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沈一跃 《南方农机》2023,(5):113-115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是国家重要战略,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之笔。地方高校在乡村振兴中应勇立潮头,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紧跟国家政策,成立了湛江乡村振兴学院,全力发挥自身资源、信息、文化、人才等优势,用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学校建立了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培养了一大批乡村振兴的人才,助推了当地客家文化、民宿文化、茶文化的发展,参与打造了吴川“空港特色小镇”,在遂溪县螺岗小镇举办了“献礼百年华诞,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书画展,将艺术创造贯穿美丽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增强了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内生动力和自身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2.
吕若南  孙鹏 《南方农机》2022,(17):117-119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建设是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建设是近年来新兴的文化发展趋势,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提供多种优势,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课题组针对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数字素养不足、文化内容无法满足群众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提出了强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支撑体系、优化乡村文化产品的内容和传播空间等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路驰驰 《南方农机》2024,(2):98-102
乡村整体空心化、乡村文化边缘化、乡土人情冷漠化使得乡土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难以有效发挥本位功能,正面审视乡村文化建设现状对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发作用。基于此,笔者从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入手,详细分析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发现乡村文化面临着价值观被迫解构、文化资源浪费、文化组织纰漏浮现、文化生活活力减弱等问题。并针对乡村文化困境,提出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规范乡村政府治理、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农民的主体性等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破解之法。研究结果表明,探寻乡村文化振兴新思路,有助于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凝聚乡村精神文明共识、激发乡村振兴内在驱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是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数字下乡政策实施的必然结果。当前,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给予乡村文化新的发展机遇和出路,为了加快以文化带动社会整体发展的步伐,更好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通过解析数字化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指明当下乡村文化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如短期回报与长期发展失衡、文化自信消解与乡土性弱化、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短板突出等矛盾,还存在探索空间。基于此,研究小组希望借助开发创意产品、优化传播策略、完善公共文化等手段来逐步解决问题,以明确未来文化数字化建设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通过百余年奋斗而积淀下的精神瑰宝,对于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有着重要影响。分析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和融入的困境,提出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开发红色文化利用的新形式、加大基础硬件设施的投入、丰富红色文化的宣传推广的新举措,以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是指运用涵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手段推动乡村产业体系重构,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引擎,通过数字技术的嵌入和应用,实现农村产业体系优化和人居环境改善,构建宜居宜业的智慧乡村。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之策,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依托。目前,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梗阻,主要体现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存在明显供给缺口、乡村数字化技术人才短缺等。为此,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进程中,需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实现乡村数字化转型;强化涉农要素有效供给,强化乡村数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个体赋能。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数字乡村战略的不断深化,数字技术的发展场域正逐渐向农村转移,数字赋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和重要支撑。通过利用技术赋能乡村产业、生态、文化、治理、服务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促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化振兴、治理转型和共同富裕。然而,当前广大农村地区面临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数字专业化人才匮乏、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以及数字政策保障有缺位形成的现实挑战,制约着数字技术与乡村建设的深度融合,未来还需要不断强化数字技术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心乐 《南方农机》2023,(23):102-105+132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快乡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乡村文化的价值作用进行了详细梳理,认为其不仅可以宣扬乡村文明理念、引领乡风文明,还可以构建农民的精神家园、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和实践路径。结果表明,未来的乡村文化建设应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将文化资源的静态保护与活态利用有机结合,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形态和新的文化自信,让文化因子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以此改变乡村文明的落后面貌,为实现乡村振兴树立深厚的文化自信,满足广大乡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9.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和创新引擎。乡村振兴,乡村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在当前农村空心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应该关注青年人才如何服务乡村以及如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逻辑。项目小组从青年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着手,剖析了青年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困境。要破除青年人才引不进、留不下的难题,建议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培训、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乡村,为青年人才返乡就业清扫障碍,提升农业人才整体素质,助力乡村人才更好发展,进而更好地服务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郭凡凡 《南方农机》2023,(14):98-101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更是助力共同富裕的根本之策。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助力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必由之路、有效方式,这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了思考与启迪。基于此,笔者认为,筑牢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基础,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进农业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引领农民朝着共同富裕之路奋力迈进。要聚焦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借助数字技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建设,推进乡村治理模式转型;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发力,以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打下良好基础,促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设“三化同步,五位一体”的路径模型,将数字化生产、经营与治理作为县域农产品品牌价值提升的新路径。【方法】课题组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专题组座谈法和案例分析法,以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及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安徽省当涂县石臼湖地区的当涂螃蟹品牌为实际案例,对当涂螃蟹的发展现状和痛点问题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设计提升地区品牌资产价值的路径。【结果】构建了当涂县“三化同步,五位一体”的路径模型,通过生产、经营、治理三方面的数字化,“农村合作社+物流公司+高校+政府+营销公司”五位一体的模式,建立了可视化溯源体系、智慧物流体系、新媒体营销体系。【结论】该路径模型切实有效,通过多主体共同努力,齐力推动当涂螃蟹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够带领农户增产增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赵庆兰  施若  金桃 《南方农机》2023,(10):103-105+109
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关键的资源配置力量。农村金融数字化发展可通过融合科技力量、调整组织方式、优化业务流程等方式纾解传统金融存在的成本高、风控难等痛点,因此研究农村金融数字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题组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数字化支持贵州省乡村振兴的实践状况,从农村普惠金融与科技融合度、农村金融科技应用、农村金融数字化人才、数据资源价值等方面探讨了农村金融数字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建议。通过促进农村普惠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创新,突破农村金融科技应用的局限性,加强农村金融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农村金融数字化服务乡村振兴的数据基础,可以促进农村金融更好地服务于贵州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推动金融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提高农村金融数字化服务水平,可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多元主体的新型金融需求,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智慧旅游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在乡村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都致力于让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文章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分析吉安市当前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提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与对策,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吉安样板。  相似文献   

14.
燕婉  张细幺  陈颖丽  陆靖 《南方农机》2023,(18):113-116
【目的】文化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当前乡村文化人才缺失、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应用较少、文化特色产业得不到更好发展等同质化问题。【方法】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法、走访调查法、资料分析法等方式,对江苏省无锡市的部分乡村群众进行调查,总结分析了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措施。【结果】文化场所是群众进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但是没有去过的人数占比较大,存在文化活动场所设施不够完善、乡村创新型人才缺口大、创新开发力度不足等问题。可以通过重视乡村文化队伍培养、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科技结合等方式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促使城乡居民走向共同富裕。【结论】乡村振兴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不仅要发展经济,更要注重乡村文化的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刘洋 《当代农机》2024,(2):91-92
介绍了数字农业的内涵以及沈阳市推进农业数字化现状,分析了数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沈阳市数字农业转型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手段的加持下,电商行业的发展日益成熟,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随着商品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购物体验。该文以数字经济赋能电商行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出发点,对当前北方农村农产品电商发展薄弱地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引导当地更好地进行农产品电商体系建设,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甘肃乡村文化特点,提出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合理化对策,以此来加快甘肃乡村振兴工作进度。  相似文献   

18.
刘溢文  曾秀兰 《南方农机》2022,(17):107-111+116
乡村全面振兴最关键、最基础的是乡村人才振兴,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专家服务队发挥着很大作用。以清远市为例,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考察了清远市对组建专家服务队的做法,了解了专家服务队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效。调查研究发现,专家服务队面临着人才结构欠缺合理、内部沟通较少,凝聚力小、服务浅尝辄止、忽视农民主体地位等困境。因此,为保证专家服务队的发展,持续赋能乡村振兴,政府应完善人才队伍结构、促进专业人员的有序流动、做好专家的保障服务,而服务队自身也应做好有效沟通、持续培养乡村本土人才、提高服务质量。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可学习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林福谢 《南方农机》2023,(9):115-117+121
实施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引导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服务,同时也要积极重视乡村本土人才的培育。职业教育因独特的优势,对乡村本土人才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在乡村中开展职业教育有利于提升乡村文明、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培养出符合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群体。基于此,笔者阐述了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还存在社会地位感知较弱、服务能力弱、教育发展不平衡和相关制度不健全等难题,提出了要充分挖掘职业教育的效用,通过加强职业教育自身内核建设,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优化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加强法制建设,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专业化、技术化、智能化的高素质农业人才,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金鹏  金兴胜  陈冬杰 《南方农机》2023,(20):128-131
当前,数字技术正加快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数字乡村建设备受关注。课题组从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村旅游业和农村合作社四个方面分析了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同时梳理了数字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的机遇,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电子商务和电商平台的搭建、农业物联网和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和农资供应链金融的简化、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等。基于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机遇,课题组以乡村人口为抓手,提出了结合数字技术,发展乡村产业带动乡村人口回流的措施:发展多元化农业、以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乡村社区文化等。结果表明,数字化农业在不断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将传统的乡村转变为数字乡村,数字乡村的发展带动乡村人口逐渐回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