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洋  翟付顺 《绿色科技》2022,(7):175-179
以大运河沿岸区段业态更新为切入点,以大运河聊城城区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法、数据分析和比较法,对大运河聊城城区段与活力较强的苏州平江历史街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将其业态种类、构成与分布组合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大运河聊城城区段现存业种缺失、业态构成与业态分布组合不合理、业种缺乏地域文化特色、历史遗留利用不充分、街区空间...  相似文献   

2.
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一个分支,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通过对重庆市观音桥商业步行街实地调研,分析其外部空间现状,认为其存在边缘空间利用率低、空间变化单一以及交通拥堵等问题。藉此,提出注重边缘空间的利用,丰富线性空间景观,合理规划交通流线等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业产业》2013,(Z3):84-86
"商圈"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地产、百货业的商业聚合,是吸引顾客消费、具有规模性的空间方位。商圈的内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政策导向、卖场门店布局、区域竞争、生活中心转移以及相关商业聚集等方面产生内在和外在的变化。由于市中心地价贵、房租高,并不适合低成本扩张,家居卖场一般都选址于可辐射中高档住宅区、交通便利的郊区。上世纪90年代至今,北京家居卖场商圈皆呈沿环线向外发展之趋势。目前北京家居卖场主要形成了四大主要商圈:北四环商圈、  相似文献   

4.
基于重庆市大学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研究了大学生的消费时空行为特征,并从性别、年级、专业类型、高校区位、月生活费水平、消费兴趣及出行方式7个影响因素的时空特征及其关系,分析得出了重庆市大学生不同消费行为时间、空间的决策结果。结果表明:大学生消费行为在时间-空间二维模型中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工作日学生趋向于在下午至晚上选择"近校消费",周末及节假日晚上消费人数比重最大,消费地点范围广。研究发现,高校与商圈空间距离是大学生消费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大学城商业业态和商业空间的发展规划与布局提供参考依据,其影响因素为商业的快速发展减小阻力,为大学城商业面向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的合理调整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昌平区南口镇采石场历史较久,地形复杂,生境条件丰富,通过近20年自然恢复已有些许绿植覆盖,现已定为矿区生态修复项目地区,但所调研区域未进行统一修复。通过统计数据对废弃矿区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不同生境的分布情况、优势种的占比以及物种对其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南口采石废弃地生态现状进行了结果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城市高密度建成环境中绿色空间的拓展途径有限,绿地规模和绿化效果受到诸多限制。选取广州高密度建成区商业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对万胜广场、天环广场及白云绿地中心3个商业综合体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不同功能定位或建成密度的背景下微绿地的现状,提出用地有限情况下,应充分挖掘空间资源营造微绿地,以改善局部环境和景观效果为目标,并提出建设策略:综合运用多种绿化手段,活化场地内的碎片空间,丰富中庭景观设计,为美化城市景观、节能减排、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及转型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调研成都、重庆、深圳等地投入使用的太阳能路灯,以及整理国内外近30年来的相关文献,对太阳能路灯的组成原理、系统设计、安装调试、研究现状(优缺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琪 《广东园林》2018,(6):12-17
鼓浪屿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但在旅游经济发展热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冲击。以鼓浪屿龙头路为例,通过路段现状空间环境调研及古今对比,辅以腾讯宜出行热力图分析作参考,从空间及人文两方面出发,研究其发展状态,以期为龙头路下一阶段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发现,龙头路作为鼓浪屿最聚人气的历史街区,历史空间大体保留完好,但历史文化氛围缺失,原有的侨民文化气息弱;同时作为商业街区,商业业态辨识度低,缺乏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黄冷雨 《绿色大世界》2012,(11):205-206
指出了沿街店铺数量庞大,大部分存在店内阁楼(夹层)住人现象。这类店铺一旦失火,人员难以逃生,是亡人火灾的高发场所。探讨了通过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明确的工作格局,以清除此类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的提速,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也逐步从建筑优化发展到业态改善。以上海市奉贤区五四村为例,在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结合"田园超市"的发展模式,分析了其景观设计中现存的乡村感、特色化、艺术化等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了美化建筑立面、构建田园超市、提升村容村貌、改善水质水景、优化生态业态等发展策略,以期为五四村的发展提供新的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埃塞俄比亚是咖啡原产地,经实地调研、访问专家、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考察了埃塞俄比亚的咖啡生产情况,扼要介绍了埃塞俄比亚咖啡生产的历史和现状.旨在为我国咖啡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调研评估某省8家已开展危险废物鉴别的重点企业,结合企业的产品方案、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工艺、原辅材料、鉴别对象处置、例行监测等危废鉴别中前置条件,深入论证了危险废物鉴别项目的鉴定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了目前的危险废物鉴别体系、鉴别流程及危险废物监管现状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及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在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甘肃野生沙葱驯化栽培、人工大田丰产栽培和温室反季节栽培的历程和现状,并总结了研究项目成果转化及推广的历程和现状,对沙葱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展望。这将为相关从业人员开展沙葱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并对沙葱产业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边惠琴  许艳  杨悦  王勃 《绿色科技》2019,(2):187-188
以临洮县洮阳镇为研究范围,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的方式,应用实地调查资料与数据对洮阳镇耕地流转情况进行了研究,基本摸清了洮阳镇耕地流转现状,分析了影响流转的主要因素和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云南花椒产业转型升级,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查阅官方报道、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了2015—2023年云南花椒产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境和发展优势,从政策制定、科学研究、提升品质和打造品牌等角度提出了花椒产业转型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以生态恢复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豫西黄土丘陵区林草植被现状和治理模式的实地调研,研究和分析林草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机理,对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浙江国有林场实地调研与资料整理,介绍了其当前现状发展现状,并从政策、组织、经营、人才等多方面对其未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业产业》2013,(10):84-86
“商圈”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地产、百货业的商业聚合,是吸引顾客消费、具有规模性的空间方位。商圈的内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政策导向、卖场门店布局、区域竞争、生活中心转移以及相关商业聚集等方面产生内在和外在的变化。由于市中心地价贵、房租高,并不适合低成本扩张,家居卖场一般都选址于可辐射中高档住宅区、交通便利的郊区。  相似文献   

19.
基于融合与共生的理念,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总结了河下古镇历史空间肌理特征,针对其公共空间缺失、商业环境薄弱、文化气息稀薄、建筑立面风貌断裂等问题,提出了分类保护、整治和修复的策略,并对河下古镇"两街两区"进行了举例设计,以提升河下古镇公共空间环境宜人性、艺术性、趣味性,融入红色文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为了厘清杨家溪自然保护区现状特点,提高保护水平,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结果表明,杨家溪自然保护区虽然存在生态环境多型性、生物物种多样性、生物物种稀有性、动植物区系过渡性和人文风景景观丰富性等优点,但存在致命的脆弱性,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