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圆齿野鸦椿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实验测试了基质、药剂、浓度 时间水平对圆齿野鸦椿扦插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心土中的苗木质量比在珍珠岩的要好.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基质对扦插苗的生根影响最显著,药剂对茎根比的影响最显著.最佳水平组合是基质为黄心土,药剂为IAA,浓度 浸泡时间为500mg/L l min. 相似文献
2.
3.
以苗龄30 d的圆齿野鸦椿幼苗为研究材料,人工模拟高温胁迫环境条件,分析对其幼苗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碳水化合物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圆齿野鸦椿幼苗中可溶性糖含量均比对照组高,淀粉含量仅为非高温胁迫下的68.5%;幼苗叶片内叶绿素a含量比对照组降低20.5~31.5%,叶绿素b含量降低20~30%,总叶绿素含量降低22.5~30.5%,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18.5~29.5%;幼苗同化力(NADPH、ATP)的形成受阻,影响植物对碳的固定和同化。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圆齿野鸦椿耐热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为圆齿野鸦椿幼苗的管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氮磷钾配方施肥对圆齿野鸦椿幼苗形态和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以1年生圆齿野鸦椿盆栽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L9(33)研究N、P、K不同配比施肥对幼苗生长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可以改善苗木的生长特性,优化苗木的生理指标.其中,处理5的苗高、地径增长量和可溶性糖积累量最高,分别为72.67%、130.44%、6.94%,处理3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为37.17 mg·g-1,处理1的生物量和可溶性蛋白累积量最高分别达到7.52 g和45.02 mg·g-1.分析可知N、P、K配比保持在中低浓度对生理指标改良促进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圆齿野鸦椿幼苗的各方面质量. 相似文献
5.
6.
7.
YABBY基因家族在叶片、花器官、果实等生长发育方面具有调节功能。为了明确圆齿野鸦椿YABBY基因家族成员的基本特征,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圆齿野鸦椿YABBY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及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在圆齿野鸦椿基因组中共鉴定出9个YABBY基因,非均匀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通过系统发育树将其划分为5个亚族:FIL/YAB3、INO、YAB2、YAB5和CRC,多数基因有8个内含子。圆齿野鸦椿YABBY基因家族的主要扩增方式为片段复制。圆齿野鸦椿YABBY基因家族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EkYABBY3、EkYABBY7和EkYABBY8分别在胚胎、雌蕊和雄蕊进行了高表达,EkYABBY9在花蕾和花瓣+萼片上进行了低表达,在其他组织进行了高表达。YABBY基因启动子2 000 bp处含有多个非生物胁迫响应和激素响应元件,如光响应元件、赤霉素响应元件。圆齿野鸦椿种子发芽率低且具有深休眠现象,研究发现INO类基因和YAB2类基因在其种子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YABBY基因家族对圆齿野鸦椿种子发育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圆齿野鸦椿枝条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4-(4′-羟丙基)-2′-甲氧基苯氧基]-1,3-丙二醇(1),acernikol(2),罗汉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3),罗汉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4), 2-[4-(1-羟丙基)-3-甲氧基苯氧基]-1,3-丙二醇(5), 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6), 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6-C-β-D-葡萄糖苷(7), 5,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8-C-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9),没食子酸(10),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1),硬脂酸(12), 19α-羟基熊果酸(13),β-谷甾醇(14)和胡萝卜苷(15)。除化合物7、8、14和15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抗炎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当浓度为10μmol/L时,化合物2和4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白介素-6的分泌抑制率分别为(63.4±7.1)%和(58.6±4.6)%,显示中等抑制活性,略低于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的(85.8±5.3)%。 相似文献
9.
对29个圆齿野鸦椿优树自由授粉家系的1年生苗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的苗高、地径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其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97.69%和55.48%;以苗高、地径年生长量为指标,初选出6个圆齿野鸦椿优良家系,平均苗高53.3 cm,平均地径6.49 mm,遗传增益分别为22.... 相似文献
10.
圆齿野鸦椿种子预处理和苗木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2年以上对圆齿野鸦椿的种子预处理、种子主要播种品质参数测定和对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大于5cmI级侧根数、根幅、冠幅、鲜叶重、鲜干枝重、鲜根重的测定,以及对苗木物候、苗木生长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圆齿野鸦椿的较为系统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野鸦椿种子采收后去蜡处理,采取随采随播、湿沙贮藏(催芽)至第3年春播种、湿沙贮藏(催芽)至第2年春再转入林地腐殖土(催芽)至第3年春播种试验;并将催芽处理的种子进行不同密度播种试验,比较苗木生长量和质量、产量。结果表明:随采随播的种子发芽率最低,仅为6.7%,后2种贮藏(催芽)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均较高,分别达81.1%、78.7%;不同密度播种以株行距8 cm×10 cm的苗木质量、产量较适宜,苗木生长整齐,平均地径、苗高、主根长度、≥5 cm长Ⅰ级侧根数分别达0.65 cm、35.5 cm、20.6 cm、22.7条;平均苗木产量达73.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2.
在皖南地区气候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基肥进行蒜头果引种育苗对比试验,以观测不同基肥对蒜头果播种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对蒜头果播种苗生长影响明显,并表现出喜钙的特性。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基肥对蒜头果苗生长的影响及其喜钙特性,采用合理的苗期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连续3年在广西柳州市对5年生油茶人工林进行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后,处理Ⅱ的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增长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即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直接施入油茶林地最有利于营养生长,而处理CK(不施肥)各项生长指标的增长量最低。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各指标的影响差异较大,经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得出土壤综合肥力的高低顺序,其中处理Ⅲ(即无纺布包装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后对油茶林地土壤综合肥力的提高最显著,其次为处理Ⅰ(即有机栽培肥料),不施肥处理CK的土壤综合肥力则显著降低,土壤质量退化严重。 相似文献
15.
2000年3月,在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苗圃进行了日本厚皮香(Ternstroemia japonica)的春季扦插试验及光照强度对幼苗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日本厚皮香可当年生根,且成活率高,经500 mg/kg ABT生根粉处理5s,成活率可达88.3%;光照强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光照强度对日本厚皮香幼苗生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82%的遮光率下,日本厚皮香幼苗生长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6.
毛红椿播种育苗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2005-2006年对毛红椿的播种育苗技术和苗期生长规律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毛红椿于3月下旬播种,4月上旬出苗,7月下旬至9月中旬苗木高生长最快,9月中旬以后进入缓慢生长,至10月底苗木停止生长,其高生长量可达100 cm以上,最高可达150 cm;21、27、33、45株/m2 4种留苗密度实验表明,苗木地径生长与留苗密度密切相关,留苗越密则地径越小、高度越小,留苗越稀则地径越大、高度越小。生产上建议播种量为15 kg/hm2,留苗密度以30~33株/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18.
2002年从泰国和越南引进缠结龙脑香、蛇羯布罗香、小瘤龙脑香、具翼龙脑香、钝叶娑罗双、泰国娑罗双和香坡垒等7种龙脑香科树种,对种子的采集、处理、运输、播种育苗等开展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树种种子保存条件和时间差别很大,发芽率差异明显,最高的发芽率可达100%,最低的为27%;在广州地区,苗木能在自然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且生长较快,生长量普遍超过用作对照的乡土阔叶树种木荷和香樟,且苗木健壮、生机旺盛,特别能忍受干旱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20.
4种乡土阔叶树种容器苗生长规律及其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苦槠、小叶青冈、枫香与木荷4种乡土优良阔叶树种开展容器苗生长规律及其培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苗高、地径生长规律不尽相同,苗高在7-9月呈直线型生长,9-11月生长趋缓;地径则在6- 11月呈均匀直线型生长。由木荷容器苗在设施大棚内、外培育比较知,优良的设施条件主要影响出苗期与幼苗期苗木的生长量。并提出了容器苗生产培育中控制苗木生长的时期和节约培育成本的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