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志刚 《油气储运》2006,25(1):64-66
针对鄯乌首站4台天然气压缩机组的柴油发动机油耗大、换油周期短和润滑效果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对发动机进行润滑.以燃气发动机油替代美孚多威力1100系列润滑油,不仅可使换油周期由原来的800 h延长至1 500 h,而且还可减少润滑油消耗,改善发动机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压缩机润滑,选用壳牌NGCF001气缸润滑油替代了美孚多威力1100系列润滑油,可有效降低润滑油费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我国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长,发动机润滑油的消耗量也在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机动车运行成本加大,因而,正确使用发动机润滑油,延长发动机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压缩机组润滑油系统的冲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银管道银川压气站离心式压缩机组为例,介绍了压缩机润滑油系统的冲洗原理和技术方法,提出了油冲洗法的冲洗要求与检测方法,总结了冲洗步骤。实践证明,该冲洗法不仅可以保证润滑油的质量,而且可以缩短油路冲洗时间,是确保压缩机组安全运行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固井水泥车上的600型柱塞泵,提出了盘根润滑系统(油箱、气控润滑油泵、串联安全阀、盘根润滑管线、流体控制针形阀、高压单向阀)及柱塞润滑油(推荐使用的润滑油、柱塞泵的启动与闲置润滑、柱塞润滑系统的油滴速度、盘根润滑系统的调整)的设计要求,该设计要求有利于延长泵的柱塞和盘根总成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1电冰箱最忌倾斜。压缩机是用3根避震簧挂在密封的金属容器中的,一倾斜就有脱钩的危险,压缩机内部的润滑油有可能流入制冷系统,影响制冷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确合理地选用润滑油和润滑脂可以保证车辆的动力性,提高车辆的工作可靠性井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对润滑油和润滑脂的选用存在许多误区,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1柴油车使用汽油车机油 机油有汽油机机油和柴油机机油之分.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均在高温、高压、高负荷条件下工作,但两者仍有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刘建臣 《油气储运》2011,30(10):721-724,713
系统介绍了集成式压缩机的技术特点和技术优势,阐述了其在天然气管道增压、地下储气库注气和海底管道增压工程中的应用状况,展望了其在国内天然气储运领域的应用前景。该压缩机以磁悬浮轴承、高速电机和大功率变频器三大新兴技术成果为基础,将压缩机、电机、冷却系统和分离系统集成在同一加工橇架中,并作为一个整体安装使用;不含润滑油系统、密封系统,而且操作转速可以在35%~105%的范围内调节,大幅增强了其对不同操作工况的适应性;集高速、无油、整体和智能等于一身,节能环保、操作方便且性价比高,适于在长输天然气管道沿线有电力资源的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8.
制冷压缩机运行过程产生的热环境对于部件及润滑油的性能至关重要,明确压缩机机壳内空间和壳体的温度场分布情况,有助于整机性能的优化,提升其可靠性.为此,对现有转子式制冷压缩机的传热模型加以改进,考虑了储液器的影响,应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带有储液器结构的转子式压缩机热场计算模型.其初始输入参数:压缩机部件几何尺寸、环境温度、压缩机输入功率、储液器入口气体温度、压缩比、压缩机电机效率、机械效率等,在明确集总模块间的传热热阻之后,通过数值手段求得各集总模块的温度.研究成果可为该类典型结构的整机温度分布求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春季使用潜水泵灌溉之前,必须做好必要的保养,以延长潜水泵的使用寿命和确保春灌的正常进行。一、查易损件首先把水泵部分拆下,检查叶轮、扣环、轴套、轴承座等易损件是否完好。好的可在装配电泵时继续使用,坏的则应在更换新的合格零件之后重新装配使用,严禁使用损伤和不合格的零件。二、换润滑油分别打开密封室及电动机内部的油孔螺钉,把密封室内和电动机内部的润滑油全部放出,更换新油,确保润滑系统正常工作。三、确保密封在更换密封室内润滑油时,如果发现油质浑浊且含水量已超过50立方厘米,则必须整体更换或者更换密封盒或者动、静密封环…  相似文献   

10.
管壳式冷却器是往复式压缩机的重要部件,冷却管附着水垢会降低冷却效率和供气量,影响压缩机性能.以某加气母站压缩机冷却器为例,采取以氨基磺酸、柠檬酸为主的有机酸混合溶液对冷却器进行清洗,有效清除水垢的同时,减少了对冷却系统部件材质的腐蚀.对于气缸、润滑油冷却管等部件的清洗,提出逆流向、分段式清洗方法,解决了因冷却管路复杂而清洗困难的问题.为了降低故障发生率,总结了压缩机日常保养注意事项,对其冷却系统的运行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