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虾养殖围隔生态系浮游细菌的数量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对虾养殖围隔生态系浮游细菌的数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细菌数量波动在(0.41~10.63)×106ml-1之间,平均为(4.29±2.44)×106ml-1。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细菌数量逐渐上升,细菌数量昼夜间呈现较大波动。细菌数量与水温、总有机质的化学需氧量(TCOD)、溶解态有机质的化学需氧量(DCOD)呈现显著正相关,与颗粒态有机质的化学需氧量(PCOD)、浮游动、植物生物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对虾养殖实验围隔中的固氮作用及其氮输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振雄 《水产学报》1999,23(1):40-44
1997年6~10月,以乙炔还原法进行了不同放养模式下对虾养殖实验中生物固氮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各围隔中,对虾单养(Y-4)和对虾+海湾扇贝(Y-5)的固氮作用较高,均值分别为2.62μgN/(L·hr)和2.65μgN/(L·hr);对虾+罗非鱼+缢蛏(T-5)的最低,为1.53μgN/(L·hr),对虾+缢蛏(Y-6)和对虾+罗非鱼(Y-7)的分别为2.30μgN/(L·hr)和1.89μgN/(L·hr)。各围隔中固氮速率较高与水体有效氮含量较低及有效氮磷比值不高有关。水层固氮蓝藻主要为蓝球藻(Chrococus)和念珠藻(Nostoc)。估算各围隔实验期间固氮作用输入分别为Y-4∶17.72g;Y-5∶19.63g;Y-6∶9.05g;Y-7∶10.59g;T-5∶7.99g。  相似文献   

3.
光合细菌在对虾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黄美珍  张瑞涛 《福建水产》1996,(1):27-34,10
光合细菌(PSB)是一种水质净化营养菌,它不仅可净化水质,同时菌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通过生物食物链的作用,促进对虾生长,达到增产稳产的目的,1989年我们利用自己分离培养的光合细菌(NO.1和NO.3)进行虾塘增产及优化水域环境的综合试验,获得良好的效果。1990年我们进一步扩大试验面积,以PSB作为主要的强化管理手段,在同一地点,管理方式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施用光合细菌后,虾塘水质得到改善,病害减少,产量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对虾池塘养殖生态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了解养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指导健康养殖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对虾池塘养殖生态系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生态学角度阐述了对虾养殖生态系统的特点,提出对虾养殖生态系统的建立和维持要以去除过剩的营养盐为目标,注重进行物流和能流畅通的立体养殖体系和多池循环的综合养殖体系的定量研究与模拟,以实现对虾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光合细菌优良菌株选育及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由于防治虾病采取换水和投抗菌药物,这对于防治虾病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因受换水条件所限,加之近海区富营养化,降低了换水的作用;而大量施用抗菌药物,不仅成本过高,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为此,省科委于1992年给我所下达了“光合细菌优良菌株选育及养虾技术研究”课题,旨在利用光合细菌可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  相似文献   

6.
光合细菌在对虾养殖中应用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前,虾池水质严重污染,虾病蔓延是对虾养殖中的两大主要危害。随着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及对虾养殖业由粗养逐步向半精养、精养技术的发展,虾池底质和水质的污染负荷越来越重。虾池内投喂的过剩残饵,对虾的排泄物以及动植物尸体,经微生物分解,不仅消耗大量的O_2,而且产生很多如NH_s、H_2S、NO_2~-等影响对虾生长的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同时助长了病原菌的滋生和蔓延,继而出  相似文献   

7.
养虾方式,不仅关系到经济效益,而且涉及到养虾业的发展前途。作者从国内外养虾方式的发展沿革得出:半集约化生态系养虾方式是原始生态系养虾(粗养)方式的上升和发展,是适于我国条件,并可使经济、生态效益同时兼得,又是生态防病的一种好方式。  相似文献   

8.
9.
对虾养殖池塘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齐振雄 《水产学报》1998,22(2):124-128
用六个面积25m^2,不同对虾放养水平,52000,60000,75200尾/hm^2的池塘围隔进行了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投放的饵料,肥料分别占氮总输入的49.7%~54.5%和47.5%~50.1%,占磷总输入的30.0%~34.7%和65.1%~69.9%。在支出项目中,收获对虾占氮磷总输入百分比分别为9.06%~11.5%和3.02%~3.94%,沉积氮磷量为其主要支出项目,分别占总  相似文献   

10.
厦门对虾养殖水域异养细菌和弧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厦门三个主要对虾养殖区水体中异养细菌和弧菌的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对虾养殖水环境中,异养细菌和弧菌的数量与水温、盐度、氨氮、化学耗氧量的水体营养指数密切相关,弧菌可作为高温季节有机污染的一个指标,弧菌的数量与对虾对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虾池生态系统溶解有机碳及颗粒有机碳的周日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国才 《水产学报》1999,23(3):266-270
对两个海水养虾池溶解有机碳(DOC)及颗粒有机碳(POC)的周日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OC的浓度,14:00~18:00下降,18:00~22:00升高,之后又下降,周日波动幅度为3.22mg/L(1池)及1.24mg/L(2池)POC浓度白天(6:00~18:00)升高,夜间(18:00~次日6:00)下降,周日波动幅度为1.28mg/L(1池)及1.26mg/L(2池)。POC浓度高的虾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在1994年7月至9月间莱州湾海水养罗非鱼围隔生态系浮游植物优势种、叶绿素浓度与理化因子的关系。各浮游植物优势种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基本一致,但其相关程度不同,主要优势种卵形隐藻、海洋原甲藻和扁藻与各理化因子的关系最紧密。从总体水平上,各种理化因子对浮游植物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TN>pH>TP>NO2-N>DO>COD>SD>NH4-N>PO4-P。氮磷对浮游植物的相对影响取决于氮、磷的比值。在本实验条件下,适宜的 TN/TP为 18左右。施鸡粪和投饵两种养鱼方式中,氮和磷分别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本文还就浮游植物变动对罗非鱼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对虾养殖池沉积环境中TOC_TP_TN和pH垂直分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袁有宪 《水产学报》1999,23(4):363-367
1995年冬季,测定了青岛地区四个池龄10年以上的对虾养殖池不同层次沉积物中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和pH并研究了其垂直分布。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TOC和TN污染较底层严重,泥质虾池表层污染较泥沙质更严重。沉积物中TP为输出过程而导致缺乏,TP的受扰动层与TOC和TN的污染层基本一致。沉积物的pH无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虾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动态收支平衡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溶解氧是对虾养殖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养殖生物的生长[孙耀等1987,李健等1993,胡钦贤和陆建生1990]。我国对虾养殖大部分属于半精养方式,其特点是投饵和有限度的换水,且由于近几年病毒性虾病的频繁爆发,促使养殖向全封闭或半封闭养殖方式转化,从而使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平衡管理成为对虾养殖中的焦点问题。目前,有关养殖水体中溶解氧动态和过程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人做了许多的工作[林斌等1995,臧维玲等1995,Brune1991,Madenjian1990];尚未见养殖水体中溶解氧收支平衡模式方面的研究和报道。1 实验虾…  相似文献   

15.
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对虾血淋巴、对虾组织捣碎液以及煮沸冷却海水)、三种不同浓度(1%、2%、5%)的对虾血淋巴以及三种不同温度(8℃、12℃、25℃)培养和研究了一种能侵入对虾体内并引起对虾大批死亡的寄生纤毛虫——蟹栖拟阿脑虫。其结果是,在血淋巴及组织液中,纤毛虫繁殖非常迅速,短时间内即可达高峰(大于10~5个/ml)。其繁殖速度与温度成正比。在8℃时,繁殖到高峰期需5~6天,12℃时,需3~4天,而25℃时仅需1天。纤毛虫的繁殖密度与对虾血淋巴浓度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虾塘养殖水环境中氮磷营养盐的存在特征与行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孙耀 《水产学报》1998,22(2):117-123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讨论了虾塘养殖水环境中氮磷营养盐的存在特征与行为,在该水环境中,IP的季节变化相对平稳,而IN则在养殖中后期变化幅度较大,IN和IP的垂直分布均匀;IN的形态分布有显著的季节变化,且与开阔浅海不同,NO2N也成为IN的主要存在形态,IN与IP比值始终较低,且IN在虾养殖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处于贫瘠水平,从而构成该养殖水环境中初级生产的限制因素,而相对较高密度的浮游植物,则是缩短该  相似文献   

17.
何志辉 《水产学报》1993,17(1):24-35
本文根据1988—1990年对吉林省镇赉渔场养鱼池的生态学调查材料,论述了鱼池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初级和次级生产量、有机碳的平衡、能流和生物能量收支。一年约有28.3—51.4%收入有机碳沉积池底。各池鱼产量约为总收入能量的4.7—10.2%;鲢鳙产量约为浮游植物毛产量的5.1—13.7%;鲤产量约为人工饲料能量的6.5—13.1%。浮游植物和细菌的能量有55.2—81.4%为浮游动物所利用,18.4—22.4%为鲢鳙所利用,仅0.2%为底栖动物所利用。  相似文献   

18.
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虾的生物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1年和1992年6月~7月的调查,描述了黄海北部近岸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等的分布,鱼类和幼对虾的食性,分析了各种生物的竞食关系。估算了体长3 cm 幼对虾的生态容量为14.7亿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