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提高华北地区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兼顾产量与品质。【方法】于2018年4―9月,在河北涿州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场,以紫花苜蓿品种WL363HQ为试验材料,开展紫花苜蓿田间灌溉试验。试验设置3个灌水处理:W1处理,灌水下限45%FC(田间持水率),灌水上限90%FC;W2处理,灌水下限60%FC,灌水上限90%FC;W3处理,根据当地生产经验定额灌溉为39 mm,研究了不同灌水下限对紫花苜蓿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建植第5年的紫花苜蓿,全生长季需水量511.9 mm。苜蓿细根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0~20 cm土层根系密度最高。灌水对第1、第2茬及全年产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第3茬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第1、第2、第3茬内采用W1处理苜蓿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不同灌水处理对苜蓿粗蛋白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减少灌水量能增加苜蓿相对饲喂价值。【结论】建议华北地区紫花苜蓿第1、第2、第3茬采用45%FC灌水下限,第4茬采用60%FC灌水下限。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法和大型非称重式蒸渗仪法,在甘南高原地区研究了灌溉量对藏木香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量从0mm增至600mm,藏木香干根产量由1.225417万kg/hm2逐渐提高至2.02625万kg/hm2,极显著增产39.52%;灰分含量从3.42%降低到3.06%,降低了0.36%,土木香内酯含量从16.32%增加到18.30%,增加了1.98%;灌溉量为300mm是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比0mm显著增加19.03%和19.04%。因此,从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分析得出300mm灌溉量为藏木香的最佳灌溉量,这一结论对指导干旱高寒的甘南高原地区藏木香的节水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调亏灌溉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节水优产,以加工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调亏灌溉处理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苗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采摘期调亏灌溉处理的最大产量所对应的灌水量分别为610.07、502.12、492.14和494.86 mm。果实膨大期重度调亏处理的产量下降最为显著,比对照降低了13%。各生育时期重度调亏的水分利用效率(WUE)高于充分灌水和中度调亏。开花坐果期是调亏灌溉处理的适宜时期,该时期重度调亏的WUE达40.59 kg/m3,比对照提高了30%左右。番茄红素量与灌水量线性关系不明显,而番茄果实中可性固形物、Vc量与灌水量显著负相关。从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角度考虑,在酿酒葡萄开花坐果期内中度调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围绕时空亏缺滴灌对设施栽培番茄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番茄全生育期内,水分亏缺均会降低番茄的阶段耗水量及全生育耗水量;30% ET0处理在苗期和开花坐果期节水22.61%、22.90%,节水效果最明显,但减产34.55%、44.13%.50%ET0处理也是苗期和开花坐果期节水最明显,节水为17.20%、15.69%00,但50%ET0的各处理减产只有1.33%~7.66%,番茄减产不明显.50%ET0和30%ET0处理均为结果后期产量最大,为32 357.5、37 323.5 t/hm2接近对照;与其他水分调控处理相比,50%ET0灌水量的结果盛期处理对番茄果实的有机酸、可溶性固形物、Vc的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不同灌溉模式对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5个春小麦品种(系),设3个灌溉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下春小麦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适度灌水条件下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生育期2次灌水处理(T2)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1次灌水处理(T1)和3次灌水处理(T3)高4.47%,15.76%和10.24%,25.31%。随着灌水量的减少,春小麦生育期缩短,各品种平均生育期T1比T2和T3分别缩短1.33~6.33 d和5~11.33 d,但对不同品种的影响有所不同,张96-49和选920-1生育期对水分差异的反应较其它品种敏感,在3个水分处理间的差异比较大。  相似文献   

6.
水肥耦合对温室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指导日光温室番茄高产节水优质的灌溉施肥,以番茄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施肥方式(总施肥量相同,施肥时间不同,其中F1:不施底肥,番茄移栽后随水追施总肥量的30%,剩余70%平分6次追肥,F2:底肥施1/2,剩余平分6次追肥,F3:全施底肥不追肥)和3种土壤水势的灌水下限(W1:-30 kPa,W2:-50 kPa,W3:-70 kPa),研究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番茄耗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方式对番茄的耗水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灌水下限对耗水量有极显著性影响,且耗水量与灌水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产量最大处理F2W1相比,F2W2处理产量降低6.91%,但节水14.8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51%;TTS质量分数与平均单果重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除糖酸比外其他影响品质指标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综合考虑产量、WUE及TTS质量分数,利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温室滴灌条件下番茄节水调质的最优灌溉施肥模式为:移栽前施入底肥为总肥量的50%,移栽后灌水20 mm,进入开花坐果期以后,20 cm土层的土壤水势控制在-50 kPa以上,每次灌水定额为10 mm,剩余肥料每隔1次灌水追肥1次,将剩余50%的肥料分6次追肥.研究成果为制定日光温室番茄节水高产优质的灌溉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缺水是京郊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为探讨喷施外源物质及限量灌溉的应用潜力,研究设计田间裂区试验,考察喷施黄腐酸(FA)和甜菜碱(GB)以及调整滴灌水量(由DI1降至DI2)对生菜产量、水分利用、品质及种植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FA、GB在DI1水量时分别使生菜增产6 735、9 736 kg/hm~2,水分利用率提升8.4、12.2 kg/m~3,种植效益增加18 558、26 425元/hm~2,同时检测到生菜叶片可溶糖含量及CAT酶活性升高的现象。DI1时,喷施GB还表现出增加生菜VC累积的作用。喷施FA和GB在DI2水量时亦起到增产增收增效的作用,但效果远不及其在DI1时,原因可能与DI2水量设置较低有关。滴灌水量由DI1降至DI2引起生菜明显减产及叶片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响应性升高,虽然减水后生菜水分利用率有明显提升,但生菜产量及种植收益的大幅降低使其不具有生产推广性。综合认为,DI1+GB和DI1+FA为适合于生菜生产的节水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灰枣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的影响。以新疆阿克苏的灰枣为试验材料,考虑灌水定额和滴头流量两个因素,设置4个不同的灌水处理进行大田试验。滴头流量相同时,灰枣全生育期的耗水量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呈先增大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当灌水定额相同时,增大滴头流量会增加灰枣全生育期的耗水量;滴头流量相时,灰枣产量及枣果品质中除总酸含量及单果重外均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灌溉水利用效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当灌水定额相同时,红枣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总糖含量,商品率均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大而增加,但上述各指标除总糖含量外在a=0.05的显著水平下均无显著性差异。综合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较优处理为灌水定额30mm,滴头流量为3.75L/h。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宁夏干旱气候地区地下渗灌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合理灌溉制度。在大田尺度上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分别在甘蓝的莲座期、结球前期和结球中后期进行轻度(65%~75%FC)、重度(55%~65%FC)调亏灌溉,并以全生育期充分灌溉(75%~85%FC)为对照(分别记为T1、T2、T3、T4、T5、T6、T7(CK)),共7个处理,种植前施复合底肥400 kg/hm2(N>25%,P2O5>6%,K2O>9%,总养分>40%),研究了不同调亏灌溉处理方案对甘蓝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蓝结球前期进行轻度调亏灌溉处理(T3),经济产量、单株球重、叶球纵径、中心柱长、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与充分灌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经济系数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2.73%,叶球横径和帮叶比较充分灌溉(CK)降低了7.90%和5.37%,叶球紧实度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24.60%,灌水量较充分灌溉(CK)减少了28.95%,水分利用效率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31.43%。在甘蓝结球中后期进行轻度调亏灌溉处理(T5),地上部干物质量、经济产量、单株球重、叶球纵径、中心柱长、帮叶比与充分灌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经济系数和叶球紧实度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3.25%和19.67%,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28.74%和13.81%,灌水量较充分灌溉(CK)减少了25.09%,水分利用效率较充分灌溉(CK)提高了27.78%;T3、T5的经济产量较充分灌溉(CK)分别降低了1.61%和1.22%。因此,T3和T5处理都能够达到节水稳产的目的。但是,T3处理更有利于提升宁夏干旱气候区地下渗灌甘蓝的物理品质,T5处理更有利于提升宁夏干旱气候区地下渗灌甘蓝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平作栽培为对照,研究了河西绿洲灌区垄作沟灌栽培条件下玉米/针叶豌豆、马铃薯/针叶豌豆和油葵/针叶豌豆3种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沟灌栽培5~25cm土层的日均地温较平作提高0.87~0.95℃,随土层加深,土壤增温效果先递增后递减。玉米/针叶豌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15 795.3kg/hm2和22.94kg/hm2.mm,比马铃薯/针叶豌豆和油葵/针叶豌豆提高9 273.3kg/hm2和8 717.7kg/hm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0.55kg/(hm2.mm)和10.87kg/(hm2.mm)。垄作沟灌栽培产量比平作栽培增加1 649.4kg/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11kg/(hm2.mm)。从增产节水角度来看,玉米/针叶豌豆垄作栽培模式最优、平作栽培模式其次。  相似文献   

11.
12.
透水混凝土渗灌技术(PCII)是一种可将水分输送到作物深根的新型灌溉技术。为探知PCII的节水效果,并明晰其对果树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以江西红壤丘陵区的南丰蜜橘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灌溉控制试验,研究透水混凝土渗灌、漫灌(CK)和滴灌(DI) 3种灌溉方式对土壤水分动态、南丰蜜橘果实生长、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CK、DI,PCII灌溉方式下各土层的平均土壤体积含水率更高且波动幅度较小;与DI相比,PCII南丰蜜橘果实体积在幼果期、定果期、果实膨大期与果实成熟期分别增加0.79%~2.06%、0.35%~4.29%、1.18%~4.59%、0.38%~0.85%,生长速率在定果期、果实膨大期与果实成熟期分别增加1.21%~1.39%、1.29%~1.33%、0.93%~1.09%;与CK相比,糖度在果实膨大期与果实成熟期分别提高了11.47%~15.15%、13.70%~13.91%;与CK处理相比,PCII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15.69%~17.15%、43.13%~43.60%,与DI处理相比,PCII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评价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节水提质效果,采用滴灌(D)和穴灌(X)方式在烤烟不同生育期实施低水(L)、中水(M)、高水(H)3个灌水处理,并以雨养为对照(CK),研究了其对烤烟品质和产量、产值及水分利用效率(WUEy)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中水、穴灌高水处理的烤烟产量较CK分别提高47.19%、33.83%,产值分别提高62.57%、43.31%,WUEy分别提高23.97%、9.57%;滴灌不同处理的烟叶钾离子、钾氯比较CK分别提高30.22%~75.16%、245.02%~350.76%,穴灌不同处理的烟叶钾离子、钾氯比较CK分别提高29.5%~41.43%、184.87%~343.03%;滴灌处理下各项指标均在适宜范围,提高了烟叶的香气、降低了烟叶的刺激性和有害物质;因此,滴灌和穴灌较雨养均可显著提高烤烟品质,滴灌、穴灌方式全生育期灌溉定额于67.2、44.8mm时分别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周期对番茄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河海大学节水园区进行设施栽培番茄的滴灌试验。结果显示:50%ET0和75%ET0灌水量处理节水效果显著,但只有75%ET0灌水量处理减产不明显;在相同的水分亏缺处理下,节水效果、水分利用效率、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交替周期成正比。综合分析本试验结果认为:在合理的水分亏缺范围内,适宜地提高交替周期不仅有助于番茄果实品质的提高,而且可以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结果对确定设施栽培番茄的交替灌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灌溉频次与种植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高产与节水的矛盾,需寻求一种兼顾产量与节水的种植模式。试验设置了宽幅精播和常规种植2种种植模式,每种种植模式设拔节期1次灌溉120mm,拔节期和抽穗期各灌溉60mm,以及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各灌溉40mm三种灌溉处理,研究了种植模式和灌溉频次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常规种植模式相比,宽幅精播种植模式的分蘖消亡显著减少。宽幅精播较常规种植的产量显著提高。减少灌溉频次显著降低了土壤水消耗量和耗水量。和常规种植模式相比,宽幅精播种植模式下拔节期1次灌溉120mm处理和拔节期与抽穗期各灌溉60mm处理的WUE均显著提高。统筹考虑冬小麦的籽粒产量和WUE,在总灌溉量为120mm条件下,宽幅精播种植模式下拔节期和抽穗期各灌溉60mm是一种适宜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的节水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覆盖措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雨养农业区旱地冬小麦高效生产模式,通过2个生长季的田间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覆盖措施对冬小麦播前及生育期内农田土壤水分状况、作物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对于播前农田墒情以及作物耗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与对照相比,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处理播前土壤贮水量提高了24.41%~34.62%和14.27%~19.99%;田间耗水量增加了35.90%~44.56%和20.86%~23.65%;实收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33.13%~35.10%和18.46%~27.88%;有效自然降水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0.30~0.35和0.17~0.28 kg/m~3。  相似文献   

17.
基于水分上限的灌溉控制对黄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凯  范兴科 《灌溉排水学报》2011,30(1):54-56,60
在盆栽条件下,以相同灌水下限和不同灌水上限为控制条件,研究了黄瓜在整个生育期内不同灌水量处理对其生长、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上限为90%田间持水率的非充分灌溉处理效果较好,相比以田间持水率为灌溉控制上限的充分灌溉和以80%田间持水率为灌水上限的非充分灌溉处理,茎杆直径、根干质量、根冠比和黄瓜品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水稻水分管理。【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单生育期和2个生育期连续水分亏缺状态,分别设中度和重度2种水分亏缺水平,并以正常灌溉为对照(CK),共15个处理,分析了水稻的生长情况、荧光参数、产量以及耗水量。【结果】单生育期和2个生育期连续中度水分亏缺处理(土壤饱和含水率的70%~80%)均可显著提高水稻叶片F_v/F_m和F_v'/F_m',而重度水分亏缺处理(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70%)的F_v/F_m和F_v'/F_m'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水分亏缺处理可显著降低水稻耗水量,其中分蘖期水分亏缺处理降低水稻耗水量幅度较大。单生育期中度水分亏缺处理均不会造成水稻减产,并且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分蘖期中度水分亏缺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460 g/kg。【结论】单生育期中度水分亏缺是水稻生长较适宜的水分状态。  相似文献   

19.
氮素对水培芹菜产量、品质及元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水培蔬菜的产量、品质及营养元素利用效率。为探求水培芹菜营养液中最佳N元素物质的量浓度,通过自然光环境条件下水培芹菜试验,对N1(4 mmol/L)、N2(6 mmol/L)、N3(8 mmol/L)、N4(10mmol/L)4个N元素物质的量浓度处理下芹菜的产量、品质及主要营养元素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N3处理的鲜质量和N、P、Ca的元素利用效率最高,VC、蛋白质、可溶性糖及硝酸盐量等品质指标和K、Mg的利用效率仅次于N4处理。N1、N2、N4处理中,N4的产量、品质及元素利用效率均高于N1、N2处理。对所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2个主成分,贡献率达到90.51%,综合得分最高的是N3处理。因此,芹菜水培山崎配方中N元素物质的量浓度为8 mmol/L时更有利于提高产量、品质和元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干旱是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防雨棚桶栽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处理方案,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玉米植株形态指标、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抑制了玉米的生长发育。高水分处理(T10)均具有较高的株高、叶面积;轻度胁迫对各项指标影响不大;随着胁迫的进一步加深,各个形态指标均呈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