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鲜食糯玉米生产得到迅速提升和发展。高产制种技术的应用,能显著提高制种产量,为种子生产者提供技术保障,为种植户提供质优价廉的种源。我们以“海鲜玉1号”鲜食糯玉米品种制种实践为例,总结积累的一些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海门市农科所(邮编:226111,电话:0513—82246131)选育的中熟半紧凑型糯玉米新品种“海鲜玉1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新疆地区玉米新品种新玉29号的制种技术,包括地块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母本去雄与砍除父本、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旨在为新玉29号玉米制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浙糯玉5号的推广速度和市场占有率,我们进行了浙糯玉5号高产制种技术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整套栽培技术,从而提高了浙糯玉5号的制种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总结玉米杂交种锦玉29号高产制种技术,包括选地与整地、播期安排及群体结构确定、施肥、提高制种质量和产量的措施、防治病虫害、水分管理、收获与贮藏等方面内容,以为杂交种锦玉29号的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陆慧  薛涛 《上海农业科技》2012,(6):63-64,53
以鲜食糯玉米"海鲜玉1号"为例,介绍了其双季高效栽培(早春+秋延)技术,以期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试验设5000,5500,6000,6500,7000,7500株/666.7m^2共6个密度,研究鲜食玉米沪玉糯1号在西北地区高产制种的合理密度。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制种产量问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制种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由回归模型得出沪玉糯1号最佳制种密度为7415株/666.7m^2。株高和穗位高随密度增加而上升,茎粗则略有下降,果穗变化较小,未有倒伏现象,表明沪玉糯1号母本申W22耐密植性好,合理高密度制种能获得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以三峡玉1号为试验品种,开展密度和施肥水平对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表明,高产制种技术模式为5:1行比、母本密度48万株/hm^2、施过磷酸钙600kg/hm^2+3g525kg/hm^2+复合肥300kg/hm^2.通过生产示范验证,大面积生产制种产量可达3750kg/hm^2,既可保证制种农户的经济收益.同时降低种子生产单位的收购成本。  相似文献   

9.
以鲜食糯玉米海鲜玉1号为例,介绍了双膜栽培(地膜+小拱棚薄膜覆盖)能为早春鲜食糯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地下生态环境,促进早熟,提早上市,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杂交玉米新品种乌蒙玉1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杂交玉米新品种乌蒙玉1号的选育背景、选育经过程及特征特性,总结了乌蒙玉一号的制种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在高寒地区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益玉一号亲本的特征特性,介绍了益玉一号制种技术,主要包括隔离种植、父母本播期调节、花期调节、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母本去雄、人工辅助授粉、及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杂交玉米益玉一号高产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金玉甜1号”甜玉米秋季制种不同播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制种时的花期是否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本试验通过标叶调查法,弄清了“金玉甜1号”制种双亲在生育期内叶龄差异,为制种确保花期相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开展了多年杂交粳稻“申优4号”的制种试验和大面积制种实践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形成了一整套高产制种技术操作规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新疆制种基地早熟玉米杂交种种子收获期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确定高活力种子的最佳收获期,为制种企业生产高质量种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新疆早熟玉米品种新玉29号、新玉35号和新玉54号3个杂交种制种生产,授粉后每隔3 d收获果穗1次,并测定籽粒水分,种子晾干后,通过标准发芽、冷试验、田间出苗鉴定和种子相对电导率测定,评价玉米种子活力。【结果】 不同收获期玉米种子籽粒含水量、标准发芽率、冷发芽、田间出苗率和相对电导率存在差异,3个玉米杂交种籽粒生理脱水速率表现为新玉35号>新玉29号>新玉54号,籽粒灌浆速率表现为新玉29号>新玉54号>新玉35号,早熟玉米新玉29号在授粉后48~63 d收获的种子,标准发芽率都在93.3%以上,冷发芽率在92.0%以上,田间实际出苗率在89.0%以上。新玉35号在授粉后48~63 d收获的种子,标准发芽率都在93.3%以上,冷发芽率在90.0%以上,田间实际出苗率在89.0%以上。新玉54号在授粉后48~63 d收获的种子,标准发芽率都在94.7%以上,冷发芽率在90.0%以上,田间实际出苗率在89.3%以上。【结论】 在新疆早熟制种区可以用授粉后天数作为参考指标,指导杂交种子生产田收获,获得高活力的杂交种子,比常规收获时间提前7~12 d,有效避免早霜对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北种玉1号玉米制种常规种植产量水平较低,通过覆膜能够达到增产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甜糯玉米杂交种的制种产量和种子发芽率的高低,不仅影响杂交种的推广速度,不直接影响制种单位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促进"浙糯玉6号"的推广种植,现将其优质高效制种技术进行介绍,包括播前准备、田间管理、收获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杂交种豫玉15号制种不同父母本行比和密度的研究,找出最佳行比和密度的制种方案,以提高豫玉15号的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8.
文章着重介绍了极早熟玉米新品种方玉3号的亲本特征特性,亲本的繁殖技术,以及杂交种制种技术,为杂交种生产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从而指导杂交种生产。  相似文献   

19.
“双低”杂交油菜华协1号是我国著名油菜专家与瑞典SWAB合作育成的与“双低”春性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其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早熟。1999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并被农业部122号公告列为重点推广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华协1号油菜杂交制种在本省迅速发展,已形成新的产业,制种面积自2000年以来一直稳定在5000亩左右,制种亩产量达100~150kg,最高产量超过200kg,创造了全国杂交油菜制种产量之最。华协1号适宜的制种地区有天祝县、山丹县、民乐县、和政县等地。但天祝县是我国春油菜杂交制种的最佳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0.
1 亲本的形态特征 甜瓜制种在我国开展较晚,而薄皮甜瓜过去一直采用常规种,制种历史更短,尚没有形成一套制种技术规程。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薄皮甜瓜杂交品种研究。不过一直采用西瓜的制种方法进行。但甜瓜花器更小,绝大多数品种又是两性花,雌花同时开花又多,制种产量低,纯度不容易保证。从“丰甜一号”第1个在生产上大面积采用单性制种开始,制种成本大幅下降。但制种中仍然存在着瓜蔓太多、但坐果数却很少、制种产量不高的现象。笔者根据甜瓜座果期生长势强,不易坐果,结合多年制种及商品生产的经验.总结出“一条龙”制种技术,制种产最和质量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