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对葡萄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效果,2017—2018年于山东烟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125.0~187.5 mg/kg对葡萄白腐病防效在91.97%以上,对炭疽病在87.34%以上,其125.0~250.0 mg/kg对葡萄灰霉病防效在86%以上.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是兼防葡萄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3种果实病害的高效药剂.  相似文献   

2.
几种新型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种低毒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使百克1000倍液、80%大生-M800倍液对葡萄灰霉病防治效果最好,32.5%丰收纯800倍液次之,其它供试药剂防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20,(11)
研究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00倍液、1500倍液对葡萄白腐病的防治效果,明确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对葡萄白腐病最佳浓度为500倍液,其次为1000倍液,为六盘水地区葡萄白腐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台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因葡萄生长期阴雨天气多,湿度大,病虫害发生较重,一般年份可减产20~30%,严重年份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我市葡萄以“巨峰”等欧美杂交种为主,病虫害发生种类主要有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霜霉病、透翅蛾等。其中葡萄透翅蛾是常发性害虫,但一年仅发生一代,一般用药两次即可控制危害,防治效果较好;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对产量无直接影响,一般在防治其他病害时兼治即可;而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等往往由于阴雨连绵、用药不及时、防治效果差等原因导致多种病害先后混合发生,直接危害果穗而造成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戊唑醇防治几种果树病害的田间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苹果轮纹病施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对大棚栽培的桃褐腐病施用25%戊唑醇水乳剂2000倍液,对葡萄白腐病施用25%戊唑醇水乳剂2000~2500倍液,其防治效果优于目前生产上常用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选用 4种低毒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2 5 %使百克 1 0 0 0倍液、 80 %大生—M 80 0倍液对葡萄灰霉病防治效果最好 ,3 2 5 %丰收纯 80 0倍液次之 ,其它供试药剂防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苏州市铁皮石斛灰霉病对常规药剂产生抗药性的问题,并筛选替代药剂,试验研究了50%氟啶胺悬浮剂对铁皮石斛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50%氟啶胺悬浮剂1 500倍液、2 500倍液、3 500倍液喷雾,每间隔10 d喷1次,视病害发生情况,连续喷3~4次,其中50%氟啶胺悬浮剂1 500倍液、2 500倍液对铁皮石斛灰霉病的防效较好,明显优于对照农药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8.
田间常发生的葡萄病害主要有葡萄霜霉病、黑痘病、灰霉病、白粉病及白腐病等,发病率一般在5%~30%。葡萄病毒病中,葡萄卷叶病发生较普遍,但品种间发病率有差别,低者仅有零星显症株,重者发病率高达60%。葡萄扇叶病、葡萄皱木复合病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参试的15种农药对葡萄霜霉病、黑痘病、灰霉病防效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杀菌剂对西红柿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西红柿灰霉病的有效药剂。【方法】共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CK处理(空白对照)、T1处理(40%施佳乐悬浮剂800倍液)、T2处理(20%禾益1号悬浮剂800倍液)、T3处理(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T4处理(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T5处理(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T6(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上述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病害防治效果试验。【结果】6种药剂中,40%施佳乐悬浮剂800倍液及20%禾益1号悬浮剂800倍液抑菌效果及田间防治效果最佳,其EC50值分别为6.9349、8.8478,对西红柿叶片灰霉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9.76%、87.01%,对西红柿果实灰霉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3.11%、77.84%,施用这两种药剂西红柿增产率可以达到394.61%、390.55%。【结论】40%施佳乐悬浮剂800倍液及20%禾益1号悬浮剂800倍液可有效防治西红柿灰霉病。  相似文献   

10.
65%克得灵WP防治大棚番茄灰霉病药效明显,其1500倍液对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效为86.74%~87.92%。在番茄灰霉病发生初期喷施65%克得灵WP1000~2000倍液,基本上能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1.
葡萄白粉病分布于我国各葡萄产区,是危害葡萄(VitisviniferaL)叶片和果实的一种真菌病害。以欧亚种葡萄‘9307’和‘维多利亚’为材料,用“50%乙生WP”600倍液、“70%威尔达甲托WP”600倍液和“50%多菌灵WP”1000倍液进行了白粉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乙生WP”600倍液和“70%威尔达甲托WP”600倍对葡萄白粉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50%多菌灵WP”1000倍液的防效较差;3种药剂多次喷施对‘9307’的防治效果要显著优于‘维多利亚’  相似文献   

12.
50%农利灵(Ronilon)DF防治大棚番茄灰霉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抑菌圈法测定50%农利灵(Ronilon)水分散剂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能力,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35394 2.7017x,r=0.9043,y与x呈正相关,其ED50=1448.10g/m^3。田间病害药效防治试验表明,50%农利灵水分散剂800~1000倍液处理对番茄叶片及果实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效,在生产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生物杀菌剂木霉素防治蔬菜病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杀菌剂木霉素防治蔬菜病害试验结果表明,木霉素500倍液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为81.15%,低于72%社邦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为85.33%,优于或相当于50%速可灵可湿性粉荆1500倍液。生物杀菌剂木霉素防治蔬菜病害效果优良,适宜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Pers.)引起的,是番茄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一般发病率在30%~50%,重病年份发病率高达60%~90%,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降低商品率,影响经济收入。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杀菌剂很多,为了探索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几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筛选出对番茄灰霉病经济有效的杀菌剂,笔者在2004年对当地生产上常用的几种杀菌剂进行了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5.
几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的毒力及防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目前当地生产上最常用的6种药剂进行室内抑菌能力测定和田间病害防治效果试验。供试药剂的抑菌率都随浓度的升高而提高,40%施佳乐悬浮剂浓度在200mg/kg时抑菌率为92.72%,20%,禾益1号悬浮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浓度在200mg/kg时抑菌率为90.85%和82.35%。40%施佳乐悬浮剂、20%禾益1号悬浮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中量EC50分别为6.933 8mg/kg、8.846 7mg/kg、10.650 1mg/kg、16.923 1mg/kg、38.681 5mg/kg、99.790 7mg/kg。6个不同药剂处理对大棚番茄叶片灰霉病的防治结果中,40%施佳乐SC800倍液、20%禾益1号SC800倍液处理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9.95%,与84.52%,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6个不同药剂处理对大棚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治结果中,40%施佳乐SC800倍液、20%,禾益1号SC800倍液和50%福美双WP800倍液处理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2.51%、76.57%和62.27%,三者之间差异未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防治葡萄灰霉病的高效低毒新型植物源复配杀菌剂,降低有效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和替换对葡萄灰霉病菌产生抗药性的一些常用化学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植物源农药丁子香酚、苦参碱及其混配制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其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丁子香酚与苦参碱及6∶1、3∶1、1∶1、1∶3、1∶6混配组合对葡萄灰霉病菌的EC50(半最大效应浓度)值分别为1.454 7、357.536 9、0.384 8、0.757 5、1.312 0、2.087 3、4.960 1μg/m L;5种混配组合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4.41、2.56、2.21、2.75、2.00,几种配比均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其中以6∶1混配的组合增效系数最大。田间防效调查结果表明,0.5%丁子香酚可溶液剂250倍液+1.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高浓度)、0.5%丁子香酚可溶液剂375倍液+1.3%苦参碱水剂750倍液(中浓度)、0.5%丁子香酚可溶液剂500倍液+1.3%苦参碱水剂1 000倍液(低浓度)、0.5%丁子香酚可溶液剂250倍液、1.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对葡萄灰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6.31%、67.03%、55.34%、80.14%、57.73%。丁子香酚和苦参碱6∶1~1∶6混配对葡萄灰霉病菌均增效明显,果穗套袋前采用0.5%丁子香酚可溶液剂250倍液+1.3%苦参碱水剂500倍液混用浸果处理后套袋,采收前调查对葡萄灰霉病害防效为85%以上,明显优于各单剂和中、低浓度混配处理的防效。  相似文献   

17.
选用五种新型杀菌剂,对山葡萄霜病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观察,试验结果表明,72%杜邦克霜6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7.73%。,58%雷多米尔锰锌600倍液和69%安克锰锌800倍防治效果次之 ,64%杀毒矾和70%代森锰锌防效亦好于田间正常用药和对照。  相似文献   

18.
用不同浓度的鸡粪沼液对5种果树病原菌(葡萄灰霉病病菌、葡萄白腐病病菌、葡萄炭疽病病菌、苹果轮纹病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的抑菌效果和杀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鸡粪沼液5倍稀释液对果树5种病菌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不同时期菌丝生长抑菌率均为100. 00%;鸡粪沼液5倍稀释液对苹果轮纹病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葡萄灰霉病病菌杀菌率均为100. 00%,对葡萄白腐病病菌、葡萄炭疽病病菌杀菌率分别为45. 29%、30. 35%。处理7 d后,鸡粪沼液10倍稀释液对葡萄灰霉病病菌、葡萄白腐病病菌抑菌率均为100. 00%,对葡萄炭疽病病菌、苹果轮纹病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抑菌率分别为78. 15%、86. 78%、45. 02%。鸡粪沼液25、50倍稀释液对葡萄灰霉病病菌、葡萄白腐病病菌抑菌率均在80%以上,对其他3种病原菌抑菌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6种杀菌剂防治大棚番茄灰霉病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种杀菌剂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室内筛选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灰雄悬浮剂1000倍液、50%灰霉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0%克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处理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率分别为89.74%、88.24%、84.62%;防效分别为90.19%、88.47%、86.67%,是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理想药剂。建议生产中交替喷施。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北部地区葡萄的主要栽培品种为龙眼、马奶和红地球等,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及穗轴褐枯病等为害严重,严重时产量损失可达50%以上,并且导致品质下降。笔者经过在涿鹿县的试验和调查对为害严重的病害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