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农业科学》2010,(10):11-15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一年。回顾总结过去五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未来五年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探讨"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明  廖丹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22-13723,1373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业电子商务是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首先给出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含义和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专家系统、精确农业、网络服务正在改变着我国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成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最有效的手段。"3S"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我国传统的农作科技和生产管理模式产生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显著地提高了区域作物生产和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定量化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是当代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共同选择,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国理应顺应农业发展的这一良好态势,立足自身农业生产的特点,研制符合我国农情的"3S"技术应用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使未来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既能满足农业管理部门和农田生产者的管理与技术要求,又能满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4.
蒙秀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04-15706
新中国党的农业政策历经了由个体农业—集体农业—家庭责任制三大发展阶段,期间经历了由"农业服务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发展战略的转变,既有成功,也有过失。认真研究党的农业政策发展进程,总结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民"增产增收"的问题成为农业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而发展特色农业正是改造传统农业,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户走上发展"特色农业"致富之路,并取得成功。作为礼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虽然农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农业特色不明显,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调整结构,  相似文献   

6.
农业推广的概念及其与农技推广和农村推广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国外"农业推广"和"农村推广"的提法也日益多见于我国有关文献中。本文重点阐述了"农业推广"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扼要指出了三者的含义及其区别和联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外"农业推广"所赖以存在的条件在我国也逐渐成熟。因此,弄清这种基本概念上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正确指导新形势下我国农技推广工作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在改革开放后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还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在像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这样的"老、少、边、穷"地区,农业现代化的任务更加艰巨。本文从麻栗坡县农业基本状况出发,探寻麻栗坡县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路径,希望对少数民族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重大任务。然而,要完成此项任务,必须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现状,必须顺应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发展趋势,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现代化新阶段所遇到的主要障碍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力做好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9.
依据发展循环经济的"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原则,将城市粪便处置方式分为"消耗型处理"和"效益型处理"两大类模式;针对我国对城市粪便农业资源化利用的重视程度不够、法律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结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管理上加强执法力度和技术上提供强力支撑,是使城市粪便农业资源化利用得以有效落实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推进农业信息化,建立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建设农业信息化不能照搬国外经验,追高设备、高投入,要结合国情、省情采取有效方法,走低成本道路,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信息化。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提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口号,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廊坊市按照"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地处京津腹地的独特优势,打造成为环渤海区域"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北方鲜明特色的代表性城市。廊坊市区同时要建设大量的生态园、植物园、果园与采摘园等均有利推动该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休闲农业发展概况、休闲农业发展的类型和特点、休闲农业的功能、存在问题及改进办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燕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504-14506
结合循环农业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三农"问题矛盾突出;农业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农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食的需求。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我国循环型农业发展的4大创新模式:农业种养结合模式、休闲观光型发展模式、生态整合模式、农业副产物再利用型发展模式。各地要在不同的功能区选择或创造使用不同类型的循环农业模式,以更好地利用农业资源,降低农业能源投入品消耗,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农业,为应对国际挑战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李美尔 《农业与技术》2012,32(4):192-193
农业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基础,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速度和水平。而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三农"工作的开展,所以必须不断加强我国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中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本文将简单分析我国当前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中存在的一些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微言     
"我国的农业目前还属于分散型,所以农业物联网需要感知农业资源、环境、生产、产后与服务信息.这是物联网农业应用发展的基础。" --11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在以"农业物联、改变生活"为主题的农高会首届新丝路·农业物联网发展大会上表示,物联网就是要为居民餐桌上的食物提供产地环境、产后储存、加工、物流运输、营销供应链管理与品质安全的可追溯系统.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是典型的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省份,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薄弱,发展现代农业相对困难。通过深入思考,结合工作实际,在总结"十一五"甘肃农业取得辉煌发展的基础上,对甘肃"十二五"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行浅述。  相似文献   

16.
姚寿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92-19495
基于"杨格定理"和"斯密定理",通过对有关历史文献的梳理,从历史演变角度,分析了我国历史上农业专业化发展情况和不发展的原因。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专业化的不发展是由人口压力、交通滞后、技术停滞和城镇及工业化发展战略等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形成分工程度低、市场规模小、农业商品率低和农业专业化不发展的循环。并指出打破这一循环的关键是提高分工度,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的多维解析与理想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姜国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055-14057
从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2002年三农问题作为重要的战略问题的提出,中国的农业发展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就是这20多年的时间使中国农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使中国农村得到了巨大改变,使中国农民得到了巨大实惠。这些对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取得的成就分析,就目前农村产业结构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农业发展的"红色"、"绿色"、"补贴"、"保险"、"村官"模式。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农业电子政务的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农业电子政务发展情况,分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农业电子政务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斌  刘仁梅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372-372,374
分析指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完成"三大任务"的需要,是顺应经济发展"三大趋势"的需要,是迎接"三大挑战"的需要,是克服"五低"矛盾的需要,是协调区域间农业资源利用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豆志杰 《农业与技术》2010,30(3):102-105
文章从有序和无序的辩证关系出发,论证了建立在:"序"基础上的管理哲学,并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提出把加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创新和推进农业的城镇化和产业化进程作为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