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更好的延长热作模具钢的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文章对热作模具钢提出了处理方法,分析了处理之后的热作模具钢使用性能,论述了表面处理对热作模具钢使用性能的影响,供相关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2.
阐述一种以利用碳化钨合金粉末,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进行局部表面强化的工艺。表面强化后的压块模具通过装机实验证明,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模具的耐磨度,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铸造热锻模具钢在农机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 《湖南农机》2011,(5):87-88
与锻造模具钢相比,铸造热锻模具钢虽然韧性低,但强度高、红硬性好,具有较低的缺口敏感性和较高的抗热疲劳性。测试了该模具钢的力学性能、冷热疲劳性能和热稳定性,并制成热锻模具进行了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4.
用模具加工成型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节约材料、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 ,应用范围及其广泛。热作模具是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的 ,随着服役时间的延长其组织将发生变化 ,性能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热作模具的强韧性、冷热疲劳性能及高温热稳定性对其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与其合金元素种类及含量、其合金强化机制紧密相关。目前热作模具普遍存在的问题为高温磨损局部堆塌和冷热疲劳失效。如何从热作模具钢中的合金元素、碳化物等途径来提高其综合性能将是研究热作模具材料工作者主要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介绍热作模具钢中合金元素、碳化物…  相似文献   

5.
凸轮轴表面强化处理后的残余应力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X射线应力测量仪分别测定了凸轮轴经滚压、喷丸和滚压加喷丸3种表面强化后的表面残余应力场分布,同时测定了凸轮轴在500℃退火处理后的残余应力松弛情况。试验结果表明,3种工艺处理后的残余应力均为压应力,滚压后凸轮轴的表面残压应力均较其余两者大,滚压应为凸轮轴最佳表面强化工艺;滚压加喷丸处理显著降低了滚压工件表面残余压应力,减弱了滚压工艺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铸造热锻模具钢在农机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锻模具是农业机械制造中广泛使用的零件精加工的重要装备。以往国内铸造热锻模具只采用传统锻钢,如5CrMnMo等制造,这是我国铸造热锻模具寿命低的根本原因。作者根据铸造金属的特点和热锻模的工作条件,经合金化,获得了一种适用于铸造生产的新型铸造热锻模具钢...  相似文献   

7.
以未经过表面工艺强化的低强度汽车前桥和经过表面工艺强化的高强度汽车变速箱齿轮为对象.对汽车零件经过疲劳极限以下小载荷强化前后,表面硬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微观原因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小载荷强化后,低强度前桥的表面硬度随着其强度的提高而提高;高强度变速箱齿轮的表面硬度随着其强度的提高而降低;小载荷强化所引起的结构微观组织变化是其表面硬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对于汽车零件表面硬度的变化而言,强化和损伤的作用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8.
宋斌 《河北农机》2019,(7):46-46
本文分析了现代模具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研究了现代模具表面处理的技术现状及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现代模具表面处理技术在模具制造中尤为重要,因此表面处理技术还需进一步发展,引入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秸秆压块机的工作原理,对压块模具的磨损原因进行分析,根据目前压块模具磨损问题的现状,从局部强化的角度提出可行的强化工艺,并通过实际装机对比分析,总结提出切实有效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的机理和模型,分析了激光冲击强化的技术特点和影响因素,论述了激光冲击强化在生产中的运用,并且探讨激光冲击强化与激光冲击成形、激光喷丸成形之间的区别,展望了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精铸热锻模具钢高温磨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新型精铸热锻模具钢的高温磨损行为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精铸热锻模具钢的磨损是由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室温或较低温度下、载荷和转速较低、磨损时间较短时,磨损机制以粘着磨损为主,磨损率较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载荷增大、转速提高、高温磨损时间的增加,以氧化磨损机制为主,氧化物的数量增加,使氧化物敷在表面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了粘着磨损的作用,磨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
硼系润滑油添加剂在线表层改性行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纳米硼酸镧及有机硼酸酯两种稀土润滑油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发现该类添加剂能诱发稀土金属渗入摩擦副表层中,形成一种同摩擦副机体性能、结构不同的摩擦学特性层即表面改性层,从而使得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得到提高。综合磨损表面能谱分析,对磨损表面表层结构作了进一步分析,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种改性层的形成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硼系润滑油添加剂能实现表面在线改性,且表面改性层厚度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厚。  相似文献   

13.
农机耙片用新型铸态贝氏体钢的组织与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耙片的材质和工艺,研制出一种新型铸态贝氏体钢,采用液态挤压铸造使耙片一次成形,以代替原65Mn钢及传统生产工艺。该铸态贝氏体钢通过合金化和控制冷却速度的方法,不需热处理而在铸态下直接得到贝氏体组织和所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铸态贝氏体钢的耐磨性明显优于热处理后65Mn钢。其洛氏硬度为46~50HRC,冲击韧性αk≥26J/cm^2,对65Mn钢的相对耐磨系数为1.29。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现役钢闸门结构维修、加固的需要,分析了钢闸门结构加固后可靠度分析时荷载的统计参数。以钢闸门结构受弯构件为例推导分析了其抗力统计参数的计算公式,提出了现役钢闸门结构加固后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受弯构件加固前后的可靠度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钢闸门结构受弯构件按《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程》规定的方法加固后,其可靠指标满足一级建筑物的安全水准,说明《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程》规定的加固方法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曲面重构技术的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制造新技术。采用三角网格化方法,在不需要重建曲面模型的情况下,对测头半径进行三维补偿;采用基于3个基准点的数据直接对齐方法解决了多视数据对齐的问题。在分析模头型腔曲面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应用扫掠曲面对模头型腔进行曲面重构的新方法;对曲面重构误差和总反求误差进行了分析。经实践证明,该方法有效地缩短了挤出模具开发周期并提高了模具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不同冲击功对ZGMn13钢在腐蚀环境中冲击磨损机理的研究表明:冲击功由2.0J增至3.5J,合金冲击腐蚀磨损失效的主导机制由挤出棱沿根断裂及轻微浅层剥落和腐蚀磨损,向浅层的疲劳剥落和严重腐蚀磨损及深层加工硬化导致的硬化层大块剥落和严重腐蚀磨损转变;剥落裂纹由起源于亚表层显微孔洞、高密度位错区或表面腐蚀坑底部,转为起源于亚表层深处的晶体缺陷处。  相似文献   

17.
磨削深度对65Mn钢磨削硬化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通平面磨床上采用刚玉砂轮对65Mn钢进行了磨削淬硬试验,研究了磨削深度对其硬化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磨削深度条件下,硬化层的马氏体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无显著变化,完全硬化区显微硬度均在810~870HV之间;但随着磨削深度增加,马氏体和碳化物含量减少,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多,完全硬化区厚度增大;在磨削深度为1mm时,完全硬化区厚度可达1.7mm。  相似文献   

18.
电化学机械加工在碳钢管内孔光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电化学机械加工特点,针对碳钢管内孔原始表面质量现状,基于适度强化机械作用的设想,试验分析了电化学机械加工主要工艺参数对碳钢管内孔光整效果的影响;验证了表面毛化对光整效果及生产率的提高是有益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碳钢管内孔表面的光整,使其表面粗糙度达到0.2μm以内。  相似文献   

19.
隧洞内衬钢板灌胶加固技术是在钢筋混凝土隧洞内壁通过植锚栓的方式安装薄钢板,而后在钢板与混凝土接触面之间灌注结构胶,使钢板与混凝土共同受力,满足钢筋混凝土隧洞结构加固的需要。在灌注结构胶的过程中,由于外部灌注压力的作用,薄钢板抗外压失稳问题将受到特别的关注。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薄钢板抗外压稳定计算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