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得到较快发展,农业产业链发展下的融资可以减少融资双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基于农业产业链融资的背景,通过研究分析以及探讨潜在的风险因素,就合理控制融资风险前提对农业产业链融资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农业经营方式发生转变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农村金融供给系统已不能满足农业经济的融资需求,而农业产业链融资能很好地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浙江省农业产业链融资的两种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以两种模式在浙江省的应用案例说明,通过借助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平台进行农业产业链融资,克服了单一农户贷款抵押物不足的难题,降低了借贷双方的交易成本,开展农业产业链融资是增进农业融资、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农业产业链融资相比,以“互联网+农业产业链”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在“信用体系建设”和“风险控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提高了产业链融资的效率和融资服务的受众面,因而在产业链金融领域备受关注。本文以“田田圈”为例,种粮大户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互联网+农业产业链”融资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处理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互联网+农业产业链”融资的获得促进了种粮大户涉农净收入的提高。此外,农户的农业技术水平、土地规模、农用固定资产、是否获得技术服务是影响农户涉农净收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第三方"抵押品替代机制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介入产业链外部融资的作用机理与缔约条件。研究发现,(1)产业链特有的资金闭环、信贷担保契约镶嵌于生产契约的互联机制设计,使得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化解信贷风险,介入产业链外部融资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2)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在产业链外部融资中发挥了"第三方"抵押品替代的作用,通过系统外增信,缓解了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配给。(3)核心企业的最终禀赋、信息与监督优势、风险承担能力以及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违约惩罚,是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介入产业链外部融资的基本缔约条件。本研究结果为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山东省莱芜市农户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研究农业产业链背景下影响农户融资渠道选择的因素。结果显示:农户加入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链、农户受教育程度以及农户能够承受的最高利率对农户融资渠道的选择有显著影响,且影响方向为正向,说明农户更倾向于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借款。因此,我国应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完善正规金融机构借贷机制,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发展必然需要农业产业链融资。本文首先对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分析制约农业产业链融资与农业保险协同发展的因素是农业产业弱质性不利于农业产业链融资升级、缺乏有效的风险共担机制,以及农户对保险意识较为薄弱;最后提出二者协同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江苏省泗洪县220户规模农户的实地抽样调查,分析其生产经营特征、融资需求特征、正规信贷需求和满足状况以及加入农业产业链情况,实证分析农业产业链组织对规模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调查发现,样本地区土地经营规模适度,户主综合素质较高,管理能力较强,重视技术发展;规模农户农业生产性融资需求大多在10万元以上,且以中长期为...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普惠,降低农户融资成本,为农垦垦区产业链中的农户提供金融服务,广东农垦自2015起组建成立了广东粤垦农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垦小贷公司),旨在推进服务“三农”的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本文总结近年广垦小贷公司在垦区普惠金融建设、助力农户双创发展和产业建设方面的成效,在此基础上针对小贷公司资金来源、风险控制、创收盈利机制等方面对广垦小贷公司运作机制进行梳理与研究,使其最大限度集中内、外部资金来源,形成基于金融普惠小贷公司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伴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农业产业链逐步完善,规模农户作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中坚力量,信贷需求量大却得不到满足.农业产业链融资顺应了农户组织化程度提高与产业链扩展深化所带来的农业金融需求的深刻转变.结合已有研究成果,选出影响规模农户产业链内部融资规模的影响因素,在其基础上运用ISM模型进行影响程度和层级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规模农户的议价能力和被替代程度是影响规模农户产业链内部融资规模的表层直接影响因素.规模农户的家庭主要经营类型和收入稳定性是中层间接影响因素,文化程度、是否加入产业链组织、种养面积是深层根源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首要问题是加深对园区的认识,改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的环境条件,全产业链运营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的立体平台,制订农业科技园区创新战略,以各种要素聚集来促进农业科技园区的快速发展。园区产业链的聚集近年来,农业企业的全产业链运营发展势头迅猛,各大农企纷纷涉足农业上、下游各产业环节,以分散风险获得整体产业链的价值增值。值得注意的是,农业上游产业资金周转率低,投资成本高、风险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业推广服务供给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业推广服务模式与利益机制问题,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链中的技术链建设的关键是构建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业推广服务模式,除政府和公益性机构以外,农业产业链中任何其他主体所提供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都必须以实现相应的成本补偿与获取报酬为前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构建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业推广服务模式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风险保障需求正在由传统上游产业的风险分担向加工、销售、研发等下游和高层次产业链的风控需求转移,云南农业保险由“保生产”向“保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以云南省怒江州草果产业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怒江州草果产业链结构和风险进行分析发现,怒江州草果产业存在着涉农生产要素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及产业链利益联结风险。设计了包括草果种子研发保险、草果种植户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草果综合种植收入保险、草果订单履约保证保险及草果土地经营权流转履约保证保险、草果烘干及加工机械设备保险、草果仓储及运输保险在内的云南省怒江州草果产业链保险。提出应当创新农险模式,合理设计产业链保险支持及推广政策、加快农业产业链保险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提升农业产业链保险研发及服务能力、打造综合农业保险数字服务平台,提升农业产业链保险服务水平及全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增加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链韧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了国际农业跨国公司产业链布局的发展现状及成因.研究认为,由于农业产业链在加工、储藏、运输等各环节均具有自身的特征,使得国际农业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布局呈现出纵横向快速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国际农业跨国公司不断加强对大宗农产品产业链的控制.面对国际跨国公司对中国农业的逐步渗透,中国应尽快建立健全农业市场风险控制应急机制,培育壮大中国的农业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产业链升级的京津冀农业协作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区域协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京津冀农业一体化进程、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立足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区域协作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升级,梳理了京津冀三地农业发展定位和农业产业链运营现状,指出了京津冀农业产业链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中环节延伸对接缺乏统筹、跨区域产业链环节优化不足和缺乏主体整合。以京津冀农业产业链升级为目标,基于产业链环节对接与区内外空间联通,提出了京津冀农业区域协作的3种模式,包括产后拉动主导型模式、产前推动主导型模式、产中提升主导型模式,并分别以京承农业合作、中国农业大学涿州农业科技园和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农业等典型案例对上述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伍音子 《甘肃农业》2023,(11):32-36
农业产业链服务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是由农业产业内外部价值链推动的。科技作为农业产业链服务发展的外驱力,在农业产业链服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链服务正在发生变革,科技的应用与赋能不仅将促进农业产业链服务要素优化、赋予农业产业链服务数智化特征,还将促进农业产业链服务管理升级。然而,要想让科技真正成为驱动农业产业链服务发展的关键动力,仍需要加快新技术跨界融合,提升农业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发展农业产业链服务平台、完善服务发展支撑体系,以推动农业产业链服务的数智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共享经济的繁荣,借助网络平台提升虚拟整合网络能力有效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共创成为当前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虚拟整合网络能力划分为4个维度,将农业产业链价值共创划分为3个维度,提出虚拟整合网络能力4个维度对农业产业链价值共创3个维度有正向影响的研究假设,并对农业产业链主体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网络规划能力、网络运作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对农业产业链价值共创3个维度均有正向影响;而网络配置能力对农业产业链价值共创的资源共享维度没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责任风险共担和相互透明维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农业产业链主体共同提升网络规划能力、网络运作能力以及关系管理能力的建议,以催生“共享共赢”价值共创的农业产业链。  相似文献   

17.
詹瑜  崔嵬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5):214-218
为有效识别农业产业链的特殊性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研究如何构建稳定、灵活、高效的特色农业产业链模式。综合经济学及管理学的相关研究理论及方法对农业产业链进行了研究,综述了农业产业链这一概念的各种定义、国内外关于农业产业链组织结构及演化机制、信息管理系统与技术创新体系、价值分享及风险分担的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总结了我国学者对发展我国农业产业链的战略建议。笔者认为,尽管相关研究视角丰富,但其深度有待挖掘,特别是缺乏更加微观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业产业链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产业链管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现实途径,农业产业链管理研究对农业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产业链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产业链的内涵和本质、与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的区别以及农业产业链研究的思路和目标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侯菊芳 《甘肃农业》2023,(11):95-98
农业产业链优化升级是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基础,在整合产业链资源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通过品牌建设路径,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农业品牌。由政府主导,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形成政府、行业、企业三方联动机制,结合当地农产品特色和资源禀赋优势,形成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本文主要对农业产业链进行了阐述,分析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总结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流程,探究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将共生理论引入到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中,基于共生视角重新诠释农业产业链体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析了农业产业链的运作模式:以市场为动力、政府规划为协调机制的产业共生模式,并提出发展这种模式的意见和思路,为促进农业共生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