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低,增长缓慢.制约生活消费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居民收入低,增收难度大,粮食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教育支出增长过快,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落后等.通过增加可支配收入,加大国家投入,降低农村居民生产性支出比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转变消费观念等主要对策,可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2.
新疆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其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斐  黄静 《现代农业科学》2009,(6):216-218,227
通过对新疆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其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消费具有惯性、受以往消费习惯影响;家庭经营纯收入对人均纯收入贡献最大,其消费支出弹性也最大;工资性收入主要贡献于储蓄,与消费呈较弱的负相关。应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优化农民收入结构,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家庭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消费水平以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3.
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一直是经济界争论的焦点。基于1978—2009年度时间序列数据,从宏观和动态的角度,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收入以及消费之间的关系。动态分析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影响不同,短期看,财政支农支出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但对农村居民消费则具有挤出效应;长期看,财政支农支出不仅可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并且对农村居民消费也会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9—2013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建立文化消费函数模型,分析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实证研究发现,整体来说,文化消费习惯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影响最大,超过了纯收入、文化价格和居住;这些因素对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即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收入弹性最大,文化消费习惯对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影响最大,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对文化价格变动最为灵敏;居住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影响较小。并提出培育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习惯,提高各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加大对西部、中部农村文化供给的财政支持力度,对农村居民进行文化知识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韬  孙勇  韩茜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572-5573
对1999~2008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通过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据此建立了农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的长期均衡模型。结果显示,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需求的基本因素,且现在收入的增长对消费的增长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建立社会保障网,改变消费观念等方式从根本上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最终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结果,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1985-2010年中国各个地区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数据,计算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数据特征显示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从1985年到2010年间整体上呈持续扩大趋势.构建农村地区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计量模型,计量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支出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农村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会抑制农村居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7~2013年统计数据,选取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年期存款利率等变量,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主要影响因素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新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新疆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农村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利率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有非显著抑制作用;目前抑制新疆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持续增收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为提高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农村消费新热点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中国农村的消费现状,介绍了灰色关联度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步骤。通过分析农民消费与8项基本生活消费支出的灰关联度,得出了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宏观和微观因素。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从时间和截面序列及全国角度出发,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了东、中、西部地区及全国范围内农民消费与其宏观、微观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度。结果表明,农民消费需求已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开始逐步转向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农业信息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保障等宏观因素是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医疗保健、家庭设备及文教娱乐用品是农民今后消费的重点。基于此,提出了相关对策: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畅通信息系统等。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国2000—2015年农村社会保障和消费等统计数据,以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农村社会保障消费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的消费效应。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呈现较快的增长,地区差异明显,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步扩大;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挤入效应,且东部地区的挤入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储蓄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社会保障收入、上一年人均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了显著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分配不同,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统筹城乡视角,研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选取1985 ~ 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性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建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的回归模型,运用计量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当期消费与当期收入、滞后1期的消费、滞后1期的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存在短期均衡关系,当期收入是决定本期消费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政策建议,以提高我国农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1.
广西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主要有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根据1980—2010年广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水平建立消费函数模型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影响广西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工资性收入对消费的弹性不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弹性最小。因此,要拉动广西农村的消费需求,必须改革农村生产经营制度,努力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甘肃省民族地区782户农村居民入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消费环境、消费观念以及人口学特征等因素对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规模的增加会导致居民消费支出减小;民族家庭的自主消费水平比汉族家庭低,而边际消费倾向却高于汉族家庭;家庭结构对居民消费支出也有显著影响;如果居民家庭中有成员在城镇工作或家庭中有经商活动,则其消费观念的变化会导致其消费支出发生变化;居民所在村通公路,以及市场与居民居住地的距离缩短等均会增加其消费支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其受教育水平、改变他们的消费观念、注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扶持等改善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马惠子  赵邦宏  玄永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26-16328,16331
选取2000~2010年河北省农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的时序数据,运用了计量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出影响河北省消费需求的主成分,然后与因变量河北省人均消费支出进行回归,进而得到主成分回归,并对主成分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均生产总值、就业率、收入差距与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呈正相关;消费价格指数、少年儿童抚养比、一年期利率与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呈负相关;老年抚养比、人均医疗支出与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呈显著正相关。提出了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发展河北省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村居民消费;以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农村的医疗保健制度,解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4.
沈素素 《安徽农业科学》2012,(17):9515-9516,9519
在综述、比较国内外有关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基础上,从农户、企业、政府视角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村消费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农村教育,更新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有效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振农民消费信心。  相似文献   

15.
运用2000—2019年宁夏农村居民8类商品消费支出及消费价格指数构建LA—AIDS模型,采用ITSUR估计法对宁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宁夏农村居民随着收入增加,生存型消费支出比例逐步下降,发展享受型消费中的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的消费富有收入弹性,具有巨大增长潜力,但文教娱乐和其他商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占比增长较慢。因此,建议通过合理增加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资源投入、加速重塑农村居民新型消费习惯和有效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等优化其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6.
王建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11):6857-6858
基于统筹城乡视角,研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选取1985~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性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建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的回归模型,运用计量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当期消费与当期收入、滞后1期的消费、滞后1期的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存在短期均衡关系,当期收入是决定本期消费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政策建议,以提高我国农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基于总量和分类支出的视角,从宏观层面对地方政府民生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1998~2011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民生财政支出确实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尤其是对以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为主的发展享受性消费的挤入程度要大于以衣食住为主的基本生存性消费;但在民生财政具体分类支出方面影响却存在着差异,即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挤入效应,而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支出影响微弱。因此,在稳步扩大民生财政支出比重的同时,应注重优化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等,全面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1—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运用Stata软件,对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该成为新消费刺激的热点;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观念的改善和城镇居民消费示范效应的显现,农村的消费更加多元化,消费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未来建立农村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对于刺激新消费热点,以及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冯瑛  郭素华  陈建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18-12221
以安徽省为例,依据2004~2009年《安徽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对2003~2008年安徽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差距进行了测算,并通过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分解,分析了各类消费的变化及其内在原因。结果表明,食品和居住消费支出的差异变化是引起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他各项支出所占比例较小,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影响不大。据此,提出了缩小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相关政策建议:一是提高农村居民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二是完善教育和医疗体制改革;三是加强农村道路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0.
借助《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及其他8类消费支出等数据,建立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从边际消费倾向、信息购买能力、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需求.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需求水平较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拓展农村信息市场是促进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