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总结和分析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分布物征及饲用价值,表明亚高山草甸和山地五花草甸是理想的夏季放牧地,为了使草地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对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科学管理,使五台山草地资源能持续利用;持续发展;(2)建立豆科+禾本科混播人工草地;(3)发展季节性畜牧业;(4)建立畜牧业绿色食品基地;(5)开展草地生态旅游;(6)充分发挥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在教学和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巴基斯坦的高山草地、亚高山草地、温带草地、山前丘陵草地和干旱草地5种类型草地的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认为引起草地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地载畜量过大和不合理的利用。通过设立专门的草地管理机构,制定科学的草地管理政策,加强草地管理,采取诸如不同类型草地引入适合的优良牧草品种等,改良草地、增加良种畜的饲养量,以及大幅度减少生产性能差的畜群,对草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加强对牧民的培训及其它相应的措施,使草地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巴基斯坦的高山草地,亚高昌地,温带草地,山前丘陵草地和干旱草地5种类型草地的利用现状调查的分析。认为引起草地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地载畜量过大和不合理的利用。通过设立专门的草地管理机构,制定科学的草地管理政策,加强草地管理,采取诸如不同类型草地引入适合的优良牧草品种等,改良草地,增加良种畜的饲养量,以及大幅度减少生产性能差的畜群,对草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加强对牧民的培训及其它相应的措施,使  相似文献   

4.
虎林市以小叶樟为优势种和建群种的天然草地共有15.12万hm^2,分4等6级。年产可利用牧草总量72万t,可供载畜量97万个羊单位,但目前草地实际利用率仅为20%。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天然草地,首先要提高对草地经济与生态价值的认识;其次,要重视对草地的科技力量与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强规划管理,为企业提供稳定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另外,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投身养殖业,加强畜牧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与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培训工作.因地制宜的发展草食型畜牧业。开创虎林节粮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畜牧业之路,这也是未来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那曲地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俞联平  高占琪  杨虎 《草业科学》2004,21(11):44-47
以那曲县为列,通过对草地畜牧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客观分析,提出了当前那曲地区草地畜牧业进行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相关措施和对策.即加强天然草地的保护和建设,提高草地抗逆性和生产能力;草畜并重,将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养畜相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科技、教育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天然草地的有效管理等.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云南省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县,发展草地畜牧业在气候条件、区位优势、天然草地资源及各种农副秸秆资源等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但江城县草地畜牧业也存在着天然草地退化严重、草畜矛盾尖锐、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低等不利因素。确保江城县草地畜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重视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次,应将肉水牛业作为未来的发展重点;第三,加强科技保障及社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草地气候变化及对畜牧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了内蒙古草地自然环境特点及重点草原区分布的基础上,讨论了气候变化的现状、特点及对内蒙古草地的影响。利用Century模型,模拟预测了草地气候变化的未来趋势,提出了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宏观对策和具体措施。内蒙古草地具有先天的环境和生态脆弱性,气候变化集中体现在整体暖干化、增温强度大、时空变化多元、复杂和极端气候事件增多4个方面,使脆弱性加强,畜牧业经营的风险加大。气候变化的影响有正、负两方面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草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和对气象灾害的影响方面。总体表现为多数草地区草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提高,但气象灾害的危害程度和范围加大,增加了生物灾害的可能性。为此,在宏观方面建议,首先应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掌握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规律;其次是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提供及时准确的气候变化信息服务;第三是政府部门应加强抗灾能力建设,变被动抗灾为主动预防;第四是根据预测的未来草地生产力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畜牧业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提出的具体对策建议包括:加快全面建立和完善牧区饲草料储备制度和市场、流通制度的步伐;鼓励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在逐步减轻草地放牧压力的情况下,促进草地自身生态好转;在沙地草地植被恢复重建中,应以草、灌植物为主;加强人工、半人工和改良草地建设及健全和完善草原防灾减灾体系。  相似文献   

8.
皖东南草地资源丰富,近10年来草地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因地制宜的对草地进行改良,可为发展草食畜禽业开辟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草地土壤肥力的来源,土壤基本养分对草地生产的作用,草地植物与动物对养分的需求量及缺乏症状,说明了加强草地营养管理以及维持草地生态系统营养平衡的重要性,指出增强对土壤肥力和营养管理是提高草地生产能力、保证草地生态系统平衡、保障草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草地土壤肥力及其营养管理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草地土壤肥力的来源,土壤基本养分对草地生产的作用,草地植物与动物对养分的需求量及缺乏症状,说明了加强草地营养管理以及维持草地生态系统营养平衡的重要性,指出增强对土壤肥力和营养管理是提高草地生产能力、保证草地生态系统平衡、保障草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海西州天然草地资源现状及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慧清  李世雄 《草业科学》2010,27(6):153-157
根据2005-2009年对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然草地资源的监测结果发现,目前该州天然草地可划分为高寒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高寒草甸、低地草甸和高寒草甸草原6类;海西州可利用草地面积不断减少,与2007年相比,2008年和2009年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分别减少226.07和169.31万hm2;各类型草地鲜草总产量大幅度降低;草地连年超载过牧,且逐年加重,2005、2007和2009年全州草地分别超载13.97、26.56和33.94万羊单位;草地生态破坏,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退化现象。分析海西州天然草地资源现状,建议对现有天然草地实施封育保护,加强人工草地建植,调整畜群结构,严格控制放牧强度。  相似文献   

12.
<正>草地资源监测是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对草地资源的监测,了解草地生产力变化、资源数量动态等,可为制定畜牧发展及草地利用规划、核定草地载畜量、保持草地资源永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江西草地资  相似文献   

13.
李成保 《青海草业》2012,21(2):44-46
经调查,兴海县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2.31%。其中,严重退化草地面积为1.14×104hm2,中度退化草地8.8×104hm2,轻度退化草地10.97×104hm2;草地退化使草地产草量从1982年的2760kg/hm2下降到2002年的1575kg/hm2,下降了42%;掠夺式放牧、鼠虫害严重、毒杂草蔓延、“四滥”不禁及人口快速增长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依法治草,加强草地建设,科学合理利用草地,加强教育等措施保护草地。  相似文献   

14.
对兴海县草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从加强退化草地治理,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建立防风固沙体系;以草定畜,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等方面提出了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赤峰市草地蝗虫治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蝗虫对赤峰市草地造成较大危害,其发生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掌握草地蝗虫发生和分布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治理策略:(1)加强草地管理,合理利用草地资源;(2)加强对主要蝗虫种群的监控;(3)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4)进行综合防治,具体包括草地改良、物理方法、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6.
西藏那曲地区在长期的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下,对草地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管理,片面追求牲畜头数,因此,该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超载过牧现象,导致草地资源退化加剧,草地畜牧业生产难以可持续发展。对那曲地区草地资源保护及草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该地区天然草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该地区加强草地管理、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草地畜牧业和草地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草地生产现状和草地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宝田 《中国草地》1994,(2):67-69,44
本文综述了北京市草地资源及其特点。针对草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应该采用草地建设新技术,建立节粮型草地畜牧业饲料生产体系,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草地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加强草地土壤修复状况的定量化表征,以毛乌素沙区天然草地与人工灌溉饲草料地为研究对象,对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及其与颗粒分形维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分形维数为2.352.54;人工草地沙粒含量、分形维数大于天然草地,有机质含量小于天然草地。研究认为,土壤颗粒含量分形维数与粘粉粒、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沙粒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能够定量表征土壤颗粒性状变化,可作为评价沙、退化草地土壤退化程度的定量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完善草地畜牧研究与生产,系统论述了草地畜牧理论及实践体系。草地生态系统过程决定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属性,其资源属性决定生产草食牲畜的利用途径,发展形成草地畜牧业。基于草地营养循环,草地畜牧过程由草地放牧亚系统及储料饲喂亚系统构成基本封闭的循环系统;基于能量流动和生产实践,草地畜牧过程由草地资源生产及草地资源利用、产品输出构成一个开放的线性系统,二者统一于放牧场内发生,放牧场是草地畜牧管理的基本单元。草地畜牧学是草地畜牧业的理论基础,研究草地资源生产、草地营养供给与牲畜营养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学科。草地畜牧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为草地土壤培肥、草地资源生产、草地资源利用。割草与放牧饲养为草地资源利用的基本方式,产量与有效营养浓度乘积的最大值或累积最大值是草地割草或放牧利用关键,放牧能是草地放牧所特有的能量消耗组分。草地放牧饲养需要有计划、有规定、有处方,形成计划放牧;草地储料饲养需要有目标、有预案、有设计,形成设计饲养;最终提高饲草转化率及饲养效益,实现放牧场管理的某一特定目标。草食牲畜饲养经历了零散饲养、连续放牧饲养、划区轮牧饲养及集约大规模饲养的发展阶段。草地畜牧为粮食节约型肉品生产途径,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肉品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并具有积极的生态意义和富民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阿坝州草地资源及畜牧业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剖析出阻碍阿坝州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出加强对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高寒草地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快草地建设步伐,努力提高草地第一性生产是阿坝州草地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