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菌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摘要: 为了提高“菌物学”的教学质量,该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论述了“菌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课堂教学既要侧重基本知识,又要及时反映菌物学研究进展;实验实习要注重菌物分类基本技能训练等教学改革思路。通过将教学、实验和实习有机结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菌物学"课程野外实习是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植物保护、林学、园林等专业重要的课程组成部分。基于近2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菌物学"课程野外实习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如教学形式陈旧、实习课时较少、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内容相脱节、实习考核方式单一、教师梯队设置不合理等。针对这些问题,为了塑造理论与实践互融的野外实习生态体系,探索了"菌物学"课程野外实习的改革措施:一是要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实验研究工作,培养学生进行科研探索的能力;三是基于"互联网+"开展野外实习;四是将野外实习与室内实验有机结合;五是探索多元化的课程野外实习的考核方式;六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课程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后,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了课程野外实习考核的科学化,提升了"菌物学"课程野外实习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北京林业大学"园艺综合实习"课程已开设13年,它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近年来,随着园艺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园艺综合实习"课程急需在课程定位及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优化。鉴于此,根据3年的教学实践,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植物识别种类缺乏多样性、植物应用调查缺少综合性、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学实习缺少合理的后勤保障等问题,对课程进行了优化探索:增加植物识别的种类、拓宽实习的园林应用类型、合理规划参观企业的行程。优化后的"园艺综合实习"课程增加了植物识别的种类,加强了学生对植物景观构成的认知,企业参观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彭博,现任西城区园林绿化局工程师,狂热的动植物分类及观花、观虫、观鸟、观星、观云爱好者、博物摄影师兼科普作者,"博物出行"、"自然探索"及"无痕山林"理念倡导者,2009年出版了昆虫类科普图书——《昆虫传奇》;2012年出版了野生植物分类图鉴——《看图识野花》(负责华北区系植物类群);2013年出版了《中国常见野花200种原色图鉴》;2013年参与编写了《自然北京无痕游》。2015年出版了《身边花草树木速查图鉴》、  相似文献   

5.
"土壤认知实习"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土壤学"的实践课程。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因为教学时数减少导致教学内容缩减、实习教材内容陈旧不适合现代教学的要求、实习课程考核形式单一造成学生教学参与度低、野外实习存在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学团队经过实地考察、认真研究和充分讨论,改进了"土壤认知实习"课程的教学环节,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根据教学要求,编制了适宜的实习指导书;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改革了课程考核方式;为了保障学生野外实习的安全,加强了对实习全过程的管理。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建立了一套科学而高效的教学体系,解决了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树木学"是林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目前,"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同步、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野外实习时间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首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实践教学,从网络教学、室内与室外联合教学、植物识别比赛3个方面丰富"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其次,在强化植物分类学前沿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树木的认知能力;第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增加野外实习时间。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树木分类的实战技能得到提升,"树木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东北林业大学“菌物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东北林业大学“菌物学”精品课程的教学特点,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改革,遵循着主动实践和实践育人的观念,教学队伍进一步树立了多实践、重创新、高质量的实践教育理念,突出了实践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更新和改革“菌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培养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实践教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综合实习的改革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该文在对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与游憩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实习基地保障措施缺乏针对性、实习模式陈旧、教学大纲和与实习相关的资料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开展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技能为目标的专业综合实习改革与探索。基于在秦岭教学实习基地3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该文提出了集"认知—调查—分析—研究"为一体的专业教学实习模式,即把原来的森林有害生物控制实习与专业综合实习课程合并,然后按照公共实习、专题研究、专业与环境教育三大部分组织实习。通过公共实习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形式以及多重考核标准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设计实习专题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探究如何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教授园林植物。研究结果显示,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知植物个体,采用学生自主教学和植物观察笔记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观察植物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生命的独特性;第二阶段是认知生境中的植物,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制作植物图鉴,激发求知欲,培养系统性思维,使学生了解生态适应性;第三阶段是认知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的植物,采用园林植物节庆应用调研和植物景观单元实测,使学生从环境整体性角度思考如何兼顾生态、文化和美学诉求,营建富于生命变化和生态可持续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0.
竹类植物在福建三明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3年开始引种的19属,204种竹类植物在福建三明地区的生长和适应性进行了总结.试验为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加强竹类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实践资料,同时也为发展竹类生产和教学提供了实习、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1.
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物”课程中植物生理学内容的调整,对高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首先,通过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分配、围绕核心概念构建课程知识体系、结合生产实际和学科前沿开展课堂教学等,对课程的理论教学进行了完善,优化了教学内容知识体系.其次,通过增设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加强了课程的实验教学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经过改革,高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在确保学科知识体系完整的同时,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兼顾了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课程以及开展相关研究的兴趣,为师范生将来更好地开展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在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开设了"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课程,以生态学调查为主线,按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种类认知设计专题项目,着力培养学生探索环境与生物相互关系的能力。为了保证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加强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基地的建设,以保证实习点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教学条件符合实习要求,以及为师生提供良好的食宿条件。其次,要做好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的筹备工作,包括前期的实地踏查、实习工具的准备、召开实习动员会、学生文献资料的准备、专业课教师的业务准备等。第三,要确定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烟台海滨实习部分的岩岸、泥岸和沙岸3种海岸环境的踏查和生物种类认知和小专题研究的开展,烟台昆嵛山山区实习部分的植被垂直和水平分布路线踏查、森林生态学调查和小专题研究的开展,以及数据处理及分析、生物认知笔试、实习总结汇报等。第四,制定一套能够客观、公平、准确考核学生实际水平的较为完整的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成绩评定办法。经过10年的实践和探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不仅编制了《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综合实习手册》,培养了学生的生态环保理念,并通过对外开放实习促进了交流和提升,而且学生也多次获奖,取得了丰硕的实习成果。  相似文献   

13.
北京林业大学标本馆整合了全校植物、动物、菌物、昆虫、木材、岩石、种子等各类标本资源约34万份,承担着校内外教学、科研和科普等多项任务。建立北京林业大学数字标本馆的web系统,为校内外用户提供独具特色的基础数据和方便快捷的智能服务。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培养农林经济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以“林业经济学”课程为例,分析了目前“林业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课程专业实习缺少教材指引和基础保障,网络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仍有待创新,第二、三课堂实践缺少课程老师有效指导和反馈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础教学平台,专题实习平台,第二、三课堂实践平台”在内的“三个平台”实践教学体系及相关保障措施,以期为农林经济其他特色课程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是关于林业有害昆虫、病害、杂草、鼠害识别、监测、预防与控制的一门应用性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林业有害生物的识别、预防与控制的能力。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优质骨干专业——林业技术专业为例,论述了课程设计的思路、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探讨了该课程"现场教学→任务驱动→项目承包→顶岗实习"新型的教学模式,分析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只有合理调整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城市园林植物保护中应用生物防治措施的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城市园林植物保护中应用生物防治措施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引进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的开发;植物源杀虫物质的研究;抗生素类杀虫剂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昆虫信息素防治害虫及新的抗菌素的开发应用等。  相似文献   

17.
南京林业大学教学实习林场的建设思路不仅要改善实习学生住宿、餐饮等硬件设施条件和配备林场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实习等软件条件,还要开发自身的旅游价值,将林场建设成集教学实践、商业旅游为一体的综合科普园区。    相似文献   

18.
“树木学”课程是林业院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树木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基于“树木学”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验课程的动手能力、野外认知实习,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9.
“测树学”课程实践教学是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基于当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要求,分析了现有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不完善、数据标准不统一、配套仪器更新不及时、实践流程设计不合理以及考核形式简单化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林业技术人才短缺的现状,提出了改革措施:一是要规范实习内容,编制“测树学”课程实践教学指导手册;二是要更新实践教学仪器,提高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三是要完善实践教学指导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四是设置多环节考核模式,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林业技术人才。实践教学改革后,有效提高了“测树学”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增强了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卉学”实践教学对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程度影响巨大。该文对“花卉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基础实践内容、应用实践内容和创新实践内容3个方面对“花卉学”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并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拓宽实习渠道以完成教学实习内容和任务2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