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验证实验室建立的间接N-ELISA方法,本研究采用该方法与包被全病毒的商品试剂盒对广西不同鸡群采集的460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对比。此外。应用间接N-ELISA方法对免疫了IB商品弱毒苗、商品灭活油苗、多价灭活油苗及不同血清型的单价灭活油苗后的747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接N-ELISA方法与市售的商品试剂盒IB抗体检测结果吻合性很好,而且其检测结果均能很好的反映不同疫苗免疫后IB抗体产生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应用新城疫IV系(Lasota株),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设计不同免疫程序,并对不同分组的鸡群进行免疫,免疫后每隔1周抽取20只鸡测定抗体,并分别选择抗体水平为31og2、41og2、51og2、61og2和71og2时进行攻毒。结果表明:第二免疫程序免疫鸡群效果优于第一组免疫程序免疫效果,鸡群后在二免第4周抗体都可以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二免第14周抗体降至5.81og2。攻毒试验表明,能够完全抵抗NDV攻击的ND抗体临界值为61og2。  相似文献   

3.
我们为了掌握本地专业户雏鸡母源抗体消长规律,以便确定合适的免疫程序,对本地不同免疫水平母鸡群的子代雏鸡进行了母源抗体的检测。对本地专业户饲养的在以前不同时间注射过Ⅰ系苗的20个鸡群进行了HI抗体水平的检测,从中选出免疫水平不同的三个鸡群。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2009年10月对新疆昌吉地区TK肉鸡养殖基地的8个规模化养难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商品肉鸡新城疫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发现鸡群新城疫血清抗体水平偏低,然后根据各场的实际情况对鸡群制定不同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效价对比,试验表时在鸡群接种新城疫的2组免疫程序中,1号免疫程序免疫效果最好,为最佳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5.
通过同一栋蛋鸡饲养场内7日龄的鸡群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操作,检测鸡群在完成免疫程序后21d时的抗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应用强化免疫程序的试验组鸡群其新城疫和禽流感(H5、H9)的抗体血凝抑制(HI)值显著高于应用农业部制定的标准免疫程序的对照组,并且试验组各个病毒抗体的HI值离散度均低于对照组.在试验过程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病原核酸进行检测,排除因主动感染而导致抗体效价上升的个体,以保证试验数据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强化免疫程序相较于标准免疫程序能够产生更高、更稳定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 母源抗体影响免疫效果的报道很多,目前大多数地区和鸡场已推迟了疫苗接种的日龄,但由于种鸡群的免疫状态不同,母源抗体水平差异很大,影响免疫效果的一致性。尤以污染野毒的鸡群,母源抗体水平很高,如果不考虑鸡群的具体情况,规定统一的雏鸡免疫程序,则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鸡群未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本文试测母源抗体与卵黄抗体和种鸡血清抗体的关系,研究母源抗体动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最佳免疫效果,预防鸡新城疫(ND)的发生,我们对某大型AA肉鸡场的四批1~56日龄肉鸡的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及免疫后的鸡群血清HI抗体滴度进行了跟踪抽检监测,较准确地掌握了不同日龄鸡群的免疫状态,并根据鸡群的血清HI抗体滴度来确定最佳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8.
暴瑞坤 《中国家禽》2006,28(8):52-53
答:免疫程序即根据疫病、疫苗和鸡群的特点,以及鸡场(舍)条件所制定的具体的计划免疫实施程序。制定最佳免疫程序的目的在于用最少的人力、物力,收到最理想的免疫效果,以全面提高鸡群的抗体水平,从而控制和消灭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通过抗体监测可以了解鸡群的免疫状态,考察现行的免疫程序,监测疫苗接种的效果,以确定最佳的免疫方法和程序,使鸡群始终保持良好的抗病状态。为了了解母鸡的免疫状态,就需要经常地采血监测母鸡抗体水平,而每采一次血,都是对母鸡的一次应激,不仅对被采血的母鸡有刺...  相似文献   

10.
21日龄SPF鸡以H120活疫苗进行点眼免疫1羽份,21d后再用鸡新支流三联灭活疫苗加强免疫,分别于免疫后28、45、60、75、90、120、150d定期采血监测HI抗体,并以IB强毒气管内注射攻毒,明确HI抗体与攻毒保护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免疫鸡群HI抗体在7.5Log2以上时,可以抵抗IB强毒攻击。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了解全面免疫后鸡群抗体产生情况和抗体滴度分布规律,对西安市不同区县、不同来源的鸡群进行了新城疫免疫抗体监测。从2011到2015年,从西安市下辖的未央区、高陵区、长安区、灞桥区、阎良区、户县、周至县及蓝田县等区县共采集血样3 465份,涉及规模以上养鸡场120个,散养户10个,畜禽交易市场3个,其中合格样品3 227份。对采集来的血样分离血清,采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抗体滴度,对监测结果按照依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从2011年到2015年,西安市不同区县鸡群春秋两季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了70%以上,平均合格率为93%,免疫效果良好。5年的数据和春秋两季抗体合格率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和规范操作,全面免疫后鸡群新城疫抗体保护水平较高,采用的免疫程序可以作为参考程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疫苗免疫程序对机体抗体的产生和维持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茶花鸡2号"鸡群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的母源抗体及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从而为制定合理规范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分别对两批次的"茶花鸡2号"商品鸡群在不同日龄随机采血124份,分离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对鸡群的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病毒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鸡群在30日龄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病毒血清抗体较低,4~5周龄时间段的病毒抗体水平未达到保护要求。因此在原有免疫程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制定了防控新城疫、禽流感(H5、H7、H9)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为优质地方鸡科学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鸡新城疫的预防,目前主要是以疫苗免疫为主。但往往用弱毒疫苗免疫后,因鸡群的抗体水平不一,如雏鸡群母源抗体水平不同,已免疫过的鸡群抗体水平也不一,致使免疫后非典型新城疫仍时有发生,造成免疫失败。鸡群抗体水平不同.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应用ND弱毒苗和油苗,以联合免疫的方法,使鸡群获得了持久、均一、高滴度的抗体,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运用β-微量血凝抑制法检测新城疫抗体水平具有简易、快速、重复性好的优点。运用β-微量血凝抑制法来监测不同疫苗,不同免疫程序,免疫不同鸡群后的抗体水平,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并比较,从而为养殖场能选用合适的疫苗、合理的免疫程序、正确的免疫时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乡市8个规模蛋鸡场的参试鸡群,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鸡新城疫和禽流感免疫、血样采集和监测,分析、总结鸡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变化规律,改进免疫程序,取得了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选择24000只蛋用雏鸡,分4组进行田间免疫试验,每组设50只雏鸡作为对照,所肴雏鸡按常规免疫程序免疫,在20日龄肌注鸡ND—IB二联苗时,试验组雏鸡投服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1丸/只,对照组免疫时不投丸,分别在投丸前、投丸后15d和30d呆血测定血清中ND、IB抗体水平和IBD抗体阳性率。结果投丸前雏鸡血清中ND、IB抗体水平及IBD抗体阳性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投丸后15d雏鸡血清中ND、IB抗体水平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高1.1和1.3个滴度,IBD抗体阳性率提高10%,差异显著(P〈0.05)。30d雏鸡血清中ND、IB抗体水平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高1.2和1.2个滴度,IBD抗体阳性率提高10%,差异显著(P〈0.05)。分别减少鸡发病率和死亡率6.7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表明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能够提高鸡的免疫力,增强蛋鸡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抗体水平,延长疫苗免疫保护期,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用自制的鸡新城疫水包油包水型双相油乳剂疫苗中试产品与市售鸡新城疫油包水型油乳剂疫苗按同样的免疫程序分别接种饲养条件完全相同的两个鸡群,接种7天、14天、21天分别测定其血清效价,水包油包水型双相油乳剂疫苗免疫鸡群的血清抗体产生较快,鸡群的抗体水平较高,也较整齐。  相似文献   

18.
诸暨产与德国产新城疫油乳苗对肉鸡的免疫效果试验邱正芳,李健民,管永康,蒋苗庭绍兴市畜牧兽医站绍兴市农科所由于市场交易频繁及肉鸡免疫程序的不当,目前新城疫疫源扩散现象较为严重,免疫后的鸡群常有不同程度的隐性感染,抗体水平不高,个体之间的抗体水平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9.
如何确保鸡群均匀有效的抗体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匀有效抗体是指免疫后的鸡群个体间所产生抗体的有效性和均匀度。目前在养鸡业中,免疫接种已成为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和保障鸡群健康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措施;免疫后能否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是衡量免疫效果的标准。介绍了影响鸡群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免疫程序的制定、疫苗选择和免疫操作对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影响以及抗体监测对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鸡的免疫预防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鸡的营养、环境、健康状况,雏鸡的母源抗体、某些疾病、疫苗的质量、免疫程序等因素,熟悉这些因素将对提高鸡群免疫预防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供同仁们参考。一、鸡群的遗传、营养、环境因素对免疫效果的影响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的鸡对疾病的易感性、抵抗力和对疫苗免疫反应能力均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之间对同一疫苗的应答也有强弱,这一点可从鸡群免疫后抗体水平的差异得到证实。营养因素:由于饲料中很多营养成分如微生物、微量元素、氨基酸等都与鸡的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