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索适合昭通乌天麻高产、优质、便捷的栽培模式,采用不同栽培基质与不同菌材组合,在泡沫箱体中栽培天麻。栽培采收后,测定箭麻和麻种的个数、鲜质量、折干率、转化率以及箭麻中可溶性蛋白和天麻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各处理间的箭麻数差异不显著;以土为栽培基质的Ⅰ处理(提前培养好菌床后,将种麻播种于菌床上),箭麻总鲜质量、转化率、天麻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 042.68 g/箱、9.96、5.258%;以砂+锯末为栽培基质的处理间,Ⅰ处理的箭麻总鲜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1 009.26 g/箱;以土为栽培基质的箭麻折干率显著高于以砂+锯末为栽培基质,麻种折干率则相反;麻种总鲜质量在以土为栽培基质的Ⅲ处理(培养好的菌材和新材各占1/2搭配使用,播种种麻)下最高,为70.03 g/箱,麻种平均单个质量在以砂+锯末为栽培基质的Ⅰ处理下最高,为9.86 g/个;以土为栽培基质的处理,箭麻可溶性蛋白含量在Ⅰ、Ⅱ处理(提前培养好菌材,取出菌材摆放好后,播种种麻)下分别为39.610、47.659 mg/g。因此,采用当地黄土作为栽培基质,提前培养菌床,菌床培养好后,刨开覆土层,播种麻种的栽培模式可实现昭通乌天麻的优质和高产,便于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1 生态气候条件 1.1 菌天麻有性繁殖必须与萌发菌和蜜环菌共生,即天麻胚胎生长(早期生长)靠萌发菌,当胚胎形成后必须与蜜环菌共生.因此,种植天麻首先要选优质萌发菌和蜜环菌. 1.2 温度天麻喜凉爽环境,最适宜生长温度10~25℃,8℃开始萌动生长,30℃就会停止生长.超过30℃时蜜环菌和天麻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
人参:6月初人参开花前摘除花蕾使养分集中,可提高参根产量和质量。西洋参:非种子田,当花茎抽生1 ̄2厘米时选晴天摘除,平均根重可提高5.27%。天麻:挖开预先培养好的菌床,取上层菌材,不动下层菌材,在两棒间和菌棒两头挖小洞,放入种麻6个,种麻靠紧菌棒,填一薄层土,再用取出的菌材加新的菌材栽上层,可显著提高天麻鲜品产量。玄参:开花后摘除植株顶端花序,可使养分集中促进根部快速膨大(北方各地大面积生产不需打顶)。半夏:严格选种是高产的关键。此外,生长期分次摘花苞可促进根部肥大。细辛:不采种的多年生植株在早春及时摘除花蕾有利长根,可提…  相似文献   

4.
从1982—1987年,历五年的试验研究工作,较系统地总结出了珍贵的中药材——天麻的生长,繁衍规律和室内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措施。筛选出了用于栽种天麻的主料有桦、果、榆、灌、柳、杨等木,而以桦、果木最好;副料有、玉米芯、葵花盘、麦秸、杂草、马粪、以玉米芯、葵花盘最好,填充料以2:1的粗沙锯末体积比为好。证明在天麻生长中期浇灌葡萄糖液、马钤薯汤、桦木煎剂具有提高产量15——20%的效果。找出了天麻和其寄主蜜环菌、生长发育并获得高产稳产的适宜温度是、生长前期为13℃——15℃;生长中期为18℃——21℃;生长后期为16℃——21℃;适宜湿度为,土壤含水量20——30%;适宜酸碱度为PH5——7等规律。在1983年取得人工室内栽培天麻阶段成果的基础上,于1984——1987年连续进行四个周期的人工室内盆、池栽种增产对比试验、共栽天麻块茎种74.89公斤,143盆,33.48m~2获得每公斤种麻收鲜麻(种麻+成品麻)5.65公斤得纯利69.18元、每盆收鲜麻1.3公斤,得纯利15.13元、每m~2收鲜麻8.135公斤,得纯利99.61元的增产结果和经济效益。在五年试验研究的同时,向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50多个用户推广天麻种101.75公斤,蜜环菌275.5公斤,人工室内栽培天麻技术手册200余册。在自治区内建立天麻栽培示范户六户,连续栽种三手,共栽麻种75.3公斤,378盆总产鲜麻555.5公斤,收入人民币9999元,扣除成本和开消纯收人6527.35元,达到每栽一盆天麻一年可纯收入22元,每栽一公斤麻种可纯收入108.76元的经济效益该项研完工作的成功,不仅为内蒙地区的天麻生产填补了空白,而且由于在室内栽培具有便于人工控制天麻生长发育所适宜的环境条件,天麻产量不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而且用料来源广泛,方法容易掌握等优点,可以在各种气候条件下推广,为我国天麻生产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也为广大农村、牧区脱贫致富开创了门路。同时为保护和发展我国珍稀频危植物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5.
过去人工栽培天麻多以木箱栽培和大棚栽培为主。现将露地栽培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选好种麻露地栽培不同于箱栽或大棚栽培,种麻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及抗性。我们选用的是以长白山野生天麻为母种培育的种麻。选择新鲜、健壮、无破损、无霉烂病斑、节密、浆足、皮色好的中小白麻及米麻。2、栽培时间天麻一般从九月下旬开始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直至次年四  相似文献   

6.
天麻有性繁殖四下池伴栽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有性繁殖四下池伴栽法就是将天麻种子、萌发菌、蜜环菌菌种、菌材一起下池伴栽。这种伴栽法既省工省时 ,又能提高天麻的产量 ,还可以节省木材 ,天麻有性繁殖四下池伴栽法使用的是直径为 3~6cm的枝桠、细小的木材及阔叶树落叶 ,栽培当年可获得 4kg/m2 以上的种麻 ;若次年秋  相似文献   

7.
<正> 采用传统方法栽培天麻产量低且不稳,山东省茌平县菌业技术研究所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箱栽天麻的速生高产新技术,一般每箱投入40元的材料费用,5个多月可收获商品天麻2千克以上,同时还可收获二代种麻2千克,循环发展每箱一年可收入300~500元,效益较高,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不妨一试。 (一)适种范围。天麻是一种完全在密闭状态下完成其生长发育的菌类,对环境要求不严,只要能保证其生长所需的温、湿度即可正常生长。天麻生长时所需的最适温度为22~25℃、空气湿度为70%左右、土壤含水量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8.
在贮藏天麻过程中把好以下“三关”,可防止发生烂种现象,避免造成损失。一是采收关。天麻分春、冬两季采挖,其中在冬季采挖天麻的同时,将新鲜、无病虫害、无损伤的小天麻挑出,经1~2天晾去部分水分,再集中贮藏备来年做种用。二是温度关。将晾去部分水分的天麻种按层次摆放于砖池塘、大瓦盆或木箱内。每层次之间用湿润沙土盖没,先用黄沙铺底,上面每铺一层天麻,就盖一层沙土。贮藏温度应控制在2~5℃,以免温度变化过大而造成天麻种烂坏。三是湿度关。贮藏期间应经常检查,如发现麻种起斑或霉变,应及时降低沙土含水量,并将烂麻挑出。如发现麻种…  相似文献   

9.
传统和常规方法栽培天麻必须提前2~3个月培育出一定数量的蜜环菌材,又称培育木椴蜜环菌.诗木椴蜜环菌培育成熟后,才能和术椴蜜环菌相同大小的新鲜术椴及枝椴一起与天麻种伴栽,即播种天麻.  相似文献   

10.
<正> 现将我所多年来的天麻生产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一)快速培养优质密环菌材 密环菌材是天麻生长的“粮食”,培养优质的密环菌材是提高天麻产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密环菌的树木,凡属落叶乔木都可以,但以白栎、樱桃夜光木树种为优。培养菌材的最佳时间应是3~  相似文献   

11.
传统和常规方法栽培天麻必须提前2~3个月培育出一定数量的蜜环菌材,又称培育木椴蜜环菌.待木椴蜜环菌培育成熟后,才能和木椴蜜环菌相同大小的新鲜木椴及枝椴一起与天麻种伴栽,即播种天麻.由于蜜环菌和天麻种的播种期不能同步,因而增加了天麻栽培的难度,使众多欲选择种植天麻发家致富的农民朋友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2.
天麻工厂化生产的工艺流程蜜环菌菌种分离20~30天19~22℃蜜环菌纯菌种分离15~20天19~22℃蜜环菌母种扩大培养30~6019~22℃天麻培养瓶接菌培养30天19~22℃栽植米麻后送入培养室8~12个月12~22℃收获1.蜜环菌的生产以湖北省的蜜环菌菌种培养为依据,该蜜环菌(ArmiIIari aj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宜天麻区域性规模化种植所需的优良蜜环菌菌株。[方法]对不同来源的3份蜜环菌菌株(gza46、sb1、wmt1)与伴有萌发菌的天麻种子进行有性繁殖伴栽试验,测定天麻产量,并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天麻有性繁殖栽种6个月,蜜环菌"gza46"菌株在其产量上较"sb1"菌株具有显著差异,与"wmt1"菌株差异不显著;有性繁殖栽培18个月,蜜环菌"gza46"菌株在产量(箭麻和种麻)上与"sb1"菌株均呈显著差异,与"wmt1"菌株差异不显著,但其中的单产种麻呈显著差异,单产箭麻相当。[结论]"gza46"号蜜环菌菌株适于贵州德江县及周边地区的天麻种植。  相似文献   

14.
20 0 2年冬天麻上市后 ,价格由春季 10 0~ 12 0元 /kg下滑到 60元 /kg左右 ,笔者了解到许多产区 (如河南西峡、卢氏、陕西汉中等 )麻农认为天麻跌价 ,无发展前途 ,就收获后把商品麻、麻种 (白麻、米麻 )甚至连菌棒也一起贱价卖掉 ,实行“三光政策”。天麻市场如同其它中药材市  相似文献   

15.
天麻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栽培。北方栽培天麻,由于生长期短,一般产量较低。冬季室内箱栽天麻,延长了天麻的生长期,给天麻创造了有利的生长条件,其产量是春栽的1倍以上。但是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取暖设施复杂,管理难度很大。下面介绍一下不同环境条件下室内箱栽天麻的冬季管理经验,供栽培者参考。 一、生物学特性:天麻1—5℃处于休眠状态;密环菌在6—10℃时开始生长;天麻12℃时  相似文献   

16.
传统和常规方法栽培天麻必须提前2-3个月培育出一定数量的蜜环菌材,又称培育木段蜜环茵。待木段蜜环茵培育成熟后,才能和木段蜜环茵相同大小的新鲜木段及枝段一起与天麻种伴栽,即播种天麻。由于蜜环菌和天麻种的播种期不能同步,因而增加了天麻栽培的难度,使众多欲选择种植天麻发家致富的农民朋友  相似文献   

17.
<正>一、栽前准备1.培育蜜环菌菌枝。猪苓生长周期较长,种苓需3年,商品苓一般需4~5年。要求在生长期内,均有丰富的营养供给。因此,供蜜环菌生长的树棒每窝5根,长50~60厘米,直径8~10厘米,如果以培养商品苓为目的,菌材直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林木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天麻废弃菌材在食用菌栽培生产中的循环利用,以天麻废弃菌材为主要基质开展平菇、黑木耳、香菇3种食用菌的袋料栽培研究,测定了不同配方基质对3种食用菌的菌丝体生长速率和子实体生物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天麻废弃菌材可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基质开展袋料栽培,菌材基质中添加部分玉米芯材料时,3种食用菌的生物转化率均显著提高;基质配方B(60%菌材+30%玉米芯)栽培效果最好,平菇、黑木耳、香菇的生物转化率分别达到了59.45%、50.32%、52.49%。  相似文献   

19.
正天麻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做好天麻的采收与加工工作是提高商品天麻质量最关键的环节。现将天麻的采收、加工方法介绍如下:采收天麻应在休眠期采收,这时天麻已停止生长,此时采收既便于加工,且天麻产量高、质量好。无性繁殖冬栽天麻,次年深秋至初冬(即10—11月)或第3年春季采挖。春栽天麻当年冬季或次年春季采挖。有性繁殖头年6月播种,次年11月采挖,80%为商品,20%为种麻。因此,对有性繁殖的天麻采  相似文献   

20.
高寒地区燕麦根际高效PGPR菌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用乙炔还原法及比色法对高寒草地燕麦根际分离的5个PGPR菌株(O3、O5、O6、O7、O8)在不同光照、pH值、盐分浓度和温度梯度下的生长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株PGPR菌在较低的光照强度下生长受阻,高强度的光照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其最适生长范围为2 000~3 000 Lx;固氮酶活性在pH 7.0~7.2范围之间表现最高;盐分(NaCl)浓度高于1 % 时PGPR菌生长受阻;PGPR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