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农业》2010,(2):60-60
突出优点 高产2005—2006年北京区试比对照增产19.1%,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7—2008年辽宁引种区试平均667米^2产745.4千克.比对照丹玉39增产17.8%,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8年辽宁引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8%,居该组第一位;2007年国家东华北区试667米。产736.6千克,  相似文献   

2.
《北京农业》2010,(10):59-59
突出优点 高产2005—2006年北京区试比对照增产19.1%,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7—2008年辽宁引种区试平均667米^2产745.4千克,比对照丹玉39增产17.8%,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8年辽宁引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8%,居该组第一位;2007年国家东华北区试667米。  相似文献   

3.
《北京农业》2010,(4):60-60
突出优点 高产2005-2006年北京区试比对照增产19.1%,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7—2008年辽宁引种区试平均667米2产745.4千克,比对照丹玉39增产17.8%,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8年辽宁引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8%,居该组第一位;2007年国家东华北区试667米2产736.6千克,比对照增产9.14%,居该组第一位:2007-2008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667米2产754.7千克,比对照增产8.2%。  相似文献   

4.
《北京农业》2010,(1):60-60
高产2005—2006年北京区试比对照增产19.1%,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7—2008年辽宁引种区试平均667米2产745.4千克,比对照丹玉39增产17.8%,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8年辽宁引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8%,居该组第一位;2007年国家东华北区试667米。产736.6千克,比对照增产9.14%,居该组第一位;  相似文献   

5.
《北京农业》2010,(6):60-60
突出优点 高产 2005—2006年北京区试比对照增产19.1%,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7—2008年辽宁弓1种区,试平均667米。产745.4千克,比对照丹玉39增产17,8%,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8年辽宁引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8%,居该组第一位;  相似文献   

6.
《北京农业》2011,(3):60-60
高产 2005—20016年北京区试比对照增产19.1%。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2007—2008年辽宁引种区试平均667米。产745.4千克,比对照丹玉39增产17.8%,两年区试连续排名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农家参谋》2011,(4):25
品种名称:滑玉15审定编号:2009006由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独家买断全国生产经营权产量表现:2007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619.8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7%,居第一位;2008年续试,平均667平方米产621.7  相似文献   

8.
“金优463”是用早籼优质恢复系T0463作父本、金23A作母本杂交选育出来的早稻新组合。该组合2000年参加广西桂林早杂区试,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单产)516千克,比对照威优402增产7.2%:2001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参加江西省早稻区试.平均单产476千克。比对照优Ⅰ402增产2.6%,居参试组合首位;2003年参加江西省早稻区试。又排名第1位;2003年在我县进行了试验示范栽培。田间表现十分出色,品比试验单产494千克,比对照金优402单产增加37千克,增产8%。表现出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2008年莎车县玉米播种面积3万公顷,玉米单产526.6千克,667米,其中复播地膜玉米2.3万公顷,种植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的77.8%,复播地膜玉米平均单产533.6千克/667米^2,常规玉米平均单产520千克/667米^2,地膜玉米比常规玉米667米增产13.6千克。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团从辽宁盘锦水稻研究所引进水稻田丰208,当年进行品种对比试验,产量表现突出;第2年生产示范,667米^2实收产量783.4千克;2008年大田种植267公顷,平均667米^2产900千克,其中48公顷达1000千克。  相似文献   

11.
俞琦英 《新农村》2005,(3):11-12
水晶糯1号经2001年浙江省特种玉米区试,鲜穗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688.3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1.3%。2002年区试鲜穗平均亩产689.1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4.9%;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4.3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7.8%。大田生产一般亩产700千克。该品种生育期(出苗至采摘)93.2天,与苏玉糯1号相仿。株高225.3厘米,穗位高93.6厘米,果穗长筒型,  相似文献   

12.
俞琦英 《新农村》2005,(5):10-10
浙秋豆2号在2000年和2001年浙江省秋大豆区试中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分别为114.9千克和138.8千克,比对照品种丽秋1号分别增产10.2%和31.8%,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2.2千克,比对照增产36.3%。该品种全生育期95.7天。有限结荚习性,株高49.4厘米,主茎节间数13.3个.  相似文献   

13.
<正>浙凤糯7号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选育成功。该品种2004年区试平均鲜穗每667平方米产747.8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0.3%;2005年区试平均鲜穗每667平方米845.8千克,比对照增产17.3%;2年平均鲜穗每667平方米产796.8千克,  相似文献   

14.
俞琦英 《新农村》2005,(3):11-11
宜香优1577经2001年和2002年浙江省两年区试,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524.9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6.25%。全生育期139.8天,比对照汕优63长0.8天;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5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9%。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5.0万,每穗总粒数158.2粒,结实率89、3%,千粒重27.2克。据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精米率、碱消值达部颁食用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粒长、长宽比、透明度、胶稠度、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1905公顷,平均单产达391.2千克,比2002年全市小麦平均单产增产7.2千克。其中小麦667米^2产500千克以上面积达235公顷。现将小麦667米^2产500千克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美双抗4号是目前国内外棉花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通过双基因工程培育的高效抗虫棉新品种。2002年在库尔勒市胜利农场,7公顷示范田平均皮棉单产较中棉35号增产12.9千克/667米^2,增产率17.7%;2001年在库尔勒市托布里其乡及2002年在阿瓦提乡两年分点进行品种对比试验当中,皮棉单产较主栽品种中棉所35号分别增产16.1千克/667米^2、11.6千克/667米^2,增产14.4%、8.7%,  相似文献   

17.
1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 1.1丰产性好,高产稳产 2002年在国家南方稻区长江上游区试及生产试验中,平均667平方米产量比汕优63增产8.22%;2003年参加国家南方稻区长江上游中籼高产组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663.62千克,比汕优63增产11.18%;2005年安徽省新品种引种试验产量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18.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高大,单株有效角果625个、每果15粒、千粒重3.2克。种子含油率43.4%。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与对照相比低抗病毒病,低感菌核病。全生育日数225天,比川油21晚熟3天。2007年、2008年18点次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170千克比对照川油21增产8%,其中增产点次17个。  相似文献   

19.
新玉41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中熟高淀粉粮饲兼用玉米杂交种。2007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一、产量表现新玉41号于2005~2006年参加自治区北疆中早熟春播玉米区域试验,2005年区试平均667米2产量918.17千克,比对照新玉13号增产9.83%。2006年区试平均667米2产量897.20千克,比对照增产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我连引进种植鲁棉研21号,表现出丰产、抗虫、抗病、抗逆等特性。测产鉴定667米^2产籽棉504千克,皮棉单产212千克,同新陆中17号相比,平均667米^2增产籽棉87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