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验旨在测定20种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和芍药苷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试验以20个不同品种牡丹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其抗氧化能力;采用相关系数法对不同品种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芍药苷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聚类评价。结果显示,20种牡丹叶中总黄酮含量为20.71~54.03 mg/g,总酚含量为68.31~188.19 mg/g,芍药苷含量为20.50~45.10 mg/g。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芍药苷的含量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EC50)均具有显著负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牡丹叶聚为4类,按花株色系差异存在一定的聚类。研究表明,牡丹叶中总黄酮、总酚和芍药苷的含量可作为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的指标性成分。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自滇西北高海拔地区的云岭自然保护区(YL)和绿孔雀自然保护区(LKQ)采集自然生长的松萝样品,对其开展抗氧化活性测试,并对两地区松萝样品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将松萝样品粉碎,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95%乙醇和超纯水提取其有效成分,以Vit C为阳性对照,使用DPPH法、 ABTS法和FRAP法评估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两个区域松萝的四种溶剂粗提物均有一定抗氧化活性,且不同溶剂所提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YL松萝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17.83 mg/L,清除能力为Vit C的0.4258倍)及LKQ松萝超纯水提取物(IC50=14.02 mg/L,清除能力为Vit C的0.5598倍)抗氧化活性最强,具有开发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前景;FRAP总还原能力最强的为YL松萝超纯水提取物,在浓度为1 mg/mL时FRAP值达到2.0898。生长于滇西北高山森林的松萝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溶剂所提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紫甘薯源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及模拟胃肠道消化对其活性的影响。通过微量法和比色法测定紫甘薯源总花青素含量,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然后进行胃肠道模拟消化试验,测定紫甘薯源花青素消化后的总花青素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紫甘薯源花青素具有较强的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铁离子总抗氧化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or,FRAP),均显著强于维生素C(VC),且与浓度成正比,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分别为0.16、2.47、0.11 mg/mL。并且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也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IC50值为0.73 mg/mL。在模拟胃肠液消化后0.5~2.0 h,紫甘薯源花青素的总花青素含...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野豌豆全草乙醇提取物的总酚含量及体外化学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没食子酸为阳性对照,福林酚测定法测定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通过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羟自由基(·OH)的清除和铁螯合能力、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评价野豌豆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阳性对照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维生素C、乙二胺四乙酸(EDTA)比较。乙醇提取物的多酚含量以没食子酸计算,总酚含量为111.8 mg没食子酸/g多酚。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药物相比,全草提取物清除ABTS(IC_(50)=7.286 mg/m L)、铁螯合(IC_(50)=0.459 2 mg/m L)及总抗氧化能力(IC_(50)=1.793 mg/m L)较好,但仍高于阳性对照药物,而·OH(IC_(50)=2.844 mg/m L)显著(P0.05)低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IC_(50)=11.32 mg/m L)。说明野豌豆全草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红芪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优工艺并探讨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的得率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评价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溶剂浓度三因素对红芪总黄酮得率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DPPH、O_2~-·法和ABTS 3种方法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红芪总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优工艺为:70%乙醇,超声功率170 W,提取20 min,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总黄酮具有较好体外抗氧化活性,高浓度的黄酮抗氧化活性相当于0.5 mg/mL维生素C,总黄酮对DPPH、O_2~-·和ABTS+的IC50分别为3.336 mg/mL、3.988 mg/mL、4.786 mg/mL。结论:经验证此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较传统的热回流法强,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可作为工业化大生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索提取板栗总苞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及研究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在单因素试验设计得出的提取条件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并分别通过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和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ABTS+.)清除率以及猪油过氧化值(POV)的测定对板栗总苞多酚进行体外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1)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30%,液料比为18∶1(mL∶g),提取时间为140 min,提取温度为80℃。采用该工艺条件,板栗总苞多酚提取得率为22.61%,其中多酚含量为51.23%。2)板栗总苞多酚对DPPH.和ABTS+.清除率与维生素C相当,且均大于维生素E;板栗总苞多酚对猪油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抗氧化能力与板栗总苞多酚的浓度有关,100μg/mg为板栗总苞多酚对猪油抗氧化的最佳浓度,此浓度下板栗总苞多酚的抗氧化效果与同浓度的维生素C相当,且均优于同浓度的维生素E。因此,在本试验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板栗总苞多酚提取得率和多酚含量较高,且得到的板栗总苞多酚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优化试验,分析不同桑椹果浆含量、酵母接种量、初始总酸含量、初始糖度对发酵酿制枇杷-桑椹复合果酒的酒精度、残糖含量、抗氧化活性和总酸含量的影响,并优选最佳发酵工艺。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结果显示,发酵工艺条件对复合果酒酒精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初始糖度、桑椹果浆含量、酵母接种量和初始总酸含量;对残糖含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桑椹果浆含量、初始糖度、酵母接种量和初始总酸含量;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桑椹果浆含量、酵母接种量、初始糖度和初始总酸含量;对总酸含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初始总酸含量、桑椹果浆含量、初始糖度和酵母接种量。确定枇杷-桑椹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桑椹果浆质量分数20%,酵母质量分数0.35%,初始总酸质量分数0.6%,初始糖度26%。在此条件下,枇杷-桑椹复合果酒的酒精度达到12.41%,总抗氧化能力达到2.68 U/mL,残糖质量分数为2.03%,总酸质量浓度7.78 g/L。  相似文献   

8.
张建芬  柯薇  陈虹 《蚕业科学》2023,(2):174-181
为缓解桑椹难以储藏的问题,丰富红茶菌功能饮料种类,以新鲜桑椹、茶糖水为主要原料,通过红茶菌发酵研制桑椹红茶菌功能饮料。发酵饮料兼具浓郁果香和清新茶香,口感酸甜适宜,色泽鲜亮,感官评分为90.2分。25℃发酵12 d,制备的桑椹红茶菌发酵饮料菌体浓度低,还原糖质量浓度为3.04 mg/mL,pH为2.65,总酸质量浓度为22.8 mg/L。发酵12 d时总多酚、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趋于稳定。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桑椹红茶菌饮料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较好,且具有一定的还原力。抑菌活性试验表明,发酵12 d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1.34±0.05) cm和(1.35±0.14) cm。体外酶抑制试验表明,发酵12 d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达到60.6%,对脂肪酶抑制活性达到82.2%。该结果可为桑椹红茶菌发酵功能饮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不同李种质果皮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以21个李种质为试材,测定果皮中总酚含量,采用DPPH法、FRAP法和ABTs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李果皮中酚含量丰富且不同种质间差异明显,不同李种质果皮中总酚含量为66.39~560.81mg/100g,平均含量224.23mg/100g,变异系数为48.24%,安哥诺、黑宝石、密山大紫李、青奈中含量较高,玉皇李含量最低;李果皮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综合抗氧化能力较强的品种有安哥诺、黑宝石、密山大紫李、青奈和布尔班克。果皮中总酚含量与DPPH、FRAP和ABTs 均呈极显著正相关。3种抗氧化评价方法的相关性分析表明,DPPH/FRAP、DPPH/ABTs和FRAP/ABTs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相关,3种方法可作为李果皮酚类物质抗氧化能力评价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究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建立快速灵敏测定提取物含量的方法,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首先建立对-(二甲基氨基)肉桂醛(DMAC)测定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取条件的单因素筛选试验,并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探究最优参数。按照最优参数制备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并测定其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的体外清除率。结果表明: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的最优制备条件参数为料液比1∶110 (g/mL)、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60 min,提取得到原花青素B2含量为5.06 mg/g。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浓度为200 mg/mL时对ABTS·、DPPH·清除率分别为95.69%、96.79%,浓度为25 mg/mL时,对OH·清除率为90.04%。综上所述,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实验室快速、灵敏测定紫象草原花青素提取物含量的方法,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制备的原花青素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采收时期黄花蒿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选取了3个不同时期的黄花蒿,采用酶提醇沉法制备多糖并测定其含量,通过体外测定其对DPPH·、OH·、·O2-等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总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ABTS法)评价黄花蒿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显示,不同采收时期黄花蒿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均随多糖浓度增加呈极显著的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尼泊尔酸模根、茎和叶为原料,通过超声辅助提取的方法提取各部位的总多酚,并测定含量,结果表明根部多酚含量最高。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根部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当超声时间为42 min,料液比为1:104 (g/mL),乙醇体积分数为55%时,多酚的平均得率最高,为7.24%,与预测值7.21%的标准偏差为0.41%,说明此提取方法可行。多酚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IC50值分别为0.36 mg/mL和0.28 mg/mL,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可为尼泊尔酸模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尼泊尔酸模根部|多酚|提取工艺|优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小麦胚芽肽和大豆酶解蛋白的分子质量分布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以维生素C为对照,分别测定小麦胚芽肽和大豆酶解蛋白在0.625、1.25、2.5、5、10 mg/mL浓度下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并通过测定T-AOC吸光度值计算总还原力。结果表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小麦胚芽肽和大豆酶解蛋白重均分子质量分别为513 u和551 u,二者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的比例分别为90.22%和86.9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小麦胚芽肽和大豆酶解蛋白浓度的升高,其体外抗氧化性能线性增加(P<0.05),且呈正相关关系。在10 mg/mL浓度时,小麦胚芽肽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分别为90.39%、70.66%、96.24%和2.23,大豆酶解蛋白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分别达到65.55%、68.21%、75.14%和0.51。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浓度小麦胚芽肽和大豆酶解蛋白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分析假蒟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试验通过ABTS法检测3种假蒟提取物(石油醚、正丁醇及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采用LPS法建立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体外炎症模型,用假蒟提取物预处理后,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假蒟提取物总抗氧化活性由大到小依次是假蒟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P<0.05),其中假蒟正丁醇提取物总生物碱、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2.81 mEq/100 g、161.82 mg/g。与空白组相比,LPS组IPEC-J2细胞的TNF-α(P<0.05)、IL-1(P>0.05)及IL-6(P<0.05)含量均升高;与LPS组相比,假蒟预处理组的这几种细胞因子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综合试验结果,假蒟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影响IPEC-J2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研究通过评价甜叶菊总异绿原酸的体外抗氧化、抑菌活性和饲料防霉效果,开发甜叶菊总异绿原酸饲料添加剂。采用DPPH法、FRAP法、ABTS法评价甜叶菊总异绿原酸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微量稀释法评价甜叶菊总异绿原酸的抑菌活性;采用Schaal烘箱耐热试验法以及检测油脂中的酸价和过氧化值评价甜叶菊总异绿原酸的抗氧化效力;采用饲料常规试验并用国标法计数饲料中的霉菌总数。结果显示:甜叶菊总异绿原酸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等于VC而强于没食子酸丙酯,其FRAP和ABTS总抗氧化能力强于Trolox;甜叶菊总异绿原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值分别是32、640、1 152、1 152 mg/L,对以上4种细菌的MBC值均大于1 280 mg/L;最佳添加量的甜叶菊总异绿原酸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国标规定添加量的BHA;甜叶菊总异绿原酸能降低饲料中的霉菌总数。研究表明,甜叶菊总异绿原酸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抑菌活性和防霉效力,可用于饲料抗氧化剂和防霉剂。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苘麻叶总鞣质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苘麻叶总鞣质的提取工艺,同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等评价苘麻叶总多酚、不被吸附的多酚和总鞣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苘麻叶总鞣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丙酮浓度70%、液料比15.25 m L/g、提取时间2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8月份、9月份和10月份采收的苘麻叶总鞣质的含量分别为(1.41±0.05)‰、(1.77±0.03)‰和(1.49±0.03)‰;苘麻叶总鞣质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得出了苘麻叶总鞣质的高效提取工艺,且提取的总鞣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分析假蒟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和抗炎活性。试验通过ABTS法检测3种假蒟提取物(石油醚、正丁醇及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采用LPS法建立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体外炎症模型,用假蒟提取物预处理后,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假蒟提取物总抗氧化活性由大到小依次是假蒟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P0.05),其中假蒟正丁醇提取物总生物碱、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2.81 mEq/100 g、161.82 mg/g。与空白组相比,LPS组IPEC-J2细胞的TNF-α(P0.05)、IL-1(P0.05)及IL-6(P0.05)含量均升高;与LPS组相比,假蒟预处理组的这几种细胞因子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综合试验结果,假蒟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影响IPEC-J2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野生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Wild.)Beauv)总黄酮与总酚酸最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本试验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探索萃取温度、循环次数、加热时间及萃取压力对火绒草总黄酮、总酚酸提取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法确定了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当使用70%乙醇提取火绒草中总黄酮时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温度93℃,循环次数3次,加热时间20 min,萃取压力102 bar,提取含量为(45.45±0.36) mg·g-1;总酚酸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温度90℃,循环次数3次,加热时间19 min,萃取压力97 bar,提取含量为(23.52±0.34) mg·g-1。火绒草总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为0.012 mg·mL-1和0.356 mg·mL-1,具有一定的还原力。本研究可为火绒草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及加工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详实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乙醇浸提超声波辅助响应面法优化血满草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探讨对血满草叶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因素,优化工艺参数。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血满草叶中绿原酸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血满草叶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30%、液料比45:1(mL/g)、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70℃,此条件下血满草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率为2.55%,与模型预测值接近。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血满草叶中绿原酸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绿原酸提取液中,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的IC50分别为59.7、23.0 mg/L,DPPH和ABTS自由基最大清除率分别为55.3%、61.5%。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究苜蓿中黄酮特征指纹图谱及其主效成分发挥抗氧化能力的谱-效关系。本试验在构建苜蓿中黄酮特征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采用体外抗氧化法测定14种苜蓿来源的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的清除力和还原力的影响,并通过半数抑制浓度系数(IC50)和半数最大效应浓度系数(EC50)评价14种苜蓿中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运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多变量间相关性分析构建谱-效关系。结果表明:1)成功构建14种苜蓿来源黄酮的指纹图谱,并确定9个共有峰,其相似度范围在0.471~0.976;指认出峰2为芹菜素,峰3为苜蓿素,峰4为山奈酚。2)14种苜蓿中的黄酮清除DPPH的IC50为1.120~2.149 mg/mL,ABTS的IC50为0.302~0.759 mg/mL,达到还原力的EC50为0.035~0.143 mg/mL。3)经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多变量之间相关性分析,峰1、峰6的面积与苜蓿中黄酮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