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靖远松叶蜂的发生与治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是近几年发现为害油松的一新种叶蜂。1990年在山西省沁源县发现以来,发生面积逐年迅猛扩大,到1996年已达9.38万hm2,为害空前猖獗。1991年—1994年山西省连续四年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该文简要介绍了靖远松叶蜂在山西省的发生与防治概况,并提出了靖远松叶蜂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飞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以来,靖远松叶蜂在关帝山林局的油松林内猖獗为害,以幼虫取食油松2年生以上针叶,该虫一年1代,以茧内预蛹越冬。7月上中旬为孵孵化盛期,幼虫蜕 皮4次-5次。10月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在树冠投影范围内的地被物下结茧越冬。该虫的发生及危害,阴坡大于阳坡,纯林大于混交林。在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害虫发生面积大而集中连片,且蔓延速度快的情况下,宜采用飞机喷药防治法。飞防时间在关帝山为8月中旬。每一架次  相似文献   

3.
王虹 《山西林业》2021,(2):46-47
靖远松叶蜂属于膜翅目、叶蜂科食叶害虫,对油松为害较为严重,在甘肃省靖远县首次发现.介绍了靖远松叶蜂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对靖远松叶蜂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硫污染对靖远松叶蜂暴发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从SO2 污染角度探讨靖远松叶蜂 (DiprionjingyuanensisXiaoandZhangHymenoptera :Diprion idae膜翅目 ,松叶蜂科 )的暴发原因。室内模拟污染的实验表明 ,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SO2 (日最高浓度 2 5 5 μL·L- 1 )熏蒸过的油松针叶后 ,平均相对生长率比对照增加了 17% ,并且差异显著 (n =5 ,α =0 0 5 ,P =0 0 17)。这充分说明经一定浓度SO2 污染的油松针叶可促进靖远松叶蜂的生长 ,从而有利于SO2 污染区的靖远松叶蜂暴发成灾。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在高浓度SO2 (5 10 μL·L- 1 )熏蒸下的油松针叶平均相对生长率比对照减少8% ,且差异显著 (n =5 ,α =0 0 5 ,P =0 0 1)。高浓度的SO2 污染可能抑制靖远松叶蜂的生长。野外实验中 ,SO2 污染区油松的有虫 (靖远松叶蜂 )株率和地面平均茧密度大于非污染区。另外 ,关于SO2 污染对靖远松叶蜂暴发的促进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探索。SO2 污染区油松针叶的全硫含量显著大于非污染区 (α =0 0 5 ,P =0 0 9) ,全氮含量小于非污染区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太岳山,关帝山的油松林遭受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为害,笔者经化学药剂筛选试验,及人工剪虫枝和挖茧防治试验,探索出一套防治该虫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章综述了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了靖远松叶蜂两性引诱作用、信息素的化学分析和室内外生测、信息素诱捕器的设置技术以及信息素在种群监测上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7.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出了持续控制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XiaoetZhang)的对策,即:加强虫情监测,建立综合管理系统;改善林分结构,充分发挥林分本身的持续抗性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保护利用现有天敌资源,开发利用生物及仿生物制剂等。  相似文献   

8.
靖远松叶蜂对松叶蜂醇丙酸酯的林间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靖远松叶蜂雄蜂对其它松叶蜂性信息素的进一步林间反应表明:(2S,3R,7R)-3,7-二甲基-2-十三碳醇(松叶蜂醇)丙酸酯和(2S,3R,7S)-二甲基-2-十三碳醇(松叶蜂醇)丙酸酯的混合物对雄蜂的引诱作用最强。因此认为,松叶蜂醇丙酸酯的这两种异构体很可能是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可应用于种群监测等。  相似文献   

9.
利用病原菌防治害虫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2003年4月从山西省灵丘县下关林区油松林内采集的越冬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formisTsaietLiu幼虫的僵虫尸,经实验室分离、培养和鉴定后得到的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菌株,用2×108孢子/mL、2×107孢子/mL和2×106孢子/mL3种浓度的孢子液对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XiaoetZhang幼虫分别进行室内和林间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室内感染4龄幼虫校正致死率分别为83.37%、78.82%、62.05%,LT50分别为5.794d、6.237d、7.603d;感染5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8.23%、59.1%、45.79%,LT50分别为7.244d、8.414d、12.274d;林间感染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26%、54.21%、38.23%,LT50分别为16.788d、19.187d、30.2d。结果表明靖远松叶蜂幼虫校正死亡率与白僵菌孢子液浓度呈正相关,与LT50呈负相关,与龄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依据调查资料,对靖远松叶蜂各虫态发生期、发生期期距、发生期与物候的关系以及发生期预测预报的应用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制定了靖远松叶蜂发生期期距表、成虫羽化期信息素监测线形图,总结出期距法预测、信息素引诱监测和物候预测法等预测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11.
靖远松叶蜂(Dipion jingyuanensis)是危害油松的重大森林害虫,1994年定为新种。该文对其形态、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主要天敌作了深入研究。此虫在山西省沁源,一般一年1代,以芯内预蛹(拟)在落叶层下越冬,成虫于6月间大量出现,少数有滞育现象,两年完成1代,雌雄性比为1:0.6每雌产卵120粒~229粒,有孤雌生殖现象,幼虫共8龄,每头幼虫取食针叶60根左右、纯林、疏林、阴坡虫口密度大,靖远松叶蜂病毒(NPV)、白僵菌、金头赘寄蝇、大山雀等22种天敌是制约该虫种群数量的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靖远县哈思山自然保护区对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影响其发生、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靖远县哈思山林区主要危害油松,1年发生1代,以茧内预蛹幼虫在枯枝落叶层下、杂草基部或其它地被物下越冬,少量预蛹幼虫在树枝上结茧越冬。靖远松叶蜂的发生与林分因子、地形地势关系密切,发生程度一般表现为疏林重于密林,纯林重于混交林,长势弱的林分重于长势好的林分,阳坡重于阴坡。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接官亭林场,对靖远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靖远松叶蜂在接官亭林场1 a发生1代,以茧内预蛹在枯枝落叶层下、杂草基部、苔草层下或其它地被物下越冬、越夏。5月上旬开始化蛹,下旬为化蛹盛期。成虫于5月下旬始见,6月中旬为盛期。卵与成虫相伴出现,6月中旬卵开始孵化,6月下旬至7月初为盛期。8月下旬至10月中旬,老熟幼虫相继坠地爬行寻觅适宜场所结茧。  相似文献   

14.
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雄蜂对其它松叶蜂性信息素的进一步林间反应表明:(2S,3R,7R)-3,7-二甲基-2-十三碳醇(松叶蜂醇)丙酸酯和(2S,3R,7S)-二甲基-2-十三碳醇(松叶蜂醇)丙酸酯的混合物对雄蜂的引诱作用最强。因此认为,松叶蜂醇丙酸酯的这两种异构体很可能是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可应用于种群监测等  相似文献   

15.
靖远松叶蜂两性引诱及求偶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表明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的处女雌蜂对林间雄蜂具有极强的引诱作用,而雄蜂、雄茧和雌茧对林间雌蜂和雄蜂没有引诱作用;雄蜂对装有处女雌蜂的诱捕器的趋性行为反应是明显和强烈的,主要表现为在下风口的雄蜂逆风向诱捕器飞行,接近诱捕器时呈明显的“Z”字形飞行轨迹;雄蜂的求偶行为与雄蜂对处女雌蜂诱捕器的趋性行为基本一致,雌蜂的求偶行为主要表现为用前足摩擦触角,腹部做伸缩运动并振翅;温度、风速及降雨等气候因子对求偶行为的影响很大,较适宜的天气条件为晴天、温度25℃、风力小于3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