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木质部空穴化和栓塞能降低植物的水输导能力,从而影响其抗旱性。本文综述了木质部空穴化和栓塞形成、修复的过程和机理,并对研究该过程的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这不仅对了解植物的水分运输过程,而且对选育抗旱植物、指导节水灌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木质部栓塞修复过程监测到大量AE信号现象的原因,基于Rayleigh-Plesset方程建立描述栓塞修复过程中空化泡的运动方程,并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空化泡运动方程的解,对AE信号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当木质部液水势升高时,空化泡会塌缩为半径较小的气泡。但经过一次塌缩并不会使栓塞修复。在压强升高的情况下,气泡会经多次塌缩直到形成稳定的微小气泡,栓塞才会完全修复。在气泡多次塌缩的过程中,气泡半径减小,但是并不是单调减小而是以减幅振动的方式减小,从而形成振源,成为AE信号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植物遭受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时,其水力学特性的变化及响应,以及复水后植物栓塞修复能力,为植物应对干旱环境的能力提供水力学依据.[方法]以84K杨扦插苗为研究对象,进行渐进的控水处理,根据植株形态特征的变化,分别控水至植株叶面积停止生长、整株萎蔫、50%的叶片死亡及全部叶片死亡4个阶段,而后各阶段植株均进行复水至...  相似文献   

4.
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脆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树木木质部栓塞脆弱性的定义,脆弱曲线的建立方法,木质部栓塞脆弱性与植物木质部结构、部位、抗旱性、分布及栓塞发生经历之间的关系,脆弱曲线模型的比较方面对植物木质部栓塞脆弱性研究的概况进行了回顾,以促进木质部栓塞脆弱性及树木抗旱机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几种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的日变化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对我国北方地区10种树种一年生枝木质部栓塞程度及水势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化存在着日变化规律。3种针叶树木质部栓塞的日变化不明显,变化幅度较小。7种阔叶树种冬季清晨和傍晚时木质部栓塞程度大于上、下午,生长季节则为上、下午大于清晨和傍晚。生长季节水势的日变化趋势与木质部栓塞程度的日变化趋势相反,清晨和傍晚高于上、下午。并对木质部栓塞化在自然状态下的恢复状况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6.
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木质部栓塞化是木本植物对水分等环境因子的胁迫反应之一,从发现至今已有近80年的研究历史。本文对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几个热点作以综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木质部栓塞的诱因及形成机理;(2)木质部栓塞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3)木质部栓塞脆弱性及其与植物耐旱性间的关系;(4)木质部栓塞恢复机理。并结合笔者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观点。  相似文献   

7.
静脉气体栓塞是麻醉手术中一种少见但严重威胁生命的急症。对静脉气体栓子的来源及其在体内的分布规律、静脉气体栓塞的部位与临床表现、气体栓塞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等临床关注的诸方面进行综述,籍以提高对静脉气体栓塞的进一步认识,达到及时诊断、及时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修复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用几种木本植物茎做切片实验,探讨木本植物木质部栓塞的修复机制.研究发现:当脱水样品被复水后,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其管状细胞中的空气立即回缩,形成长形或球形气泡;此后,在比较小的管状细胞中的气泡逐渐缩小直到消失;大的管状细胞中的气泡最初会伸长,然后缩短,直到消失;胞外球形泡也会一个接一个地出现; 除了来自细胞的切破处,这些胞外球形泡还来自木射线的横断面,其中小些的会缩小,大个的会长大. 这些现象说明,样品中的气体并没有如以往所云,溶解到水中之后进入大气.作者认为,空气也许从短半径气泡移动到了长半径气泡中.有两种可能的机制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一是根据表面张力附加压强公式,气体会由半径小、压强大的小气泡移动到大气泡;二是根据物理学的统计理论,从小气泡溶解到水分中的空气能够扩散,进入临近的、压强较小的大气泡. 两种机制导致样品中小管状细胞栓塞的修复. 因此,作者认为,对活体植物, 空穴化事件之后,空气难以从木质部移动到大气中,而是从小的管状细胞中运动到了大的管状细胞中或其他低气压区域,从而导致木质部栓塞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肢体动脉栓塞缺血时间和栓塞部位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肢体动脉栓塞缺血时间和栓塞部位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75例心源性肢体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按缺血时间和栓塞部位两因素分组分析。结果发病24n内手术截肢率2.9%,死亡率20%;24h后手术者截肢率52.2%,死亡率8.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行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有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管理、输液管理、健康教育,跟踪随访治疗、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13例患者致密栓塞11例,95%栓塞2例,均为成功栓塞。术后穿刺部位出现血肿1例,并发脑血管痉挛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死亡2例。结论做好手术前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成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不同供水条件下田间冬小麦气栓塞发生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波技术,在田间灌水及干旱条件下对冬小麦品种9195叶片木质部气栓塞发生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AE)信号发生的基本特征为1d内一般有3个活跃期,第一活跃期以上午10:00~11:00出现频率最多,第二、三活跃期多分别出现在18:00左右和0:00前后,一般夜间0:00~2:00后信号终止。3个活跃期的AE信号发生强度可随生育进程、土壤水分及气候状况等条件变化。土壤干旱时,第三活跃期减弱或消失。灌水当日第二活跃期有增强的趋势。拔节初期,干旱小麦的AE信号发生量高于灌水小麦的。抽穗后土壤过度干旱时,AE信号量却常低于灌水小麦,笔者称其为“AE信号衰减现象”。灌水后土壤水分充足时,气栓塞也有相当程度的发生。气栓塞是伴随气孔开启、光照增强和温度升高而出现的植株水势快速下降的一种生理性反映。  相似文献   

12.
Embolism occurrence in the xylem of leaves was investigated in field-grown winter wheat(cv.9195) under droughted and irrigated conditions by ultrasonic acoustic emission (AE)monitoring with drought stress monitor (Model 4615, Physical Acoustics Corp., USA) inthe growing seasons of 1998-2000. The measurements have revealed a pattern of 3 activeAE periods for daily AE signals. The 1st active period generally occurred between 10:00-11:00, the 2nd was often observed around 18:00, and the 3rd was at about midnight, AEsusually ceased after 0:00-2:00. AE rates during these periods varied with soil moisture,weather conditions and growth stages, etc. as shown in Fig. 1. The 3rd one was occasionallymissing on severe drought soils. Irrigation often led immediately to higher AE rates overthe ensued 2nd period. Droughted plants having greater amount of 24 h AEs showed higherdegrees of embolism than the irrigated ones during early jointing stage. However, thetotal of 24 h AEs of droughted wheat decreased by 66 and 82% compared with that irrigatedat middle and late stages respectively. This phenomenon was here termed "AE attenuation",which was regarded as an implication of incomplete embolism refilling overnight due tosevere soil moisture depletion. Considerable amount of AE signals were also recordedfrom plants on wet soils. It is suggested by the authors that cavitations and embolismmight be a 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the daily rapid establishment of water potentialgradient within xylem system in the morning, rather than merely a phenomenon resultingfrom water stress.  相似文献   

13.
胡杨枝条导水性与叶形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扬  吕娜  郝建卿  李文海  白雪  郑彩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1015-11017
[目的]分析胡杨的耐旱机制和水分生理的特点。[方法]以北京和乌海两地的胡杨锯卵叶形枝条和披针叶形枝条试材,对2种叶形枝条的导水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用植物压力室和XYLEM木质部导水率与栓塞测量系统对胡杨枝条的水势、导水率、栓塞程度进行测定。[结果]胡杨锯卵叶形枝条的水势为-1.55MPa,明显大于披针叶形枝条的水势(-1.83MPa),其导水率是披针叶形枝条的2倍以上,栓塞程度比披针叶形枝条的高5%。胡杨的叶形与枝条的导水率具有一定相关性,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胡杨枝条的导水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胡杨枝条的导水率与栓塞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胡杨锯卵叶形枝条导水性较强,导水率较高,要比披针叶形的枝条更加适应干旱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内生长良好的耐旱树种刺槐(R obin ia p seud oacacia L.)、元宝枫(A certrunca tum Bge.)、沙棘(H ipp ophae rham noid es L.)、白榆(U lm us pum ila L.)、油松(P inus tabu laef orm is C arr.)、白皮松(P inus bung eana Zucc.ex End l.)及中生树种女贞(L igustrum lucidum A it.)和柳树(S a lix m a tsud ana K o idz.f.p endu la Schne id)为研究对象,用压力套在2.5 M Pa下诱导1年生枝条发生木质部栓塞,研究自然条件下木质部栓塞的恢复特性,探讨木质部栓塞恢复特性与PV曲线水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木质部栓塞恢复的快慢,与其小枝的木质部栓塞脆弱性顺序基本一致;栓塞的发生和恢复与树木木质部的结构密切相关。植物木质部栓塞的发生、恢复,与植物耐旱性一样受多种因素控制,虽然与PV曲线水分参数有一定关系,但任何单一水分参数的排序,均与木质部栓塞的脆弱性和恢复速率不完全一致。木质部水势和树木不同部位间的水势梯度是影响木质部栓塞发生和恢复的最主要因素,蒸腾作用、气孔关闭及植物的渗透调节等可能也与木质部栓塞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5.
元宝枫木质部栓塞化与木质部汁液激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法,对1 a生元宝枫实生苗进行不同的干旱处理,然后应用冲洗法和ELISA法对其枝条的木质部栓塞和木质部汁液中ABA及IAA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元宝枫枝条的木质部栓塞化与木质部汁液中ABA含量呈正相关、与木质部汁液中IAA含量呈负相关、与木质部汁液中ABA/IAA比值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实验条件下,人工注射乙酸钙不动细菌感染正常牛蛙.表现出典型的红腿病症状.通过组织病理学研究.可以观察到皮肤水肿、充血、肺炎、肌肉蜡样坏死、细菌栓塞性肝炎、胃肠炎、细菌栓塞性肾小球肾炎、细菌栓塞性脾炎、急性心包炎等病理变化.病蛙因浓毒血症而致死.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选取侧柏、刺槐等11个针阔叶树种为研究对象,用改良的冲冼法测定各树种1a生枝条小枝水势、水力结构参数及木质部栓塞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各树种1a生枝务导水率与比导率的日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早晚高,上下午低。而各树种木质部栓塞程度的日变化情况与水力结构参数的日变化趋势相反,表现出早晚低.上下午高的单峰型变化趋势。从材性上看,针阔叶树种导水率和比导率的日变幅大小为:环孔材树种〉散孔材树种〉无孔材树种,而木质部栓塞的脆弱性大小也依次为:环孔材树种〉散孔材树种〉无孔材树种。  相似文献   

18.
选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校园内自然状况下生长良好的耐旱树种刺槐(Robin iap seudoacacia)、元宝枫(A cer truncatum)、沙棘(H ippophae rhamnoid es)、白榆(U lmus pum ila)、油松(P inus tabu laeform is)、白皮松(P inus bungeana)及中生树种女贞(L igustrum lucidum)、柳树(S a lix m atsud ana K o idz.f.pendu l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它们3个季节内的木质部栓塞日变化规律及其与光照强度、大气温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大气湿度和大气温度主要是通过对植物气孔运动、蒸腾作用和体内水分关系的调节对木质部栓塞起作用的;木质部栓塞是植物一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平常事件”,与植物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它的发生和恢复可能是某些植物适应水分胁迫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