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大学生为主要活动对象、以高校校园为活动空间、以各种校园体育活动为基本活动方式、以课外体育活动为基本内容的精神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之精神文化的现状调查,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并进行策略分析,最后提出建议。希望能为安徽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园景观文化建设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校园景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校园景观物质环境为载体,将校园文化具体化的文化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高校校园景观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分析高校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意义的基础上,针对高校校园景观文化建设现状,从确立校园景观文化建设原则,探究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方法,建立校园景观文化生态化、动态化建设系统等方面提出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对校园景观文化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为使校园地域文化景观效果最大化,针对校园景观设计的创新要求,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长安校区为例,通过文献查阅、调查和分析,提炼出了长安校区地域文化,借助设计实例详细阐述了长安校区融合地域文化的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辽宁职业学院为例,介绍了学校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校园的总体布局.在概述校园规划设计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校园入口区、教学区、生活区的绿化设计,以突出校园绿地规划以文化为主脉,以校园自然环境为依托,生态效益良好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以清华大学为例,以清华校园建设"文化底蕴深厚、校园特色鲜明、景观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和谐"4个目标要求为切入点,提出与各项要求相适应的设计原则,通过对校园内已建景观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解读、分析,总结出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方法,希望能为其他大学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线,从文化认同结构的认知、情感以及行动卷入三维度对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农业高职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对多元文化校园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中心的认知策略、以多元文化校园自豪感激发为核心的归属策略、以多元文化体验为主线的行动策略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校园文化研究进行了总结,将校园文化概括为四个层面: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从文化的角度对校园景观规划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功能协调、空间耦合、景观外化、行为引导、公众参与五个方面,并以哈密师范校园景观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景观规划,以物质文化层面的校园空间与景观形态为直接对象,融揉贯通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营造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应该成为当前及未来校园改造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基础的 ,是对校园文化的模拟、再现和延伸。分析了我国校园网络文化的现状 ;阐述了校园网络文化与传统校园文化的关系 ;探讨了我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任务 ,提出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体育文化学理论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相关研究方法,以陕西省高校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根据校园体育文化三个层面的具体指标,对"互联网+’背景下陕西省部分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总结,拟定了关于陕西省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路径及具体措施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河北农业大学以"太行山道路"为主题的独特校园物质文化、以"太行山精神"为灵魂的校园精神文化、以"崇德、务实、求是"校训为理念的学校制度文化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河北农业大学校园文化特色未来的发展定位:校园文化建设要进一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要进一步体现学校办学定位,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樊萍  刘俊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4):196-198,202
青海大学校前区位于主校区校园景观主轴线的起点,其绿地景观不仅起着宣传校园文化的窗口作用,而且担负着保持校园整体景观的协调性和功能性相一致的责任。本设计以"环境育人"的设计理念。营造"生态和谐、展现精神、优美舒适"的校前区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博源花园现状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景观设计与校园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以"博学、思源"为设计理念,花园设计划分为入口景区、汇通广场、思源溪流景区和古钱文化休闲区,并将校园文化融入到具体设计中,营造财经大学独特的人文环境和精神氛围;在此基础上对景观设计与文化营造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红英  肖静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31-21132,21183
探讨当前大学校园景观,提出场所精神营造是大学校园景观规划成败的关键。针对"大学城"建设的热潮,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运用景观规划设计方法,通过对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及办学特色等内涵的挖掘,得出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场所精神营造的途径。提倡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因地制宜地营建地域文脉和场所精神,满足新时期大学校园环境教育培养的多项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冰  孙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29-6031
基于大学园区特定的人本性、场所性和文化特质,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应具备生态可持续与独特文化品质,在构筑开放式绿色空间的同时,塑造户外交流与活动的人性化空间,保障大学园区景观与文化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5.
刘娜  吕伯峰  王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675-6679
明确了校园主题景观所包含内容,进而分析校园景观主题提炼的3个主要因素:地域文化因素、校园特色文化因素及可持续发展因素。以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景观(方庭、院落)改造项目为例,论述了校园主题景观设计的方法,即如何分析利用基地条件,如何对主题景观要素进行提炼。通过对比与统一的设计手法,在5个校园主题院落景观中塑造具有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校园主题环境,以期为后续的校园景观改造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海南大学为例,对热带地区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营造进行分析,根据校园场所特征,进行海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营造,包括提供庇荫,创造活动空间;营造独特景观,促进身心发展;协调建筑环境要素;弘扬地域校园文化等。  相似文献   

17.
谢润泽  杨柳青 《现代农业科技》2012,(21):212-213,215
总结了植物的文化性及分类,分析了校园植物文化设计的原理、表现方式、植物景观的配置及校园文化与植物造景的关系等,以期为校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学环境作为科研、教育基地的重要载体,一直在高校发展历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对于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评价,尤其是对新建成的校区景观的回访与分析却刚刚起步。通过对南京11所新老校区景观进行差异性比较,从校园景观文化表达、景观布局差异、景观功能差异、景观元素和环境设施差异以及环境感知度等5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完善校园景观建设,探讨"以人为本"的未来校园景观建设与改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结合萧山三中校园景观设计整体布局的特点,以园林艺术理论为指导,采用建筑设计中常用的具有引导功能的轴线处理手法,阐述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应尊崇以人为本、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植物配置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