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境防火道又称防火线,顾名思义,就是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防火隔离带.同时,森林与草原、森林与森林之间也有不同形式的防火道.开设边境防火道因受界线的限制,位置的选择很局限.本文谈一谈开设防火道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一、边境防火道开设的目的及意义开设边境防火道,其主要目的是阻止外火入境和内火出境.多年来,上述两种情况时有发生,始终未得到完  相似文献   

2.
浅谈防火道的开设本讲座分二次刊出(一)防火道的开设质量高建邻防火道,就是林火阻隔带,是森林防火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平时我们常常提到的“四网两化”中的阻隔网建设,就是指防火道的开设。防火道的主要功能有三:控制火源:阻隔小火;在扑救大火时做为点放迎面火的...  相似文献   

3.
林西县共19个乡镇和5个国营林业场圃,都建立了防火委员会,制定了防火制度,配有汽车、拖拉机和摩托车共51辆,骑马150匹,开设防火道100公里。在全县制高点——大冷山顶修筑望火楼一座。有关部门定期深入林区检查防火组织、人员配备、防火制度和防火工具  相似文献   

4.
防火隔离带(以下称防火道),是防止和阻截森林草原火灾蔓延的基础设施。自1996年开始,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阿鲁科尔沁旗对林区的防火道用点烧和机械带状整地的方法开设防火道,既保护了植被,防止了由机械开设造成的土壤沙化,又能减少成本和资金投入。 阿鲁科尔沁旗地区的北部,有茂密的天然次生林和广阔的天然草牧场,是自治区级重点森林防火地区之一。1962年,位于罕山地区  相似文献   

5.
经济植物阻隔带开设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植物阻隔带开设技术的研究张立坤,颜元庭(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森林防火阻隔带是预防林火蔓延的最佳措施之一,我国北方每年都要开设近20万km的防火阻隔带,其开设方法主要有火烧、机耕、化学除草、人工清除和修建防火道路等,费用较大。修建止m防火公路约...  相似文献   

6.
浅谈防火道的开设方法本讲座分二次刊出(二)防火道的开设方法高建邻以前我们曾经谈过防火道的开设质量。这次再说说防火道的开设方法。防火道的开设,总的原则是应本着“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的原则。北京市防火道开设的重点应是树林的四周、林区道路两侧、重点保卫目标...  相似文献   

7.
哲盟开设机耕防火道已有3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开设防火道累计总长度为150万公里,总面积为130多万亩,总投资额近300万元,每年平均开设防火道长度为500公里,面积为4.5万亩。在已开设的防火道中,大约有2/3地段可以种植矮棵农作物及各种蔬菜等。  相似文献   

8.
绿苑见闻     
控制森林火灾 ,防患于未然前不久 ,北京市朝阳区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结合本区实际 ,召集各乡及有关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 ,在黑庄户乡举行了“化学除草、开设防火道现场会”。在现场会上 ,由市、区护林防火办的同志讲解了喷洒“草灌净”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黑庄户乡林业站的技术人员为与会者做了示范表演。利用“草灌净”除草、开设防火道 ,在朝阳区尚属示范阶段。据专家论证和实地检验 ,利用“草灌净”除草开设防火道 ,与机耕、割除、烧除等清理林地内可燃物等方法对比 ,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等优点 ,是森林防火工作的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国有石门山林场地处皖东丘陵,跨明光、凤阳两市县,交通便利。现隶属于滁州市管店林业总场,该场有人工松林31595亩,占全场有林面积的95·1%。因松类林木具有富含松脂、易燃烧的特点,曾经多次引发森林火灾。营造生物防火林带能够长期有效地阻隔林火的发生与蔓延。1999年该场设计女贞防火林带,实践证实,对大面积人工松林防火起到了重要作用。1基本情况该场1950年建场,采取人工造林,造林树种以松类为主。多年来火灾不断,每年都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防火工作。平均每年开设防火道50公里,支付费用达2万多元。常规方法开设防火道,难以…  相似文献   

10.
浅析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特点,将其有机地应用在森林防火的许多方面。本文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林区资源信息管理、森林火灾监测预测和预报、防火道的开设、森林火灾扑救中的辅助决策、计划烧除中的作用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研究在闽东地区应用化学除莠剂大规模开设森林防火道的适用剂型、剂量、施药技术、工艺、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结果表明,用0.5ml/m~2的威尔柏L液喷洒开设新防火道,除草效果在87.5%以上;喷洒维修旧防火道,杂竹除草效果在90.2%以上,芒萁骨除草效果在98.5%以上。  相似文献   

12.
开设森林防火隔离带,是防止林火蔓延的重要措施,是消灭重大火灾的依托。在“5·6”大火中,为了防止北火南移,开设了850多公里防火隔离带,其中三条具有战略意义的总长约300多公里,宽约100米。其位置是:1、盘古至碧水公路,长约70公里;2、呼中至飞虎山,长约80公里;3、樟岭—瓦拉干—绣峰—八里湾—二十一站,长约150公里。“5·6”战略防火隔离带开设后,地表裸露,光照充足,经过两个风雨春秋,在隔离带上的阳性杂草,如小叶章等代替了阴性杂草,且生长茂盛,形成了新的易燃植被。据1988年秋调查,在隔离带上的地被易燃载量高于林内4倍之多。不但起不了隔火作用,反而已形成火源通道,是不可忽视的火险隐患。为此就如何经营管理好“5·6”战略防火隔离带,消除隔离带火险隐患,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林业生态地位的提升,全国森林防火形势也日渐严峻。由浙江省余姚市林技总站规划建设的生物防火林带,自1996年营造以来,生长正常,受林带保护的杉木基地至今未发生一起火灾,取得了初步成效。生物防火林带试验段营造在梁弄湖东林场的桃花岭弥陀山上。湖东林场有30年生杉木林800亩,杉木林下是条道路,路下是农田,此条道路是当地村民上山、农作的必经之路,发生火险的隐患很大,为此,林场年年都开防火道,用工较多,因此,市林技总站把此条路列为营造防火林带的试点地段进行建设。生物防火带长500米,宽16米,树种为木荷,种植株行距为2米×2米…  相似文献   

14.
根据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森林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990年林业科技合作计划,我们一行5人于1990年9月27日—10月13日对苏联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考察。由于考察时间较短,这次主要对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林业部的航空护林生产联合企业(体),列宁格勒林业科学研究所和伊尔库茨克航空护林基地进行了较全面地了解与考察。在列宁格勒附近的路卡试验林场观看了灭火水泵、机械开设防火道表演。在西伯利亚勃拉茨克航空护林站观看了伞降、索降、索状炸药开设隔离带、消防车灭火、直升飞机携带水囊等表演,又在安格拉河经营所(森林消防站)观看了电视监测火情,两种消防车(履带式和轮式)和扑火工具装备仓库。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护林防火前线指挥中心——勐腊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勐腊县副县长兼县护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岩温才,保存着一部录像——《烈火壮歌》,是驻西双版纳某部在“植物王国”护林防火的画卷。镜头一:1989年2月11日。景飘村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烈火卷着浓烟在茂密的森林中升腾。600多名官兵抡镐挥锹,在烈火正面铲防火道。“四连再向左,五连再向右,各铲100米长、25米宽防火道一条!”副部队长李建国一边果断下达命令,一边挥镐冲在最前面。  相似文献   

16.
防火道是林区隔绝火源、防止森林火灾蔓延的一项有效措施。鉴于我区土壤肥沃、降雨量多,植被茂盛,每年采取人工铲挖植被垦复防火道投资大、效率低,我们于1985年在天目山林场进行了草甘膦喷洒除灌灭草垦复防火道的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一、试验地植被情况试验地设在天目山林场主石顶林点。防火道宽8米,长850米,面积10亩。植被以茅草、淮草、令箭草、牛筋草、黄荆条、野  相似文献   

17.
用0.5m/m2剂量的威尔柏L液除秀维修旧防火道,8个月后营造木荷防火林带,木荷造林成活率可达90%以上。威尔柏对木荷的生长没有影响。用威尔柏除秀营造的防火林带,在1~3年内可以不进行抚育,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威尔柏是一种具内吸传导作用的新型、高效灭生性林业用除草剂,它的除草活性高,杀草谱广,对防火道和幼林下杂草、灌木防除效果明显,对于防火隔离带上的杂草、灌木,幼木下和荒地杂草的防除有其广阔的应用前景。1992年8~10月我们采用威尔柏对防火道和松柏树幼林地的21种杂草和11种灌木进行防除试验,其防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防止森林火灾 ,降低护林成本 ,我们于 2 0 0 0年 7月 7日在祁门县小路口镇晨光联合林场 ,12年杉木林地防火道使用30 %草甘膦可溶性粉剂进行防火道化学除草试验 ,取得一定的成效。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小路口镇晨光联合林场1988年营造的 5 4hm2 杉木人工林地防火林道上。东经 117°16′ ,北纬 2 9°42′ ,海拔5 0~ 180m ,北坡 ,坡度 2 2° ,土壤为黄棕壤 ,pH 5 .5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林地坐落在皖赣公路南侧 ,与大片农田相邻 ,人为活动频繁。防火道主要杂草有五节芒、狗尾草、白茅、山蕨等 ,主要木本植物有葛藤、野鸭椿、枫香…  相似文献   

20.
全国森林重点火险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森林防火区划对全国1 080个重点火险县(市、区、旗)进行抽样调查(精度≥90%),研究分析了重点火险区建设现状及特点,总结提出其未来投资建设需求的主要内容及建议。结果表明,在全国重点火险区未来需求投资中,防火道路与阻隔系统建设、扑火机具装备和火情瞭望监测系统建设需求较大;东北和西南两大区域未来需求侧重点主要集中在防火道路与阻隔系统、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和航空消防工程。该研究旨在为全国森林防火规划投资测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