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茶业》2010,(1):54-55
为响应中国茶叶学会号召,全面普及饮茶有益健康和科学饮茶知识,弘扬中华茶文化,倡导“茶为国饮”,客来敬茶,全民饮茶的健康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社会,促进茶叶消费,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2.
《茶世界》2020,(6)
正2019年11月27日,联合国大会第14届会议审议通过设立国际茶日的中国方案,并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2020年5月21日是首个国际茶日。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为响应全民饮茶月号召,弘扬和宣传中华传统茶文化,倡导"茶为国饮",普及茶知识、弘扬茶文化,营造"知茶、爱茶、饮茶"氛围,武义县于5月16日-23日,举办了"2020年国际茶日暨武阳春雨品  相似文献   

3.
“岭南茶文化”的复盖面是广东、广西、海南。第六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于世纪之交在广州召开是意义深远的。羊城金秋茶飘香 ,龙腾盛世喜洋洋 ,异彩缤纷茶文化 ,“两个文明”齐弘扬。岭南茶文化有两大“热点” :就是广州、潮州。这两大“热点”都具有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饮茶热” ,但各具特色。1 广州茶文化促进会成立是广州茶史上一大盛事老树发新枝 ,岭南添光彩 ,作为茶的故乡 ,中国的饮茶大省广东 ,人均年消费茶叶量 16 6 0克居于全国城市之首的广州 ,在中国国际茶文化促进会的指导下 ,在广州市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 ,经过半年多紧张筹…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同理,人们在饮茶活动中的饮茶表达,诸如“沏茶”、“煮茶”、“敬茶”等茶词茶语都是茶文化的表现。本文首先对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进行说明,并从茶历史、茶俗及饮茶方式、茶文学这三个方面对中西茶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然后从茶名和茶的引申义两个方面才“茶语”翻译提出相关看法,希望能够对当前茶文化翻译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丁俊之  邹元辉 《广东茶业》1994,(3):30-32,37
本文从中国茶叶历史、古茶树遗产的考证,结合世界各国茶字的语源,以及茶文化的轨迹,深入探讨了茶文化的渊源及其影响,紧密联系和分析了“广东饮茶热”的特色,认为弘扬茶文化对弘扬国饮、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两个文明”具有重要作用,并应为此做扎实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张佳 《茶叶》2008,34(2):120
西湖国际茶会是中国茶叶博物馆著名的茶文化活动品牌,至2007年已成功举办了十届.今年是第十一届西湖国际茶会.本届西湖国际茶会以"倡导科学饮茶,提升生活品质,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打响"茶为国饮、杭为茶都"品牌,弘扬中华茶文化,倡导科学饮茶,充分发挥茶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7.
《茶叶》2009,35(1):54-54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和茶文化的发源之地。茶及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茶益健康,茶冶情操,茶促沟通,茶建和谐。我们倡导“茶为国饮”,倡导国人“饮茶、知茶、爱茶”。  相似文献   

8.
《广东茶业》2014,(1):40-40
在2014马年新春来临前夕,为弘扬茶文化,普及茶知识,宣传健康饮茶,倡导“茶为国饮”,建设和谐社会,在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广东省茶叶学会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广州振兴茶业有限公司在素有“广州绿心”之称的海珠湖开设了茶文化体验馆.体验馆周边设有河南茶市、茶园、劳农亭、独容夏、茶文化长廊等景点。在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馆内展出了大量的茶文化资料和实物,包括中国茶文化发展简史、广东茶文化发展简史,以及全国十大名茶、广东名优茶、茶书、茶邮票等实物,同时编印了茶叶科普知识手册,制作了茶文化知识长廊,展出乌龙茶制茶机械及普洱茶制作模具等,到了采茶季节,人们还可以现场体验采摘制作茶叶,内容十分丰富,可供市民在参观游玩的同时近距离了解和学习茶叶知识。  相似文献   

9.
《广东茶业》2020,(2):39-40
各有关单位:为倡导"茶为国饮",普及茶知识、弘扬茶文化,营造"知茶、爱茶、饮茶"的氛围,弘扬"廉、美、和、敬"的中国茶德思想,自2010年至2019年,响应中国茶叶学会的号召,广东省茶叶学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携手各有关单位已成功举办10届"全民饮茶日广东区域活动"。  相似文献   

10.
布朗族是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是古老濮人的后裔。生活在澜沧县惠民镇芒景乡的布朗族,有着悠久的茶历史文化,这里种植有千年栽培型古茶园,这些古茶园是布朗族先民留给世界的文化遗产。布朗族在此发现茶、种植茶、饮用茶,并形成特有的民族饮茶文化。少数民族饮茶习俗是中华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普洱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传承与保护民族茶文化对弘扬中华茶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茶入风俗     
我国茶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茶入风俗”就是其中一个组成部份。“茶入风俗”不同于“风俗饮茶”,风俗饮茶指的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长期生活习惯中形成的不同饮茶方式,而茶入风俗则是指的以茶为媒介物的民间习俗,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尤为  相似文献   

12.
“茶艺师”已成为我国新设职业,其工作对于推广饮茶健康、倡导饮茶文明、弘扬茶文化、净化社会风气有积极意义。饮茶始于我国,三千年来经久不衰,其根本原因,不仅在于茶的保健功效,更重要的是茶的社会文明功能。人们为什么喜欢饮茶?因为饮茶的目的在于体味文化,追求精神意境。饮茶表现为细斟慢品,其形在品味,其意在修养境界,其义在体味人生。饮茶处处显和气,人人表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早已成为中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文化正是在人们用心于饮茶中体现出来的精神结晶,以茶联友谊,以茶表敬意,以品茶修养明事理等等,正是茶文化的具体表现。茶艺师正是以其姻熟的技艺,较高的人文艺术素养,为人们的饮茶生活增添情趣,创造美感,营造艺术氛围,不断提升茶的文化品位,提升社会文明层次。因而,茶艺师的职业工作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生活,是一种工作环境优雅,条件舒适,有助于身心修养,社会尊重的职业工作。  相似文献   

13.
鲍美怡  周巨根 《茶叶》2005,31(3):196-198
本文旨在从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角发出发,通过对茶之美形、美味、美韵的考据和体悟,经过由“以我观物”到“以物观物”,再到“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的逐步提高,全方位剖析茶中所蕴含的审美哲学及茶所给人们带米的审美体验,从而弘扬茶文化之精髓,倡导健康淳美的饮茶观念。  相似文献   

14.
许婧 《福建茶叶》2022,(4):256-258
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文化的源头.茶文化根植于博大的中华文明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茶文化包括茶的历史、作品和传说,以及人类品饮茶的技艺,还有茶在人际交流和文化交流中赋予的特殊作用和意义.因此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亮丽风景.本文以时间更迭为脉络,介绍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经过和悠久的历...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叶》2009,(6):19-19
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料.中国人饮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作为一种健康的饮料,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饮茶有利于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为了能让“茶为国饮”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2008年5月29日,在浙江长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通过了“世界饮茶日倡议书”,决定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世界饮茶日”,希望以此引导人们多饮茶、科学饮茶,从而增进身体健康。因此,从2009年开始,5月1日对于爱茶人来说,又多了另外一层含义——“世界饮茶日”,  相似文献   

16.
魏靖宇 《福建茶叶》2023,(1):190-192
文化自信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自中国茶传到海外以来,饮茶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种风尚,国人主动传承中国茶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大国魅力极为重要的体现。本文在文化自信视域下,简要介绍中国茶,分析茶文化在我国儒、道、佛中的体现,探究中国茶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及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为弘扬茶文化,普及全民饮茶,进一步打响"杭为茶都"品牌,作为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的重要活动项目——2015全民饮茶日暨第四届万人品茶大会于4月19~21日在茶都名园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主办,活动以"茶与健康"为主题,以"线上线下、会内会外、车站机场、学校社  相似文献   

18.
刘倩 《福建茶叶》2022,(2):57-59
现代中华文化本身就有独特、绵长的传统茶文化骨髓精华,在传统饮茶文化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精神文化内涵作为现代中华民族传统饮茶文化的重要组成代表,其文化思想及具体的各种精神文化内涵,都是来源于茶的文化意境,这也许就是中国茶文化、茶道理和精神等的产生、发展和传播的思想基础.因此,本文以茶的审美意境特征为设计切入点,并进一步了解茶...  相似文献   

19.
茶之西行     
本文以荷兰、英国、美国在茶文化方面有代表性的三个西方国家为主线,从各自的饮茶历史、饮茶方式、饮茶风俗等不同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西方茶文化的源流,茶对西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福建茶叶》2010,(3):93-93
为了弘扬光大我国茶文化。让茶叶及涉茶行业更好为经济建设服务.本刊联合“中华茶文化协会”、“福建省茶叶学会”、推出系列茶文化活动。内容有:《福建茶叶》好茶杂志封面迎世博“中华茶艺天使”征集、“中华茶艺天使”电视大奖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