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马铃薯环腐病又称轮腐病,俗称转圈烂、黄眼圈。1906年源于德国,目前在欧洲、北美、南美及亚洲的部分国家均有发生,是一种世界性的由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通常发生在冷凉地区,病原菌在土壤中不能长期存活,通常是在种块中存活,传播途径就是通过切刀或者包装袋传染,也可以通过蚜虫等其他昆虫刺吸叶片汁液时传播。在马铃薯生长期和贮藏期都能发生。播种后发病造成种薯和芽苗腐烂,使田间缺苗断垄。成株期发  相似文献   

2.
随着种薯调运日益频繁 ,马铃薯环腐病成为生产中常见病害 ,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 ,侵染后可造成植株地上部分枯黄萎焉 ,贮藏期造成烂窖。种薯带菌是主要的侵染源 ,刀切是主要传播途径 ,防治方法是选用无病种薯、切刀消毒和药剂浸薯  相似文献   

3.
为防止种薯带菌传染,避免生长期各种病害,马铃薯播前要按下列方法认真做好薯种(块)消毒处理工作。1.草木灰拌种。将切好的薯块用温水洗净,然后用新鲜草木灰拌种,使切口均匀地沾上草木灰,并立即播种,可有效防治黑胫病、环腐病等。实践证明,用草木灰拌种不但具有消毒杀菌作用,避免细菌侵染伤口,减少烂种,而且草木灰含有丰富的钾,有利于马铃薯生长。2.石灰水或高锰酸钾液浸种。芽块  相似文献   

4.
一、整薯播种 1、整薯播种的好处:整薯播种可避免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通过切刀传病。有些接触传毒的病毒病,在切开薯块时液汁传毒,切刀成了传病的媒介。感病切块生长的植株会出现病毒性退化,不仅减产而且不能作种薯。否则,会因种薯带病毒种植后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苗栽具有综合防治多数病害,节省种薯,高倍繁殖,减轻退化等多种作用。苗栽防治环腐病的作用:由于马铃薯幼苗的生长速度比环腐病菌的扩张速度快,所以病薯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芽在一部分是无菌的。用这些无菌幼苗移植苗栽,可获得无病植株。苗栽除防病引起的增产作用外,还有以下好处:1.苗栽采用大中薯块育苗,种性优良,遗传性状好,在育苗期由于母薯供给营养充足,苗的长势远优于切块播种。2.苗栽  相似文献   

6.
丁亮 《农家科技》1998,(8):17-17
<正> 马铃薯环腐病又称“黑圈病”其外表表现和正常薯块一样,但从薯块中间切开成两瓣一看,靠边缘有一明显黄色或褐色的圆圈,严重时变成黑圈。用这种薯块作种,栽到地里后也能出苗,但幼苗长一段时间后便停止生长、逐渐萎缩、分枝少、叶片小,有的叶片外缘上卷、焦灼,最后全株枯死。环腐病较轻的植株顶部叶片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环腐病俗称黄眠圈、转圈烂等,是马铃薯栽培地区的重要病害。 一、为害症状 1.薯块受害症状:病蔓尾部皱缩凹陷,薯皮稍暗色,切开后可看到环状的维管束部分变成有光亮的乳黄色腐烂,用手挤压可从腐烂环里挤出黏稠的乳黄色菌液。重病薯几乎整个环完全腐烂,大多有软腐细菌二次感染,使皮层分离。病薯表皮龟裂;轻病薯仅半环腐烂,轻微病薯则无腐烂症状。  相似文献   

8.
<正>1马铃薯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1.1疮痂病在高温和土壤干旱时发生严重。主要侵染幼小和生长旺盛的薯块,薯块感染后,先在表皮产生棕褐色小突起,之后合并成大病斑,或病块茎表皮粗糙木质化,呈干腐状。防治措施:用500倍高锰酸钾浸种消毒。1.2环腐病既能发生于茎叶,又能发生于块茎,在马铃薯贮藏期间也能造成危害。切开病薯可见维管束环状圈变,孔黄色腐烂。防治措施:(1)播种前严格挑选无病种薯,切块时注意切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小薯整播的优点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是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习惯采用切块栽培法,这种方法易于借助切刀扩大感染环腐病、黑胫病和病毒病的机率。常因病害的影响,呈现烂薯缺苗,幼苗长势弱,严重的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选用小鸡蛋大的幼健小薯(最好是夏播的幼龄小薯)整播效果非常好。1整薯播种的优点1.1抗旱保苗整播因种皮不被破坏,保浆保苗。在严重干旱的条件下,经连续多年调查,整播的出苗率达到99%以上,切块播种的出苗率仅在75%左右。整播比切块出苗率提高24%,表现出抗旱保苗的作用。1.2长势旺盛整播由于选用幼龄块茎,加之顶芽优势,所以生命力强,长势旺盛…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田间发生此病害,严重时可减产60%,而且这种病害在贮藏期还可以继续危害种薯,这对马铃薯种薯的产量、品质及后代种薯的生产是极为不利的。本文对环腐病的形成因素、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环腐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不但在田间危害严重,也是贮藏期烂窖的主要原因。陇薯3号和大白花品种发病较严重,且常常和干腐病、青枯病混合发生,造成软腐和黑腐病。一、发病症状本病属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环腐病在生长期和贮藏期均能发生危害。作者简要介绍了马铃薯不同时期的不同症状、侵染规律、传播途径,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即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拔除病株、淘汰病薯、切刀与种薯消毒、整薯播种,以期为马铃薯高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一、播前防环腐病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常见病,但因该病薯块症状特别是外部症状不明显,一是易造成切种感染;二是经贮藏期病情发展,常大量腐烂,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20,(8)
正1.品种和种薯要求秋马铃薯生育期较短,前期气温高生长快,后期低温生长较慢,宜选用早熟或中早熟品种,并以小整薯催芽播种为好。选择种薯时,要严格去除畸形、芽眼坏死、有病斑或脐部黑腐的薯块。生产用种宜从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调种,或选用脱毒种薯,也可利用当年收获的单个重30~50克的春马铃薯整薯作种薯。整薯播种是控制环腐病、青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减少烂薯死苗缺株,保  相似文献   

15.
脱毒马铃薯微型薯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马铃薯微型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早疫病、晚疫病、疮茄病、立枯丝核菌、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病毒病、马铃薯干腐病等主要病害的症状、发病条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形成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对马铃薯危害极大,不仅会使得芽苗、种薯腐烂,还会使植株萎缩、矮小、黄化、死亡,大大降低马铃薯的产量。若是贮藏的块茎发生腐烂,甚至会让窖内的部分或块茎都受到病菌的侵袭,造成烂窖。马铃薯种薯环腐病是由密执安棒形杆菌引起,属于病菌的一种,最佳生长的温度为20~23℃,致死温度为50℃,10分钟内即可死亡。通常情况下,田间土壤的温度介于18~22℃之间,因此,此种环境下极易发生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害。除此之外,若  相似文献   

17.
<正>马铃薯属于茄科作物,块茎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稳定发展和限制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马铃薯病害多达百余种,一般因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70%以上。国内常见的病害有好多种,其中晚疫病、环腐病和病毒病通称"三大病害"。我们以下介绍我地区常见的几种病虫害:1马铃薯晚疫病1.1症状主要侵害叶、茎和薯块。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主要病害之一,发病严重的地块可减产50%左右. 一、发病特征 马铃薯病原菌主要侵害叶片、茎和薯块.先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浸状褐色,具有浅色晕圈的斑点.温度高时迅速扩大,并产生一圈白霉,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干枯.发病严重时叶片卷缩,全株黑腐,散发出腐败气味.薯块发病时,产生褐色或紫色大斑块、稍凹陷,病部皮下熟肉呈褐色,逐渐向四周扩散或烂掉.  相似文献   

19.
发病的环境条件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如播种带菌薯块,可导致种薯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腐烂死掉。有的出土后植株下部叶片变黄,茎部变黑,该植株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  相似文献   

20.
正马铃薯的病虫害较多,目前比较普遍的病害有早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病毒病等,其中以马铃薯的病毒病最为严重,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因素。1.马铃薯早疫病1.1传播途径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翌年种薯发芽病菌即开始侵染。病苗出土后,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扩大。病菌易侵染老叶片,遇有小到中雨或连续阴雨或湿度高于70%,该病易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