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所谓拨土法,就是坯桩从山上采回来栽入一般的土砂盆里,成活后培育到一定时候,为了突出主干的丰姿,显露出根部的矫健,为盆景制作打下基础,将盆面土层从上至下逐一拨去,拨到所需要的土层厚度为止的一种培育方法。一、工具:①一根宽3.5厘米、长35厘米、厚0.5厘米的竹签;②一个凹形的铁铲;③一把枝剪。二、时间:根据不同的桩种,拨土的时间不同。一般易生根,易萌发的桩种,如小叶女贞、雀梅等,从山上采回,栽活半年以后就可拨土;而迎春、紫薇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1992年用紫色叶子花扦插培育一盆悬崖型盆景,现基本成型(见右上图)。该桩主干头大尾逐缩小,弯曲适度,枝条起伏波浪式,花繁似锦,飘长150厘米。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3.
利用映山红树桩嫁接杜鹃制作盆景,效果很好。我已培育有西洋鹃及夏鹃盆景800多盆,大者高150厘米,桩径50厘米。杜鹃一年多次开花,争妍斗艳,是独具魅力的观花品种。制作的基本过程是: 每年二月份花前,将映山红树桩根据造型需要剪枝裁根,定植于萌棚内。待其萌芽后,6~7月即可选择合适  相似文献   

4.
树根的妙用     
天然树根用处很多。通过艺术加工,可制成古朴典雅的盆架、盆套和盆景盆。我这里介绍的是一种巧用树根配以活的植物制作桩景的方法。我们常看到的树桩盆景,一般是以老树桩为材料进行整形,或用木本植物材料经过加工培育,成为所需要的艺术造型。这种桩景用的是“缩龙成寸”的手法,但费时费事,成本很高。由一株小苗制成一盆老桩头盆景,少则也需十几年。即使是从山野掘取树桩、也需经养坯、改坯,约3—5年成型。近几年有的人用老桩芽接和移株靠接速成繁殖法制作树桩盆景,虽然缩短了制作时间,但也需两年以上才能成型。近几年我试用黄荆条、黑格令根和死去的松柏类盆景老桩头作假桩头,镶嵌或盘曲木本、藤本植物,  相似文献   

5.
作品《备有清香迎远客》(见下图)是用一株野生黄栀子经换冠后制作的。2000年2月获得这个野生黄栀子桩坯,干径10厘米,高45厘米,桩坯收尖自然,桩型优美,是野生黄栀子中的上等桩材。缺点是没有细根,只有两大根。桩坯裁截到位后,对大根的切口用凿子修平,并涂抹掺有生根剂的黄泥,以促进生根,对枝条的切口也用干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时期,我曾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大型桩坯气魄大,能成大器,因此选购桩坯时往往喜大弃小。后来在创作实践中逐步领悟到矮小桩坯虽有它的弱势,更有它的强势,即其可塑性强、生命力强,只要在创作中巧施技艺,抑其短,扬其长,不仅能成大器,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992年冬,我购得一矮小桧柏桩坯,其主干高不足25厘米,围仅有16厘米,经审视和初步造型构思,觉得桩坯虽小,优势多,前景大。次年秋即进行加工制作,短短4年基本达到预  相似文献   

7.
制作一件优秀的盆景佳作,除了作者要有深厚的艺术素养和高超的制作技艺外,还必须要有一个较为理想的桩坯,这是作品成功的基础。铜陵花良海先生选中的这棵榔榆桩坯可谓是百里挑一,十分难得。此桩粗约30厘米,高为100厘米。桩坯中间全部蛀空,只一张枯皮环绕,自然的磨难,岁月的苍久,显见一斑。经作者精心栽培,养护成活,使百年老桩萌发  相似文献   

8.
这件榔榆盆景的桩坯主干粗大,几达30厘米,根基直径近45厘米。树高40厘米处分叉成两干,一高一低,中有口径6厘米左右的空洞。主干前部及两干内侧已经枯死,显得苍老古拙,不失为好桩。缺憾是左干粗而低,右干高却相对粗度不足。经地栽两年育坯,上盆施艺时作斜栽。一是可裸露右侧粗大根盘,使根基壮实有力,稳如泰山;二是使双干一高一低,呈一正一斜态势,以求变化。总体设想是造就古朴而充满生机的大树树相。  相似文献   

9.
义乌有一盆人见人爱的大型雀梅盆景,曾使众多来访者称赞不已,它的作者就是义乌市盆协副会长盛光荣。这盆树桩的原材采于1987年,根坯为连根型。树体高130厘米,主干直径22厘米,上盆经过两年的地栽后,根系发达,枝条健壮,但树势比较零乱。作者经过构思后,随桩施艺。经几个春秋的精心修剪和养护后,于1992年3月,用一个长120厘米、宽60厘米、高25厘米的红色大理石盆作底盆,开始了上盆养护。  相似文献   

10.
《苍龙盘石》是一盆野生榕桩制作的附石盆景。树高92厘米,宽75厘米。 6年前,我购进了这一榕桩。据说,桩头采自高山,从乱石压迫中挖掘出来,已养护经年。榕桩原栽于深盆,根盘部份几乎都埋没在土里,主干苍老强韧,收缩尖细有力,左右旁生两干,与主干成三叉状向上,并已萌生浓浓的三簇绿叶。经仔细观察,我认定此树桩相优美,树龄老大,长势良好。本页中栏上图是洗土露根、截除左边直干、植入浅盆半个月后的树相。  相似文献   

11.
这托剪不剪?     
笔者培育的大悬崖宝巾花盆景,从扦插育苗到成型上盆,历时13年。此桩桩根裸露,拖根粗壮,头径6厘米,飘长66厘米,6弯9托(含顶托),躯干跌宕变化,有上有下,左曲右拐。桩材培育程序  相似文献   

12.
映山红是众多观花盆景中的优良树种,它的最大特点是每年清明时节花期如期而至,满树绽放出红彤彤的花朵(如图),深受人们的喜爱,盆景爱好者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盆上佳的映山红盆景。然而,映山红盆景的制作相对其他观花盆景(如檵木、紫薇等)来说,难度要大一些,主要是映山红桩坯不易存活。不少人年年栽桩  相似文献   

13.
定植在盆中的黑松树坯,在改作前需做好两项准备:1.对盆土扣水5~7天(以日气温在20℃上下为例)。这样可使盆土干涸凝结,在对坯桩截锯、风骨雕凿时,才不致松动盆中根蔓。2.在扣水的同时,莫需对叶面枝干喷水,这样可使桩坯枝条柔软,在使用金属丝矫形时得心应手。这棵黑松(见图1)是2004年11月中旬所得。原坯带着百把斤偏酸性板结的黄  相似文献   

14.
92年春笔者在花卉市场偶遇一无人问津的三角枫桩坯,基部径粗为25厘米,右侧高30厘米,右侧高40厘米,上部已伤残枯死成平截状,枝干形态无变化是该桩坯的最大不足;当仔细观察时发现,有虬曲的三个主根盘结成的三处漏空及虫蚁蝼食痕迹,此桩坯兼得“枯、漏、透”之灵气。购得此桩地植成活两年之后,上部已长出十几枝粗细不等的枝条,94年春将该桩坯从地里挖出开始定型修剪蟠扎。曾有朋友建议,此桩坯虽无主干,但虬曲盘结的根部兼得岭南派古榕树板根的嶙  相似文献   

15.
1989年春季,笔者在花卉市场上选桩时,无意中寻得此桩(见图)。经一年养坯成活后,制作成双干盆景。1991年换盆后的夏季,由于一时疏忽,没有及时浇水,造成桩坯失水(笔者住楼房),使一侧低干枯死,但另一侧高干仍然生长得枝繁叶茂。枯死部分,经风吹、雨淋、日照后,树皮  相似文献   

16.
这棵葡萄盆景是从一棵葡萄老桩上锯下一段培育而成的。当时老桩外观凹凸不平,皮皱苍老,内中蚁蛀,洞孔相通。可在水浸一天入土栽培后,当年(86年12月)竟成活了。次年便结果7串(如图)。所用盆为30×20×9厘米,桩直径为11厘米,景高为50厘米。  相似文献   

17.
用“截干蓄枝”法培育榕桩盆景,经常要截掉枝干。截下的废枝有的收尾自然,有的侧枝四向散射,略加修剪就得一棵小树。能否变废为宝,用废枝育出桩材? 笔者这盆榕桩是用废弃的枝干培育而成的。1996年春末截一榕桩顶枝,截口枝径3厘米,两侧互生枝径约1厘米的侧枝,剪后取之嫌小,弃之可惜。思前想后还是种在一个花盆里。第三年入夏定托移植,第四年根部出现薯块,七年培育共剪三刀。成型桩高17厘米,四托一顶。2003年3月剪后摄下照片。今后培育重点是促使顶冠丰满。自培自育桩材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是解决桩材来源的主渠道。用榕枝扦插育苗,成活率高。劝君善待废榕枝。  相似文献   

18.
地点:安徽安庆聚友盆景制作室时间:2005年10月20日制作者: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扬台明素材情况简介:它不是千年古木,也非优秀桩材,仅是一棵约20来年的刺柏树苗,已盆养4年,长势旺,高约120厘米,基部约15厘米粗,上部分高低粗细两干,弯曲线路走向协调,间距合理,干枝多且比例符合制作要求,出枝点较佳。缺点:基部隆根处一侧稍久。  相似文献   

19.
附石榕盆景《峰头望故乡》的石料是一方高55厘米的钟乳石,树种为小叶榕。作品经育桩、附石、蓄根、造型四阶段培育,历时8年。 1.育桩选榕桩截干后的桩尾作扦插苗,92年春栽在河沙与园士比为7:3的苗床里。当年入秋移植进大号陶质花盆,让枝条疯长,春夏两季适当扣水,盆土宜干不宜湿,防止烂根,以便培育出长根。盆栽两年不换土。  相似文献   

20.
水养水仙需要勤换水,这给莳养带来麻烦。我设计了一种水仙盆,底带排水孔,给水就象浇其他盆花一样,盆子加满就可以,无须换水。其结构和制作如下(见图): 作陶坯时,在盆壁内侧加入一根(或几根)易燃烧或易熔化的物质,制成直径在3——5厘米左右的一根管,嵌入盆壁至盆底。小孔留在盆高2/3处,经烧坯后,盆壁至盆底就留下一个小管道。从外观看是没有痕迹的,内里如不仔细观察也不会发现。加水时盆底放一接水器,水加至盆口即可,多余的水会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