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利用东营市国家气象观测站2006年6月~2008年6月2 a的酸雨pH值测量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统计分析东营市酸雨污染状况和变化规律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对酸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酸雨气候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东营市2005年5月到2009年4月高空、地面气象资料和酸雨观测资料及环保局的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对黄河三角洲酸雨的气候特征和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防御对策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酸雨日数占黄河三角洲有效降水日数的53.7%,主要集中在6~9月与本地降水集中时段相对应.8~9月份酸雨出现的频率最高,3月最低.酸性降水最强出现在秋冬季,最弱出现在春季.酸雨的形成与当地的空气污染和上游地区的污染输送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7年1月到2009年6月业务酸雨观测资料和973项目酸雨观测资料,对凯里地区973项目规范化酸雨采样观测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得出凯里地区973项目规范化酸雨采样重要性和适用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东营市酸雨状况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靳军  郑丽娜  宿秋兰  梁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617-11618
应用东营地面观测站2005年9月~2008年8月的酸雨观测资料,分析了东营市的酸雨特征,并讨论了酸雨对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141个降水样本中酸雨频率为55.3%,11月最多,达100%,12月最少为25%;酸雨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秋季〉夏季〉冬季〉春季;酸雨的年变化趋势基本呈波浪状,但由于资料的年限较短,还需进一步总结订正;酸雨频率与雨量大小有密切关系,基本按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次序直线上升;农田长期受酸雨危害会影响土壤的pH值,农田土壤酸性与酸雨强度有正相关关系.当酸雨输入超过土壤缓冲能力时,土壤就会呈现酸化,使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由于酸雨是使农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建议加强城市排放的严格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另外还要合理利用土壤,尽量减少土壤的酸性,加强对农田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张运洲  朱明  文强 《农技服务》2012,(3):361-362,364
利用十堰市国家气象观测站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3年酸雨pH观测资料及相关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十堰市酸雨污染状况和变化规律以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就酸雨影响因素和酸雨对十堰市土壤、农、渔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国家基准站从1996年开始进行酸雨观测工作,已经积累了每场降水的酸碱度和电导率的资料.本文利用在工作中观测到的所有资料,对1996~2010年的酸雨资料分析研究了郑州市酸雨的变化.从1996年至今,查询翻阅了历年的资料,统计出历年来共测酸雨过817次,达到酸雨标准236次,还有历年的pH值的平均值,从资料上看,酸雨是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济南市近年酸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2012年济南市酸雨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大气监测资料,分析了济南市酸雨的年、季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关系。统计资料证明:近5年济南市的酸雨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强度上都呈现减弱趋势。降水pH值秋季最低,夏季最高;酸雨频率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分析得出,影响济南市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PM10和SO2;在偏东风影响下,酸雨污染严重;酸雨的发生也会受逆温影响,降水前1 d及当天均出现逆温时,酸雨出现频率最高;随着降水量的增加,pH值逐渐降低,中雨时酸雨频率最高;另外,雾和轻雾也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利用济南龟山国家基本气象站2009—2018年的10a年酸雨气象观测资料统计数据,分析阐述了近10a酸雨的年、月变化特征、pH和频率的关系。前5a的pH偏低,后5a的pH逐渐上升,说明出现酸雨的降水天气逐渐降低。pH月平均最大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2月。pH与频率在年变化和月变化中均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柳州碳酸盐岩区代表性土壤的酸雨淋溶模拟实验,大面积田间取样测试与历史资料对比及环境统计,结合重庆等地类似试验及调查资料的对比发现,柳州碳酸盐岩母质土壤环境中,由于存在易、难溶盐的双重缓冲机制等,对酸雨的化学行为具有很强的制约性,因而,酸雨的生态环境效应较其它铝硅酸盐岩区要弱得很多。为此,在具体评估不同地区酸雨的生态环境效应时,必须充分考虑土壤母质条件的差异的影响,不宜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0.
余欣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293-294
根据景德镇地区2006年7月1日至2008年7月31日的酸雨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酸雨的总体特征与月统计特征及天气形势,研究了酸雨与降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强酸雨率达72.6%,无酸雨率仅9.1%;6~8月酸雨平均pH值较大、酸度小、危害较轻,而12月至翌年3月则相反;二氧化硫与酸雨pH值呈反相关,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1.
近15年来厦门市酸雨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厦门市气象台酸雨观测站1992~2006年的资料,分析总结了近15年来厦门市降水酸度的时间分布特征,包括年均pH值和酸雨发生频率的变化,统计了酸雨逐月变化情况。结果认为厦门市属于重酸雨区,降水酸度及酸雨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月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利用枣庄市2003~2009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统计分析枣庄市降水pH值的年变化和月变化情况。通过对酸雨的变化特征分析表明:枣庄市降水酸性趋势越发明显,酸雨污染越来越重,并提出酸雨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秀娟  王兰芸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778-14780
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白城市通过2007~2008年酸雨监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和研究,得出大气环境的分析和评价,对白城市酸雨现象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利用滨州市2006~2009年酸雨观测资料,分析了滨州市酸雨的季节分布特性及在不同降水天气形态下酸雨pH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滨州市酸雨频率不高且出现时酸度较弱,酸雨频率冬春季明显高于夏秋季,降水酸度春季普遍低于其他三季;酸雨pH值总体趋势为随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呈"小雨偏碱性,大雨偏酸性"的特征。滨州市酸雨强度的变化主要受污染物排放量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蓟州降水酸碱度及发生规律,从而为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及降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09—2021年蓟州国家气象观测站酸雨观测资料,对该地区酸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蓟州区降水酸度明显降低,酸雨年发生次数和频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各个酸雨等级均呈逐年递减态势,且发生的酸雨多为较弱酸雨等级,8—11月为酸雨多发期,1—2月为酸雨偶发期;降水pH值、K值随降水量级的增大逐渐降低,偏东风对蓟州酸雨发生的贡献率最大。综上所述,蓟州区近年来酸雨发生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且降水洁净程度越来越好,大气环境治理成效显著。酸雨发生规律具有季节性,且与降水量和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广西酸雨时空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广西10个酸雨观测站2003~2008年近6年及南宁、百色2个观测站点1996~2008年13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对广西降水酸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西10个酸雨观测站年平均pH值均〈5.6,其中,有5个站年平均pH值〈4.5,说明广西酸雨较为严重。降水酸性的季节变化较明显,酸雨春、冬季较夏、秋季要强。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7~2013年前郭县酸雨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2007~2013年前郭县降水PH值年变化、季节变化和酸雨频率等,探讨了酸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pH值年平均值范围为5.40~6.20,呈波状上升趋势,酸雨频率呈波状下降趋势;前郭县酸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H值以冬季最低,夏季最高,酸雨频率为冬季最高,夏季最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2010—2018年辽宁省14个地级城市及县级市和县的酸雨频率、降水酸度、降水化学组分等方面,对辽宁省酸雨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为了解辽宁省酸雨状况提供最新的基础资料,为环境管理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孙民  王海翔  孙杰  范志军  姜洋  闫研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74-11976
通过对1992~2006年747次降水观测资料分析表明,商丘市15年间出现了强酸性降水,酸雨出现频率为10.0%,酸雨量为1248.6mm,酸雨量占总降水量的11.8%。1992、2005和2006年酸雨污染较其他年严重。一年中9、11和12月酸雨污染严重,2、6和7月酸雨污染较轻。秋季和冬季酸雨污染大于春季和夏季。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沿海城市城区和郊区酸雨观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2002-2003年福建省沿海11个城市的酸雨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850 hPa高度上的风场资料,探讨各个沿海城市城郊两地酸雨的时空分布及差异.2002-2003年,福建省多数沿海城市城郊两地酸雨污染程度有一定差异,城区降水酸度主要由局地污染物的化学属性所决定,郊区酸雨污染则受外来污染物的影响;四季气象条件和850 hPa高空风向的变化都对沿海城市城郊两地酸雨污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影响降水的酸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