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不同间作物对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明林茶间作对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以不同间作茶园的土壤为材料,以单作茶园土壤为对照,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间作沉香的茶园土壤,N、P、K含量略低于单作茶园,但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4.7%;间作野花椒的茶园土壤,N、P、K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2.7%、22.9%、17.4%、7.2%;间作香樟树的茶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3.8%、8.4%.说明,进行林茶间作对改善茶园土壤性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覆盖与间作对亚热带丘陵茶园生态的综合调控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覆盖稻草与间作白三叶草对亚热带丘陵幼龄茶园的生态综合调控效果及对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常规管理茶园(清耕茶园)为对照,连续4 a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并采用DPS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两种生物措施均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了土壤养分的供应状况,提高了茶树土壤关键层次(0~20 cm)和关键时期(4~6月)的水分含量,获得了不同观察时刻、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多种调控效果,延缓和缩短了高温和干旱时间,抑制了杂草的生长,增加了天敌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减少了虫害发生率,促进了蚯蚓的生长,使茶树-立地环境-伴生生物群落处于良好的自我动态调节状态。【结论】两种生物措施综合调控了茶园生态环境,改善了茶叶品质,显著增加了茶叶产量,间作白三叶草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探讨油菜、圆叶决明和樱花分别间作茶园对土壤养分、茶园生物多样性以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茶园间作油菜、圆叶决明和樱花后,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分别为20.27,21.57,22.81 mg/kg,与对照相比无差异;土壤全氮含量均值分别为1.15,2.02,1.58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土壤全P含量均值分别为83.27,71.98,109.63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土壤全K含量均值分别为:101.89,72.21,80.16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茶园间作油菜和樱花后茶园内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益害比显著提高,分别为1.584和1.815,2.2∶1和3.1∶1;茶园间作圆叶决明后多样性指数和益害比指数降低,为0.799,1.6∶1。圆叶决明间作茶园和油菜间作茶园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248和0.108,低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物种均匀度为0.279,高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与对照茶园的昆虫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95。圆叶决明间作茶园茶叶产量最高,为1 753.08 g/m~2,显著高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和油菜间作茶园茶叶产量分别为:1 280 g/m~2和1 097.16 g/m~2,均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显示茶叶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为正相关性,与茶园生物多样性存在负相关。可以得出:圆叶决明间作茶园可以显著提升茶园土壤全氮含量,樱花间作茶园可以提高土壤中全磷含量,油菜间作茶园可提高土壤中全钾含量;茶园间作樱花可提高茶园益害比;茶园间作圆叶决明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茶叶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茶园间作枣树,不仅可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增加产出,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现从品种选择、栽种季节、种植密度、施肥、病虫防治等方面对该间作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促进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茶园生态控草提供理论依据,以茶单作茶园为对照,采用5点取样法研究茶-芋间作茶园夏季杂草的种类/群落结构及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类茶园中主要杂草有20科37种,其中,茶-芋间作茶园有17科24种,杂草科的数目较对照(16科30种)多,但杂草种类数目较对照少。茶-芋间作同时期杂草田间密度和物种丰富度较对照显著降低,最高株防效达92%,夏季6-8月平均株防效为73. 6%;茶-芋间作可改变茶园杂草群落结构,显著降低优势杂草的危害程度。单作茶园的优势杂草为尼泊尔蓼、丛枝蓼、薄叶新耳草、野茼蒿和碎米荠,茶-芋间作茶园优势杂草为野茼蒿、薄叶新耳草、蕺菜、宽叶母草和尼泊尔蓼。 相似文献
7.
广西农垦茶叶研究所从七十年代开始以茶作为二线作物在橡胶行间间种。橡胶受寒害后,在八十年代茶叶已上升为我所生产经营的主要经济作物。在原橡胶行间间种茶叶,茶叶面积仅占土地面积的35~52%,橡胶毁于寒害后,空出了48~65%适林地,无疑对土地、水、热资源是严重的浪费。龙州片的国有农场,都是从胶茶间作形式转产茶叶的,普遍存在土地不合理利用的情况。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场的经济效益,我所于1986年起先后在东北茶区间种龙眼、诃子等经济作物,又于1997年在东南茶区间作甘蔗。通过大田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 相似文献
8.
幼龄茶园间作适宜作物,尤其间作豆科作物(花生、黄豆)是当前幼龄茶园管理中控制杂草、提高茶苗成活率的有效方法,既能精耕细作、培肥地力。为丰产茶园奠定基础,又能实现以种促管,以短养长,增加茶农收入的目的。清棵能有效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进程,提高花生根系生长能力和养分吸收能力,增加侧枝发育数量和质量,实现增产增收。试验表明,清棵处理单株总果数为16.2个,比CK单株总果数多1.5个,饱果数多2.7个,百果重多2.4g,实收亩产比CK增加37.83kg,增长24.31%。 相似文献
9.
10.
生态茶园建设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适制性与当地自然地理条件,从园地、品种、茶苗及其栽培、管理等方面对信阳茶区良种生态茶园的建设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有机肥的施用在缓解茶园土壤酸化、改善茶园土壤物理性状、增加茶园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合理施用有机肥,能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本文介绍了有机肥的种类,分析了有机肥对茶园土壤的影响,具体包括土壤pH值、物理性状、养分、微生物等因素,指出了施用有机肥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为有机肥在茶园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年来广西部分茶园茶树黄化现象,探讨茶树黄化原因及解决方法。通过对茶树病虫害观察、土壤化验分析和茶树黄化矫正等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黄化茶园由病虫害引起外,大部分是由于土壤pH值偏高而影响对铁的吸收造成茶树黄化。而引起pH值偏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含钙丰富的石灰岩土壤上过多施用碱性肥料使土壤趋向碱性,少施甚至没施有机肥料又使其缓冲能力下降;二是因长期使用富含钙离子的地下碱性岩石水(自来水)浇灌,导致酸性土变成碱性土。通过施用硫磺粉、硫酸亚铁、大量元素水溶肥和EDDHA-Fe肥等4种肥料进行矫正,在短期内均有效,并随用量加大效果明显。矫正后的持续性,取决于土壤酸性环境的维持时间。在不得不使用碱性水(自来水)浇灌时,采用淋水结合施用发酵硫磺肥的方法来保持土壤的酸性环境,可达到防止茶园返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从大学园林景观建设的指导思想、大学园林景观建设的再认识、大学园林景观建设的包容性与多样性、大学园林景观的价值等内容, 阐述了大学园林景观建设应向生态和谐的层次提高, 营造美学价值与生态学价值相统一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5.
16.
对永春县418个茶园耕层土样的调查表明,土壤pH <4.5的酸化型茶园是永春县中低产茶园的主要类型.酸化的成因主要有土壤因素、茶树自身因素和人为因素等;通过生态茶园建设、化学改良、增施有机肥和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改良酸化茶园. 相似文献
17.
18.
茶叶安全生产一直是茶产业生产关注的重点,而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治也是研究的难点。本文综述了恩施市茶园主要病虫害,概述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冬季清园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以期为茶园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福州市北峰茶园3种经营管理模式对土壤养分、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规模经营模式的土壤pH值较小户精细经营提高1.6,差异显著;土壤速效钾含量比小户精细经营和小户粗放经营分别提高29.48 mg/kg、33.83 mg/kg,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土壤铬含量分别比小户精细经营和小户粗放经营减少6.10 mg/kg和4.97 mg/kg,差异达显著水平;土壤铜含量比小户粗放经营降低10.00 mg/kg,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探讨生物有机肥在茶园上的使用效果,在6年、3年生茶园设计不同的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分别为CK1、CK2),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生物有机肥0.80 kg/hm2、休眠期后喷施生物菌液10 mL/hm2(分别为T1、T3),施生物有机肥0.80kg/hm2、休眠期后喷施生物菌液10 mL/hm2(分别为T2、T4),观测茶树乌牛早物候期、百芽重、发芽密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无论是在6年生茶园还是3年生茶园,施用生物有机肥、休眠期后喷施菌肥对茶树物候期影响效果明显,与对照相比茶树芽萌动提前3~5 d;一芽一叶期和一芽二叶期比对照提早2~4 d;施生物有机肥、休眠期后喷施菌肥能显著提高春茶产量,与对照相比,T1、T2、T3、T4处理分别增产38.3%、13.6%、27.4%和17.1%,以T1处理芽萌发最早、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