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长荚型豇豆新品种天畅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畅一号是从农家资源(87-3)变异单株中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其嫩荚白绿色,肉质脆嫩,耐老化,商品性佳;荚面平整,荚条长而直,荚长85 cm,单荚重22~28 g;叶片中等大小,以主蔓结荚为主,始花节位6~8节;中熟,春播全生育期85~95天,夏播70~80天;春露地栽培产量2 000~2 500 kg/667m2,夏秋露地栽培1 800~2 200 kg/667m2。  相似文献   

2.
特征特性:该品种从美国引进,经多代提纯选育而成,由定植到收获约80天,株高70cm,成株叶片8~10片,株型紧凑,叶片宽厚脆绿,有光泽,腹沟较浅,组织充实,第一节长30cm以上,质地脆嫩,纤维少,品质佳。冬性较强,而抽苔,抗病性好,产量高,667m^2植1-3万株,单株重600g,一般667m^2产8000kg。适合保护地及春秋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小油菜覆盖防虫网方式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油菜苏州青(叶用)为材料.研究防虫网3种不同覆盖方式对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棚全封闭覆盖的产量和纯收益最高,分别为4669.0kg/667m^2和8341.00元,667m^2;中棚全封闭覆盖和平面覆盖的居中.分别为4602.3kg/667m^2和7965.60元/667m^2;露地栽培最低。  相似文献   

4.
塑料大棚栽培早熟丝瓜,始收期较露地栽培提早20d左右,4月中旬可采第一批瓜,市场售价达4.00元/kg左右。在大棚内可采用高密度栽培,密度可达2000~2500株/667m^2,而一般露地爬蔓栽培约为400株/667m^2。大棚丝瓜高密度栽培,能提前采收,周年生长,省工降肥,优质高产。667m^2大棚可采收丝瓜10000kg以上,产值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旱地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以系统工程“黑箱”原理为依据,采用了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旱地马铃薯密肥最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旱地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因素依次是:氮肥〉磷肥〉氮磷肥配合〉农家肥〉密度。要想获得1500kg/667m。以上产量,密肥最优方案是:施氮肥5.42-5.85kg/667m^2,磷肥5.31~5.82kg/667m^2,农家肥1589-1896kg,种植密度3818-3959株/667m^2。  相似文献   

6.
该品种为蔓生型,株高3m左右,第一花序生于3~5节,荚长23~28cm,嫩荚近圆形绿色.熟性从播种到始收55d左右,667m^2产1750~2250kg,嫩荚肉质厚、无筋、纤维少、蛋白质含量高、品质优。  相似文献   

7.
靖江市水稻精确施氮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确施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肥料用量,减少因过量施肥而造成的面源污染,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为给靖江市大面积水稻生产合理施氮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水稻精确施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高产田块目标产量650~700kg/667m^2需施纯氮22~24kg/667m^2,中产田块目标产量600~650kg/667m^2需施纯氮20~22kg/667m^2,低产田块目标产量550~600kg/667m^2需施纯氮14~20kg/667m^2。  相似文献   

8.
张双伍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116-117
于2008年进行了泗抗3号优化农艺措施组合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多因子试验,泗抗3号高产栽培模式为:行距1m、密度2000~2500株/667m^2,施纯N18.2~21,3kg/667m2,P2058.3~10.2kg/667m2,K2019.5~22.4kg/667m^2,喷缩节胺3次,其用量为4.25~5.86g/667m^2(有效成份)。  相似文献   

9.
大棚水果黄瓜、长豆、金花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棚水果黄瓜、长豆、金花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明显。大棚水果黄瓜每667m^2产量3000kg,价格按平均6.0元/kg计,每667m^2产值18000元;长豆每667m^2产量1250kg,价格按平均3.0元/kg计,每667m^2产值3750元;金花菜每667m。总产量6500kg,价格按平均4.0元/kg计,每667m^2产值26000元,一年三熟合计每667m^2产值47750元。  相似文献   

10.
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将不同施氮量(6.5kg/667m^2、7.5kg/667m^2、8.5kg/667m^2)对K326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表明:各处理生育进程及大田生育期一致,较往年有所延迟;农艺性状以处理C(纯氮8.5kg/667m^2)和处理D(常规施肥)表现优于其他处理;在经济性状上,以处理C(纯氮8.5kg/667m^2)产量较高、产值最大、均价最高,分别为108.24kg/667m^2、1684.85元/667m^2、15.57元/b;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以处理C(纯氮8.5kg/667m^2)协调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早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作物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N8.60-9.68kg/667m^2,P2O53.47-3.76kg/667m^2,K2O5.48-5.91kg/667m^2,最佳产量410.99-413.42kg/667m^2。根据田闽试验及土壤测试结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建议氮、磷、钾推荐量分别为N9.3kg/667m^2、P2O53.5kg/667m^2、K2O5.6kg/667m^2,或者N9.2kg/667m^2、P2O53.0kg/667m^2、K2O6.0kg/667m^2,或者N9.1kg/667m^2、P2O23.5kg/667m^2、K2O6.1kg/667m^2。  相似文献   

12.
张文才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62-63,167
从“3414”肥效试验,获得小麦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推出小麦理论氮(N)、磷(P2O5)、钾(K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7.83kg/667m^2、9.68kg/667m^2、4.93kg/667m^2,小麦最佳产量483.53kg/667m^2。综合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施肥量,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氮、磷、钾推荐用量分别为14-16kg/667m^2、6-7kg/667m^2、4-6kg/667m^2。  相似文献   

13.
青田红花大刀豆是青田县长期种植的一个地方品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主茎长达3m左右,条件适宜可无限生长;红花、总状花序、腋生;豆荚鲜绿,单荚宽6~10em,荚长25~30cm,荚厚2—3am;喜温耐热,根系发达,抗旱、耐贫瘠,采摘期长(采摘时间120多d),产量高(可达3000kg/667m^2)。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B12):139-139
栽培要点:该品种喜水肥,适时早播,种植密度3500~400株/667m^2,施农家肥1500~2000kg/667m^2,种肥二铵10~15kg/667m^2,拔节期追尿素15~20kg/667m^2,适时预防虫害。  相似文献   

15.
张征 《广西农学报》2007,22(A01):17-19,32
试验表明:在露地栽培条件下释放胡瓜钝绥螨防治茄子害螨、蓟马,取得连续30天以上控制害虫虫口数量在防治指标以下;生防区667m^2比化防区减少农药使用4次、减少化学农药量0.4kg,茄子产量提高3.63-24.75%,667m^2增加纯收入733.09-634.33元,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蒜、白糯玉米、冬瓜间套种模式,平均可产青蒜2000kg/667m^2、蒜头350kg/667m^2、蒜苔100kg/667m^2、白糯玉米青果穗400~450kg/667m^2、冬瓜5500Rg/667m^2,总产值达9000元/667m^2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对该模式相关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特征特性该品种极早熟,植株蔓生,分枝少,蔓长2.5米以上,3出复叶。以主蔓结荚为主,始荚节位平均2 ̄3节,基部5节以下的有效果枝数平均达2.0个,初花和初收期比之豇28-2提前7 ̄10天。每667平方米(1亩)总产量200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3000公斤。商品荚淡绿色,荚长60 ̄65厘米,单荚质量20克左右,条荚匀称,荚肉脆嫩,商品性好。种子肾形,种皮黑色,百粒重12克左右。全生育期90 ̄100天,播种至采收40 ̄50天。适合春夏种植,早春保护地栽培经济效益更高。栽培要点攀豇2号在攀枝花地区地膜覆盖栽培,春栽1月中下旬干籽直播,秋季露地栽培6 ̄7月播种。行距50 ̄55…  相似文献   

18.
1播前准备清除作物秸秆、根茬和残膜。有条件的地块,当年10月上中旬进行茬灌或11月进行冬灌。耕深25cm以上,结合犁地,深施磷酸二铵15-18kg/667m^2、尿素8-9kg/667m^2、硫酸钾5kg/667m^2、硫酸锌1.5-2kg/667m^2。  相似文献   

19.
开县厚坝镇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重庆市开县厚坝镇通过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宄了在紫泥田田中配施不同的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采表明,氮磷钾三要素对株高、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影响较大,对穗长、结实率影响不大。根据回归模型得出:水稻最大产量配方方案为施氮、磷、钾分别为10.0kg/667m^2.9.0kg/667m^2、4.5kg/667m^2。可使水稻产量达到629.57kg/667m^2;最佳经济效益方案为施氮、磷、钾分别为10.0kg/667m^2、9.0kg/667m^2、0kg/667m^2,可使产量达到600.12kg/667m^2;适用配方方案为施氮、磷、钾分别为12.5kg/667m^2、4.5kg/667m^2、7.5kg/667m^2。可使产量达到586.13kg/667m^2。  相似文献   

20.
蔡庆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87-90,206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计的一季稻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N17.0-19.9kg/667m^2,P2O5 6.7-7.2kg/667m^2,K2O1 0.9-12.4kg/667m^2,最佳产量589.0kg/667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推荐施用量分别为N17.0kg/667m^2、P2O5 6.7kg/667m^2、K2O1 0.9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