-66
小园圃作为展览性的小园林,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和关注。植物配置作为小园圃的主要造景方式,对小园圃的成败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园圃因规模小等特点而在植物配置上有其独特的方式,文章基于一些实例对此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张卫 《绿色科技》2012,(8):30-31
分析了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园林意境、配置形式及营造空间。通过实例探讨了在进行植物配置时,不仅要注重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及种植形式,更应该注重植物的物理属性和精神属性所产生的园林意境以及由植物种植形式所营造的虚实空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当今中国园林植物配置受国际设计思想的影响,存在模式化设计的弊端,传统植物精神内涵的传承在解决此类问题上有重要作用。文章从植物与建筑经营的角度入手,阐述文人画与园林结合的可行性,分析不同空间、不同建筑类型、不同植物组合与建筑的关系,以期在文化传承、空间营造等方面为当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景观设计行业的迅猛发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作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技法正日趋多样化,而应用的植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而观赏作物作为颇具特色的植物类群,园林应用前景广阔。作者在概述观赏作物景观特性、应用方式的基础上,对杭州八卦田植物景观营造中的观赏作物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中的观赏作物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该文充分根据人的视觉感官,以营造以人为本的舒适景观环境为设计的出发点,阐明了出色地发挥植物视觉特性,注重利用园林植物材料观赏特性中与人直观感受最相关的体量、质感、色彩等特性对营造不同园林景观空间的作用。文章提出了利用植物来组织空间构成景观时应充分考虑影响植物视觉特性的多种因素,从最直接的人的感受出发,了解植物对人视觉心理的影响,通过植物合理地配植,营造出最具动态艺术的园林景观空间,带给人们更丰富的园林空间感受,使人们在拥挤、枯燥的城市空间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享受到"回归自然"的心情,为城市营造一个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第十七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是亚运会后广州市举办的首次大型园林展览,以“梦想·花园·家”为主题。作为园博会的重要展览项目之一的艺术园圃,打破了以往临时展园统揽全园的传统做法,分为永久性园圃和临时性园圃,目的是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园林艺术展品。本文以艺术园圃的植物景观营造为切入点,对本届艺术园圃的植物景观特点及艺术特色进...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植物是极为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形成、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其他任何园林构成要素所无法替代和超越的.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营造历经千年的发展,在技术和方法上逐渐成熟,成为东方园林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植物景观是城市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大部分落叶阔叶树到了秋冬季节都要落叶,这就造成冬季绿量小,植物景观单调的现象.如何在冬季营造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园林植物景观,是广大园林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中国园林汲取文化和艺术之精华,并与诗词文化一脉相承,在园林风格上独具特色。植物作为诗词创作的重要意象,其景观的营造与诗词相辅相成。通过分析诗词中对植物景观的描述和探究诗词文化与植物景观意境营造的关系两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诗词文化在植物景观意境营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第十七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参展小园圃"君子之约"为例,研究探讨短期展览型小园圃设计制作方法与经验。该园圃模拟温泉湿地景观,是该届园博会中使用建筑材料最少、造价最低的园圃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三维模型是物体的多边形表示,适用于多个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模型在风景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中都已经广泛应用,但在植物景观营造中应用较少。"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教学目前主要采用以二维案例为主的授课方式,难以使学生迅速理解尺度、体量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将三维模型引入"园林植物景观规划"教学中,制作不同植物空间案例教学模型,增强了学生的空间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学生在该课程设计中利用三维模型对作品进行推敲和调整,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一本多角度反映岭南园林养护与管理的书籍——《园林绿化养护工程施工与管理》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从如何加强土壤、水份、肥料管理及合理修枝整形等方法展开探讨,营造植物生长的生态小环境,从而彰显园林植物本身形态、韵姿、色彩、芳香各异的特性及不同植物婀娜多姿的形象,创造园林意境及时移景异的景观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