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 Pallasi)是重要的经济鸟类之一。具有肉用、羽用和观赏等经济价值,因而深受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1982—1983年期间,在镜泊湖附近收集到的野生雉卵,在人工孵化和饲养条件下,连续观察记录外部形态及行为的变化,定期测定体重体长及其它外部器官的生长发育,所获资料经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 Linn-aeus)也叫野鸡、山鸡、环颈雉。是世界上重要的猎禽。它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作为珍贵的高蛋白低脂肪(含蛋白质28.94%,脂肪0.98%)的野味佳肴在世界久负盛名。雉鸡适应性强,繁殖快、较易驯化,很多国家早有呼吁人工繁殖。所谓“放养”即是人工繁殖的雉鸡生长到一定日龄释放到某一特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linnaens)是鸡形目,雉科,雉属的经济鸟类,俗称野鸡或雉鸡.由于他的适应性强,繁殖较快,为了食用和狩猎的目的,世界许多国家(英国、美国、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日本等)已于本世纪中期开始大规模人工繁殖.我国环颈雉养殖业起步于八十年代初期,虽然较晚,但是因为经济效益较高(一只活环颈雉可换10.5美元或人民币40  相似文献   

4.
环颈雉(Phasianus coechicuspallasi)是鸡形目中体形较大的鸟。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为人们所喜爱,羽毛艳丽可做美术工艺品,其肉、脑、肌胃可入药。一只活环颈雉可换回10.5美元外汇,折合人民币30元。  相似文献   

5.
白鹳(Ciconia ciconia Linnaeus)是珍贵的涉禽.鹳科,分为三个不同亚种,其中东北亚种(C.c.boyciana)体大(112厘米),喙黑;新疆亚种(C.C asiatica)体亦大,但喙红色;还有欧洲亚种(C.C.ciconia)体小(102厘米),而具红喙.白鹳种群今昔东北白鹳,亦称黑鹳白鹳,分布在中国,苏联,朝鲜及日本.苏联,早在1893年,塔恰诺夫斯基在黑龙江流域首次发现东北白鹳.直到1956~1957年,在布列亚河、辛甘河和黑龙江所围成的沼泽地中确定白鹳的繁殖(1957).后在  相似文献   

6.
前言灰喜鹊Cyanopica cyana(pahas)属雀形目Passeriformes,鸦科Corvidae系pahas 1776年在西伯利亚达乌尔地区定的模式种。国内分布有6个亚种(指名、兴安、东北、华北、青海与长江亚种)。灰喜鹊是一种广栖性的食虫鸟类。它的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2004年至2006年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5种生态环境中雉鸡(Phasianus colchus)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亚高山草甸带雉鸡密度为0.067只/hm2,针叶落叶林带雉鸡密度为0.112只/hm2,针叶林带雉鸡密度为0.217只/hm2,针阔混交林带雉鸡密度为0.398只/hm2,林缘、灌丛、河滩、农耕田带雉鸡密度为0.338只/hm2.种群密度的高低与植被类型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 关于通过细胞接合使苏云金芽抱杆菌的一些质粒进行转移的现象,首先是Gonzalez 等报道的,他们曾发现了一个高频率的质粒转移,特别是含有50 MDa 前毒素基因的质粒可以从苏云金芽孢杆菌Kurstaki 亚种HD_(73)转移到腊状芽孢杆菌(形成品体的HD_(73)的衍生物)或苏云金芽孢杆菌thuringiensis 亚种HD_(200)同时也发现了从Kurstaki 亚种菌株(HD_(263—1))  相似文献   

9.
闽江河口湿地鸟类监测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1月—2004年4月,对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的鸟类及生境进行监测,调查共发现鸟类12目26科80种和亚种,其中水禽8目12科54种和亚种。该湿地鸟类主要以越冬和迁徙停歇鸟类为主,越冬水禽约2万只,主要是雁鸭类、鹬类、鹭类和鸥类。最多录得黑脸琵鹭(Plataleaminor)15只,卷羽鹈鹕(Pelecanusphilippensisccrispus)29只,鸿雁(Ansercygnoides)1000多只。发现福建鸟类新记录白领翡翠(Halcyonchlorisarmstrongi)和黄脚银鸥(Laruscachinnans)。  相似文献   

10.
东北梅花鹿种群现状与生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别名花鹿。梅花鹿为多型种,世界上已记录有8个亚种,除日本岛上的两个亚种外,在我国记录有6个亚种。分布在我省内的,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1940年波进和宫林将我国东北、华北和等地的林蛙合并为一个亚种--欧洲林蛙中国亚种.它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新疆、西藏等省区也有分布,以东北三省为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12.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叶蜂科叶蜂亚科小臀叶蜂属等5属叶蜂标本总计226号,经鉴定分为5属25种。其中:小臀叶蜂属1种、侧跗叶蜂属13种、凹唇叶蜂属1种、合背叶蜂属9种、壮并叶蜂属1种;包括6科学新种:短突小臀叶蜂、棒角侧跗叶蜂、普通侧跗叶蜂、朱氏侧跗叶蜂、侧跗叶蜂、开室凹唇叶蜂,2新亚种:环丽侧跗叶蜂黑股亚种、宝岛合背叶蜂红鳞亚种;5甘肃新记录种(含3亚种)和12已知种(含5亚种)。  相似文献   

13.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分属于苏芸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23个 H-血清型的30个亚种和3株新分离菌株孢子囊超薄切片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苏芸金杆菌30个亚种的芽孢和伴孢晶体在孢子囊中形成的部位、形状及数量有所不同。大部分亚种的伴孢晶体位于孢子囊的一端,以单个晶体存在于孢外膜之外,只有幕虫亚种(Subsp.finitimus)的伴孢晶体位于孢外膜之内。在孢子囊中晶体的形状分别为菱形、方形、圆形、不规则形。其数量大多数为一个。从不同森林土壤中分离到的87052、85020、85040三株菌,其中87052菌株伴孢晶体为圆形,与已知圆形伴孢晶体的亚种形态特征相似,其它两株菌在形态特征上与已知 30个亚种在孢子囊的超微结构上有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天蛾(Sphingidae)是鳞翅目中一类体型较大的昆虫,全世界约有1000多种。我国1980年和1983年科学出版社分别山版的《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二十二册)》及《中国蛾类图鉴》共收录记载了全国天蛾科45个属124个种(亚种)的昆虫。天蛾是农、林及多种植物的害虫,为摸清天蛾的种类、掌握其分布情况,弄清楚它们的生活规律,从1978年起到1984年止,我们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共采集到各种天蛾标本297件。经鉴定计28个种(亚种),分别隶属于5个亚科,21个属。现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15.
一、沙棘属的种类及地理分布沙棘系胡颓子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本属共有4种9亚种,其中沙棘(H.rham-noides)分为9个亚种,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的温带地区。亚洲主要分布于西北利亚及贝加尔湖地区,中国黄土高原,中亚,横断山及喜马拉雅山地区;欧洲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北岸地区及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其中我国有4种5亚种,分布于西南、西北及华北诸省(区),详见表1。据现有资料记载,陕西仅有一亚种——中闰沙棘(H.rh-amnoides subsp.sinensis),主产本省北部。由表1看出,我国西南(或横断山)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引自澳大利亚东部的桃金娘科伞房属4个树种或亚种在广东省德庆试验点的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10年生时,4个树种或亚种生长量最大的是斑皮柠檬桉,其次是大叶斑皮桉(Corymbia henryi)、柠檬桉和斑皮桉,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0.2026、0.1748、0.1634和0.0526 m3;与8年生时比较,4个树种或亚种在10年生时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材积增长均在15%以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Ⅰ内,柠檬桉和大叶斑皮桉3个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种源间胸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树高和单株材积无显著差异;在试验组Ⅱ,斑皮柠檬桉和斑皮桉的3个生长性状在树种或亚种、种源、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以单株材积高于对照为选择目标,选出柠檬桉3个种源4个家系,斑皮柠檬桉4个种源11个家系,大叶斑皮桉2个种源3个家系,共计9个种源18个家系,分别占参试种源和家系总数的50%和19.4%。  相似文献   

17.
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采用无人机跟踪调查及访问调查对云南江城县、思茅区和景洪市交界活动的野生亚洲象群的种群数量、种群结构及分布动态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分布有3个象群,种群数量总计为45头,其中,成年雄象7头,亚成体雄象3头,幼体雄象2头;成年雌象27头,亚成体雌象1头,幼体雌象4头(含一头新生象)。根据中国亚洲象种群、亚种群的划分方法,将该区域活动的亚洲象群体命名为西双版纳-普洱种群中的江城亚种群。年龄结构和性比分析结果显示,该亚种群中雌象占比(72.7%)明显高于雄性(27.3%),性比适当;处于繁殖(75.6%)和未繁殖(24.4%)年龄的个体比例较高,年龄结构合理,呈增长型亚种群。数量大、年龄结构、性比合理、活动范围较大,且与其他亚洲象群之间交流频繁是本亚种群长期保持数量稳步增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双条杉天牛和粗鞘双条杉天牛的鉴别和分类地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粗鞘双条杉天牛Gressitt(1951)鉴定为双条杉天牛的一个亚种,本文作者从二者分布区域虽有重叠;但成虫外形,外生殖器和幼虫形态各异,寄主习性又各有不同,认为粗鞘双条杉天牛不应是亚种级,而应提升为种。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截至1995年牯牛降动植物种类调查达到2432种(包括亚种及以下等级)。1996年以来结合林业生产实践,先后新发现包括波环卷蛾在内的9种野生动植物。本文就其名称、形态和习性特征等逐一进行初探分述。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动物考察队在环江县木论林区考察中,采集到一种叫短尾鹪鶣的鸟。短尾鹪鶣在我国原记录有两个亚种,一是分布在云南的滇西亚种,另一是分布在广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的广西亚种。考察队采到的标本与原采的两个亚种有明显的差别,不但颜色较为深暗,而且翅上的斑点也不同。经周放先生鉴定,确认为一新亚种,并命名为短尾鹪鶣环江亚种(Napothera brevicaudata huanjiangensisZho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