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一级种薯的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铃薯的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分五级,即网室生产、原种繁殖、一级种薯生产、二级种薯生产、三级种薯生产,大田用种为三级种薯.一级种薯是良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二、三级种薯质量和大田生产的产量水平.因此,一级种薯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掌握良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才能生产合格的种薯.  相似文献   

2.
1、兼用型新品种一苏薯7号 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育成,1997年通过江苏省品审会审定.鲜薯比徐薯18原种增产18.2%,薯块平均干率29.9%.薯形长纺,皮红色,薯肉白色.耐旱性强.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萌芽性好,出苗多,蔓长中等.广泛适于北方、黄淮、长江流域薯区的丘陵旱地茎线虫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合金华地区秋季栽培的马铃薯新品种,以引进的7个“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为试材,开展了秋播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在7个参试品种中表现最好,产量高、薯块大小均匀、结薯集中、表皮较光滑、芽眼较浅、椭圆形,且商品薯率高.“中薯7号”和“中薯8号”产量也较高,薯块较大、结薯较集中、表皮光滑、芽眼浅、薯块椭圆形、商品薯率较高.这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金华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鲜食甘薯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普通生产田和林间生产田,从品种、栽植密度和施用钾肥3方面研究了鲜食甘薯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所用3个甘薯品种(宁薯192、宁紫1号和济薯18)的商品薯产量构成差异较大,宁薯192为薯重型,商品薯比例高;宁紫1号为薯数型,小薯数量多;济薯18为中间型,商品薯产量较高.在普通生产田,栽植密度1 hm2 48 000株、增施225 kg/hm2硫酸钾,可获得最高的商品薯产量.在已成大树的林间生产田,鲜食甘薯的商品薯产量非常低.  相似文献   

5.
<正>1.精细整地。秋作马铃薯要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块,以壤质土为好。2.种薯催芽。8月中旬,将收获的春薯挑去病薯、裂薯、不规则薯,按种薯芽眼切块。每块种薯  相似文献   

6.
玉溪市红薯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苏薯8号、鄂薯3号、鄂薯4号、鄂5205、渝薯153、渝薯162、渝薯123、渝I_2-8 8个优良甘薯新品种,以当地板栗甘薯为对照进行引种试验.对引进品种的植株地上部性状、块根性状、结薯数及大中薯数、块根产量和薯块烘干率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苏薯8号的产量最高,达54.15 t/hm~2,肉色为桔黄色,食味香甜,在玉溪甘薯生产上开发利用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7.
一、种薯准备 选用脱毒紫花白、克新一号、大西洋、陇薯3号等高产品种,或早熟品种费乌瑞它(荷兰15号)、克新四号、早大白,中熟品种夏泊地及高淀粉品种丰抗-6、内薯七号、蒙薯九号等高效益品种. 种薯在播种前15~20天出窖进行严格挑选,选择具有原品种特征、薯块完整、无病虫害、无冻伤、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的幼嫩薯块,剔除烂薯,淘汰尖头、有裂痕、薯皮老化、芽眼突出、皮色暗淡的薯块.每667m2需种薯150kg,剔除腐烂薯块,并用“肥力先锋”粉剂0.5kg进行拌种.  相似文献   

8.
前期初步研究发现,磷营养影响马铃薯试管薯发生,且观察到磷营养与1个腋芽着生2个以上的试管薯(连生试管薯)性状有关.为进一步探讨磷营养对马铃薯试管薯及连生试管薯发生的影响,比较了在不同磷浓度下试管薯的产量、形态、品质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磷营养对试管薯及连生试管薯发生产生有规律性的影响;适当降低磷浓度,有利于增加试管薯粒数、重量及连生试管薯比率,但试管薯直径及大薯率下降;连生试管薯含水量低于非连生试管薯;低磷浓度下,试管薯淀粉含量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连生试管薯淀粉含量低于非连生试管薯,而可溶性糖含量则连生试管薯高于非连生试管薯.  相似文献   

9.
以马铃薯脱毒苗为材料,于秋季在智能温室进行马铃薯脱毒水培薯诱导试验,不同处理配方结薯数经差异显著性分析,试验误差CV(%)=4.927.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经低温诱导结薯,对照(CK)结薯1 037个/m2,单株结薯0.43个/株,单个薯重1.1g/个.各处理中结薯数最多、薯块最重的为配方6,结水培薯3 500个/m2,与对照比差异极显著,单株结薯为1.46个/株,结薯率比对照(CK)增237.4%;薯块重3.1 g/个.其他处理单株结薯数、平均薯块重均高于对照(CK)处理,试验中9个处理试验结果以配方6的结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播前准备1.品种与种薯(1)正确选用品种: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合当地栽培条件,商品性好的各类专用品种。(2)种薯选择及处理,种薯在播种前15~20天进行严格挑选,标准为:薯块完整,无病烂、无冻伤、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的幼嫩薯块,淘汰尖头,有裂痕、薯皮暗淡的薯块。2.种薯催芽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早熟、高产、品质优、商品薯率高、抗晚疫病强、适合金华地区春季栽培的马玲薯新品种,引进了7个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并开展了春播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表现最好,产量高、结薯集中、薯块大小均匀、表皮较光滑、芽眼较浅、近球形,且商品薯率高.“中薯7号”和“中薯8号”也具有较高产量,结薯较集中、薯块较大、表皮光滑、芽眼浅、椭圆形,商品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一、特黑薯王二号 该品种是从国外引进的高产优质多元素黑薯新品种,蔓长80~100厘米.结薯早而集中,薯长纺锤形,春薯单株结薯1千克~2千克,夏薯0.8千克~1千克.  相似文献   

13.
一、特征特性 "鄂薯6号"甘薯鲜薯薯块为长纺锤形,薯肉白色,薯皮粉红色,结薯集中,上薯率80%以上.叶心形、绿色,叶脉绿色,茎褐绿色.该品种匍匐生长,萌芽性好,出苗齐,大田生长势较强,茎部分枝数6.4个,单株结薯4.5个,最长蔓2.89米,为长蔓型.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鲜食彩色甘薯品种有很多,但优良品种应具有如下特点:外观好,熟食味佳,纤维少,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结薯早,商品薯率、鲜薯产量较高,可溶性糖、胡萝卜素、维生素C、蛋白质含量高,抗灾、抗病性能强等。1.优质鲜食型红心薯、熟食味粉(面)甜的品种。此类甘薯品种有徐薯34、浙薯259、广薯87、徐薯23、苏薯16、浙薯6025、浙薯70、浙薯132、岩薯5号、遗字138、冀薯4号、秦薯8号等。2.优质烘烤型、熟食味软甜品种。此类甘薯品种有  相似文献   

15.
一、特黑薯王二号:该品种为国外引进的高产优质多元素黑薯新品种.蔓长80~100厘米,结薯早而集中,薯长方锤型,春薯单株结薯1千克~2千克,夏薯0.8千克~1千克,薯肉黑紫色.  相似文献   

16.
为寻找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提高种植效益,2010年组织安排了金薯3号、泉薯17、福薯19号、莆薯20等11个甘薯新品种以金山57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莆薯20、福薯88号表现丰产性好,金薯2号、金薯3号、泉薯17等品种表现丰产性较好、品质优、商品性和农艺性状好,可进一步加大试验力度.  相似文献   

17.
胡春 《农村新技术》2007,(12):30-30
一、优质高产多元素--美国黑薯王一号 该品种系2006年从美国航天育种中心最新引进的一个高产优质黑薯新品种.蔓长70~100厘米,结薯早而集中,薯长方锤型,薯皮光滑无棱沟,紫皮紫肉,熟后紫黑肉.春薯单株结薯1千克~2千克,夏薯单株结薯1千克~1.5千克,熟吃香味浓郁,甜软面沙,富含人体必需的10多种微量元素,常食用有延年益寿、抗癌、减肥等功效.其营养价值高于其它黑薯品种2~4倍.  相似文献   

18.
选择金山630、福薯604、普薯32、金薯20、榕薯819等5个闽东甘薯主栽品种种植于滨海沙地,从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山630、福薯604、金薯20、普薯32等4个品种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合在滨海沙片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旱作区适宜的马铃薯品种,挖掘区域旱地马铃薯增产增效潜力,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对宁夏南部山区的11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成熟期,株高最高的是冀张薯8号。在块茎膨大期,冀张薯8号叶绿素SPAD值最高。在成熟期,冀张薯8号的块茎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显著高于黑美人和红美人(P 0. 05)。在产量方面,青薯168的单垄产量最大,为28. 67 kg,与冀张薯8号、青薯9号、陇薯3号差异不显著(P 0. 05),但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 0. 05)。每垄总薯数量最多的是青薯9号;大薯数量最多的是青薯168,与冀张薯8号差异不显著(P 0. 05),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 05);中薯数量最多的是冀张薯8号。红美人单垄产量、大薯、中薯、小薯数量均最少,表现出较差的产量性状,不建议在宁南山区种植。在品质方面,庄薯3号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青薯168的淀粉含量最高。综合来看,青薯168、冀张薯8号、青薯9号表现良好,适合在宁夏南部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玉溪市引进8个优良甘薯新品种苏薯8号、鄂薯3号、鄂薯4号、鄂5205、渝薯153、渝薯162、渝薯123、渝Ⅰ2-8进行产量和品质测定,并以当地板栗甘薯为对照品种进行引种试验.对引进甘薯品系的植株地上部性状、块根性状、薯数及大中薯数情况、块根产量和薯块烘干率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苏薯8号的产量较高,达3.61 t/667m2,肉色为桔黄色,食味香甜,在玉溪甘薯生产上开发利用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