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固沙网沙障积沙凹曲面特征及其固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垄间平沙地布设了3种固沙网沙障试验,6个风季后对沙障内积沙和破损状况进行了测量和调查.结果表明:在地形平坦、主风向明显的区域,这3种布设模式的固沙网沙障均发挥了良好的固沙效益,在沙障内发育了积沙凹曲面,凹曲面的纵横断面基本呈光滑的抛物线形,积沙厚度和水平距离符合二次函数,蚀积系数k均小于1/12,k值1 m×1 m>2 m×2 m>2 m间距行列式;3种固沙网沙障的固沙能力1 m×1 m>2 m×2 m>2 m间距行列式,固沙成本2m间距行列式<2m×2m<1 m×1 m,破损率2m×2m> m×1 m>2m间距行列式.研究结果可为固沙网沙障在防沙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浑善达克沙地高速公路沙袋沙障的综合防护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7国道浑善达克沙地高速公路沙袋沙障综合防护效益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沙袋沙障的设置使风速降低比增加了18.96%~8.12%,地表粗糙度提高了825~140.6倍,输沙率减少了0.4~0.5 g.cm-2.min-1,有效减弱了近地层风沙话动的强度。同时沙袋沙障的设置显著提高人工植被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明显增大,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的改善。综合分析表明1.0m×1.0m沙袋沙障的防护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干旱区研究》2021,38(3):882-891
高立式沙障在线性工程风沙灾害防护中被广泛应用,布置模式直接影响工程防风阻沙效率和成本效益。在乌兰布和沙漠穿沙公路迎风侧,选择上疏下密式尼龙阻沙网分别设计4种高度单行、4种高度3种间距双行沙障来模拟风沙灾害防治观测场,使用阶梯式集沙仪与HOBO风速采集仪对不同风速下防风阻沙效率参数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低风速(12 m·s-1)背景下,高立式尼龙阻沙网沙障障后有效防护距离单行为3H(相同沙障高度的距离)以内,双行为12H。(2)单行高立式尼龙阻沙网沙障的障后3H沙障截留率平均为85.14%,障后5H平均为91.23%;双行障后3H平均为93.53%。(3)在中低风能地区线性工程防护中配置尼龙阻沙网时,不建议使用0.6 m及以下高度沙障;8 m·s~(-1)风速及以下可配置1 m高度单行尼龙阻沙网沙障;8~12 m·s~(-1)风速可配置间距8H、高度0.8~1.0 m双行尼龙阻沙网;在大风速区(12 m·s~(-1))选择拓宽间距至10H、高度1.2 m尼龙网沙障多条带复式配置。此模式可优化治沙工程设计,完善线路工程沙害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5.
格状沙障内风速波动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不同孔隙度格状沙障内风沙流中风速波动特征研究发现:风沙流中各高度层风速波动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波动幅度随孔隙度的增加而减小;瞬时风速在时间序列上波动的均一性随不同高度间距离增加呈递减趋势;瞬时风速的波动性一方面受下垫面性质及外在环境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其所在高度层沙粒数量和运动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高立式沙障不同叠加模式的阻沙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尼龙阻沙网在沙埋情况下的防风阻沙,采用不同叠加模式的尼龙阻沙网进行防护。设置3种高立式沙障叠加模式方案,叠加位置分别位于迎风坡、阻沙网、背风坡,迎风坡与背风坡叠加的尼龙阻沙网与原有阻沙障距离和长度均相同,叠加的阻沙网高度为沙埋原有阻沙障的一半,且叠加的尼龙阻沙网需高出原有尼龙阻沙障。选择高1.2 m的沙埋阻沙障进行叠加,迎风与背风坡叠加的位置距原有阻沙障水平距离约45 cm。通过野外观测发现:① 不同叠加模式的高立式沙障阻沙量不同,即阻沙网>迎风坡>背风坡;② 3种不同叠加模式的积沙量都随着阻沙网的不断叠加而增加,且增加的阻沙量越来越大;③ 随着阻沙网的不断叠加,3种不同叠加模式的单位阻沙成本不断变化。迎风坡与阻沙网模式的单位阻沙成本不断降低,最后趋于平稳;背风坡模式有所不同,其单位阻沙成本先有所增加,然后再下降,最终趋于平稳。阻沙成本为:阻沙网<迎风坡<背风坡。  相似文献   

7.
土壤凝结剂沙障防沙机理的风洞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模型按 1 :1 0比例设计 ,在 7m/s、1 5 m/s和 2 0 m/s的实验风速下 ,对不同浓度土壤凝结剂处理的沙障模型进行风洞实验 ,测定其蚀积状况。实验结果表明 :抗风蚀强度以 40 %浓度处理的固沙模型最强 ,2 0 %最弱 ,但 30 %浓度防风蚀效果较为实用。积沙状况与浓度关系不明显 ,水平放置与坡面 ( 30°)放置时均以 1× 1 m规格的沙障积沙最多 ,1 .5× 1 .5 cm次之 ,2×2 cm最差。风速在障前受阻减弱 ,而后沿流速方向在沙障间逐渐增大 ,在第二格上方障埂处出现最大值 ,障后逐渐减速 ,直至障高 1 0倍处趋于稳定。障前、障后风速降低是引起障前、障后积沙的主要原因 ,也是土壤凝结剂沙障的防沙机理。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机械沙障抗拉力学特性,优选合适的阻沙固沙材料,利用TY8000系列伺服控制机对试验对象进行纵向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当孔隙度为均一型(全疏型或全密型)时,不同材料沙障的试样宽度与抗拉力均呈幂函数正相关,与抗拉强度呈幂函数负相关,其抗拉力与伸长量变化曲线均为单峰曲线;当材料相同时,不同孔隙度沙障的试样宽度与抗拉力均呈...  相似文献   

9.
沙障工程防治格状沙丘前移的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表明,格状沙丘主梁是在主风作用下形成的横向新月形沙丘链;而副梁是在两个次主风的共同作用下,在横向沙丘链迎风坡上逆向形成的纵向沙丘。风洞实验和野外观测结果证明,延缓格状沙丘前移,可以在其主、副梁上采用高立式加半隐蔽式沙障,构成复合沙障,利用其抬高阻滞作用而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方格沙障麦草致腐因素与防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总结了几年来沙坡头地区沙障麦草防腐的研究结果。在沙障麦草致腐的因素及沙障麦草防腐效果的考核方面,均取得了有益的进展。通过试验发现不同年龄沙障麦草中的纤维素递增、碱抽出量的递减规律与红松相反;而木质素变化基本不大,与燕麦杆、玉米秸腐烂中木质素递增规律相近。该地区沙障麦草的腐烂变质,除与其化学成份密切相关外,还受制于自然腐蚀与微生物噬食的交互作用。本文还介绍了优选出的9种高效、安全防腐剂及其易于推广使用的防腐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库布齐沙漠兴巴高速南铺设3 a的3种(PLA沙障、沙柳沙障、HDPE沙障)同种规格不同材料沙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沙障内表层0~2 cm沉积物样品,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样品机械组成,分析了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峰态和分形维数等参数.结果表明:(1)以中、细砂为主,其含量约为77.83%~98.00%,黏粒和粉粒的含...  相似文献   

12.
不同留茬覆盖模式对土壤蒸发和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覆盖模式可显著影响土壤蒸发量和土壤含水量。本研究根据小麦机械收获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小麦留茬高度和覆盖量,研究了不同留茬高度和覆盖量组合对冬小麦收获后土壤表层含水量和土壤蒸发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冬小麦留茬高度0~35 cm对表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蒸发影响较小,而覆盖会明显改善土壤含水量和降低土壤蒸发量。当留茬高度为0~15 cm、田间剩余秸秆覆盖量为0.348~0.470 kg/m2时,试验期间(31 d)土壤累积蒸发量较无覆盖减少了16%~51%。考虑机收特点,建议小麦留茬高度为5~15 cm,其余残留碎杆覆盖在土壤表面,以减少土壤蒸发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北方作物机械化收获模式下,机收后滞留在田间大量秸秆留茬处理问题,结合秸秆整株翻埋技术与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设计了秸秆留茬翻埋快速腐熟联合作业机。该机由腐熟剂喷施系统及秸秆留茬翻埋系统两部分组成。通过田间试验表明,秸秆留茬翻埋快速腐熟技术可使翻埋的秸秆留茬快速腐解,7个月后秸秆留茬腐熟率为79.8%,较单一秸秆留茬翻埋作业方式腐熟率提高了18.5%;增加了田间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应配套机具在田间作业时,速度应大于1.46 m/s,悬挂深耕犁耕深应控制在22~29 cm之间。  相似文献   

14.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带状留茬间作轮作防风蚀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内蒙古阴山北农牧交错带在冬春季地表大部分裸露、风蚀沙化严重的现状,结合当地实际,试验了小麦与马铃薯带状留茬间作的耕作措施,研究其抗风蚀的效果。结果表明:该种措施在滞留积雪,增大土壤湿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速度,保持土壤墒情;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近地风速等方面比当地传统的秋耕翻地有明显的效果,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耕地的土壤风蚀量。同时具有轮作培肥土壤和边际增产作用,小麦平均增产14.4%,马铃薯平均增产8.1%,是适当法地条件的有效、简单、经济可行的防风蚀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科 《植物医生》2016,(12):40-41
<正>山羊是重庆山区草食牲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户增收、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山羊产业发展过程中,品种选择直接关系到其生产性能发挥和养殖效益。1.适宜的山羊品种(1)波尔山羊波尔山羊原产于南非,是世界最著名的肉用山羊品种。我国从1995年开始引进,现已分布在北京、山东、江苏、重庆等十多个省市。波尔山羊体躯  相似文献   

16.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分析毛乌素沙地环境背景与系统结构缺陷和功能缺陷的基础上,按照沙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优化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出发进行系统功能整合的思路,以沙地生态恢复、生态工程、资源高效利用及农业产业互补理论为指导,提出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效化,必须协调处理好系统内的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林业、农业与能源开发工业等的关系,构建防护型生态结构、节水型种植结构、稳定型畜牧结构和效益型农业产业结构为中心内容的沙地脆弱性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体系.并指出注重系统模式之间互补、协调与整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渭北旱地小麦留茬深松膜侧沟播耕作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留茬、深松、膜侧沟播是融“深松储水效应”、“残茬覆盖保水增肥效应”和“起垄覆膜沟播聚水、保水、增温、透光效应”于一体的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具有极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夏闲期留茬覆盖、深松耕可把占小麦全生产年度50%的夏闲期降水最大限度地蓄积并保存于土壤之中,较传统翻耕法多蓄水76.2mm,蓄水率达50%以上;在夏闲期多蓄水的基础上,种麦时再应用起垄覆膜沟播技术,既可以把夏闲期蓄积到土壤中的水分最大限度地保住,又可把小麦生育期的降水量最大限度地蓄住,加之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从而使旱地小麦的水、热条件明显改善,达到既增产增收,又保水保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沈阳地区旱作春小麦下茬复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上茬春小麦进行品种产量比较,下茬复种不同品种鲜食玉米、萝卜、白菜,从中确定能够充分利用沈阳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的高产优质高效种植模式的复种作物品种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品种辽春9号和沈春498较抗旱,产量突出;鲜食玉米品种富粘1号和垦粘1号较好,熟期适宜,成熟性好;白菜品种秋冠和世秋产量表现好;萝卜品种白秋美浓、春雷和红丰2号产量较高,有种植前景。  相似文献   

19.
甜玉米蔬菜间套复种模式产值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蔬菜作物间套复种的经济效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甜玉米与蔬菜间套复种的8种种植模式的产值效益。结果表明:甜玉米与不同蔬菜间套作的总产量和总产值均高于蔬菜单作;其中,2004年2∶4带型处理年总产值最高,平均比单作增加49.1%;2005年夏播模式2行甜玉米‖4行甘蓝/4行莴笋(2∶4带型)的经济效益均高于其它处理,其作物总产值达到67 377 元·hm-2,比当季蔬菜单作增加96%;2005年甜玉米间作蔬菜(2∶4带型)的秋播模式2行萝卜‖11行大蒜/2行莴笋模式总产值达64 667 元·hm-2,比蔬菜单作增加161%,其年总产值比蔬菜单作平均增加299.5%。说明甜玉米与不同蔬菜间套作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而2∶4带型的 种植模式可在蔬菜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稻鸭共育是一种全新的水稻栽培技术。2004年,我县在道桥镇彭岗村和沙河乡张垸村分别进行了千亩中稻和千亩晚稻稻鸭共育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控害效果和较大和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