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将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疫苗株接种Vero细胞,连续培养至TCID50为10-4.625/m L。采用肋间肌多点注射方法免疫马,4周后每2周采集血液,分离血清,病毒中和试验测定血清中中和抗体效价,最高值达到212.5。以硫酸铵沉淀法纯化Ig G,病毒中和试验测定其中和抗体效价可达214。通过肌注犬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研究结果证明,本试验制备的马源免疫球蛋白可用于犬的抗体治疗,为犬瘟热的治疗制剂研发开辟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貉犬瘟热暴发流行与诊治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文介绍了某养殖场饲养的貉突然暴发犬瘟热病以及流行情况。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貉犬瘟热,对全场动物紧急注射犬用顶级抗多病免疫球蛋白,并对假定健康貉注射犬瘟热疫苗,及时阻止了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养貉专业户不断增加,貉犬瘟热病也较为多见。笔者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貉犬瘟热病79例,治愈76例,死亡3例,治愈率为96%。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兔抗鹅IgG酶标抗体的制备,试验采用水稀释-辛酸-硫酸铵法粗提,透析除盐,DEAEA-50纤维素层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鹅卵黄IgG,经核酸蛋白检测仪和SDS-PAGE测定IgG浓度;制备兔抗鹅IgG酶标抗体;利用酶标抗体检测小鹅瘟病毒(GPV)VP3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粗提的IgG浓度为10 mg/mL,抗体纯度可达到94.5%;免疫扩散得出兔抗鹅 IgG抗血清效价约 1∶32,抗体酶标后效价为1∶3000;酶标抗体可以作为检测疫苗效果一种很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采用饱和硫酸铵盐析法和低温乙醇法,对牦牛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分离提取,比较两种方法的提取得率和产品回收率,结果表明采用低温乙醇法提取效果最佳,最佳提取条件:蒸馏水稀释倍数为3倍,乙醇添加量为25%,NaCl溶液的浓度为0.10mol·L~(-1),pH5.0。其提取得率为9.205mg/ml,产品回收率为89%,是适合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粗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山羊抗犬瘟热-细小病毒二联高免血清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犬瘟热-细小病毒二联活苗结合它们的强毒组织灭活苗,经不同途径交替免疫成年山羊4次后,抗犬瘟热病毒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可达1:1024,抗犬细小病毒血凝抑制(HI)效价达1:2048。用该血清制剂对临床感染犬瘟热和病毒性肠炎的犬、貉、狐336余病例进行跟踪治疗,总有效率可达85%,治愈率为68%。本血清具有安全性好、特异性强、治疗效果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犬瘟热-细小病毒二联活苗结合它们的强毒组织灭活苗,经不同途径交替免疫成年山羊4次后,抗犬瘟热病毒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可达1:1024,抗犬细小病毒血凝抑制(HI)效价达1:2048。用该血清制剂对临床感染犬瘟热和病毒性肠炎犬,貉,狐336余病例进行跟踪治疗,总有效率可达85%,治愈率为68%,本血清具有安全性好,特异性强,治疗效果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狐貉犬瘟热病是由一种副粘病毒属麻疹病毒科的单股RNA病毒所引起的犬科动物高接触性传染病.犬瘟热也是毛皮动物生产中最常见最难控制,且对毛皮动物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狐貉犬瘟热病是由一种副粘病毒属麻疹病毒科的单股RNA病毒所引起的犬科动物高接触性传染病。犬瘟热也是毛皮动物生产中最常见最难控制,且对毛皮动物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比较了水稀释-饱和硫酸铵沉淀法(法一)和水稀释-冰乙醇分级沉淀法(法二)分离提纯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的产率、纯度及抗体效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IgY纯度均较高,法一纯化的IgY的产率及蛋白活性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1.
小熊猫犬瘟热病及病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2月和1999年7月,重庆动物园和雅安碧峰峡生态动物园喂养的小熊猫(red panda)分别大面积爆发和流行犬瘟热病,重庆动物园小熊猫死亡11只,死亡率达100%,雅安碧峰峡生态动物园小熊猫死亡4只,死亡率为25%。两地发病小熊猫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变化不完全一致,但均有血便、呼吸急促、不食,精神差,肺出血充血等类似症状。从雅安碧峰峡生态动物园患病小熊猫分离出的犬瘟热毒株(cdv2株)对VERO细胞适应性比从重庆动物园分离的(cdv1株)强,其TCID50达10^-6/0.2mL,两地分离的毒株均能同抗犬瘟热阳性高免血清反应。此外,用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治疗,成功地挽救了12只病重的小熊猫。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大熊猫犬瘟热病毒株,采集死亡大熊猫的心脏、肺、肝病料,研磨并反复冻融后收集上清液接种Vero细胞,待出现细胞病变(CPE)后,收集病毒液。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病毒分离株,测定病毒TCID_(50),动物回归试验测定其毒力。结果显示,盲传到第5代时,Vero细胞出现圆缩、聚集、脱落等病变;PCR扩增出287bp片段,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显示,该毒株与已发表的CDV SD(14)11毒株(亚洲-Ⅰ型)的同源性为98%;毒株的TCID_(50)为10~(-5.2)/mL;幼犬感染分离毒株后出现体温升高、鼻头发干、拉稀、眼鼻分泌出水样分泌物等症状。本研究成功分离出大熊猫源犬瘟热病毒株。  相似文献   

13.
Two pairs of primers were prepared, both localized within the sequences of the nucleoprotein gene (NP) of 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 A number of experiments were done to optimize the conditions of RT-PCR and nested PCR methods. The nucleic acids of the Onderstepoort, Rockborn, Snyder Hill and Lederle strains of CDV could be detected with these primers. However, they did not react with the sequences of the Edmonston strain of the measles virus. The detection limit for RT-PCR was 10 TCID50 and for nested PCR 0.1 TCID50 of CDV. The RT-PCR was able to demonstrate the nucleic acid of CDV in the blood of all seven puppies vaccinated with a modified live virus. Blood samples of 23 dogs clinically suspected of distemper were examined by RT-PCR combined with nested PCR,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detection of the CDV antigen in the smears from the mucous membranes by the 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F) test. Of the 23 dogs, 12 were positive in nested PCR, six in the IF assay, and only two in single RT-PCR. It is concluded that nested PCR seems to be the most sensitive method for ante-mortem diagnosis of canine distemper, especially in its subacute or chronic forms.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萨寒杂交羔羊早期选择指标,本研究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决定系数分析方法对萨寒羔羊90日龄体尺体重指标对180日龄体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萨寒羔羊90日龄的体重体尺指标均对180日龄体重有显著影响;经进一步分析显示,在对萨寒羔羊进行早期选择时,应着重考虑体重、管围和体高等指标;建立了180日龄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Y=-26.858+0.567 X1+0.540 X4+3.221 X2,可为羔羊生产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试验比较了MA-104、Marc-145、Vero 3种猴肾细胞增殖犬瘟热病毒的敏感性,按常规方法将犬瘟热病毒(CDV-XN112株)分别接种于MA-104、Marc-145、Vero 3种细胞,通过观察细胞病变,确定收毒时间,比较病毒滴度。结果表明,犬瘟热病毒可在MA-104、Marc-145、Vero 3种细胞内增殖,并出现典型细胞病变,效价均达到104.5TCID50/0.1mL以上,而Vero细胞增殖犬瘟热病毒更为经济高效,是增殖该病毒的理想细胞。  相似文献   

16.
17.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G)在病毒的致病性中起着主要作用,其第333位点精氨酸(Arg)是决定病毒神经细胞侵嗜性的重要分子基础之一。为研制更加安全有效的狂犬病减毒活疫苗,本试验采用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学方法,在体外将狂犬病病毒Vero细胞适应株ERA糖蛋白G333位点精氨酸突变为谷氨酸,构建减毒株ERAGΔ,减弱了其潜在的毒力返强的危险。救获的ERAGΔ突变株在Vero细胞上表现出与ERA株亲本病毒相似的生长动力学特性。本研究成功构建并拯救出了狂犬病病毒ERA减毒疫苗株,为研制开发狂犬病病毒无毒疫苗提供了候选株。  相似文献   

18.
对MDCK细胞上驯化克隆产毒量高的大斑株 (LP)的第 5 0代毒和 75代毒进行了实验免疫研究 ,结果表明该毒株具有安全性好 ,通过静脉和口鼻接种CAV易感犬 ,无任何致病反应 ;用10 4 .0 TCID50 以上的该毒免疫CAV易感犬 ,即获得 97.5 %以上的免疫保护 ;将其在CAV易感犬连续传 5代 ,其安全性与原毒相同 ,表明该毒株在 5 0~ 75代之间遗传性稳定 ,免疫原性良好 ;与CPV和CDV弱毒联合免疫 ,结果与各弱毒单独免疫所产生的抗体无差异 ,说明该毒株不但可以单独用于免疫 ,也可与其他弱毒联合免疫。是一株较好的疫苗候选株 ,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干酪乳杆菌LC-03的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单因子优化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干酪乳杆菌LC-03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进行初步优化。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LC-03属于兼性厌氧菌,最佳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2g,酵母提取物6g,牛肉膏6g,葡萄糖18g,乙酸钠5g,柠檬酸铵2.15g,Tween801mL,MgSO4.7H2O0.58g,MnSO4.4H2O0.05g,K2HPO42g,水1000mL;最佳培养条件:温度为35℃,培养基起始pH为6.5,接种量为1.0%,培养时间为24h;优化培养后D610nm值达到1.832,活菌数达到3.22×1010CFU/mL。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免疫失败的原因,有效防治犬瘟热的流行,对临床一水貂犬瘟热疑似病例,取其肝、脾、脑等组织研磨后接种Vero和BHK细胞分离病毒,并对分离毒株进行一系列鉴定。通过电镜观察,发现了大小约150 nm的副黏病毒样粒子。结果表明,分离株对鹅、鸡、小鼠、家兔、山羊、猪红细胞均无凝集性,该分离株的毒价TCID50为10-4.87;分离株病毒对乙醚、氯仿敏感,病毒的核酸型为RNA。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接种病毒的BHK细胞出现特异性的亮绿色荧光。对分离株和对照毒株分别提取RNA进行RT-PCR扩增,最后得到与预期扩增片段(294 bp)相符的核酸电泳带,充分证明分离病毒为犬瘟热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