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为了解大豆新品种铁豆75在不同地点的种植适应性,为铁豆75在辽宁省示范与推广提供依据,2013年在辽宁省5个地点进行了品种适应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点种植铁豆75,株高为75.0~105.3 cm,主茎节数为12.0~21.6节,分枝数为0.3~5.5个,单株荚数为42.2~76.0个,单株粒数为84.4~139.3粒,百粒重为16.8~25.5 g,产量为1 919.3~3 373.5 kg/hm 2,籽粒粗蛋白质含量为39.23%~42.97%,籽粒粗脂肪含量为 20.33%~21.92%。 相似文献
4.
5.
7.
8.
9.
大豆新品种豫豆18号的选育崔润芝,田保明,李延军,许景菊(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豫豆18号(原郑84240-B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高产、稳产、早熟、抗病、抗裂英、优质大豆新品种。1...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简述了齐河县政府从组织保障、质量监管、服务意识三个方面打造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为研究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趋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开封市农科所大豆研究中心和开封正大公司联合于 1 995年开始承担国家外专局农业引智项目 ,引进大豆高代品系材料 2 5份 ,在对其进行辐射处理并系统选育后 ,成功育出开豆四号大豆新品种。经试验示范 ,该品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产量高开豆四号在各试验、示范中 ,平均亩产 2 5 0kg ,较对照增产 30 %以上 ,部分高产地块达 30 0kg/亩以上。目前 ,开豆四号已被全国 1 6个省、市引种、试种 ,其适应地区已基本界定 ,即在石家庄以南 ,武汉以北 ,连云港以西 ,陕西安康以东的广大地区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作用。2 抗倒伏 ,不裂荚 ,品质优该品种…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地点种植大豆品种铁豆101,进行田间调查、室内考种多类项目适应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铁豆101播种后出苗良好,出苗期与各地播种期基本一致;花色、叶形、荚熟色、茸毛色、脐色等农艺性状稳定一致,均抗病、抗倒伏;受各地天气及地理条件影响,开花期、成熟期、生育期、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完整粒率、虫食粒率、褐斑粒率、紫斑粒率、未成熟率、霜霉粒率、其他粒率、百粒重、亩产量、增产比、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大豆籽粒脂肪含量均不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的技术探索和试验示范,笔者从采穗圃营建、采穗圃管理、穗条采集、蜡封、贮藏及档案记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区域性核桃良种采穗圃营建技术,旨在提高我市核桃采穗圃营建质量和穗条产量,为下一步区域核桃基地品种改良、提质增效工程的优质接穗来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如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兴旺?这是值得研究的紧迫而现实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认为: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突出标志;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其次,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将其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传统产业缓慢发展;第二阶段:1978~2000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第三阶段:2001~2011年,新型产业不断涌现;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乡村产业绿色“转型”。 第三,指出了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产业门类少、生产规模小、产业层次浅、产业链条短、生产效率低、特色产业弱、品牌产业缺、产业环境差、产品质量低和缺乏竞争力。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遵循以下6大原则:“三农”并重原则、“三效”并举原则、“三产”融合原则、城乡共进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并采取10项具体措施:(1)制定战略规划;(2)改造传统产业;(3)发展新兴产业;(4)延长产业链条;(5)拓展农业功能;(6)打造产业品牌;(7)优化生态环境;(8)鼓励返乡创业;(9)培养乡村人才;(10)强化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6.
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通过对不同基因型小麦不同试点产量、品质和抗性等指标的综合评价,筛选出适于淮北地区不同类型茬口的产量潜力在9750kg/hm2以上且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的品种。综合分析产量性状、农艺性状、根系特征和电解质渗出率得出,新福麦1号、金禾9123、许科1号、中麦895、华城3366、郑7698、济麦22、淮麦29和宿553丰产性和抗性表现突出,适合淮北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18.
皖豆系列大豆品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安徽省 80~ 90年代通过审定命名的“皖豆”系列 19个大豆品种的系谱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认为皖豆系列大豆的核心亲本是徐豆 1号 (占 68 4 2 %)和 5 8-161(占 5 2 63 %) ,核心亲本的应用虽然育成了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的品种 ,品种间血缘关系的相近又意味着遗传基础的狭窄 ,这可能是大豆有性杂交育种产量没有重大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后在育种亲本组配上 ,充分利用本省丰富的大豆资源特别是高蛋白资源 ,以现有育成品种和当地优良地方品种为基础 ,结合引进和利用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 ,开展有性杂交和理化诱变 ,拓宽遗传基础 ,提高品种的生产潜力和适应性。同时还要大胆创新 ,探索诸如大豆杂种优势利用及其他育种途径来迅速提高大豆单产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