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山农紫麦1号是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将同科不同属的红高梁总DNA由花粉管通道法直接导入普通小麦济核916品系获得的粒色变异,经多代定向培育而成的黑小麦新品种.2006年参加山东省小麦高肥组预备试验,2007年和2008年连续2年区域试验,2009年升人生产试验;2010年3月1日取得农业部授予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CNA20060456.2):2010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山东省第1个正式审定的黑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2.
程星 《中国种业》2013,(Z1):28-30
对2010-2011年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濮阳试点43个参加试验的小麦品系进行了品质性状分析,参试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及是否优质是小麦育种中最主要的目标之一,也是评价优良品种(系)的重要指标,目的就是及时准确地鉴定育成或引进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并为生态区划、品种布局、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明确当前河南省区试品系品质性状的  相似文献   

3.
张林军 《中国种业》2012,(12):63-64
旱丰902是陕西隆丰种业有限公司通过自选材料87-6/京农79-13∥长武131选育的适合陕西渭北旱塬及相类似旱地种植的抗旱、抗寒、高产、稳产、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09-2010年连续2年参加陕西省区域试验,2010-2011年度参加生产试验,2012年3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陕审麦2012011。1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1.1亲本来源87-6系育种者1988年从当地农民种植的农家品种中株选提纯稳定而成,该材料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淮麦30系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郑麦9023/淮86175(黔丰1号/78—4101//石81-424)采用轮回选择法于2006年选育而成的弱春性中早熟小麦新品种,2010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2012年该品种在江苏淮北及沿淮麦区多点生产示范种植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多抗、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等特性,是适合于在淮北麦区晚播及沿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的高产稳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李朝霞  陈正福  廖雪红  涂刚 《种子》2012,31(12):100-101
铜薯1号系贵州省铜仁市种子管理站利用甘薯品种豫薯王的芽变苗,通过株选、系选,并进行多年多代试验筛选及示范种植,于2006年育成的高淀粉甘薯品种。2007~2010年4年间,进行高产栽培示范研究,2009~2010年参加贵州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于201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薯2011001号。  相似文献   

6.
金都玉1号系贵州省兴义市吉丰种业有限公司用自选系吉0821作母本,自选系吉201作父本组培选育而成的玉米品种,201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玉2010006号.  相似文献   

7.
小麦新品种冀丰703系石家庄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所和河北冀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选育而成。2005年9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05001),2006年被河北省农业厅列为国家良种补贴品种,2008年推广面积达到峰值,成为某些地区的主栽品种,2009年种植面积有所下降,2010年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高产节水小麦品种黑马2号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新品种黑马2号(原代号By535),系山东滨州黑马种业公司以滨州9001/H4589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种程序,通过水旱轮选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55号。1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9.
郑利剑 《种子世界》2012,(10):42-43
闽丰优3301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天丰1A与恢复系闽恢3301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2010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作中稻栽培表现有丰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10年引进在在屏南县长桥镇前高溪村作中稻试种,同年在全县推广.  相似文献   

10.
安麦1号系安阳市农科所小麦研究室运用灰色育种理论,于1989年选用豫麦13作母本,周8826作父本进行杂交,连续10年选育而成.2001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累计种植面积已达20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翟俊 《种子世界》2011,(3):39-40
滑玉1 6是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系HF02-22为母本,自选系H473-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1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玉2010001。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面条小麦济麦19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麦 1 9号 (原代号 93 5 0 3 1 )系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以鲁麦 1 3为母本、临汾 5 0 6 4为父本 ,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2 0 0 1年 4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998年苍山县开始引种 ,1 999年和 2 0 0 0年进行优质麦品比和高产展示 ,2 0 0 0年全县该品种种植面积已达 1  相似文献   

13.
中优20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本所创造的高产、矮秆小麦新品系CA9614与优质小麦品种中优9507杂交,经5年系谱法选择培育出的优质专用面包小麦新品种.其系谱号为:CD98001-0-1-4.2007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Y两优302系长沙年丰种业有限公司用Y58s与F302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松溪县2010年引进试种,2011年较大面积示范推广,表现熟期适中、  相似文献   

15.
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中华  张云峰 《种子》1997,(6):41-43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多年多点试验了解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潜力、稳产性、适应范围和推广价值,所以区域试验可以说是略早于生产实际的预备试验,连续多年的试验结果则可反映品种演变过程并可预见未来趋势。本文对江苏淮北地区近十几年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资料进行分析,认识品种演变规律,探讨新品种选育厅向。1材料和方法1.1材料试验应用1979年-1995年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早播组试验材料。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区试正常2年一轮,16年来大约进行了8轮试验,参试品种(系)128个(次),除去年度间重复,共有57个品种(系)…  相似文献   

16.
1982年在普通小麦春冬杂交组合阿彭13/75—1297的F_1中发现部分不育株,经初步研究确定,是不同于提型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称“临型不育系”,以Ls表示.在不同遗传背景的品种(系)中都能比较容易地找到它的保持系和恢复系,其细胞质未见有明显的不良作用,其柱头生活力持续时间也较长,在杂交小麦的利用研究上可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株两优15系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用株1S与自选的优质恢复系H98-15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早稻早熟组合,2007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07015)。2008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引种试验,2010年通过广西认定。认定两年来,在桂林市的35个乡镇已累计示范推广44400亩。  相似文献   

18.
龙增栋  何庆才 《种子》1994,(1):42-43,47
1前言世界许多科技工作者致力于小麦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历经40余年,已取得一批研究成果,目前国内的一些研究也取得较大的进展(宗泽等1993)。1951年日本木原均培养了小麦雄性不盲细胞质;1962年美国威尔逊、罗斯选育出T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和相应的恢复系,实现了三系配套(讲学民1981)。其后美国、苏联、欧洲各国以T型不育系为基础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974年美国已育出数个杂交组合在生产中试种,获得比常规推广良种增产20%左右的效果。1965年我国北京农业大学蔡旭教授首先引入了T型不育系和相应的恢复系,接着国内许多…  相似文献   

19.
高产优质多抗中早熟小麦新品种安麦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麦 1号系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小麦室运用作物灰色育种学原理与方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 2 0 0 1年 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方法1 989年采用作物亲本灰色分类原理与方法 ,选择遗传差异较大的豫麦 1 3 (母本 )和周882 6(父本 )作亲本进行杂交 ;F1 经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原理与方法确定为一等 (重点 )组合 ;F2 、F3、F4据单株灰色选择原理与方法 ,对田间入选单株进行综合评价。单株安 890 9 1 6 2、安890 9 1 6 2 1均被评为一级单株 ;F4安 890 9 1 6 2 1株行入选为优系 ,被评为 1级优系 ,定名为安93 2 …  相似文献   

20.
新麦11系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用百泉30473×内乡82C6杂交选育而成。2001年10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农业部重点示范、河南省重点推广品种。1高产 1998-2000年两年参加河南省高肥春水组区域试验和1998-1999年度12个试验点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